48.第 48 章

作品:《穿成皇帝亲妈(穿书)

    于是, 林玉儿作出一副娇羞的模样, 也学林如芯的口吻,对赵王道:"天哥哥,谢谢您为我娘亲、弟弟和玉儿作主,玉儿感激不尽!"

    对林玉儿突然改变称呼, 赵王也稍稍呆滞了一下, 不过倒也不以为忤, 微笑道:"玉儿表妹客气了,今儿你和宝儿表弟都受惊了,先回去喝完养神汤压压惊,改天本王再来看你们。"

    "嗯,玉儿知道了。"林玉儿回了赵王一个乖巧的、娇羞的笑容。

    这时, 林玉儿眼角的余光如愿看到林如芯面部的笑容变得有些僵硬, 而仍旧被林如芯捂住嘴的林如沁则眼眶都变得通红, 明显有些呈暴走状态。

    这林如芯姐妹的年龄将将才十岁, 这么小就知道暗恋人了,林玉儿不禁在心中感叹了一番古代的小孩真早熟后, 才仿佛刚想起林如芯还在等着她回话似的,她依然以娇弱无力的姿态回答林如芯道:"多谢妹妹关心,我除了失血过多,有些眩晕外, 旁的应当都还好。"

    林玉儿没注意到的是, 她身后的梁王见着林玉儿对赵王所呈现的小女儿态,脸色变得铁青, 拳头也握了起来,语气僵硬的对林远拱了拱手道:"大将军,本王想起,本王也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先告辞了!"

    说完,不待林远有任何反应,就气呼呼的走了。

    倒是将林远吓了一跳,暗自揣摩,是不是方才自己对赵王的态度有些暧昧不明,惹怒梁王了,心中不由暗暗叫苦,夹在当朝两个最得势的王爷中间,真正是左右不是人。

    面上他却不敢有任何松懈,殷勤的跟在几位金枝玉叶后面,小心翼翼的将他们送出府。

    闹了一番,杀鸡给猴看,估计现在整个将军府上下想再欺负她们娘仨,也会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了。既然已经取得预期后果,林玉儿自然也不恋战,示意翠儿、芽儿等人,扶着他们娘仨回芙容斋了。

    林玉儿不知道的是,在不远处看热闹的人群中,还有一个她的老熟人――梁王府东苑的大丫环秋月站在那里。

    以前,秋月是"许氏干果坊"最忠实的客户之一,经常让翠儿和林玉儿去给她买干果。

    今儿是郑玉霜的生辰,因着谢云娘与谢昭仪的关系,镇远大将军府成了梁王府需要往来的对象。不过郑玉霜是女眷,宋大总管觉得自己过来不太方便,便派了秋月来代表梁王府道贺。

    梁王没过来之前,郑玉霜对秋月的到来也很重视,特意派自己身旁的大丫环春蓝作陪,又从本次道贺、位分较高的几个太太奶奶身旁找了几个大丫环,单独给她们开了一桌。

    郑玉霜能如此重视,秋月觉得非常有面子,也没放过同在座其他几位丫环交好的机会,正当她与人称姐到妹之时,却突然听见翠儿的声音。

    翠儿说话逗趣,脑子也好使,往日里是她在东苑中最爱使唤的小丫环,后来翠儿却突然离开了东苑,也无人知晓翠儿去了哪里,让她还很是不习惯了一阵子。

    翠儿离开梁王府后,秋月倒是询问过宋大总管翠儿的下落,宋大总管也只是含糊其辞的说翠儿和她娘交好了一个贵人,贵人将翠儿全家都从梁王府要了过去,让她以后莫管翠儿的事了。

    在王府中生活了这么多年,秋月自然知晓,宋大总管既然话都已说到这个份上,她肯定就不能再追问下去,她最好连讨论都不要和人讨论,因此,之后她便将疑问埋到了这里。

    没想到,她竟然在镇军大将军的寿宴上看见了自家的主子—梁王,还有小丫环翠儿。

    而听翠儿的意思,貌似她是在将军府伺候那位突然冒出来的林二小姐身旁服侍呢。这小丫头爬得倒快,不过几个月不见,就由梁王府的一个不起眼的粗使丫环变成了将军府大小姐身旁伺候之人,秋月心中有几分不是滋味的想着。

