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 皇帝的权力

作品:《盛唐剑圣

    李元对于大唐的前景是忧心忡忡。

    李隆基重视军功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故而这个时代的文人都喜欢往边疆投军,还形成了一股风气。

    边塞诗的盛行就是因为如此。

    作为一个正统的文人,李元对此深为忌惮。

    一方面担心武人的地位超过文臣,另一方面也担心武人拥兵自重,威胁唐王朝。

    裴的特殊化早已成为李元的心病了,倒不是怀疑裴的忠心,而是担心裴这样的特例常态化。

    一但别的边帅也如裴这样军、粮、财一把抓,很容易产生外臣内弱的情况。

    裴身为两镇节度使兼河西按察使已经让李元有些坐立不安,何况是现在陇右节度使、支度使、营田使,河西节度使、支度使、营田使,知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

    这命令一下,将意味着大唐王朝的西境,出了关中就是裴静远的天下。

    李元的这个反对说了异常决绝,恳切的说道“陛下,此例不可开。裴国公固然忠心,也功盖一方,但古来军、政分立而行,军不管政,政不涉军。而今陛下将西方军政皆委于一人之手,开了先河。日后边帅纷纷效仿,陛下当为之奈何”

    “诚然现在是非常时刻,西方危局,皆系于裴国公一人身上。但越是这样,越不能助长此风。”

    “臣,恳请陛下,收回此命”

    他说着,甚至跪伏在了地上。

    唐朝并流行跪礼,只有在特殊的时候,才会如此。

    张说、王意外的没有说话反驳了。

    张说、王属于鹰派的一员,与裴关系匪浅,向来支持裴以及张守这样的边帅,认为边帅应当有一定的主权。

    不然绑着手脚来战,只会徒添伤亡,还容易打输原本能赢的战役。

    同时也认为过于故步自封的发展内政,只会导致浮躁散漫,天下沉迷安逸,不知居安思危。

    但是李隆基给裴的权势实在太重,即便是向着军方的张说、王都觉得有些过头了。

    李隆基见张说、王并未开口,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此刻李隆基对裴的信任远超历史上的安禄山,甚至可以与巅峰时期的李林甫相比。

    作为一个心大,为了享乐,甚至愿意将天下权柄交给心腹的皇帝,李隆基全无半点顾虑,道“朕叫你们来并不是为了商议,而是要你们知道朕的意思。身为宰相,你们是有权驳回朕的圣谕,可莫要忘了,朕这里也有罢免你们的权力。”

    他说着直接走了。

    张说、王、李元三人听了,瞬间傻眼

    听还是不听

    封建时代,皇帝始终是最大的存在。

    其实裴也知道事有不妥,毕竟唐王朝的前车之鉴就在面前。

    藩镇割据是唐王朝最大的弊端,但是现在的局面却不容他不这么干。

    西方的战局,已经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

    一但有个差池,大唐将会彻底的失去西域。

    这东西方的对决,将会以阿拉伯全面胜出。

    到那时阿拉伯只要支持吐蕃,威胁河西、陇右之地,唐王朝短期内是没有多少机会重新夺回西域了。

    到时候不论西方的历史,还是东方的历史都会记下这一笔。

    东西方第一次大规模对决,以唐王朝惨败而告终。

    尊严是一种政治资本,输了尊严,唐王朝想要号令四方附属国将会千难万难。

    这些年,他们的努力等于化为乌有。

    裴决不允许此事发生。

    在经过陇右的时候,裴与哥舒翰遇上了。

    哥舒翰得到李隆基的召见,正往长安赶去。

    哥舒翰远远的瞧见裴,激动的大叫起来“裴帅,裴帅,能够遇上你,太好了。”

    他声音响亮,引得周边人为之侧目。

    这突然受到李隆基的召见,哥舒翰心底实在没有底。

    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不然为何好端端的将他召入京师

    裴不在凉州,也没法给他解惑,只能硬着头皮前往。

    一路上他瞪大着眼睛,看着过往行人,就是不想错过裴。

    果然在途中遇上了。

    裴此次入京来去匆匆,并未大张旗鼓,让哥舒翰这一叫,立刻暴露了。

    在唐王朝能叫“裴帅”的,除了裴找不到第二个。

    裴正好也有话要对哥舒翰说,与他一并进了附近的一个驿站,随便避开人群。

    “陛下这突然召见,不会是末将犯了什么错,给弹劾了吧”

    哥舒翰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大过,但是私生活的问题却也一抓一大把,毕竟有钱。

    裴不管,也许朝廷有人看不过眼

    总之七上八下的。

    “你这是做贼心虚”

    裴笑骂了一句,也将实情相告“是我向陛下举荐你去剑南担任节度使。陛下虽未答应,说要见你一面再定。但只要你不出什么差错,这个位子十有就是你的。”

    哥舒翰大喜过望,节度使,这可是武将梦寐以求的职位,激动的擦拳磨掌道“太,太意外了,谢裴帅,要不是您的栽培,您的鼓励,我哥舒翰至今不过是一恶赌鬼,烂酒鬼,哪有今日。”

    裴道“只要你受了新的任命,就不属于我管制了。”

    哥舒翰立刻道“裴帅”

    裴挥手拒绝他说下去,说道“你知我脾气,我不搞什么派系,你是从我河西军出去的,并不意味着你永远要听我的。日后所有事情你自己做主,我既然举荐你,就相信你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南诏。南边的战事,就交给你了。”

    哥舒翰闻言登时有些伤感,河西军的烙印早已刻在心底,哪有那么容易舍去。

    “不过”裴左右看了一眼,轻声道“我这里有一个忙,需要你帮。”

    哥舒翰肃然道“裴帅请讲。”

    裴道“如果你真有这个机缘升任剑南节度使,你麾下应该会有一员大将,他叫鲜于仲通”

    南诏之败,给了李隆基狠狠的一个耳光。

    李隆基盛怒之下,处罚了近乎所有南征的将官,就连节度使本人都不例外。

    鲜于仲通与王克昭是唯二未受处罚,反而升官的人,便是因为军功出众。

    “等我的消息,只要我确定了某些事情,我再告诉你怎么做。”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