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第 60 章

作品:《穿成皇帝亲妈(穿书)

    怕夜长梦多, 第二日一早, 林玉儿便让翠儿回去给长生捎话,让他和陈二马上去联系那"客自来大酒楼"的老板娘,将收购之事敲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 被人捷足先登。

    为了不被人惦记上, 也为了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林玉儿决定不以自己或者谢云娘、林宝儿的名字在官府记档,前思后想了一番后,她决定就以她那个未见过面的舅舅――谢星辰的名字来登记。

    正好谢星辰的户籍、身份证明之类的东西都在谢云娘手上,可以拿出来使用。谢云娘听了翠儿转达过来的林玉儿的想法后,虽然对林玉儿的这种防患于未燃的做法感到有些奇怪, 不过经过这么久的相处, 她已经养成听从林玉儿指挥的习惯, 便也没有多说什么。

    就这样, "客自来大酒楼"很快便易了主。估计年前就能将酒楼现有的账务结清,再在官府当面交上购置费, 完成变更登记,她就能将酒楼接过来继续运营了。

    考虑到"客自来大酒楼"原本的生意还不错,林玉儿并没有停业大加整顿,只是先把那个欺主的大掌柜和账房先生解雇了, 将陈二和鲁大将的大小子鲁春调了过来, 由这段时间愈发干练了的陈二暂时担任一段时间大掌柜,等酒楼走上正轨后再随她去江南, 鲁春则继续担任帐房先生。

    酒楼要主打的招牌菜林玉儿已经想好了,并写成了菜谱,都是她记忆中前世五星级酒店中的一些招牌菜。接下来,自然就是寻找合适的厨子了。

    可是,这一时半会哪里去找合适的厨子呢?林玉儿在脑海中寻思了半天,还真让她寻思出一个合适的人选出来,那就是被她安排去干果坊的耿婆子。

    耿婆子原本就是厨娘,又做过管事,识得一些字,按照菜谱上的步骤学做这些菜,应当不在话下。

    随后,林玉儿给了陈二和鲁春半个月的时间,将酒楼里面的经营状况及人事关系摸熟,再与她一起,一步一步的进行变革,在此之前,先按照之前的运营模式继续正常营业。

    当然,摆在陈二和鲁春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则是安抚人心,免得酒楼的厨子、伙计们因酒楼东家、掌柜等人的变换引得人心惶惶,无心好好干活。

    而木匠铺那边,鲁大则被升成了大掌柜,林玉儿又另外从外面聘了一位办事灵活性的二掌柜和为人稳重些的帐房先生。

    紧接着,林玉儿花了两千两银子在酒楼附近购置了一处大院子,让在酒楼干活的人住在此处。

    处理好这一切后,林玉儿便让人去寻耿婆子,让她处理好手中的活儿后,搬入自己新购置的大院中。

    除了耿婆子外,林玉儿还从芙蓉斋挑出四名在厨艺上非常有天赋、人品也不错的丫环琴心、琴律、琴弦、琴佸给耿婆子当下手。因着在将军府出入需要腰牌,林玉儿索性让这四个丫头也和耿婆子住在一处。

    只是如此一来,芙蓉斋中的人手一下就短缺掉七个,林玉儿索性建议谢云娘让秋菊、长生,带着在识人方面比较厉害的王嬷嬷一起,再去人口市场上买二十个回来,丫环和小厮数量各占一半,要求是机灵且会干活。

    林玉儿打算让王嬷嬷先将这些人□□□□,要有合适的,就培训培训,送到她的那些店铺和酒楼中,这些人的卖身契在她手中,与她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势必会更忠心一些。

    之后,林玉儿则开始在酒楼中紧锣密鼓的训练耿婆子和琴心、琴律等四个丫头一起做那些她挑出的特色菜。

    感情上受挫的耿婆子也急于在林玉儿这个小老板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学做起菜肴来也格外的努力、用心,不过四五日的时间,她便将这些菜肴的做法弄得滚瓜烂熟。

    而在这两日中,林玉儿已让陈二在酒楼中给耿婆子和四个丫环单独隔了间厨房出来,日后,耿婆子和四个丫环的工作空间就在这间厨房中,这样既能保持自成一体,避免酒楼中原有的厨子以为耿婆子和四个丫环要抢他们的饭碗,又能保持一份神秘感。

