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1章 南唐盛世

作品:《江南塞北

    这次南唐举行十年来的首次科举可以算是如今天下最大的盛事了。

    不管是那些腹有经纶立志报国的寒门学子,还是那些心比天高满嘴仁义的豪阀士子。想要初出茅庐便让得天下人都闻君之名,很简单,拿下科举状元郎就好,想要一时间名满天下,还是要得进士及第。

    当年在曲水流觞上面的曹先生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曹公明本是一介寒门出身,最后得了旧大唐时的状元,从此美名满天下,天下谁人不识君一个人就撑起了一个大族。

    寒窗苦读十年,如今终于是得见“黄金屋”,“颜如玉”的时候了,这些平时看上去温良恭俭,翩翩如玉的学子们,谁不急红了眼睛

    每日去古阳广场上走上那么一遭,看着由工部负责建造的那一处宏伟的科举现场,顿觉的一股豪迈之气直冲云霄。这都是给我辈文人所准备的啊如果自己也在古阳广场上以笔墨定寰宇,说不得之后也会像所谓的“古阳四子”那般名满江南。

    匹夫武人只懂得争权夺势,手握重劝且不思报国,致使山河沦丧,日月无光。近不能收复失地,远不能击退蛮夷以扬我大唐天威,使得两王纷纷立国自重。既然朝堂上的武夫如此不济事,那我辈读书人定要匡扶社稷,以手中笔墨拨回那大唐将倾大厦

    而来临安的外地士子以江南淮南岭南三道居多,但也不乏山南剑南两道的西蜀人氏,更有燕王领地内的一些学子万里迢迢来此。

    临安城迎来了这十年内最热闹最沸腾的时候。

    不仅仅是临安城南唐的庙堂,整个天下的庙堂都有“三同”之说,即同乡同门同科。同门同科且先不如说,单从同乡来说,一些本不相识的外地士子在酒楼聚首同餐时怎么也会唠嗑两句,两人要是相谈甚欢,合的来胃口,不管是不是同乡,都会结识一番,临安城本就是天下竞秀之地,大家往后一同出游一番,也不失为一桩趣谈,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抱着“苟富贵,勿相忘”的态度去结识有志之士。而另一种情况便是两人皆“同乡”,这就有的谈了,听口音只要相近,两人杯酒之间便能聊的热乎。

    杨孟君躺在床上心痒难耐,“瑶姐姐,要不你扶着我出去走走整日在家都发霉长毛了。”

    听着杨孟君不下百遍的抱怨之语,方瑶轻笑道“不行,你腿上不好之前不能出门,万一让外地士子看到所谓的杨玉郎竟然是这副病恹恹的样子,你让姐姐这脸往呢搁”

    杨孟君一脸认命的神色,“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时就应该直接带着御林军浩浩荡荡的出城去个青龙卫厮杀一番。”

    “是啊,你一个军机处参议郎,还没有官品,如何能叫的动御林军。”

    杨孟君坐起身子朝窗外遥遥一望,如今天地之间已经回暖,北雁也已南归,望着一行直上九重碧霄的白鹭,杨孟君抽了抽鼻子,怔怔出身。

    随即,少年扭头轻声道“瑶姐姐,有时间帮我去圣绣坊再买几身衣服吧,不要白色的了,要玄色。”

    方瑶打趣道“怎么男要俏,衣要皂你还这么小,穿玄色衣服太显老了。”

    杨孟君抿着嘴摇了摇头,“穿黑色的衣服,下次流血再多别人也看不出来而已。而且黑衣还挺配红衣的。”

    方瑶明白了杨孟君话里的意思,轻轻点了点头,“好,明日姐姐就去给你买。”

    “还有,再买几壶玉京酿和杏花酿,春日喝杏花最好了。”

    “好,都依你,只要你听话,乖乖的养伤就行。”

    杨孟君这两个月也并非整日枯坐在床榻上,每日杨孟君也会看一些洛清怡送来的书籍,多是些兵家大作。

    现在早做准备还是好的,虽说杨家兵法的确出神入化,可总不能有了杨家兵法就小视天下群雄不是集百家之所长还是好的。

    殊不知赵星河便是自幼熟读兵书才做到了如今“星河军神”这一步的,他可没有所谓的“赵家兵法”。

    院子池塘里小荷也露出了尖尖角,荷香不浓不淡,浮动在窗楹之上,杨孟君倚窗读书,酒壶不离手,好不快活。

    自古便有“三个女人一台戏”之说,而杨孟君身边的女子没有一个是心思简单之辈。深暗世理的方瑶,落落大方的徐梓媛,心思玲珑的洛清怡,淡雅出尘的梁筠涵。这些女子啊,梁筠涵不去多说,方瑶三女平时从表面上看起来相敬如宾,各自都很有礼貌,想那么一回事。可背地里的较劲可曾少了去方瑶有时候还是觉得杨孟君和慕子情更搭配一些,而洛清怡这小丫头又喜欢吃方瑶的醋,有意无意的总要表达出那么一点心思来,对此方瑶也颇为无奈。而徐梓媛却对这些不以为意,来探望杨孟君的时候也很懂礼数,只是象征性的和方瑶寒掺两句便做罢,但眼里那份担心是做不了假的。

    对此,杨孟君只能看在眼里,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觉得头大。尤其是在慕子情红衣北行之后,方瑶更是对洛清怡有些不太待见。总觉得洛清怡对杨孟君的感情有些虚假,甚至还没有徐梓媛来的真挚。但除了对两人感情有些别的看法以外,方瑶对洛清怡性格还是挺喜欢的,洛清怡也喜欢方瑶这种温婉贤淑的脾气,两人相对来说还挺聊的来。但只要一牵扯杨孟君,两女的心思瞬间就会沉了下去,所谓“相敬如冰”不外如是。

    到现在,杨孟君有时候看到静静竖在房中的红漓是也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那个神采飞扬的红衣女子,心里也委婉一叹。也不知何时会再次见到,就算见到后又该说些什么

    至于慕子情真实的身份杨孟君心中也确定了七七八八,燕王之女。也算是李氏正统郡主了,如果燕王也立国的话,那就是一国公主,身份比洛清怡只高不低。可燕王却是天生就站在了杨孟君对立面,杨孟君想再次克复中原,燕王是必须要死的,到时候如何再去面对慕子情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杨孟君就痛苦的直拍脑门,人情债难还,情债最难还慕子情把视若性命的红漓都留给了自己,可自己却

    杨孟君喝着小酒,想着身边这些女子的一切,不由地苦笑一声。

    算了,顺其自然吧,就像鸿雁一样,来时春归,去时冬至。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