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087

作品:《七十年代娇媳妇

    叶青水真如同谢庭玉所说的那般, 用上了沼气灯来复习。

    叶妈在灯下缝衣服,再也不用总是惦记着省那点煤油了。灯光比煤油灯强了不止百倍, 在灯下缝衣服还嫌太亮眼。以前不挨着煤油灯缝衣服,还找不着针眼。

    叶妈笑眯眯地说“小谢可真是争气,脑袋生得天生比别人聪明。”

    叶阿婆每晚都要照着灯光入睡, 她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满足。

    “原来城里人每天晚上就这样过的。”她咕哝道,“真是享福。”

    叶青水听了阿婆的话,忍不住笑, “这就叫享福了城里人还能有电视看, 有电话打,有冰箱用”

    真正的好日子还没有开始呢。

    叶青水暗下决心, 等政策开放了, 一定要多挣钱把这些大件买回来。

    叶阿婆从来不敢想这些近乎奢侈的玩意儿,她连忙摆手“够啦够啦”

    叶青水把这两个月来发生的事情, 拍成电报寄给了谢奶奶。

    沼气的用途很广, 不仅仅是眼前的照明、做饭。还能用来孵化家禽,后世兴起的大棚蔬菜也是靠沼气灯来进行光合作用, 残渣用来养鱼、做猪伺料。

    现在谢庭玉给叶家村弄出了沼气池, 可算是给村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谢奶奶收到电报的时候,嘴上说着“庭玉这家伙又不务正业了, 都快高考了还琢磨着给村里弄沼气工程,得到了表扬有啥用。今年能评个先进, 高考不要啦”

    但她心里却骄傲得不行。谢奶奶太清楚孙子是啥德性,要没点把握, 能撂下担子去“不务正业”

    可是谢奶奶的塑料姐妹们皱起眉,听到这个消息连连劝谢奶奶督促孙子准备考试,心里埋汰起来。

    谢家的孙子太不争气了

    下乡种田都把脑子种生锈了,本来选择下乡就是个错误,现在自己条件已经比不上同龄人了,还不知道把握机会。

    难道这是谢家的“韬光养晦”吗

    首都的其他几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很快就把谢家抛在了脑后。

    谢庭玉弄完了沼气这些事,认真地投入了高考复习的行列。

    叶家村弄出了沼气池,解决了照明和取暖问题,这个消息宛如炸开的锅,一下子变成了这十里八乡的焦点。

    隔壁村子的、甚至隔壁县城的、从大老远跑来取经验的人络绎不绝。

    村里的干部威风了一阵子,走起路来脚下生风。

    村里的干部嘀咕道“谢知青为了解决咱村的困难,牺牲了个人时间。他原本可以考上一个好大学的,咱可不能白白耽误了这块好料子。”

    于是他们给谢庭玉奖励了丰厚的工分,把谢庭玉放回家让他好好复习。

    奖励工分相当于给他减轻了劳动时间,不出工也能挣到工分。一共四百三十个工分,恰好到高考结束为止。

    这个消息传了出去,让见缝插针挤时间复习的知青,羡慕又嫉妒。

    不过他们也羡慕不来,全村上下就谢知青懂得弄沼气、能揽得上那个瓷器活,别人不行。

    现在知青点也不用苦哈哈地围在煤油灯旁复习功课,晚上能用上明亮的灯,好好复习了。

    有了灯,复习的效率蹭蹭地提高。

    十月底,叶家多了一道喜事。

    叶婶婶给叶家添了丁,凌晨在县妇幼医院生下了一个女儿。

    叶小叔抱着女儿的时候,面带红光,眼眶发红,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他轻轻地托着女儿的双腿,比划了一下,“脚丫还没有我两根手指粗。”

    阿娘看了一眼,扭头说“这鼻子和眼睛,跟水丫小时候是一模一样的。”

    想起当年叶青水出生时候的兵荒马乱,再看看现在出落得亭亭玉立,也嫁了人,叶妈鼻头不禁发酸。

    谢庭玉听见叶妈这句话,看了眼宝宝点了点头,“还挺像的,眼睛很漂亮。”

    谢庭玉还是头一次见到初生的婴儿,浑身软绵绵的,脸蛋儿通红。他看着叶小叔的女儿,又看看媳妇,眼馋极了。

    不过也仅仅是眼馋而已。

    现在恢复高考了,他们要一块去上大学,意味着这几年就不会要孩子。

    叶青水凭着新生儿出生证免费领了一卷棉布、两斤鸡蛋,她用棉布给宝宝缝了几件小衣服,给新生的堂妹穿。

    叶小叔大手一摆,爽朗地说“水丫别忙活啦,衣服有阿娘做,你这手可是大学生的手,别浪费时间了,快去复习”

    叶家要是能出个大学生,叶家人都能腰杆挺得直直的,别提多让人骄傲。

    叶妈一把将女儿手里的布扯下,也紧张兮兮地说“水丫可要争口气,小谢要是考上了大学,你没考上,你留在乡下可咋办”

    她指着前后左右的方向,小声地跟女儿说“现在张家的小李、王家的小刘,他们好像都在闹离婚”

