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54 章

作品:《清宫宠妃

    绣玥的第一个女儿, 终究还是没有足岁。

    嘉庆十年十一月, 皇八女殇。

    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一, 皇上得皇长孙, 翌年是五旬万寿大庆, 下令晋封妃刘佳氏为諴贵妃, 晋吉嫔为庄妃, 晋信贵人为信嫔。

    储秀宫里,庄妃在下方放下手中的茶盏,笑道:“如今皇上膝下三个皇子, 两个是当今皇后娘娘亲生,一个与皇后娘娘亲近,諴妃娘娘又晋封了贵妃, 后宫牢牢握在娘娘的手中。那个如嫔自从没了孩子, 这五年再无所出,”她瞧了瞧上位两位娘娘的脸色, “去年万岁过了五旬万寿……她再年轻……怕是也没机会了。”

    “庄妃, ”諴贵妃笑望着她, “也是你争气呀, 你顺利晋封了妃位, 那如嫔没有子嗣,如今只是嫔位, 屈居于你之下,她的协理六宫之权, 也是时候该交给你了。”

    “没了六宫之权, 没有子嗣,过几年再失了恩宠,也不过就是第二个信贵人而已。皇后娘娘说呢。”

    皇后却没有她们这样轻松,脸色淡淡的,“这些年,宫里的老人陆续没了,皇上又总在永寿宫,本宫这些年也没少进言,可每一次,皇上只跟本宫说,不打算再选秀女入宫。”

    諴贵妃哼了一声,“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皇上是天子,怎会看得下去如嫔那花残粉褪的样子,庄妃的位分越过了她,等新人一进宫,她得意的日子,也就算到头了。”

    “得了,咱们还是也去御花园看四阿哥罢,皇上不是说一会儿就要去御花园看四阿哥,眼下皇上最疼四阿哥了,这说不定呀……”諴贵妃笑了一声,后面的话没有说。

    雍正爷是排行第四,乾隆爷也是,皇上对二阿哥逐年渐渐不满,前些时候还说了‘望之不似人君’的话。

    陪着皇后去御花园瞧四阿哥玩耍的时候,贵妃撇开了庄妃,靠近皇后:“前几日我在宫外找高人给四阿哥算过,四阿哥可是有帝王之相。”

    “住口!”皇后打断了她,“不得胡言。”

    贵妃不以为意,“本来么,二阿哥被立为储君的时候,那是看了孝淑皇后的面子,更何况当时,宫中只有那一位阿哥。现在时移世易了,皇后,你可要为自己和四阿哥打算。”

    皇后离开諴贵妃几步,唤了双兰过来,“皇上呢,皇上不是说这个时候要来看望四阿哥。”

    “是呀,皇后娘娘,刚刚奴婢也已经打发了两拨人去养心殿问了,奴婢再去瞧瞧。”

    说话间,汪福寿行色匆匆地靠近过来,双兰展露了笑颜,先一步朝他道,“是皇上来了么?”

    汪福寿看了她一眼,没有答话,转而惴惴地向皇后屈下身道:“娘娘……娘娘,刚刚得到的消息,永寿宫,永寿宫——”

    “哎呀你急死个人了,永寿宫到底怎么了?”双兰瞪着他道。

    汪福寿垂下头,闭上眼睛:“回皇后娘娘,刚刚给永寿宫请平安脉的太医上奏皇上,如嫔已经有一个月的身孕。”

    “什么?如嫔有了身孕?这怎么可能?”諴贵妃先出一声。

    “是,连……连皇上都没想到,到这时候,永寿宫还能再度有喜……所以皇上一早就赶去了永寿宫。”

    “娘娘!”双兰愁着唤了声。

    宫中年幼的孩子,现在就只有四阿哥一个。好不容易因着四阿哥的降生,皇上爱子心切,时常来储秀宫探望,同娘娘的关系亲近了不少,这时候若是永寿宫有喜,皇上哪里还会像从前一样,待娘娘的心思一如既往啊?

