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贾元春出宫

作品:《迎春是个小福女[红楼]

    皇宫, 贾元春确实想过要找其他妃嫔合作,可是那些妃嫔都不是傻子。高位份的妃嫔不可能跟她合作,不想养出一头狼来,而低位份的妃嫔本身就没有那么得宠, 一个月都还不一定能得宠几次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 也就没有妃嫔愿意跟贾元春合作。就算个别愿意跟贾元春合作的,但是那些妃嫔本身就没有什么用,否则怎么会想跟贾元春合作呢。于是贾元春也看不上她们, 就只能继续熬着了,在太后的宫里跟凤藻宫之间来回跑。

    贾元春有时候就怨恨贾迎春,贾迎春都成了嘉和县主了, 怎么就不懂得帮一帮堂姐。果然是从小没有在荣国府长大的人, 所以跟他们不亲。

    在贾元春的怨恨之下,春试结束了。

    贾珠到底还是没有考上进士, 他也没有多失落,这是他之前就预料到的。

    王夫人就没有那么高兴了,她就想贾珠没有考上进士,是不是贾宝玉克的。贾宝玉出生前后,家里就发生不少事情, 在贾宝玉出生之后,贾珠还生病了呢,而那个贾迎春被安远公夫人带走之后, 就各种厉害。

    她怎么看, 都是贾宝玉灾星属性太强, 这才克着别人。贾元春在宫里一直没有当上妃嫔,一定也是被贾宝玉克着的。

    早知道会这样,她就不应该让贾元春跟贾宝玉多走近。

    贾政对于贾珠没有考上进士,心里难过归难过,到底没有苛责贾珠。他们贾家,就只有隔壁宁国府的贾敬考中过进士,其他人都没有那么厉害过。而贾珠已经考上举人,又还年轻,这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在得知没有考上进士之后,贾珠就去找了贾政。毕竟贾政是他的父亲,他想要到地方做官,也得跟父亲商量一二。

    当贾政得知贾珠要去地方做官之后,皱着眉头,“你可想好了”

    贾政希望贾珠继续用功读书,下一次再继续参加科考。

    “想好了。”贾珠回答,“就算儿子再读三年,只怕也考不上,倒不如先去地方做官。若是能做出成绩,还能往上升。”

    “这”贾政还在犹豫。

    “父亲,您当年参加过科考,应该知道的。”贾珠又继续道,“与其一直耗费时间,不如先去地方做官,也好一些。”

    贾政当年一心想要参加科考,有他老父亲在,又去过国子监,直接参加的科考,倒是没有一层一层地考上去。可是贾政几次参加科考,都没有考上。就是因为他一直没有考上,后来他父亲才在临死之前上奏折,给他要了一个官职。

    正是因为他当年一直考都没有考上,就希望孩子能去考。贾政没有去参加低等次的考试,若是去参加了,不一定就能比贾珠好。

    贾政一直没有去说那些,就是不肯承认自己有那么差。这些年来,他还把自己没有再科考没有科考上的原因,归结于他的父亲上奏折给皇帝。那他就能逃避现实,现实就是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考不上。

    如今,贾政听到贾珠这话,不得不想要是贾珠考不上进士,一直考不上,他该怎么办。他不是他父亲,没有那么大的能耐给儿子要一个大一点的官。而现在,他倒是还能想办法给儿子谋一下好去处。

    小官也有小官能去的好地方,不是每一个小地方都那么贫困,要是去一个贫困的县城当县令,就很难做出成绩,就更加难升上来。

    “让为父思考一二。”贾政道,“这要去的地方,也不能随随便便去一个地方。”

    贾政想了,贾珠和李纨跟嘉和县主的关系还不错,若是他们多跟嘉和县主走动走动,也许还能去个更好一点的地方。虽然嘉和县主不管政事,但是安远公府的人看在眼里,总会拉扯一把吧,皇帝也很疼嘉和县主,也会爱屋及乌。

