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作品:《穿成皇帝亲妈(穿书)

    翌日,林玉儿开始带谢氏熟悉代销店铺的账务。从待产到孩子稍微大点,林玉儿估计自己至少将近一年不能插手这些事务,在这期间,这些事情肯定得由谢氏出面来做。

    等春节之后,棉衣就快遮不住她的身形,那时候她就不方便和谢氏一起出门了。

    出门前,她先教会谢氏一些简单的珠算之法,打算从今天开始,先由谢氏出面与那些掌柜交涉,她在一旁帮衬着。

    快到皇城根脚下宋掌柜的店铺时,街上突然有衙役敲锣道:“镇军大将军和怀化大将军返京述职,闲杂人等赶紧让开,否则,被马匹踏伤者后果自负。”

    此处距离皇宫非常近,有达官贵人打此经过也是寻常之事,林玉儿不以为意的拉着谢氏退让到路旁的店铺屋檐下,打算待这两位大将军过去之后再走。

    只是,让林玉儿感到诧异的是,听到衙役的警告后,路上那些行人不仅没有后退,反倒一窝蜂的往街道上涌去,气得衙役直骂娘,却又无计可施。

    “镇军大将军和怀化大将军这回终于一起回京了,往年他们总是只回来一人。我记得大前年是怀化大将军一人回来的,镇军大将军似乎已有三年未回京了吧?”

    “是啊,他们总得有一人留在边关防守鞑子啊!边关的鞑子们在他们手下吃的败战太多,听见‘边关双英’之名都有些闻风散胆,只要有‘边关双英’在的地方,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

    “唉,多亏有他们,咱们才能有这安安稳稳的好日子过啊!也不知道这次他们一同回来,对边关的局势会不会有何影响?”

    “你就别吃咸萝卜操淡心了,两位将军肯定将边防之事处理好才安心回来的。”

    ……

    林玉儿的左右前后,不时传来类似这样的声音。

    看来这倒是两位颇受百姓拥护的将军了,林玉儿也有了几分兴致,抬眼往街道上看去。

    只见街道那边来了一队身着盔甲、骑着战马、风尘仆仆的军士,正经过拥挤的人群,往街道这边缓缓行进。

    随着马蹄声的临近,林玉儿看清队首是两位青年人,一位大约三十四五岁的年纪、身材健壮颀长、面容黝黑俊朗,另一位要稍微年轻一些,面容白皙清秀。

    听见百姓的呼喊时,前者拱手示意,后者微笑颌首示意,都很是平易近人的模样。

    无端的,林玉儿觉得这两人十分面熟,她仔细寻思了一会,也没想出自己曾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便觉得可能是他们长得一副大众面孔而已。

    待这队人马走过之后,围观的人群渐渐散了,林玉儿扯了扯谢氏的衣袖道:“娘,咱们也去宋掌柜那吧。”

    “……唔,好……”谢氏却似大梦初醒一般,半天才反应过来。

    林玉儿也未在意,以为可能是谢氏之前未见过这种阵势,有些吓住了。

    然而,待与宋掌柜对完账后,一向不多话的谢氏却突然开口询问宋掌柜道:“宋掌柜,那镇军大将军和怀化大将军什么来历您清楚么?”

    “说到这两位大将军的来历,也够传奇的。他二人是同胞兄弟,原本只是庶民出身,却分别在康泰十一年春季的春闱中脱颖而出,镇军大将军是当年的武状元,被当时的兵部侍郎,现在的兵部尚书郑扶强郑大人赏识,将自己的二女儿许给了他。

    这位郑大人可不是一般人物,他的嫡亲姐姐是当今的慈宁太后娘娘,兄长是权势滔天的国丈郑国公,宫中的郑皇后娘娘是他的侄女,而他的大女儿是宫中的郑贵妃娘娘。做了这样人家的女婿,想不富贵也难啊!

    怀化大将军则是当年文科的探花郎,也得了门好亲,被皇上赐婚给当年的工部尚书、现今的齐礼开齐阁老的三女儿。齐丞相有一个女儿则是宫中的齐德妃,也就是齐王殿下的生母。

    镇军大将军新婚后不久,以从六品振威校尉的身份赶往边关,而怀化大将军放心不下兄长,弃文从武,跟在兄长身后一起前往边关。

    之后,他二人一人擅谋略,一人擅武艺阵法,珠联璧合,频立奇功,不断得到皇上赏封,以三十出头的年纪分别做到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和正三品的怀化大将军,被边关的军士们尊称为‘边关双英’。”