    接下来,林玉儿又写出一本新菜单,称之为家常菜,即"客自来大酒楼"原有的菜肴,价格实惠,即便平民百姓都能消费得起。

    另一本则是她之前写出来的,称之为特色菜,即耿婆子和四个丫环这些时日学做的菜肴,价格的制定上林玉儿也没有手软,将它们定为普通家常菜的两三倍。

    陈二早已得了林玉儿的吩咐,带着店小二们,亲自上阵,以初次免费试吃的方式,不遗余力的向客人们推销特色菜菜单上的菜肴。

    特色菜的味道自不须说,客人尝过之后便再难忘记,尽管特色菜的价格不菲,但客人们下次就餐时总忍不住会点下一两道,而手头宽裕一些的客人们下次过来时,则根本不再考虑家常菜,直接奔着特色菜就来了。

    自然,耿婆子和四个丫环就忙得脚都不沾地了,尽管如此,暂时林玉儿却并没有增加人手和食材的供应量的打算,她仿照前世营销大师们"饥饿营销"的手法,每日提供的食材只有这些,卖完为止,先到先得。

    这样不仅没有失去客人,反倒勾起了人们心中的执念,为了吃上这一口,明明酒楼将近中午才开业,人们却一大早就排队在酒楼外面守候着。

    慢慢的,"客自来大酒楼"的名头越来越响,自然,林玉儿的荷包也越来越鼓,从她推出特色菜开始,不过才短短几日的时间,除去成本和给相关人员的奖励,林玉儿竟然赚了五千多两白银的利润,这个消息让谢云娘、林宝儿以及其他谢云娘、林玉儿的心腹之人都精神一振,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当然,在这之中,也不是所有人的心情都是高兴和愉悦的,比如说耿婆子的男人秦不仁。

    耿婆子去干果坊之前又与他吵了一架,初时,他并不在意,以为耿婆子只是负气离家,找在哪个相好的姐妹家中住上几日,端着架子,等他去接而已。

    之前耿婆子与他吵架时也这般干过,不过,因着之前耿婆子有份好差事,手中的活分钱又多,一家人都还指着她过日子,这般闹过一两日后,他自然就眼巴巴的登上别人家的门,去将她接回来。

    这回,耿婆子丢了差事,收人锐减,还指望着他过日子,情况自然不一样,秦不仁决定这次不再惯着她,就是不去接她,他觉得就算再好的姐妹,人家也不可能让耿婆子白吃白喝上太久,到时候,没人收留,耿婆子自然就乖乖的回来了,这样也能杀杀耿婆子的威风,日后将耿婆子捏圆捏扁由他说了算。

    可是,过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后,耿婆子还一点要回家的意思都没有,秦不仁才有些着急起来,再加上自己一人又当爹又当娘,回家还没口热茶饭吃的日子着实难熬,他便厚着脸皮,去耿婆子往日相好的姐妹家中挨家挨户的寻找起来。

    谁知,秦不仁将自己能想到的地方都找遍了,均不见耿婆子的身影,这才惊慌失措起来,不过,他惊慌的主要原因是耿婆子与将军府签的是死契,人却不见了,他怕郑玉霜追究起来,将账算到他身上。

    在感觉到耿婆子不可能再回来后,为了推卸责任,他竟写了一份和离书,还模仿家中耿婆子的笔迹,在和离书上签了字,之后他就拿着这份和离书去找郑玉霜,报告了耿婆子逃家之事。

    家中竟然出现了逃奴,这还了得?为了防止其他人有样学样,郑玉霜便让人去京兆尹府立了案,请官府帮忙缉拿逃奴。

    不过,两日后,郑玉霜却突然收到林远从京郊大营传来的信息,他竟然说耿婆子去投奔她的兄长耿大,却因厨艺出众被他同僚的夫人看中,想留在家中做个厨娘,林远让郑玉霜将耿婆子的卖身契给他,他好送与那个同僚,做个人情。

    耿大是林远身旁的长随,这些年一直随林远驻守边关,这也是郑玉霜之前恼火耿婆子,却未真将耿婆子怎么样的原因,耿婆子与秦不仁和离了,耿大又是耿婆子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林远说耿婆子去投奔耿大,郑玉霜倒是也没多想,只觉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虽然恼火耿婆子不告而别,但反正这耿婆子也不是什么不可或缺之人,林远要将她送人郑玉霜也无所谓,于是,她先让人去京兆尹府消了档,还顺手将耿婆子的和离书和卖身契一同让人送给了林远。

    林远这般对郑玉霜说,自然是受了林玉儿的委托,最后耿婆子的卖身契和和离书都被林远转送到了林玉儿手上。

    有耿婆子的卖身契在手中,林玉儿也安了心,这样郑玉霜便再也无法以耿婆子之事拿捏她。而有卖身契在手,林玉儿让耿婆子做起活来也更安心,毕竟她与耿婆子相处时间尚短,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道会发生啥事,现在卖身契在她手中,耿婆子多少会忌惮她几分。