    皇后从听到这句消息,自始至终沉默着一语未发。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道,“皇上不来,本宫身为中宫,理应前去探望如嫔,贺她有孕之喜。”

    “你们若是谁想去,便随本宫一同前往罢。”

    “皇后,”諴贵妃抢先跟上了她,耳语道:“如嫔眼下有了身孕,若是个女儿,那也便罢了,若是个儿子,依着她今时今日的得宠,宫中储君唯恐有变数。”

    皇后转过目光,对她勉为其难地笑笑,“应该……不至于。本宫记得你不是说过,咱们皇上,只有嫡出儿子的命,嫔妃们要生,也只会是个女儿。从前简嫔如此,逊嫔如此,华妃也是如此。”

    “想来,如嫔的这一胎,八成也是个女儿罢。”

    “话虽如此,但若不下定论,娘娘与臣妾到底也不能完全宽心。还是求一个心安理得的好。一会儿见到圣上,皇后务必跟臣妾言辞一致,请皇上允准将当年的神郎中请回来,给如嫔好好的看看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皇子还是公主。总才能宽心。”

    皇后边叹便道:“到了永寿宫且看罢。”

    远远的,轿撵还在永寿门外未停稳妥,便听得里面阵阵欢声笑语传出来。

    皇后在轿撵上静静坐着许久,还是諴贵妃忍不住唤她,用眼神瞧了瞧后边跟上来的六宫嫔妃们,她才恍惚回过神,搭着双兰的手下了轿撵。

    笑声越来越近,她的印象中,皇上许久都没这样笑过了,就连看四阿哥的时候,也是带着帝王那高高在上的威仪。

    走进去,皇上正挽起袖子,生疏地剥开一个橘子,见着人进来,状似无意地放进旁边的盘中,道:“皇后,你来了。”

    绣玥原本在皇上右侧坐着,她放下手中的果盘,起身向皇后施了一礼:“嫔妾给皇后娘娘请安,给諴妃娘娘请安。”

    “你有着身孕,”不待皇后开口,皇上笑着亲自扶她,“礼数可免则免,见着朕也不必再拘礼。”

    说话间,便将人扯过去挨着自己身边又坐下了。

    皇后冷眼瞧着那个给‘皇后’留出来的空荡荡的位置,又瞧瞧被皇上捧在手心里的人,她费力地弯起嘴角,声音有些飘忽,“如嫔,本宫该恭喜你,时隔五年,还能再为皇上诞下子嗣。”

    “皇后,朕原本还想晚些去你那里,正巧你就先过来了,就请皇后晓谕六宫,朕要晋绣玥为妃,即日起,绣玥便是朕的如妃。”

    “如妃?”諴贵妃止不住瞄着皇后,吉嫔和淳嫔在后宫熬了多年,她一个最晚进宫的,年纪轻轻,孩子还没落地,哪里担得妃位的位份?

    皇后迎上皇帝的目光,“皇上,如嫔眼下也只是刚有喜而已,匆匆晋封,会不会过于草率。还是等她顺利生下龙子的那一日,再晋封不迟啊。”

    皇上摇摇头,“皇后,从你诞下四阿哥,宫中已经许多年未有子嗣降生,朕已决意要给绣玥妃位,风风光光地为她举行册封礼,諴贵妃的岁数也大了,皇后你要照管着四阿哥,这事儿就交给庄妃和淳嫔去办。”

    “皇上......”皇后还要开口,被諴贵妃拦下,她笑笑,“皇上,如嫔腹中的孩子还未知男女,臣妾从前请入宫中的老郎中,如今已经证实确实是杏林妙手,不妨让老者进宫,再给如嫔瞧瞧,皇上再下定夺也不迟啊。”

    “贵妃说的是阿,皇上。”皇后道。

    “无妨。”

