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天伦之乐 超凡亚圣

作品:《盛唐剑圣

    李隆基心情难以平静,将手上的战报合上,说道“静远此刻在哪”

    高力士立刻道“十有先一步回姑臧了吧,国公最是顾家。他幼子还未出世,便领军出征。这一去近乎两年,怕是归心似箭。”

    “哈哈”李隆基开怀笑道“确实如此,此次出战,他付出甚多,原想立刻招他入京,论功行赏。现在看来,却也不急于一时,让他多享享天伦之乐。”

    这听到裴即将入京,王不免露出一抹忧色。

    而在上首的杨妃眉宇中却略带喜意。

    而高力士却是忧喜交加,神色复杂

    裴有心入京亲自看看那些蛇虫鼠蚁,阿猫阿狗到底将长安弄成了什么样子。

    但是身为拥兵边帅,未得奉召不可入京是死规矩。

    即是如此,裴也乐得在家好好陪妻儿。

    尤其是裴三郎。

    在回来的第二天,裴家小三看着裴这个“陌生人”那怯生生的模样,裴这个做父亲的心都要碎了。

    如他这般大的小孩子还未开智,特别认生,固然会说一些简单的话,但是他自己是不知道话意思的。

    裴从未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出现,裴家小三又如何能够接受

    裴怀着内疚的心,陪着裴家小三嬉戏玩乐,给他做鬼脸,拿着拨浪鼓儿,从早逗到晚。

    用了足足一日,才逗得裴家小三熟眼接受。

    裴也得偿所愿,能够安逸的抱着裴家小三与他嬉戏。

    裴对裴家小三的关爱,甚至还惹得小七吃味了。

    这个时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是很难更改的。

    小七、小八是孪生兄妹,待遇有着很大的差别。

    小八作为家中男丁,继承者裴母、娇陈的厚望,受到的关爱自然多些。

    这种思想不只是家人,还有外界。

    小八生下来就是五品官,领着朝廷的俸禄。

    大一些的小七却没有这种福利。

    不过裴身为后世人却没有这个观念,反而觉得对于小七是女孩子,女孩子娇贵一些好好疼爱。

    故而反而疼惜小七一些。

    小七也因此跟自己的父亲特别亲,平素总喜欢缠着他。

    这发现自己最亲近且许久没见的父亲去黏着小弟弟,心底酸溜溜的,很不是滋味。

    裴又耐着兴致去哄自己的宝贝女儿。

    就这样逗着儿子,哄着女儿,裴非但不觉得疲累,反而格外开心。

    久别才知情重,裴离家太久,特别珍惜跟妻儿再会的时间。

    当然裴也没有忘了小八,这位寄托裴母、娇陈的厚望的裴家儿郎,已经有了小男子汉的气概了。

    他喜欢读书写字,对于学文特别钟爱,裴也没有强求他走自己的路,很开明的选择支持。

    不过剑术还要是要学的,就算成不了天下第一,至少不能给人欺负,有自保的能力。

    他裴的儿子,哪能让别人欺负

    而且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一个也不能少。

    裴也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迂腐的腐儒。

    既然要学文,就应该以张良、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狄仁杰这些人物为榜样,而不是扬雄、潘安之流,固然文采锦绣,却与乱臣贼子为伍,行叛逆祸国之事。

    最佳最近的标准就是颜真卿。

    颜真卿不知不觉已经二十出头了。

    这位历史上比他哥哥颜杲卿还要出色的宰相才,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开元十七年,进士科及第,颜真卿凭借出色的才华,拔得头筹,成为最新一届的状元郎。

    依照惯例,状元郎需去吏部复试,然后根据复试结果安排职位。

    颜真卿却没有去复试,而是回到了凉州,这日颜真卿找上裴,一如既往行着师礼,“见过师”

    听着一代书法亚圣叫着自己师傅,裴心底还是很舒服的。

    看着面前这个一身正气的少年郎,他调笑道“一别近乎两年,再见已经是今科状元郎了”

    “师莫要取笑跟师当年的成就相比,学生这点成就,焉值一提徒儿此来是厚颜向师求个一官半职的相比大唐其他诸地,陇右、河西的政治最让人舒心,学生以为在师这边出仕,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为何有这种想法”裴带着几分好奇的问道。

    颜真卿颔首道“这是学生这些年在凉陇之地的所见所闻,学生发现我大唐各处都稳健发展,步步为营。有些地方,墨守成规,反而有后退的迹象。唯有河陇之地,蒸蒸日上。学生以为,姑臧是因为底气不及洛阳,若有洛阳一半人口,姑臧的经济必将超越洛阳,成为我朝第二经济中心。学生以为,一切缘由是因为师抓准了经济关键。”

    “商人在我朝地位低下,可学生却觉得,国无商则经济不富,家国必乱。商人除了能够带动利益,还能带动四方的沟通交流,满足四方需要。农业是立国之根,而商路却是富国之本,强国的基石。”

    “纵观千年历史,大盛之后,必有大衰。学生以为,除了君王自身问题,还有很大原因是土地人口饱和,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因素。但若对外开拓,将饱和的资源与他国互换,开辟新的途径,或可解决此道问题。比起他处墨守成规,学生更想研究全新的发展可能”

    裴听得是一脸的震撼,带着几分呆呆的看着颜真卿。

    他自身诸多先进的理念东西,不为这个时代理解。

    即便是张九龄,也没有那个胆量过渡理解。

    毕竟王莽当年的例子如警钟震耳,步子迈得太大,就是容易扯到蛋。

    颜真卿却理解领会了一部分。

    裴再一次的意识到,古人或许因为先天的因素,受到局限的限制,显得有些“短视”,但他们自身真正的智谋,领悟力是不可估量的。

    正是因为他们的才智,才能一步步的带动世界的进步,成就未来的繁华。

    而颜真卿这位历史上名动天下的宰相大才,在河西生活了多年,居然凭借自己的才智,先一步领会了超前的经济思想。

    照这种局面发展下去,颜真卿若是然后为相,或许能够给国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