    因着梁王和翠儿的缘故,明知道自己举动不妥的秋月还是悄悄的跟在梁王和翠儿身后。来到将军府大厨房附近。

    然后,秋月便看到自己那平时对她们这些丫环比较淡漠的主子竟然护着一个女孩,待看清梁王护着的那个女孩的面孔后,秋月的嘴巴更是张得可以塞下一个鸭蛋,因为她发现那个少女竟然是她们梁王府大厨房的烧火丫头――林玉儿。

    "梁,梁王殿下身旁的是……是谁啊?"惊讶得快要说不出来话的秋月询问将军府的一个小丫环道。

    "哦,那便是我们府里的大小姐啊!大小姐太幸福了,赵王殿下和两位殿下都护着她。若是我能被两位殿下这样护着,即便让我被这些厨房的婆子们打死在这里,我也心甘情愿啊……"小丫环随口应了她一句,歪着脑袋发花痴道。

    秋月明白过来,宋大总管嘴中翠儿一家遇到的贵人就是林玉儿母女了,一想到曾经被自己呼来喝去的烧火小丫头竟然那么好命,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大夏朝最炙手可热的镇军大将军府中的大小姐,与自己有了云泥之别。

    想到前不久,自己在她眼中也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物,现在自己和她倒是掉了个个,秋月心中更是酸涩不已。

    人的心里有时候就是这般奇怪,若是这将军府的大小姐换成了任何一人,只怕秋月心中都不会有任何想法,可是,变成了林玉儿就不一样了。

    这原本还需仰仗自己的脸色,靠自己赏几个小钱讨生活的人,摇身一变,就变成了高高在上的主子,秋月不由心里不平衡起来,恨不得找点事,将林玉儿踩下来才好,仿佛这般就会抬高自己的地位似的。

    而自打秋月见到翠儿发出一声惊叹后,春蓝便开始仔细留意起秋月的表情,她有种直觉,秋月定是认识翠儿的。

    春蓝知道郑玉霜对谢云娘母子三人的心结,所以与谢云娘母子三人有关的人春蓝便也上了心。

    她见秋月跟随翠儿而来,便也不动声色的跟随在秋月身后,观察着秋月的一举一动。

    此时,见秋月仿佛认识林玉儿的模样,她忍不住出声道:"看秋月妹妹的样子,莫非秋月妹妹认识我们大小姐不成?"

    出于一种酸葡萄心理,也为了解释自己此刻不合时宜的举动,秋月笑道:"也不知道是妹妹眼花了还是咋的,妹妹咋看着那位在贵府二小姐身旁服侍的翠儿姑娘怎么与之前我们梁王府东苑的一个粗使丫环长得如此相似呢?另外,贵府的二小姐和我们大厨房的一个烧火丫头也长得一模一样……"

    说到这里,她假装说漏嘴似的轻轻打了自己嘴巴一下道:"瞧我这张嘴,竟在胡言乱语些什么,贵府的二小姐是何等尊贵的身份,怎么会与我们梁王府的丫环长得一模一样呢?乌鸦嘴,该打……该打……"

    春蓝闻言却大喜,在谢云娘母子三人入府前后,郑玉霜也曾着人查过谢云娘母子三人的,想查清谢云娘这些年在京城究竟都做过些什么,最好能查到一些上不得台面之事,她好用来日后拿捏谢云娘,却发现怎么也查询不到她们过往的踪迹,这让郑玉霜很是懊恼了一阵子。

    现在春绿在郑玉霜面前比自己得脸的多,自己若找到这个郑玉霜一直求而不得的线索,无疑在郑玉霜面前立了一大功,搞不好以后还能比春绿更得脸呢。

    "呵呵,看妹妹这话说的,这天底下相似之人多着呢,就算我们家二小姐与你们厨房里的烧火丫环相似也没什么稀奇的。不过,这能与我们二小姐长得一模一样的烧火丫头倒真的让我有些好奇啊……"