    “朕有三个儿子,自从十年前朕的庄静和庄敬陆续远嫁蒙古,近年又陆续病重,朕可算是没有女儿承欢膝下。朕和绣玥,都更希望是个小公主。”

    绣玥跟着点点头。

    “至于諴贵妃所言么,朕倒是和她想到一处去了。朕还没有来得及跟皇后说,前几日直隶总督上了一道折子,说这几日有一位云游的得道高僧将路过京郊,朕想,为如妃这一胎平安顺利,朕会亲自下旨将高僧迎入宫中,让大师给绣玥好好瞧瞧,趋吉避凶。”

    “皇后,你是后宫之主,将高僧迎进宫中的事宜,就让内务府和礼部商量着办。这既是天赐机缘,既迎了大师入宫,皇后也不妨带着六宫嫔妃们一同前往。”

    皇帝笑了一声,玩笑道:“就当是你们借如妃的光了。”

    淳嫔跟着笑笑,庄妃失了四妃之首,六宫之权,费力弯了弯嘴角,諴贵妃不动声色扯了扯皇后的衣裳,皇后如何也是笑不出来。

    出来的时候,諴贵妃在永寿门跟上去,“皇后不高兴,未免太过明显。”

    “本宫如何能高兴得起来。”

    皇后转过头去看她:“諴贵妃,你还能笑得出来?”

    “臣妾都年过半百的人了,哪还有心思在这些情情爱爱上,倒是皇后娘娘,”諴贵妃颇有兴致道:“皇上说的那位高僧,日前在景仁宫也有所耳闻,确实是一位有道行的得道高僧。”

    “臣妾呀,都到了知天命的岁数,现在即便是为了儿女,也是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不妨就让高僧瞧瞧,若命中有劫数,不妨请大师给消灾解难呢。”

    皇后摇了摇头,由双兰扶着上了轿撵。

    如嫔眼下照着这个势头,以后恐怕还有的晋升呢。

    两日后,奉圣上之命,由当今皇后的阿玛、礼部尚书恭阿拉亲自将高僧迎入宫中。

    六宫俱在,谁都不想错失能承蒙得道的高僧指点一二的机缘。

    绣玥在右下方为首的位置,宝燕在她身后,眼瞧着皇后和諴贵妃寒暄着将大师迎入殿内落座,不满地嘟囔了一句:“小姐,这原本是皇上为小姐请入宫的高僧,她们才是沾光的,怎的本末倒置,将小姐凉在一旁,倒是皇后和諴贵妃说个不停。”

    绣玥忙示意她噤声,“皇后是中宫,六宫都有份儿,早晚都会轮到咱们说话的,无所谓争这一时。你瞧信贵人,这样的场面也都没有来,多学学人家的豁达罢。”

    绣玥和宝燕在右侧说着悄悄话,这厢大师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皇后娘娘,您这一生,荣华富贵,后福无穷,依贫僧所见,这大清朝的历代皇后,您统领后宫的日子,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諴贵妃在一旁咯咯地笑出声,“皇后娘娘就是好福气,咱们都望尘莫及呀。”

    “只是有一点,贫僧多言一句,皇后娘娘,您虽身为后宫之主,若干年后,您的一个抉择,可能会影响大清一生的国运,还望皇后娘娘……切莫一念之差。”

    “这是何意思啊,大师?”

    高僧笑笑,意味深长道:“佛曰,不可说。”

    “既然如此,本宫也不做勉强。”皇后笑笑,瞧着下方急不可耐的諴贵妃:“大师,贵妃她是妃嫔之首,劳烦您给諴贵妃看一看罢。”

    諴贵妃高兴地笑出一声,忍不住捂着嘴道:“皇后娘娘您可真是体恤臣妾的心呢,说实话,臣妾都快等不及了。”

    “贵妃娘娘,”高僧瞧着她道:“贫僧方才也留意了娘娘,您这一辈子,儿女缘分浅薄了些,寿数虽高,却也导致晚景有些凄凉,但諴贵妃娘娘的命格,贫僧看过,可是皇贵妃的命。”

    皇贵妃?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諴贵妃也不由心虚看了一眼皇后的脸色,大清祖制,只有中宫皇后不在,才会从后宫中提拔一位嫔妃为皇贵妃,代掌皇后凤印,数百年来大清只有顺治爷在中宫皇后尚在的时候,力排众议强立了董鄂氏为皇贵妃,且顺治爷后来废了皇后,所以皇贵妃是极大冲撞了皇后的颜面。

    她年长皇后足足十五岁,大师这样说,岂非咒皇后早亡?

