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章 三说唐人

作品:《江南塞北

    待徐瑾辰东方玄机走后,李毅嘴角带笑道“来说说,你们怎么看”

    徐仁寿眼皮一抬,“陛下是说东方玄机此人,还是说此谋”

    “东方玄机。”

    洛林闻言一笑,“先前我认为此子可做我衣钵传人,待微臣百年之后继承尚书省,但现在看来嘛此子应是西蜀孔昭之敌,足可撑起一国之朝政。”

    王鹤接话道“的确,这事不管是真是假,但此子只要往方面想了,并且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就说明此子胸中之韬略,眼光之长远已经远胜我等。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今年只有十六岁东方玄机所提议的应对之策,依微臣看来的确可行,一来咱们现在都还只是猜测,并不确定叶清河就真来自于草原,万一他真是关内子弟了呢咱们再大动干戈的话就有些莫名其妙了,二来嘛,北辽想看咱们中原诸国乱斗,那咱们也可以了看北辽和其余三国狗咬狗啊。东方玄机这条应对之法,当属上策啊”

    李毅望向刚才东方玄机所站立的位置,目光有些感怀,“是啊,今年比十六岁,和非儿一般大。在如此年纪便有这等缜密的心思,未来的大唐栋梁之人应当非其莫属。”

    座下三人当然知道“非儿”指的是谁,当朝太子李非嘛。

    洛林再次拱手道“如此一来,将来杨孟君在外主军,东方玄机在内主政,他们俩就是咱们大唐的星河昭昭”

    徐仁寿不急不缓道“东方玄机之韬略咱们已经见识过了,我并不否认。但杨孟君嘛只是在大古台演兵一场,如何能与星河军神相提并论了此话,老夫万万不敢苟同。你如果说吴冲有此能力我还相信,至于杨孟君,除却杨家后人的身份,还能有什么”

    李毅闻言哈哈大笑,“好你个徐仁寿,就这么拆咱们当代镇国公的台这话要是被他听到了,以后他成功世袭罔替镇国公后,就不怕给你小鞋穿”

    徐仁寿嗓音依旧,“我家徐瑾辰可敌杨孟君。”

    王鹤有些打趣道“是啊,家中男丁只要有那么一两个有出息的就行,看看我儿子王熠宁,也不错嘛。”

    两人看着洛林有些颤抖的背影,相视一笑。

    李毅更是对三人的表情看在眼里,也被这份少有的君臣相依的画面所感触,“洛大人可以让洛尚书也在生个男孩嘛,朕亲自下旨,让你洛家男儿来太子监读书”

    太子监,那可是皇族儿女从小识书学经的地方啊。

    洛林略显疲惫的抱拳道“算啦算啦,生了个好孙女,嫁了个好女婿,微臣这辈子就满足喽。咱们大唐立国三百年来,杨家何曾和外族联姻过就算偶有联姻,皆是皇族儿女,看看,我洛家如今便有了这份福分。”

    徐王两家有年轻俊杰,洛家有准女婿杨孟君嘛。

    李毅眉头一挑,“洛大人啊,你真以为杨孟君就一定会如你洛家门阀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杨孟君当日满月酒的时候,先帝带我前去观礼,宴席上,杨正平老爷子可是和老燕王指腹为婚的。只是如今燕王和咱们站在了对立面,那份婚约也就再无人提及罢了。”

    洛林闻言面皮一僵,“还有这事儿”

    “怎么朕还能骗你不成只不过当时杨正平老爷子和王叔都喝多了,后来还没等王叔家那孩子出生,王叔就匆匆封地就藩,这十年来,根据天芒司汇报给朕的密报,燕王只有一位孩子,那便是如今的燕国太子李青,想来当时王叔儿媳妇肚子里怀的应该是个男孩。”

    洛林有些夸张的拍了拍胸口,“吓死老臣了,还以为好不容易到手的女婿要飞走了呢。”

    听着李毅讲述以前的旧事,王鹤只是干笑,徐仁寿再次面无表情道“陛下,如今杨孟君并没有报名武举,由他出战叶清河,会不会有些不合规矩,惹人非议呢”

    李毅成竹在胸道“无妨,自从叶清河进临安后,朕便一直派人盯着他。前天晚上叶清河包下整栋天上阁,宴请所有来此报考的名门子弟,席间,这位来历不明的叶氏子弟深刻的表露了对清怡丫头的爱慕之意。甚至还指明要和杨孟君一战,只要今天下午角击科的时候,杨孟君领着洛清怡在观礼台转悠一圈,保准叶清河会邀战杨孟君。”