    春蓝边在心中打着自己的小九九,边接过话,不多会,又将话题往梁王府大厨房的烧火丫头身上引。

    秋月开了这个头,就是有意向春蓝透出这些信息,一来二去,她二人有关林玉儿的信息倒是传递得越来越多。

    再说梁王一行刚走到梁王府的门口,彦橙去请的王太医也到了,梁王之前就让彦橙提前提点过他几句,因此,尽管发现梁王书房的小丫环突然变成大将军府的大小姐,让王太医大吃一惊,他还是当作什么都不知道般的给林宝儿把起脉来。

    因着原本就没什么事,王太医自然也诊治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开了一些止血的药外敷,再开了一些补血、压惊的药内服。

    至于林玉儿自己,她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明白,自然不用再找王太医看。不过她倒是请王太医给谢云娘把把脉,看看谢云娘为何明明只是染上了一场风寒,却为何持续病了一个多月都不见好。

    她之前也偷偷借握着谢云娘手的机会替她把过脉,却没能找出病因。

    此刻,王太医把了半天的脉,奇怪道:"惠云夫人的脉象不像是风寒,倒像是体虚。而且从常理上来说,一般的风寒过了这么久,只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病情恶化,另外一种自然就是自愈了,不可能不温不火的持续这么久。从夫人的脉象来看,夫人的风寒已经痊愈,就是现在的身子比较虚弱,一直咳嗽可能是由于身体抵抗力差引起的。"

    这些基本的医理林玉儿自然也明白,这王太医说了基本等于没说,她在心中嘀咕了几句后,让秋菊将早前收起来的药渣拿出来,又陪笑道:"这是之前按照大夫开的方子抓的药,只是有一日弟弟与小厮打闹时,不小心将药打翻,不巧的是,秋妈妈那日身子也不太舒服,也抓了药放在一旁,这两样药就不小心的混在一起。

    虽然事后丫环们也小心的挑拣了好大一会,我担心是不是药仍旧没挑干净,所以我娘的身子才一直没好利落。不过,我们都不太识药物,还想请郭太医您给瞧瞧,是否有不妥之处?"

    王太医闻言,胡子翘翘道:"药岂有乱吃的道理?当时就应当去药房重抓才是。快拿来与我瞧瞧!"

    说完,他就从秋菊手中接过药渣,认真的查看起来。

    倒是一旁的林宝儿很无辜的抬起头,不解的看着林玉儿,不知道自己何时和小厮打闹了,还打翻过药物?

    林玉儿瞪了他一眼,悄悄的向他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这王太医她也是第一次见,不知道可靠不可靠。若是说这药方是郑玉霜找的太医开的方子,她们又是按照方子去府里药房抓的药,只怕这王太医听了,觉得将军府水太深,又会得罪赵王和郑家,不是将查药渣之事推了,就是不如实说出问题症结所在。

    说实话,即便王太医现在看了说没问题,林玉儿也多多少少会有些不放心,她已经计划好,到时候让长生出门时找个医馆再重新看一下。

    其实,林玉儿最后悔的是,当年若是自己不主修西医,主修中医就好了,那现在就有了用武之地。当然,林玉儿也不是一点中医知识都不懂,中西医的医理很多基本是相通的,她只是在中药剂量的使用上不熟练而已。

    看病的事,要是不熟练、弄错了,可是会出人命的,所以当初谢云娘生病时她便让秋菊去禀了郑玉霜,由郑玉霜命人找了个太医过来。

    不过,经过此事之后,林玉儿痛下决心,要将中医的知识捡起来,日后她们母子三人看病再也不假手他人了。

    "这药渣里面别的倒没什么,都是治风寒的,只是里面却多出一味熟地。这熟地倒也是好东西,少量服用,可以养血滋阴,但是风寒不宜用,脾虚、痰多、气郁之人也应慎用。

    而且服用过量,也会导致咽喉不舒服、常常心悸、泛力。"这时,王太医查明药渣后道。

    咽喉不舒服、常常心悸、乏力可不就是谢云娘现在的症状?之前那胡太医开的方子林玉儿也看过,明明没有熟地这味药,看来是抓药时有人人为的加了进去。

    不过,这是谁人所为,还真不好说。有可能是郑玉霜,有可能是杨姨娘,有可能是二太太包玉兰,甚至还有可能是她爹的其他姨娘或者府中的下人。

    这样一想,林玉儿不禁有种冷汗涔涔的感觉,看来,她们在这府中的敌人还真不算少。

    不过,在面上她却不显,只是满面羞愧的对王太医道:"看来还是这熟地惹的祸,都怪我们太过大意,若是我们当时便让人重新抓一次药,我娘也就不会受这个苦了。不过,我娘现在这种症状,应当吃些什么药给补回来呢?"