    乍然有了恢复高考这个消息,原本觉得回城无望的知青忽然有了希望,要是能考回去了还能一辈子留在这小山沟

    叶青水咬断了手里的线,埋头继续缝衣服。

    “日子过不下去了就离婚呗。脚长在人身上,哪里拦得住他要是玉哥”

    谢庭玉冷不防地听了这句话,连忙打断它,“水丫说什么胡话呢咱们和他们不一样,好好的离啥婚。”

    他只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她看才好,哪里听得了“离婚”这个词。

    叶青水抬头,不觉地冲男人笑了笑。

    十二月份,隆冬。

    叶青水和数十万考生一起走进了考场,她考的是理科。一共五场考试,分别是语文、政治、数学、和理化。每门一百分,满分五百。

    叶青水的弱项是语文和政治,拿到语文试卷的时候她松了一口气。

    现在的考题很简单,背诵和阅读理解相较起后世的简直是儿科。

    但是政治题却很难,现在的人都很擅长回答政治题。虽然文化落下了,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却一直没放松。叶青水不敢小觑,试卷填得满满的,检查了几遍才交卷。

    接下来的数理化对于叶青水来说就是开胃菜了,写得如鱼得水,卷子刚发下来浏览一遍,叶青水的眼睛就亮得发光。

    同考场的人则是哀鸣一片,交卷的时候一大片都是空白。

    离开了学校这么多年,书本早就扔了,学业也荒废了。接到试卷考生大眼瞪小眼,符号倒是认得他们,他们哪里认得符号

    考完数学之后,下一场再来身边的空位又多了几个。

    谢庭玉考完最后一科出来,叶青水早就在外边等着他了。

    冬日稀薄的阳光落在她的身上,照得她洁白的肌肤宛如柔嫩的花瓣似的,一点都因为干燥的冬天而变得粗糙。她见了他,眼前忽然一亮。

    叶青水冲谢庭玉招了招手,从怀里掏出热腾腾的肉包子递给他,“吃一个暖暖身。”

    “写完了这么快”

    谢庭玉其实也早就写完了,不过他们考场的人很多都没有写完,太早交卷容易让摧毁同考场考生的信心,谢庭玉这几天已经习惯了晚交卷了。

    他吃了一只包子,暖暖的汤汁吞进喉咙,谢庭玉舒服地喟叹起来。

    叶青水说“玉哥,我们去离婚吧。”

    谢庭玉一口包子没吞得下去,忽然噎住了。

    他剧烈地咳嗽了半天,“你你说什么”

    叶青水没有和他解释,把他拉去了村办公室,恭敬地跟妇联主任说“我想和谢同志解除纸面上的婚姻关系。”

    谢庭玉听了脸色都变了,连忙阻止,“她开玩笑的”

    叶青水拉住谢庭玉,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

    谢庭玉暂时被安抚着平静了下来,不过眼神仍是黑黢黢的,仿佛压抑着隐忍的火。

    “水丫你才别闹,我不要离婚”

    男人严肃的面孔一点点涨红。

    叶青水眉飞色舞地说“这可是我们约好的。”

    谢庭玉怀疑自己仿佛在做梦似的,浑身头重脚轻,脑袋上明晃晃的闸刀忽然落了下来

    太可怕了,媳妇要跟他离婚。

    妇联主任已经被叶家的丫头折腾得没脾气了,“你们年轻人真是爱折腾,瞎闹”

    她喜气洋洋地说“以前都是误会,给你们开了这个证明,以后可得好好过日子。”

    说完,妇联主任“砰”地一声,盖上了叶家村委的印章。

    谢庭玉看着两个笑意浓浓的女人,察觉到一丝不对,按捺住肚子里的火气。

    叶青水拿到了传说中的“离婚证明”,她高兴地揣进了兜里。

    她看着气得脸色发黑的男人,附在他耳边说

    “玉哥,我满十八岁啦。”

    当时两个人结婚的时候,叶青水才十七岁,按年龄算不满足法定结婚年龄,于是结婚证也拿不到。后来谢庭玉就是想补结婚证,也补不了。谎报年龄去领证,意义也不大。

    谢庭玉就想着顺其自然,等媳妇答应了再去补结婚证。

    于是这一句话落在谢庭玉的耳边,顿时,他的心头“嘭”地绽开了烟花。

    叶青水从怀里掏出“离婚证明”,她念道

    “兹1976年谢庭玉同志见义勇为,迫于流言压力同叶家村一大队叶青水同志的婚姻作废,往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这大概是妇联主任开过的最奇葩的一张“离婚证明”了吧

    “趁着天色还早,玉哥咱们去领结婚证吧。”

    叶青水慢悠悠地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户籍证明和介绍信,她抓着谢庭玉温暖的大手,唇角微微扬起。

    她扭头冲他笑,扎着两根辫子俏皮地轻轻滑过他的脖子。

    谢庭玉恍惚间明白过来,这才兴奋地抱起媳妇,恨不得在山里转个几圈。

    “领证吗”

    “今天会不会太急了我我什么准备都没有呢”谢庭玉的脸微微涨红。

    他下意识地打量了一下自己,虽然今天高考,但也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穿着打扮也是如同往日,没有什么寻常的地方。要这样去领结婚证

    谢庭玉想了想,一股热意涌上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