    “若是你们到了地方,也多给嘉和写写信。”贾政提醒贾珠,别忘了这一件事情。

    “是。”贾珠心里清楚,嘉和县主有很大的作用,哪怕只是走近一点。

    亲人之间也有需要利益维系的,贾珠早就明白这一个道理,即使他想亲情纯粹一点,不见得别人就是那么想。

    回到自己的院子之后,贾珠便又跟李纨说了要去当地方官的事情。他没有想待在京城做小官,京城的官员太多,很容易做不出成绩,要是做不出成绩,就很难升上去。

    他是一个有妻儿的人,当然希望能升官,而不是一直待在原地。

    还有一点就是他想远离京城,不想看着父母疼宠贾宝玉,那会让他感觉很心酸,认为贾宝玉取代了自己这个当哥哥的位置。人的心从来都是偏的,贾珠不想看着父母的心偏着贾宝玉,他会嫉妒,也怕自己做出一些可怕的事情来。

    离远一点,也许还能让父母念想一点,还能带走一些东西。靠得太近,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情。

    因为贾珠之前就跟李纨说过了,所以李纨现在也不惊讶,就是看到时候能去什么地方。

    “一切都随你。”李纨没有什么要求,即使她的娘家人在京城,那也没有什么,夫唱妇随。她得跟着贾珠,得照顾好他们自己这个家。

    “到了地方,就我们一家三口。”贾珠没有想着带着通房丫鬟去,也没有想着侍妾。

    早在他差点死掉的时候,贾珠就明白,有时候要那么多女人不一定就有用,得多做善事。瞧瞧他的父亲,父亲以前的那些妾室没有怀上孩子,多半跟母亲有关系,贾珠不想李纨用那样的手段,也就没有想要多少女人。

    贾珠想活着,想要好好的,所以女人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在荣国府想关系让贾珠放到富庶的地方时,贾元春被赐婚了,皇帝亲自赐婚的。皇帝还对王子腾道,既然你这么心疼外甥女,朕就给她指婚吧。

    王子腾当时根本就不能说让贾元春伺候皇帝,因为皇帝后面还说贾元春是嘉和县主的堂姐,也算是他半个晚辈了。王子腾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认为皇帝很有可能因为嘉和县主而不动贾元春,但是王子腾又想贾元春跟四大家族有牵扯,皇帝也许就纳了贾元春呢。

    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暗示那么多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而皇帝根本就没有打算动贾元春。还在春试之后,直接给贾元春赐婚。

    这让王子腾能怎么办,当然是替贾元春谢恩,还去带贾元春出宫。随着贾元春出宫的,还有抱琴。

    当贾元春见到王子腾的时候,她还以为自己是不是很快就能成为皇帝的妃嫔了,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赐婚的圣旨。

    “舅舅。”贾元春红着眼睛,怎么会如此呢。进宫这么长一段时间,她受了那么多苦,最后竟然被赶出皇宫,这让她倍感心酸。

    “走吧,这里是后宫,不宜在这边待太久。”王子腾开口,“收拾收拾,这就走吧。”

    王子腾前前后后说了几个走吧,就是想贾元春快一点,别在这个时候磨磨蹭蹭的,别被人抓到把柄。他也想外甥女能成为妃嫔,可是外甥女没有成功,那就只能出宫了。

    皇帝给赐婚的还是一名进士,王子腾仔细想想也对,状元、探花、榜眼,就算有年轻的,皇帝也不可能给他们赐婚。贾元春的身份太低,没有那么高,他们必须意识到贾元春就只是从五品官员的女儿,身份没有那么高。