    "将这熟地停了,症状应当就能减轻不少,这治风寒的药也不要再吃下去,不对症的药吃下去对身体也是一种毒害。另外,我再给你们开一剂药方吧,到时候你们再按照这个药方给惠云夫人补补,幸好惠云夫人吃这剂药的时间还不算太久。

    不然,损伤了脾胃内脏,再想补回来,便是大罗真仙也做不到。"王太医摇了摇头,径自走到秋菊为他准备好的笔墨面前开处方去了。

    "你们两个,都把手给娘伸出来!"送走王太医后,谢云娘让芽儿和秋菊在门口把守着,又拿起一根竹板,突然变脸道。

    不妙啊!林玉儿看到在她印象当中一向温柔有加的谢云娘此刻的这张后娘脸,就知道谢云娘要秋后算总账,在心中大呼道。其实这也是她一直不敢告之谢云娘这个计划始末的原因之一。

    果然,就见谢云娘迅速的过来拉住她和林宝儿的两只欲迎还休的小手,噼里啪啦的一人给上了十下。

    然后沉着脸道:"你们知道自己今日错在哪里么?"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林玉儿一边甩着手,龇牙咧嘴,一边赶紧忏悔道:"玉儿不应不经过娘的同意,便自作主张,带着弟弟、芽儿一起去厨房,以身涉险。"

    林宝儿则明显有些不服气道:"这都是那崔婆子欺人太甚,欺负到我们头上,让我们忍无可忍才过去的。而且,我们不是已经让爹惩处那个崔婆子了吗?"

    "还犟嘴!既然知道是以身涉险,你们还敢去?是不是娘这些时日纵着你们,你们便觉得自己愈发能耐了?"

    谢云娘狠狠瞪了林宝儿和林玉儿一眼,又训斥了他们几句,后怕道:"今日就你们和芽儿三人留在厨房中,如果那些厨房中的婆子们下个狠手,将你们真的打成重伤,甚至送掉你们的小命,你们又去哪里伸冤去?

    而且,即便能伸冤,又有何用?玉儿,你不要以为自己找到那些与崔婆子敌对之人就能作为你们的护身符,其实对她们来说,她们可能巴不得那崔婆子等人将你们伤得越重,这样她们反倒更好抓住崔婆子的把柄,将那崔婆子拉下来。

    更何况,这府中但凡是有心的,都知道大太太对我们的心结,又哪里真会做那得罪正经的当家主母之事,来帮着我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呢……

    这次是幸好遇到的是梁王殿下,还有你爹也及时赶回来了,事情才能处理得如此顺利。下次发生这种事时,难道你们还能运气这般好,再遇到一个梁王殿下么?"

    林玉儿一听,还真是如此,假如今天那崔婆子下手狠点或者见已经伤到她和林宝儿,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在她和林宝儿头上、身上再补上几棍子,只怕她今日就要弄假成真了。

    后来,那崔婆子让厨房里的那些婆子抓住芽儿,堵住芽儿的嘴,只怕是已经起了这等亡命之心。

    而之后涌进厨房的那些人明明看见她和林宝儿受伤了,却无人上前扶他们一把,或者查探一下他们的伤情,都跟没啥事似的,忙着与崔婆子打嘴巴官司的打嘴巴官司,忙着看热闹的看热闹。

    想到这里,林玉儿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羞愧道:"都是玉儿思虑不周,差点带着弟弟和芽儿和我一起涉险。"

    "既然知错,以后莫再如此莽撞了。"谢云娘见林玉儿真心悔过的模样,倒也不忍心再继续苛责她,叹了口气道:"娘知道你们这些时日受了不少委屈,也怪娘无能,没能替你们将这些委屈都挡掉。可是,有时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即便你们今日出了一口气,心中痛快了一下又如何?没了崔婆子,也会出现个张婆子、王婆子之类的。