    至于耿婆子这边,即便原本心中对秦不仁还存着几分希翼,但看到和离书后便彻底死了心,再得知自己的卖身契在林玉儿手中,生死也掌握在林玉儿手中,也就没了别的想头,对林玉儿更是死心塌地起来。

    当然,林玉儿对她也着实不差,已经将她的薪俸涨到了十两。到了过年那天,又给她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后来,秦不仁知晓耿婆子又能挣大钱后,后悔不迭,欲找耿婆子和好,却被耿婆子拿扫帚打了出去。

    再后来,耿婆子和酒楼中的一个身为鳏夫的厨子看对了眼,喜结了一段良缘,还老蚌怀珠,得了一个老来子。

    当然,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新年终是来了。

    梁王府中到处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内务府按照梁王的品阶送来了一些年货和喜庆祥和之物。宋总管也很大方的给林玉儿送来不少。

    今夜就是除夕夜,宫中今日将有一场大筵席,梁王作为皇子,自然是要参加的。为了招待好林玉儿这位娇客,今晚的年夜饭宋总管特意让人放在东苑的小厨房里做,还特意多添了几个菜。所以,今晚梁王府的年夜饭也是极丰盛的。

    忙碌了好几日,终于闲下来的林玉儿微笑着看他们忙碌成一片的样子,也沾染上了一些喜气,只是,还是不由自在怀念起前世过年时的情景。

    每年的这个时候,母亲总是在厨房准备年夜饭,父亲则在房中准备着晚上要发给她们这些孩子的压岁钱。

    而哥哥则带着她们几个小的一起放炮仗,而且大都是那种烈性的炮仗,民间有个传说,据说是除夕夜这天,谁家的炮仗炸得越响,第二年,谁家的财运就越发。为了图个吉利,每年的这一天,父亲总是买上很多很多的炮仗.

    待放完炮仗之后,母亲的年夜饭也已经准备好了,父亲要准备给她们的礼物也已经揣在口袋里了。

    幼年的林玉儿每年最喜欢、最期待的便是吃完年夜饭之后,父亲给她们发压岁钱的那一刻了。这样她就能去买一些平日里自己垂涎已久的东西。那时候,对还是孩子的林玉儿来说,几十块钱,可是个已经很大的数目了。

    每次,林玉儿拿到银子之后,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召集哥哥姐姐们,来到她们睡觉的房间,再拿上两枚铜钱和一个盒子盖,学着赌徒的样子,赌了起来。她的狗屎运还特好,每次都将其他人的银子赢个精光,害得他们哭鼻子,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她被爹妈追着打屁股了。

    想起这些,林玉儿露出一个开心的微笑。

    "大小姐,开饭啦!开饭啦!今天有好多好多好吃的呢!"这时,传来了翠儿的呼喊声。

    "来啦,来啦!"林玉儿应道,然后拉着翠儿的手,一起向东苑摆饭的方向走去。

    "看吧,是不是看起来都知道很好吃啊!"翠儿看着那满桌的佳肴,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在场的都是梁王的心腹之人,见着翠儿的那副谗样,都"扑哧"的乐了。

    宋大总管笑道:"翠儿姑娘不用流口水,现在就可以吃了。"

    "嗯,嗯,好。"平时与林玉儿相处得比较随意的翠儿毫不客气的坐了下来,拿起筷子,正准备来大快朵颐时,才发现众人都尚未入座,她便也不好意思了,放下了手中的筷子,讪讪的笑着说:"怎么都还不入席,坐下来吃啊?"

    大家都再次被翠儿的表情逗乐,将翠儿闹个脸红。

    "大家坐下一起吃吧,不必拘礼,大过年的,就图个热闹。"林玉儿也边笑着,边向宋总管等人说道。

    "既然林姑娘都这样说了,你们也别拘谨了,赶紧落座,咱们一起陪林姑娘乐呵乐呵。"宋总管率先坐了下来。

    众人随着各自落座之后,也渐渐放开,话题慢慢多起来,特别是喝了一些小酒之后。这样一来,这顿饭吃下来,倒也还算很热闹。

    吃完之后,按照民间的习俗,林玉儿让翠儿给每人拿了十两银子作为压岁钱。

    这时,喝得已经有点高的翠儿,手中捏着压岁钱,贼笑着林玉儿建议:"玉儿,咱们拿两个铜钱,一起玩玩,找点乐子吧?"

    林玉儿刚好也想起前世赢哥哥姐姐们压岁钱的事,与翠儿一拍即合。

    这次,林玉儿的赌运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一会工夫,她身前便堆起了一堆银子,其他人输得直叫唤。这也让林玉儿的赌性越来越浓.

    也正当是林玉儿赌兴正浓时,突然,她的耳边传来一旁没有参与赌博的宋总管的声音:"王爷,您这么早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