    要是贾元春身份真高,就是参加大选,而不是参加小选了,也不是当女史了。而现在,贾元春也当不了女史,只能出宫。

    贾元春真的很不甘心,却只能收拾东西。她进宫的时候就没有带什么东西,这出宫自然也没有多少东西好带的,上头的主子们又没有打赏她东西,那些宫装就更没有必要带出去。

    因此,贾元春就收了一个简单包袱就能出宫了,抱琴那边就更没有什么东西。

    贾元春曾经那么傲气,在接连的打击之下,她只觉得上天在捉弄她,为什么就要让她大年初一出生,为什么要让她自己抱着那些大的希望。

    到了宫里之后,贾元春还听说宫里也有人是大年初一出生,还不是给人当奴才的命。贾元春被人嘲讽过,什么大年初一出生就有大造化了,不过能伺候主子们也算是大造化了。

    “收回去,别落泪。”王子腾提醒贾元春,别在知道皇帝要给她赐婚之后,就哭得那么难看,别让皇家人认为她不满意皇帝的赐婚。

    贾元春抿唇,她连落泪的资格都没有吗

    “回去之后,你如何都好。”王子腾道,宫里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别人的耳目,贾元春最好别在这时候犯蠢。

    贾元春微微点头,跟在王子腾的背后。

    荣国府,贾老夫人没有想到贾元春这么快就出宫了,看着跪在面前的大孙女,贾老夫人心情复杂啊。当初,他们给贾元春那么多银钱打点,银钱是花了,却没有什么作用,贾元春现在还出宫了。

    “出宫好,出宫好”贾老夫人只能这么说了,又看向一旁的王子腾,“麻烦你送她回来了。”

    “我是她舅舅,应当的。”王子腾道,“人已经送回来了,我也该回去了。”

    王子腾已经简明扼要地跟贾老夫人说过皇帝赐婚的事情,圣旨很快就来了。让他们有心理准备,省得到时候闹笑话。

    他不是荣国府的人,没有必要留在荣国府。说了一会儿话之后,王子腾就走了。

    等王子腾走后,贾元春就忍不住落下泪水,到了贾老夫人的面前,趴在贾老夫人的腿上。

    “祖母。”贾元春十分委屈,自己已经很努力努力了,可是依旧没有用。

    “好了,既然皇上赐婚,那就好好等着嫁人。”贾老夫人不能说不好,要是皇上没有要贾元春,又留着贾元春在宫里,那才可怕。

    在正月里,贾老夫人就知道宫里有的人联系不上了,估摸着可能就被处置了。皇家既然不打算要贾元春当妃嫔,又让她选上小选,估计就是为了处置荣国府的那些暗线吧。

    他们知道的太迟了,已经被处置不少人。剩下的几个没有被挖出来,可那几个也不得不小心翼翼,不敢再联系荣国府的人。

    这样一来,那几个人跟废了差不多。

    荣国府一下子损失了那么多人,贾老夫人心痛,却也没有办法。至少皇帝就只是处置那些线人,没有直接处置荣国府,这还算是好的。要是皇帝抓住那些线人,又处置荣国府,那才可怕。

    贾老夫人看着贾元春,心想大孙女联系那些人时必定也没有注意那么多。她没有多怪贾元春,大孙女进宫之后就被盯着了吧,大孙女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皇帝的人的眼里。

    要是他们荣国府没想着送贾元春进宫,也许那些线人就还能保存下来。

    “孙女孙女不甘心啊。”贾元春只觉得自己被踩到泥里了,宫里有的妃嫔出身还不如她呢。

    “有什么好不甘心的,一定得等到二十五岁的时候再出宫吗”贾老夫人认为贾元春已经没有那么大的作用,要不是这个大孙女是她养大的,早就让她滚出去了,“皇上给赐婚,这还算好的。别等不到二十五岁,就不知不觉地死了。”

    “祖母。”贾元春抬头看向贾老夫人,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竟然觉得她祖母的语气有些冷。

    “皇上既然要给你赐婚,也在你舅舅的面前说了,那就不可能更改。”贾老夫人道,“你也别去想那么多了,回去好好休息。”

