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百四十四、 向导

作品:《双谍传奇

    她眯着眼睛向山坡下望去,稀疏的山林里出现一片一片的农田。一些用竹子和茅草搭建起来的房屋掩映在树荫之下,静谧而安详,看上去没有任何危险。

    左少卿望着山下的那些房舍时,一时有些迷惑。

    文弱的梅医生给她留的地址上,说的是“瓦竹寮”,她说这是一个小村庄。

    “瓦竹寮”在地图上仅仅是一个小点。但在这里,那些破烂的房舍却分散在周围的丘陵上,每一栋房舍都相距很远。

    她在想,哪一间房舍才是她要找的呢

    她细细地观察,很快就看出来了,通向那些房舍的只有一条窄窄的小路,在丘陵和农田里蜿蜒向前。在丘陵里它是小路,在农田里则只是窄窄的田埂,窄得只能一人行走。

    她看出来了,她其实没有任何选择,只能沿着这条小路向山下走去。

    走到蜿蜒的小路上时,左少卿渐渐发现了一点奇异。

    那些散落在远近的房舍,都像葫芦一样串在这条小路上。

    她如果要去第二家,就必须从第一家的门前走过。远处的房舍也同样如此。

    她隐约意识到,这第一家房舍,如同一个哨兵一样,卡在这条小路上。

    她感觉,她要找的人,应该就是住在第一家房舍里的人。

    3-10

    她沿着小路继续向前走着。她逐渐接近的,是一间破旧的竹屋,房顶上的茅草已经乌黑,墙壁斑驳而老朽。一棵大树遮蔽在房前,投下一片阴影。

    一个须发花白,满面皱纹的老人坐在门前的竹椅上,正一动不动地用他苍老的眼睛注视着走过来的左少卿,尤如一尊古老的雕像。

    左少卿注视着他,慢慢向他面前走过去。

    左少卿心里谨慎地斟酌着门前这个老人的身份,和自己目前的处境。

    她擦一把脸上的汗水,努力露出好看的笑容。

    她一边注视着竹屋里的动静,一边观察着老人的眼睛。但她一直走到老人面前,他也没说一句话。只是用他苍老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她。

    但是,左少卿一开口,就意识到了麻烦。

    老人根本听不懂她说的本地话,她也听不懂老人说的话。

    她感觉,老人说的是当地另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

    另外一件让她很无奈的事,是她也拿不准应该找什么人。

    梅医生留下的地址上,没有名字。

    让她意外的是,老人在她不断叙述的过程中,竟然听懂了“金兰湾”和“梅医生”这两个词。

    她看出老人的眼睛里开始闪出警惕的目光,这一点也让她警惕起来。

    但她听不懂他的问话。她只知道他听懂了这两个词,她也只能反复说这两个词。至于这两个词对老人意味着什么,她就不知道了。

    这种状况让她非常焦虑和不安。

    这时,老人的脊背已经离开了竹椅,似乎终于明白了什么。

    他回头向里屋也可能是向附近喊了一声。几秒钟之后,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从屋后跑过来。他赤着脚,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

    他用一种警惕的又掺杂着惊讶的目光打量左少卿。

    老人向这个少年喊了几句话。那少年应了一声,转身向小路上跑去了。

    这个情况让左少卿有些克制不住的恐惧。这个少年明显是跑去叫人的。

    但他去叫什么人,她就不知道了。她观察老人的脸色,并没有什么惊恐或者警惕的神色。她判断,那个少年似乎不是去报警。

    老人指着房门向她说着什么。她猜想,这是叫她进屋。

    她向周围看了看,这么站在门外很容易被人看见。

    3-11

    她小心地踏进了那扇已经歪斜的木门。

    老人仍坐在门前,仍用他苍老的目光向远处瞭望。

    左少卿向房子里打量一下,屋里除了有几件农具外,几乎没有什么家具。看得出来,他们非常贫困。

    她在门口的竹椅上坐下来,透过那扇有些歪斜的房门,注视着门外的老人,也观察那条唯一的小路。

    如果有什么人来,会首先出现在那条小路上。她在心里做着最坏的打算。

    大约半个小时后,那少年领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顺着曲折的田埂跑过来。

    中年人扛着一把铁铲,衣服敞着,裤腿卷到膝盖上,赤着的脚上沾满了泥巴。

    他走到门前,一边看着坐在门里的左少卿,一边和老人说了几句话。老人也向他说了几句话,又向屋里指了指。

    肤色黝黑的中年人跨进门来,用一种惊异和警惕的目光看着左少卿。

    这个时候,左少卿也静静地站起来,谨慎地注视这个中年男人。

    她的右手不经意地隐在身后,靠近插在后腰上的枪。

    她不住地对中年人说“金兰湾,梅医生。”然后又不断地指着自己。其实,她也不知道这两个词和这个动作,能表达出什么意思来。她实在是没有别的选择了。

    她只能判断,中年人应该同样能听懂这两个词。或许,这两个词对他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她又不断用手指着自己。