    这时候,就连諴贵妃都勉强笑不出了,殿内鸦雀无声。

    还是皇后和煦地笑了笑,她面色平和地瞧向諴贵妃:“论资历,贵妃服侍皇上身边最久,又一向助本宫协理六宫,皇上一向敬重于你,即便有一日要晋封为皇贵妃,这个皇贵妃你也担得。”

    諴贵妃与皇后相处多年,看得出皇后这句说得是真心话。

    她这才松口气,笑着小声谢了句皇后。

    六宫皆在,她隐在袖中帛尧的生辰八字,攥了又攥,总还是没找着好时机取出来。

    这时候,高僧道了句,“皇后娘娘宽容,气度非凡,也难怪注定这一朝要出两位皇贵妃。”

    两位?

    此言一出,皇后霎时间冷了颜色,尊諴贵妃为皇贵妃,就如同諴贵妃肯让华妃与她平起平坐,她能够坦然接受。

    可皇贵妃位同副后,宫中还有谁可担得?

    皇后心里突然有了点不好的预感。

    皇后沉吟未应,諴贵妃却忍不住面色不善地问了句,“大师,您不会是……有劳大师,您再重新看看,您不是说,皇后统领六宫的时日,是历代大清皇后所不能及的,那又怎会有两位皇贵妃呢?”

    “不会错,”高僧自是听得出諴贵妃弦外之音:“两位皇贵妃,都是皇后健在时所立。”

    諴贵妃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她对皇后勉强地安慰笑笑:“咱们皇上宅心仁厚,嫔妃追封亦是历朝历代惯有的事儿,若是追封,也在情理之中啊。”

    皇后还未回应,高僧摇了摇头,“不是追封。”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殿内的熊熊怒火,六宫议论纷纷,连皇后都有些明显沉不住气了。

    她竭力忍着,维持着中宫的气度,对大师笑着问了句:“敢问一句,大师可瞧的出是在座的,还是并不在场。”

    諴贵妃听得明白,若不在场,便多半是信嫔那个贱人。若在场……

    高僧闻听皇后的问话,已然缓缓起了身,他在殿内看了一圈,从諴贵妃左侧首位始,目光最终停在右方首位的绣玥身上。

    绣玥正带着兴趣瞧向諴贵妃之后的庄妃,庄妃如今是宫中资历仅次于諴贵妃的嫔妃,她原本想着,高僧所言应该是庄妃没错。

    谁知大师露出了点笑意:“正是这位如娘娘。”

    绣玥的惊异不亚于在场的任何一位嫔妃,若说资历,她是最晚一位进宫的,现在也不过是个刚从嫔位晋封上来的妃子而已,怎会是她呢?

    绣玥这时候都不敢看皇后的脸色,位同副后的事儿,非同小可,她如何担得?