    宋掌柜已经知晓林玉儿和谢氏过来的途中撞上了镇军大将军兄弟二人入宫述职的队伍,以为谢氏只是好奇,便耐心一一解答道。

    林玉儿正听得津津有味之时,眼角的余光却无意瞥到了谢氏的脸。

    谢氏的脸色有些苍白,眼中有水光流动,表情也有些复杂,似喜,似嗔,又似悲。

    似乎从方才见到那镇军大将军和怀化大将军后,谢氏的表情就一直有些不太对劲。

    等等,兄弟?乾康十一年春季的武状元和文探花?电石火花之后,林玉儿的脑海中突然涌入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宋掌柜,那镇军大将军和怀化大将军的名讳分别是什么呢?”林玉儿抓着宋掌柜追问。

    一直在这皇宫附近做生意,宋掌柜知道的也比其它人多些,他自得的抚了抚自己的胡须道:“镇军大将军名字叫林远,怀化大将军叫林致。待他们屡立奇功之后,皇上给他二人分别赐字为尽忠和献忠,因为这字乃皇上亲赐,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所以现在大家一般都称他们为林尽忠、林献忠,反倒对他们的名字记得不太清楚了。”

    林玉儿愣了下,林远不就是她那个便宜爹的名讳么?她也依稀记得她那三叔叫林致。

    搞半天是驻守边关去了,还换了个名,怪不得谢氏找了这么多年,他们的一点踪迹都未寻到呢。

    可是,这宋掌柜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那便宜爹又娶新妇了,娶的还是兵部尚书的女儿,贞顺太后和郑国公的侄女,皇后娘娘的堂妹,贵妃娘娘的妹妹。

    关这前面的一大串明晃晃的头衔就让她耳朵疼,而看到谢氏摇摇欲坠的身子后,林玉儿感觉自己的头也开始疼起来。

    而让她觉得更闹心的是,在她的书中,对她这便宜爹也仅仅是一笔带过,反正是因为不服从梁王,最后作为郑党,被梁王给铲除了。

    难道她天生是炮灰的命?好不容易吓住梁王,让他不敢认娃,她也不用进梁王府做那炮灰侍妾了。现在又跑出个炮灰爹,还是要被连累得做小炮灰?

    “娘,今儿走了这么多路,您已经有些累了吧?剩下的几家下午我自个去吧。眼瞅着离年关也很近了,这几家店铺进货也比较频繁,过个一两日我再和您一起出来对账也来得及。

    宋掌柜,刚才街上人太挤,将我娘挤着了,现在还没缓过来劲儿呢,今日的帐先不对了,我们先回去,改日再来对哈。”

    不愿谢氏在外人面前失态,林玉儿丢开糟心事,赶紧搀扶着她,找了个理由向宋掌柜告辞。

    “唉,也是刚好今儿赶上了,妇道人家可能也没见过这种阵势,有些吓住了,赶紧回家歇歇吧,帐哪日对都成。我先让人驾车送你们家去。”

    宋掌柜理解的点点头,并顺势给林玉儿母女卖个好,现在店中的“谢氏干果”在店铺中越来越畅销,和林玉儿娘俩搞好关系肯定没啥坏处。

    林玉儿又看了看谢氏,觉得谢氏现在这副模样肯定也无法正常走路,便欣然接受宋掌柜的好意道:“那便多谢宋掌柜了。”

    在回家的路上,林玉儿一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的坐在谢氏身旁,她知道谢氏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这个消息,她自己也同样需要时间来思索如何解开这个局。

    其实,之前她也曾在心中想过,如若她那个便宜爹还活在这个人世,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他又是个有功名的,十之八九都已经娶新妇了。

    不过,即便心里这样想,她也不敢说出来。

    这么多年来,寻找她那便宜爹已经是除了她和林宝儿外,谢氏的最大精神支撑,她也不忍心看到谢氏被打击。

    哪知道,还真被她言中了,她爹不仅娶了新妇,还娶了个将来会让他将命送掉的□□。

    看着谢氏那副难过的模样,林玉儿心中有些责怪自己,早知道今天就不拉着谢氏和她一起来结账就好了,不知道便宜爹娶妻生子的事,谢氏心中还能有个念想。

    她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林玉儿相信,以后她还会让她们一家子过得越来越好,即便不会大富大贵,但是要过上一种小富即安的生活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依照林玉儿的想法,最好能不认那个便宜爹,免得惹麻烦上身。

    当然,林玉儿也知道,她自己之所以能这么看得开,是因为她只是一个寄生在林玉儿身体内的外来灵魂,与便宜爹林远没有过任何接触,也没有任何情感,才能想得这样开。

    但是,对谢氏,甚至林宝儿来说,他们与林远之间的羁绊不是说能甩开就能甩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