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百十七、 重犯

作品:《双谍传奇

    “重犯”

    “是,是。如果因为这一个瘫痪的人,让这么多人都受到影响前功尽弃张先生,你分得清轻重吗”

    老张默默地盯着他。他已经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军队将要起义,并且要带着四十三名重犯一起走很难说中间还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

    他说“李长官,我们要商量一下,然后答复你。”

    李副官着急地说“张先生,请务必快一点,时间不多了”

    33-12

    老张提到的这个人,就是林文秀

    此时的林文秀,这个已经瘫痪的年轻女人,仍然躺在她的床铺上。

    坐在她身边的犯人们都已经穿上军装。只有她没有穿。

    大家都已经隐约猜到今晚将要发生的事,但他们都为瘫痪在床上的林文秀担忧

    老张走进牢房,在她的身边坐下,默默地看着她。

    林文秀拉着他的手,笑着说“老张,我已经猜到了,你们今晚要离开我看见大家都穿上了军装。我不能行走,不能跟你们一起离开。请不要为我担心,更不要因为我一个人影响大家”

    老张看着她,嘴唇已经颤抖起来,只是拚命地忍着。

    林文秀继续说“老张,什么也不用说了,带着大家走吧外面的同志一定尽了最大的努力,不要错过这个机会走吧,快走吧”

    老张的眼泪终于流了出来。他什么也没说,也说不出来。

    他默默地走到床边,抱住林文秀,用力搂了一下。他扭回头,抹着眼泪走了。

    牢房里的犯人也没有说话,他们走过来,默默地抱住林文秀,有的人还亲她一下,然后默默走出牢房。

    有些事,真的不用语言表达,更不用别人相告。

    走廊里的犯人们都感觉了这件事。他们谁也没有说话,只是一个跟着一个走进那个牢房,默默地和林文秀拥抱告别。

    他们出来的时候,眼睛里都含着泪。有的女犯人,已经开始低声哭泣。

    老张两眼通红地走到铁栅栏门前,无声地看着外面的李副官。

    李副官已经看懂他的眼神,无声地打开铁门,示意他们往外走。

    院子里停着两辆卡车。士兵们站在卡车旁,帮助这些穿着军装的犯人们上车。

    卡车发动起来,开出陆军监狱大门。

    拐上一条街后,两辆卡车汇入一个巨大的车队里。车队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卡车上都坐满了士兵

    老张、张雅兰、高茂林,还有其他犯人们,都默默地看着这庞大的车队

    33-13

    在陆军监狱甲区里,林文秀默默地独自一人,躺在自己的牢房里。

    她脸上还带着一丝微笑,仿佛在倾听外面的寂静。她并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

    几天后,百万雄师过大江。

    冲进城的解放军部队很快就接管了陆军监狱。

    他们很奇怪,偌大的甲区里,只关着一个女犯人。

    她的牢房里弥漫着腐烂的气味,这个女犯人已经奄奄一息。

    他们奇怪的另一点是,所有剩下的犯人都有档案。只有这个女犯人没有档案,也没有人知道她叫什么,从哪里来,因为什么事关在这里。

    接管陆军监狱的部队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把她送进当地的医院里。

    林文秀在这家医院里一住就是半年。

    但是,在这期间,把这个女病人送到医院的部队早已南下,接管南京的军管会也在不断地换人。

    后来,医院的人到军管会询问了几次,如何处理这个女病人。结果却发现,军管会里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女病人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被送进医院里。

    六个月后,医院把林文秀送到南京郊区的一个福利院里。

    那是一个很简陋,也很偏僻的福利院。

    林文秀在墙角的一张破竹床上躺了三年,瘦得皮包骨头,眼窝深陷。

    直到有一天,李云林在这里找到她。

    她用极其微弱的声音问“老李,你知道陆军监狱里的那些犯人,都去了哪里”