    徐仁寿有些担忧道“虽是如此,可臣担心杨孟君到时候会不敌叶清河啊,要不到时候让瑾辰前去应战反正杨孟君伤势未愈嘛。”说到最后,徐仁寿话音中有些微不可查的嘲讽之意。

    闻言,洛林轻拍了下扶手,“杨孟君要是不敌叶清河的话,徐瑾辰就行了古阳四子中,杨孟君可是排在首位的。”

    徐仁寿冷哼一声,并不反对,他只要把意思挑明了便可,其他的不用多说,相信皇帝陛下会妥善安排的。

    李毅皱了皱眉头,“也对啊,从叶清河昨日的表现来看,此子确有些本事,咱们都想着由杨孟君来对敌,却没想过杨孟君也有可能落败这一结果啊。”

    洛林心里一叹,“陛下,实乃多虑。如果咱们大唐年轻一辈中连掌握杨家枪法的杨孟君都无法克敌制胜的话,那还有谁可以咱们现在只能相信杨孟君,相信杨正平大将军了。既然老爷子敢让杨孟君单身入世,那就代表着杨老爷子也相信孟君的能力,杨家镇国公,何时让天下子民失望过”

    李毅眯眼一笑,好似是想到当时那个拉着只有五岁的杨孟君孤身出临安的老人,“是啊,杨家镇国公,何时让人失望了”

    李毅没有说完的另外一半话便是,“三百年来是如此,当今更是如此。”

    李毅也抚了抚胡须,“你们老了,朕也老了,以后的天下就得看他们这些年轻人的了。”

    “不说杨孟君了,你们说说郑夫秀吧,有什么就说什么。”

    闻言,徐仁寿王鹤相视一眼,随即两人皆正襟危坐,开始练习起来了闭口禅。

    李毅看着两人如此表情,心里冷笑一声,静等回话。

    御书房内寂静了片刻,洛林率先说道“陛下,你用郑夫秀来平衡朝堂势力,这是一得。待以后大唐重新归一后,再把郑氏一族变为墨水,重重的涂抹在那副名为江山的画上,以此来打开天地间的新格局,这是二得。在科举当日舀升郑夫秀为执掌天下文脉的翰林院大学士,以此来鼓励那些前来参加科举的文人士子,使那些有才之士如堂前燕般投入李氏门阀,这便是三得。陛下一举三得,实乃明君之道”

    李毅啧啧叹道“可以啊洛大人,想不到你平时笑眯眯的表情下果真有颗玲珑心,朕这点心思都被你猜中了。”

    洛林嘿嘿笑道“可不要不然怎么执掌尚书省嘛。”

    随即李毅脸色一正,“既然你都猜到了,朕就只能给洛大人说声抱歉了,提携郑夫秀完全是无奈之举,江山如画,没有你们的添墨,朕也画不完啊。抱歉了三位。”

    “微臣不敢。”

    这次就连洛林身后两人的齐齐抱拳说道,甚至把头勾的很低。

    李毅再次说道“不过你们放心,你们三族内,只要有可当一国柱石的后辈,朕非但不会下手,甚至还会大加重用。”

    “谢陛下。”

    李毅面无表情的挥挥手,三人如释重负的悄然退去,留下李毅一人在房内。

    待三人走后,李毅大袖一卷,淡淡道“出来吧。”

    一抹黑影再次出现在李毅身前,单膝跪地。

    李毅手指轻弹龙椅扶手,“查的怎么样了”

    袁太平低着头回话道“禀陛下,叶清河的确不是关内叶氏子弟,而是北辽皇族耶律一氏。他的真实身份就是北辽太子耶律青鹤此子来临安参加武举的目的暂且不知。”

    “果真如此么”

    袁太平继续说道“至于关内诸族这些年虽然拥兵自重,但并没有表露出什么和北辽皇族有所勾结的动作,也算安分守己,至于那份叶氏一族的荐书,臣还没有查到真实来历。”

    李毅眉头一挑,“哦如此说来,关内众豪族也不一定就会造朕的反”

    “确如此。”

    李毅眯眼安坐,思索良久才继续开口道“不知道的事情就查吧,辛苦你了,袁爱卿。”

    闻言,袁太平终于抬起头来,这位让天下豪族族长提心吊胆的老太监脸上浮起一抹淡然的笑意,“臣不辛苦。既如此,那臣便告退。”

    李毅轻点了点头,看着袁太平的身影如一团黑雾般转瞬便消失在眼前。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