    “大师,”绣玥恭谨地站起身,“大师,您别开玩笑啊。”这一句话,要出人命的。

    “就是!”芸常在不满地跟着出了一声,“大师,我记得,圣祖那一朝,孝懿仁皇后病重,康熙爷才在皇后临终前一天匆匆忙忙立为皇后,这种事儿也不是没有啊。保不齐如妃娘娘有个三病两痛的,皇上一时心软,就效仿了康熙爷呢。”

    她这话说得刻薄,就连绣玥这样好的心性听了,也是沉了脸色。

    高僧仍旧摇摇头,“时日自然也是不短。倒是这位娘娘小主,贫僧有句话,想要赠予小主,若不修口德,福报一旦消磨殆尽,小主恐有大凶之灾祸。”

    “你……”

    “大师,您真的没看错?”庄妃掩不住心底的失落,她原也以为会是她的。

    高僧又认真地瞧了瞧绣玥,“贫僧不会看错,这位娘娘如今身怀六甲,腹中应该怀着一位公主。”

    “是公主……”諴贵妃沉着脸在座位上哼了一声。

    高僧笑笑,对着绣玥和善道,“这位娘娘心地善良,更是好福气,再过几年,便是儿女双全的福气。且这一胎虽说是女儿,正是固伦公主。”

    固伦公主?

    皇后娘娘生的公主,才配是固伦公主!嫔妃的公主,即便是諴贵妃的三公主,也不过是和硕公主而已,与一般嫔妃所生公主无异,怎的她一个妃位,孩儿竟是固伦公主?

    皇后却听在另一句:“大师……你是说……过几年如妃……她还会有孕!”

    绣玥脑中嗡嗡作响,她现在简直怀疑这位得道高僧,到底是来帮她添福添寿,还是给她找麻烦来的。

    “不会的,不会的,”

    绣玥站起身,对着向自己射过来的无数道冷光,连连解释:“皇后娘娘,请您千万宽心,嫔妾实在无此心,嫔妾回去自会向皇上请旨,请皇上允诺,绝不晋封嫔妾为皇贵妃,嫔妾会给皇后娘娘一个交待,给六宫一个交待,嫔妾绝不会做出僭越之事。”

    她真的要回去央求皇上,务必给皇后和后宫吃一个定心丸,皇贵妃这样的事简直荒唐,这样的流言若传出去,她在后宫不是要成了众矢之的,在史书上也是荒谬的一笔呀?

    绣玥从储秀宫出来,急匆匆地找寻皇上的时候,他正在千鲤池边盘腿坐着,随手扔了几粒鱼食。

    “皇上,您还有心情喂鱼呢。”

    绣玥跟他将储秀宫内大师所言一五一十地说了,颙琰转过头,只对她笑了笑,“既然是高僧之言,万事万物必有它的道理,旁人听了这样的话,高兴还来不及,你怎的却还这样一副德行。”

    “皇上,嫔妾并不想做皇贵妃,嫔妾只想皇上平安,咱们的孩子平安,别的都不要紧。”

    她扯着皇帝的衣袖:“皇上您就去跟皇后言明,说您不会晋封嫔妾为皇贵妃,皇上金口玉言,后宫也就都放心了么。嫔妾也可安心地养胎,嫔妾不想再重蹈覆辙了,皇上。”

    想起五年前的那一个孩子,颙琰多少也有点心有余悸,他们的这个女儿,绝对不能再有差池。

    “好罢,好罢!既然你铁了心要做个扶不起的阿斗,那朕就同皇后去说,让皇后和后宫宽心就是,后宫宽了心,朕才好跟你多生几个孩子。”

    他用手指刮着绣玥的脸:“只是这样,却是委屈了你。”

    绣玥摇摇头,孩子最要紧,只要孩子平平安安地降生,旁的什么都不重要。

    皇上的一道圣旨,宽解了皇后的心结,也平复了六宫的不安。

    绣玥用她的主动让步,向六宫作保证,换来了第二个孩子顺利地出生,九公主生下来的时候,她成了后宫除皇后外唯一有子嗣的嫔妃。

    皇后有凤印和儿子,绣玥有恩宠和女儿,储秀宫和永寿宫成了六宫最辉煌的所在。

    从九公主出生,这两年是绣玥在紫禁城中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如同那一年同皇上在圆明园一般的神仙时光。

    直到宝燕在庑房无意中听得刘毓轩染上了怪疾一病不起,短短一个月后,宫中突然传来皇上抱恙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