    这大概就是支撑她活了下来的唯一原因

    33-14

    陆军监狱里的那些犯人们,此时正站在卡车上,兴奋并且不安地看着这条卡车组成的长龙,不知道要把他们送到何处

    就在两个小时前,王振清派出的先头部队,已经悄悄地抵达轮渡码头。

    他们几乎是不费一枪一弹,就包围了第二十军的守卫连,并缴了他们的械。

    七八条渡轮就停靠在码头上。但寻找船工却费了两个小时时间。

    等王振清的大队人马如潮水一般抵达轮渡码头时,所有的渡轮都已经亮起了灯,并起动了机器。

    王振清和杜自远乘着他的吉普车到达码头时,他的部队已经放弃一切车辆和重武器,正源源不断地登上渡轮。

    每一条渡轮的甲板上都站满了士兵。

    他们的钢盔在银色的月光下闪着如波涛般起伏不定的寒光。

    从陆军监狱里开出来的卡车夹在长龙一般的车队里,轰鸣着向前行驶。

    但越靠近江边,速度越慢。车队终于停了下来。

    军官们站在路边大声地吆喝着。前后卡车上的士兵都跳下来,沿着道路拥挤着,如洪流一般向轮渡码头走去。

    李副官跑到卡车旁,向车上的人喊“都下车,都下车”

    犯人们都下了车,互相挤在一起。行进中的士兵不断从他们身边挤过去。

    李副官在犯人中找到老张,“张先生,告诉大家,互相拉住,不要走散了。前面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跟着队伍,一起往前走。”

    老张已经看清这个形势。他很快就把犯人们组织起来,两个男的夹着一个女的。左右拉着,前后也拉着。

    他走在最前面,带着这支小小的队伍,融入巨大的洪流之中。

    走在路上,他们才看出来卡车为什么要停那么远。

    路边停满了车辆,还有重炮,还有成堆的辎重,都被抛弃了,足有两公里长

    他们终于随着人群登上轮渡。他们聚在甲板上的一角。老张不住地清点人数。

    大家都沉默着。他们的身边是数不清的全副武装的国军士兵。

    张雅兰挽着高茂林的胳膊,也站在犯人中间,心情紧张地看着黑黝黝的江面。

    这个时候,王振清和杜自远站在码头边上,看着部队继续涌上渡轮。

    王振清看了看表,时间已经是凌晨三点钟了,比预定的时间整整晚了一个小时。

    他说“杜先生,你和我们一起走吗”

    杜自远笑了一下说“我不能走,我还有一些事要做。你们上岸后,会有人和你们接头。如果没接上头,就用电台联络。王师长,你也登船吧。”

    王振清用力和杜自远握了一下手,“再见了,杜先生,希望很快就能看见你。”

    杜自远用力一点头,“我们一定还会再见的。走吧,后会有期。”

    王振清终于带着师部人员登上渡轮。

    一声汽笛长鸣,渡轮一条一条地开始移动,向江心里驶去。

    几天之后,号称蒋委员长“御林军”的国军第九十七师起义的消息,震惊了世界。甚至美国的纽约时报也在头条登出了这条消息。

    这个消息,给所有还在顽抗的国民党军队,从将领到士兵,重重的一击也加速了他们的溃败

    这天夜里,杜自远匆匆离开轮渡码头。

    他很想和左少卿再见一面,告诉她,王振清的九十七师已经起义成功他还想再说一些别的话。

    但是,他这时并没有想到,再见到左少卿,已经是八年之后了

    33-15

    这个时候,凌晨三点的时候,许府巷里正是最乱的时候。

    所有的人都在忙乱地搬运和装车,做着最后的撤退准备

    事实上,许多人都看见九十七师庞大的车队,洪流般地从街道上驶过。

    值勤的警察、巡逻的宪兵、驻守路口的士兵,他们都看见了,并逐级向上级报告他们看见的情况。但要报告到高层官员的耳朵里,还要等到早上上班以后。

    所以,这个时候,叶公瑾和赵明贵并不知道九十七师已经渡过长江的消息

    凌晨五点钟,叶公瑾准时走出自己的办公室。

    他下了楼,最后向整个许府巷扫了一眼,然后挥挥手,仿佛是在说再见。

    他上了自己的车,汽车发动起来,第一个开出许府巷大门。

    接着,数十辆大小汽车一起轰鸣起来,一辆接一辆地驶出许府巷大门。

    33-16

    天渐渐亮起来的时候,保密局二处的车队已经出了南京城,行驶在向南的公路上。

    他们惶惶如丧家之犬

    叶公瑾坐在车里,随着车外的景物飞快地向后掠去,他也快速地回顾自己的一生。

    他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失败失败之外,他还感觉到的就是,前途渺茫

    他现在将去长沙。但他已经得到密报,共军在几天之内就会渡江

    共军一过了江,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的了长沙不过是临时的一站

    下一站去哪里,他一点也不知道沮丧的心情让他昏昏欲睡。

    左少卿的车夹在车队的中间。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