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 大魏藏经阁(求订阅)

作品:《武道三国之关山戎马

    魏人有好文之风,自然有藏书之好。

    大魏皇族也不例外,两百年经营,藏天下书籍,收百家学问,纳江湖武学,以为藏经阁。

    大魏兴于邺,代汉而王,取于天下,自姬周至如今,中原一千四百年底蕴,有六成就在这大魏藏经阁了。

    踏入藏经阁中,桓骑便敏锐察觉,数道气息笼罩整个藏经阁,监视着众人的一举一动,也监视着藏经阁的每一个角落。

    “藏经阁共有四层,第一层藏天下经学,有儒释道之言,有百家之论,也有三教九流之书”

    “第二层纳天下武学,刀枪剑戟,十八种武器,各有招式;拳腿身法,十八般武艺,各有心法”

    “第三层收天下之兵,有大秦武安君之屠刀,有西楚霸王之长枪、有人中吕布之方天画戟,借为绝世利器,亦是经典”

    “第四层便是陈留王之遗像所在,有建安风骨,有天下八斗才,也有陈留王之儒道传承”

    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回荡在藏经阁中,众人微微一愣,随后便意识到,这大概就是镇守藏经阁的皇族供奉了。

    “一个时辰之后,藏经阁第四层开启,过时不候,现在诸位可以去挑选功法了。”

    那道身影散去,众人也不在耽误时间,立刻行动起来,纷纷前往第二层,挑选适合自己的功法。

    “万俟正言,随我来”

    万俟正言正要上楼,桓骑却是叫住了他,随后慢慢悠悠转身,向第一层深处走去。

    不用多想,桓骑已经替他做好了选择,万俟正言苦笑一声,和裴秀致打声招呼,就跟着桓骑离开了。

    “大魏藏经阁藏书无数,既有儒家浩然经、道门太玄书,也有佛门般若经、天下武学典,都是极为珍贵之物。”

    桓骑笑道“可是在我看来,这藏经阁最珍贵的便是这第一层浩如云烟的书籍。”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更有通天路

    这天下所有的道理,都在这些书中。若是能在这些书中,找到自己的路,便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桓骑边走边说,万俟正言则是洗耳恭听

    “儒道有燕白驹、桓媛、刘长安,皆天纵之才;你也是儒生,可是天赋不弱,可是终究差了一些,在这大魏,你要出头,也难如登天,遑论整个天下”

    桓骑笑道“你若想要出人头地,要占天下第一等风流,就得另寻出路。”

    万俟正言正色问道“敢问将军,你觉得我的出路在何处”

    “就在着书海之中”

    桓骑随意回答一句,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带着万俟正言穿梭在书架之中。

    “找到了”

    桓骑突然开口说道,随后停在一个书架之前,伸手取下一册古朴的书籍。

    “乐道绝唱,高山流水”

    万俟正言惊骇出声。

    天下乐道有两绝唱,其一便是广陵散,乃是乐圣世家嵇氏不传之密,外人只听其音,不得其技法,其二便是这高上流水。

    “钟子期之遇伯牙,有高山流水之曲,为知己之音,自伯牙死,钟子期摔琴,世间便难得知己之音”

    万俟正言说道“没有想到,大魏藏经阁居然高山流水的乐谱若是让乐道之人得知必然为之疯狂啊”

    桓骑淡淡笑道“早些年,听王戟说起过,大魏藏经阁有高山流水之音,我也不知道,高山流水的乐谱,竟然在大魏藏经阁之中”

    “将军的意思,是让我修行乐道”

    万俟正言略带为难之色,他虽不精通音律,可是有高山流水之曲,在乐道有所成就,也并非难事

    可是他有鸿鹄之志,拜相封侯为本意,意不在乐道啊

    “你想多了”

    桓骑将高上流水塞入怀中,开口说道“轻柔喜欢乐道,我便来这藏经阁碰碰运气,好在我运气不错,竟然真的让我找到了”

    “可是将军,高山流水的乐谱虽然珍贵,但是乐道毕竟是小道。”

    万俟正言说道“大魏藏经阁,非陛下亲许,不得入内,挑选功法的机会,更是难得,将军是武人,为何不选武学经典呢”

    桓骑笑道“可是世间最难得,便是美人笑,只要轻柔欢喜就好了”

    万俟正言苦笑不已,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跋扈如桓骑,也不能幸免啊

    “将军用情至深,万俟正言自愧不如,佩服佩服”

    “行了,别说这些客套话了”

    桓骑说道“连个心上人都没有,你懂个屁的用情至深”

    “你这个人,不爱红颜,务实好利,嘴上说的漂亮

    ata

    ,心中怕是对我此举嗤之以鼻了吧”

    桓骑所言,正中万俟正言的心思,万俟正言不由尴尬三分。

    桓骑也不多言,世间之事,说白了就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万俟正言不理解,他也懒得多说几句。

    又走出几步,桓骑从书架之中,抽出一本书籍,丢给万俟正言说道“儒家最重规矩,规矩之内,你没多少前途,规矩之外,大有乾坤。”

    万俟正言低头看向手中的书籍,书面之上,有“纵横术”三字,龙飞凤舞,颇具神采。

    万俟正言不由多出几分兴趣,纵横家于春秋战国之时,也曾让诸侯趋之若鹜,显赫一时。

    可是自秦汉之后,鬼谷纵横便少有用武之地,纵横士再无用武之地,纷纷改换门庭,纵横学派,由是没落

    东汉末年,诸侯乱战不休,可是期间能人志士无数,各显神通,天下瞬间成三国,纵横士也难以施展拳脚。

    随后三国鼎立两百年,儒释道三家独占鳌头,中原大地,纵横士便是难得一见。

    “中原三国,关外三大王庭,倒有战国七雄争霸的味道,纵横士、纵横术,倒是不错的选择啊”

    怀着期待的心情,万俟正言打开书籍,书的扉页,仅有一行大字天下之事,无非一纵与一横,纵横之间,便是天下

    很大气,很有自信,可是细细品读,万俟正言很是忧伤,眉头不由自主的锁在一起。

    书中凯凯而谈,说的不过是张仪、苏秦等著名纵横士的事迹,他倒是全部知晓。

    这本书对他来说,可谓是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桓骑将军,你这是再和我开玩笑,还是别有用意呢”

    桓骑轻笑说道“我不过是指条路给你,要怎么走,如何走,你该自己心里有数,尽信书,不如无书至于能走到什么程度,就是你自己的本事了,谁也帮不了你”

    “你就慢慢学,慢慢悟吧”

    桓骑说话,便头也不回,上了藏经阁第二层,留下万俟正问若有所思。

    “路,要自己走吗我或许懂你的意思了”

    许久之后,万俟正言归神,呢喃一句,露出笑容,快步追向桓骑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