    贾元春知道这一件事情无法改变,就是觉得很委屈,想要别人多安慰她几下。她本以为贾老夫人会多说几句话,没成想对方这么快就让她回去休息。

    贾老夫人年纪大了,不想听贾元春在那里吐苦水,失败就是失败了,又不可能再改变。荣国府失去那么多暗线,又失去不少银钱,竹篮打水一场空。

    哪怕皇帝给贾元春赐婚,那也改变不了贾元春曾经想当宫妃的念头,还改变不了外面曾经流传过的流言。皇上给贾元春赐婚,还不是赐婚一个非常好的人家,说是进士,只怕是不怎么样的,能不能帮助荣国府还是一回事情。

    要是那个进士家世不错,可万一对方知道贾元春原本是想当宫妃的,对贾元春的态度可能就没有那么好。

    贾老夫人现在想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让贾元春进宫,而是给贾元春定一门好亲事。可是现在再后悔都没有用,事情已经成为定局。

    当贾迎春得知贾元春的事情时,已经是几天后。那时候,皇帝的圣旨已经下了,那位进士是一名年轻的富贵之家出生的进士。说富贵之家,那是那名进士家里是经商的,有不少家产,只是家里不是当官的,但那名进士有前途啊。

    四大家族的薛家就是皇商,皇商,那也是商人。

    虽然皇帝给贾元春赐婚商人之子,但那位进士是官身了。那位进士是考自己实力考上的,本质上贾政这种靠父亲谋官的厉害,日后升官也方便。

    没有参加科考过而谋官的,多半都很难升官,特别是贾政这种都没有考过童生之类的,就是因为家里关系进了国子监,后来又因为家里关系去了工部的。本身就没有能耐,为官之后又没有做出成绩,又怎么可能升官呢。

    因此,皇帝给贾元春的赐婚也不能算差。贾家本身就有当商人的亲戚,也不能小瞧商人之子啊。

    反正皇帝那么跟王子腾说过,皇帝就喜欢看着他们不满,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那名进士收到圣旨之后,自然满心欢喜。他之前就被太监询问过亲事,本就想着是不是要赐婚,至于赐婚的对象如何,这倒是其次的。当他接到圣旨,得知赐婚对象是贾元春之后,心下有了计较。

    一个想要当宫妃却失败的女子,不管对方甘不甘心跟他过日子,他娶了贾元春也不吃亏。贾元春出生荣国府,又是嘉和县主的堂姐,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用处的。

    商人之子不可能只是一个书呆子,也懂得计算这些。算来算去,都觉得没有必要去计较贾元春以前是不是想要当宫妃,反正皇帝给他们赐婚了。

    要是贾元春不高兴,他到时候就冷着她一点就是了,那也是荣国府吃亏,荣国府不敢他的麻烦,就算荣国府找他麻烦,他也能应对。

    安远公府,贾迎春一手抱着大胖橘,一手拿着小鱼干,“我该去给堂姐道喜吧。”

    “想去就去。”安远公夫人不阻止外孙女,不过她估计贾元春应该不想见到贾迎春,对方可能认为她是因为贾迎春才不能当上宫妃的。

    “该给她带一些小礼物。”贾迎春叹了一声气,“这一段时间,我在宫里都没多搭理她,也没去找她,她不大开心吧,就当是赔礼了。”

    “赔什么礼,那都是她应该受着的。”安远公夫人嗤笑,“妄图给你皇帝舅舅当宫妃,就别当别人是傻子。”

    安远公夫人不认为贾迎春有对不起贾元春的地方,贾迎春也是那么认为。之所以带一些小礼物过去,就是糊弄糊弄,让大家的面子都看得过去,省得日后贾元春说她这个堂妹待她不好。

    好在也没几个人敢在这一件事情说贾迎春不是,因为贾元春在外面的名头太响了。那些还人认为贾元春狠狠地打了嘉和县主的巴掌,嘉和县主的堂姐竟然要去给嘉和县主的表舅舅当妾室,这一巴掌真的太狠了。出错了,请刷新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