    中年人上下打量着她,开始点头,似乎表示他已经明白。

    之后,他用一种询问的目光向她指着屋后的大叻山。

    他指指自己,又指指左少卿,再指指屋后的大山。

    左少卿隐约明白他的意思,是他要带着她,越过大叻山。这让她稍稍松了一口气。

    左少卿立刻从口袋里拿出地图,铺在他的面前。

    她向他指出大叻山的位置,然后不断地向西指,一直指到边境。最后,她指了指自己,指尖划过边境,然后抬头看着中年人。

    中年人用力点点头,表示他已经明白。

    然后他看着门外的小路和已经偏西的太阳,严肃地思考着。他终于转向左少卿,向她指指太阳,又指指自己,再指指左少卿,最后又指指大叻山。

    左少卿猜测,他的意思是立刻就出发,并且是趁天黑之前。

    她明白,这是刻不容缓的事她越过离开越好

    她又想了想,就从背包里拿出那叠法郎,递给中年人。

    中年人的脸上立刻露出愉快的表情。但他只从中抽出几张法郎,其余的又还给左少卿。左少卿笑了一下,再抽出几张钞票,又塞进他的手里。

    中年人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向她点头表示感谢。

    他拿着那几张法郎走到门外,和老人说了几句话,把手里的钱递给他。

    老人拿着钱,回头向左少卿挥了挥,脸上难得地露出笑容。

    之后,他把那几张法郎卷了卷,小心地塞进腰间的荷包里。

    这时,中年人和少年开始做出发前的准备。

    他从墙上摘下一支土铳和装着火药的牛角,把柴刀挂在腰上。然后从里屋拿出一只背篓,在里面放上一包米饼,一只装水的葫芦,一卷粗布,还有绳子和火镰。

    在房子的另一边,少年也在自己的腰上挂了一把柴刀和一只很大的灌满水的葫芦。

    让左少卿稍微有些奇怪的是,那个一直没有说话的少年,不时用一种惊喜甚至是快乐的眼光看着她。他看上去有一点兴奋的样子,脸上总是挂着一丝微笑。

    一切都准备好后,中年人向左少卿挥了一下手,领头出了房门。

    3-12

    左少卿背起背包,紧跟在他们的后面。

    他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向大叻山的方向走去。

    此时已接近傍晚。弯弯曲曲的小路经过几户同样破旧的房舍。

    那些房舍的女主人们正在准备晚饭。她们把手搭在额头上,向中年人这边张望。中年人只是向她们挥挥手,就直接从她们的门前走过去。

    天快黑的时候,他们已经进入大叻山的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就是一个深不可测,处处布满陷阱的迷宫。

    让不熟悉它的人感到恐惧和不安。到了夜里,尤其如此。

    中年人父子领着左少卿进入的,正是这样一个迷宫。他们一进入雨林,就仿佛进入黑暗之中。偶尔透过头顶上的树枝,可以看见零碎的逐渐暗下来的天空。

    中年人似乎对黑暗并不介意。他用柴刀砍了一些枯枝,扎成火把,高举着走在前面。少年紧跟在他的身后。

    少年不时回头看着左少卿,脸上露出一点异样的微笑。

    他有时还为她拉开挡路的树枝,或者向她指点着脚下的沟坎。

    偶尔的,左少卿也会发现少年的眼睛会在她的身上扫一眼,是那种偷窥的受到吸引的眼神。她隐约猜测到,在少年的眼里,她的身体就是一个女人的身体。

    看着黑暗无边的雨林,还有那支耀眼的火把,左少卿心里很犹豫。

    她不知该不该建议中年人父子停下来休息,等到天明再走。

    但转念一想,现在正是最危险的时候。

    她猜想,到了这个时候,卡车司机一定已经报过警。

    麦肯中校可能会迷惑一会儿,但不会很久。最后,他还是会派军队和警察进入大叻山,寻找她,更有可能的是,杀掉她。

    也许,早一点穿过大叻山,尽快越过边境,对她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半夜十一点钟时,中年人决定宿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