    而且,大太太今日颜面扫地,她的心中必定是愤怒不忿的,势必还会找机会将这一局扳回来。她如今是当家主母,你爹家底子薄,依仗她和她身后的家族势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她想再找些拿捏我们的机会实在是易如反掌。

    远的不说,近的如宝儿上学,以后再给你寻个人家什么的,她就必然不会依照你们爹爹的要求来,相反还会千方百计的阻挠。

    如若是这样,还不如先示弱,让她心里痛快些,这样她或许反倒不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我们身上。横竖你们姨母也在宫中,在皇上面前也能说得上一些话,娘也被封了从一品的诰命身份,至少明面上她还不敢太过恣意胡来。"

    "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呢?"人小心智却比较早熟的林宝儿闻言也忧愁的嘟着小嘴道。

    "事已至此,便只能自己小心谨慎、见招拆招了。今日当这么些人的面闹了这一出,她就算心中再恨咱们,至少面子上多少也会稍微收敛一些时日。"

    谢云娘蹙了蹙眉道,正当她打算继续说点什么时,方才一直站在她们身后的翠儿期期艾艾的道:"二夫人,大小姐,方才奴婢似乎看见梁王府东苑的大丫环秋月,应当是之前奴婢在宴席厅上说时,她认出了奴婢,随后跟着奴婢来到这大厨房的,奴婢怀疑她可能也看到了二小姐。"

    为了不被人闲言闲语,无论是谢昭仪,还是林远、林致,都严禁人再谈论谢云娘和林玉儿母女二人卖身于梁王府的那段过往。

    谢云娘自己倒还好说,反正也不是当家夫人,她主要怕影响林玉儿日后再与人议亲之事,因为大凡稍有些头脸的人家,都不愿意娶个与人为奴为婢的媳妇回家招人耻笑。还有林宝儿以后的仕途也会有影响。

    更何况,原本谢云娘出身乡野,在这样一个娘身旁长大的林玉儿、林宝儿在这些讲究门当户对的权贵眼中已经有个不可抹杀的污点了。

    "这……这可该如何是好呢?要不我即刻写封书信去宫里,让昭仪娘娘严令那秋月不可将此事张扬出来?"谢云娘一听是此事,便慌了神。

    倒是林玉儿想得开:"这事堵不如疏,咱们在梁王府待了那么久,见过那么多人,人多嘴杂,保密也保不了多久。越是遮着掩着,越容易被人传的乱七八糟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索性顺其自然,坦坦荡荡的,横竖咱们靠自己的劳动吃饭,也没什么丢人和见不得人的。"

    谢云娘叹了口气道:"话虽如此,可日后你还得议亲,宝儿还得进学啊,这京城中但凡有点头脸的人家只怕都难以接受此事……"

    就她这样还议啥亲啊?林玉儿心中撇了撇嘴,不过却不想说出来让谢云娘伤心:"且不说这还是好几年后的事,即便是现在议亲,只因为此事便不同意的肤浅人家,不要也罢!"

    谢云娘有些不赞同林玉儿的观点,正待再说些什么时,被留在大厨房查看事件后续结果的豆儿回来了。

    豆儿的脸色有些发白,身子也微微有些发抖,走路的步伐更是踉踉跄跄,看到秋菊后,她便扑上前去,紧紧的搂住秋菊,打起冷颤来。

    虽然秋菊和豆儿母女二人同在谢云娘身旁当差,但豆儿是个挺懂事、守本分的姑娘,从不依仗秋菊在谢云娘面前的得脸在其他人面前恃宠而骄什么的,以前和秋菊待在一起时,都是规规矩矩的,不会时不时的扑到秋菊身上撒个娇,忘记自己的本份什么的。

    现在豆儿突然这样,倒是唬了秋菊一跳,到底是母女连心,秋菊在搂住豆儿,轻拍豆儿后背,安抚她的同时,惊慌失措的询问道:"豆儿,你怎么了?方才在大厨房遇上什么事了?怎么会吓成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