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8章 蜀中大雨连绵

作品:《江南塞北

    江东流细细品了品杨孟君这句话,才明白其中深意。

    杨太公此生不正是江湖庙堂沙场么三个徒弟正好对应了这些。

    杨孟君微微一笑,“玄祖既然想长眠于巴江,作为后辈子孙,我送他最后一程吧。”

    对于这个符合人之常情的要求,江东流并没有拒绝,“也好,以后我便守着灵鹿山,也算身在江湖了。”

    “对了,为何你不去藏经阁一观其实师尊并没有教我们三人如何如何,只是带我们进门然后便丢入藏经阁,苦心钻研数载春秋,最后才有了今日。”

    其言下之意不言而喻,这座藏经阁的价值,可谓是值一国

    杨孟君说道“对我来说,继承玄祖的意志便可。”

    “你倒是豁达”

    “以后怎么处理西蜀问题”

    杨孟君叹了口气,“如果孔昭赵星河愿意投入南唐,我倒是不介意他俩站在我前面,甚至可以进谏皇帝封孔昭为大丞相,封赵星河为天策上将只是你知道的,他俩未必会如此。”

    江东流不由想起两位师兄的性子,却又感觉如此陌生,好似当年数载朝夕相处也没有真正了解过他们。

    最后只能说了句“尽力便可”。

    杨孟君继续说道“西蜀的百姓本就是大唐子民,南唐所有的民生福祉西蜀也不会少。至于蜀帝李策也算是李唐皇族,这个就是皇帝的家事了,我也不好插手。”

    江东流沉默许久,才说道“孟君,如果我两位师兄一心求死,你能拦就拦着,实在不行也就算了,就当我欠你一个人情”

    天色渐渐沉了下来,七八点星天外,月光皎洁,清风徐来。

    “不用你说我也会如此,两位先生乃百年不遇之大才,岂能任其凋零”

    江东流对着他笑了笑,也没有说什么感谢的话。

    君子之交淡如水,清澈透明。

    第三日的时候,杨孟君仅用一席草席卷着杨太公躯体,亲自驱车前往巴陵江。

    江东流站在山腰下目视相送。

    鹿扶兮骑着白鹿回头看了眼这座山,“大哥,我们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

    杨孟君笑道“只要你想这里了,大哥就陪你回来看看呗。”

    “嗯嗯。”

    蜀中细雨纷纷,漫山遍野淡淡白雾升腾,如同人间仙境一般。

    雨水虽然不大,但也把道路弄的泥泞不堪,杨孟君无奈之下只能弃了马车,牵着夜白玉徒步行走。

    李青也细心的把纸伞撑在小姑娘头上。

    春寒料峭,他们投军从戎这么久,再恶劣的条件也都撑过去了,这点细雨的确不算什么,只是鹿扶兮毕竟年幼,身子骨也弱一些。

    一直到下午的时候,他们才到巴陵江畔,江面涟漪阵阵,却尤为平静。

    杨孟君叹了口气,看准一户渔家走了过去。

    开门的是个穿着蓑衣的老叟,身体枯瘦,可精神头却很好,手脚也麻利。

    “公子,您这是”

    看着老叟惊疑不定的表情,杨孟君拱拱手道“见过老丈,在下几人需要出江一趟,敢问老丈”

    老叟轻轻出了口气,“这没问题,只是现在天色已晚”

    还没等他说完,杨孟君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丢给他,“这算是酬劳。”

    老叟心里一震,立马笑脸相逢,“么得问题,敢问公子何时起行”

    “现在”

    “好嘞,稍等”

    没多久功夫,这精干老叟不仅放好了草船,还给他们每人准备了一套蓑衣。

    杨孟君又给他一锭银子,“老丈,家里可有就”

    “有的有的,只是自家酿的土酒,不知公子可能喝的习惯”

    杨孟君温雅一笑,“无妨,有酒便可。”

    草船不大,老叟独自立在船头划船,他们几个围着火炉坐在里面倒也不嫌拥挤。鹿扶兮这小丫头可能是累了,趴在杨孟君腿上沉沉的睡去,杨孟君摸了摸她的额头,感觉没有什么异常这才放下心来。

    不知为何,李青尤为喜欢这个小女孩,一路走来几乎都没有把目光从她身上移开。

    东方玄机离杨孟君坐的稍微远一点,他这个文人,也不是讨厌酒,更不是不能喝酒,只是怕喝了酒神智不清,有什么突发情况难以应对。

    无时无刻保持最大的清醒,便是他最基础的素养。

    “公子,到江心了。”

    杨孟君叹了口气,目光恍惚。

    他抱着玄祖遗体出了船舱,轻轻放入江中,深深一鞠躬。

    老叟虽然不解,但也不敢问,怀里那两块银锭子虽然硌的慌,但又是那么舒服

    眼前这公子着装虽然简朴至极,但腰间佩剑却是实打实的上等货老叟这辈子也没摸过几次这种杀人的玩意,但眼力劲却是不差,人间善恶也能分的清楚。

    等他再次坐回船舱时,老叟笑着把头钻进来,“公子,到了晚饭的点了,要是不嫌弃小老儿给你们钓几条鲫鱼煮了吃”

    杨孟君愣了愣,应承道“那就有劳老丈了。”

    实在是老叟觉得白拿人家这么多银子,只出来划船一趟也太不值当了。这点银子对这位公子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他来说便是全部啊,往后小半年尽可衣食无忧。说不得还能去镇上打两壶嘴馋已久的杏花村

    一想到飘香十里的杏花村,老叟手上的动作不由快了几分,鱼线优美熟练的拋入江中,老叟凝神静气,脸上挂着淡淡笑意,悠哉悠哉。

    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嘛。

    炉上酒已温,杨孟君亲自拿着黑瓷碗给几人倒上。喝惯了琼浆玉液的他,有时偶尔尝尝这带着浓重土气的老酒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就像是上次他拜访洛家,洛林老爷子给他说的一席话一般,“你既然披上了蟒袍,就得负起这个责任。一样米养百样人,要容得下你能相容之人,更要容得下不能容忍之人。就如喝酒一般,不是说你是世子殿下,就一定得顿顿吃山珍海味,喝玉京花雕。有时来些秋鲈春笋,老酒土酒,倒也相得益彰,清新解腻。”

    雨大江面之声越来越大,大雨连绵。

    他们乘着草船,漫无目的地漂流在广阔江面之上,听着铁马冰河般的雨声,喝着温润淳厚的老酒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看惯了秋月春风。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