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部入籍

作品:《明韵

    登记处还空着两张案桌和两把椅子,原本是为唐赛儿和李志贤准备的,但他们并没有就坐,而是让在一边默默注视着登记的峒民。

    唐赛儿看了一会,转过脸含笑望着李志贤,却是沉默不语。

    李志贤明白她的心思,不觉悄声道“赛儿看到了,峒民毕竟是百姓,只要消除了他们心中的魔障,他们就会回归本心。”

    唐赛儿还有些不放心,“相公,营兵撤回之后,罗山峒的峒民会不会出现反复”

    “峒长罗台,乃是土生土长的罗山峒人,用他治理罗山峒,峒民们应该不会有反感,”李志贤道“而且,我还会留下一些暗影驻守”

    唐赛儿笑道“相公留下暗影,不仅仅是为了罗台老爹吧”

    “留下暗影,是要在罗山峒传教,并建立圣教的组织,”李志贤笑道“而且,赛儿昨日的话,我一直记在心中,阿准家的房子这么大,空着实在可惜”

    “相公打算如何处置”

    “暂时没想好,”李志贤道“仅仅生产赛儿惯用的豆,似乎有些浪费,我们现在也不需要大量的豆,算了,咱们晚上再细谈吧”

    唐赛儿白了一眼,“晚上我们该回州城吧”

    李志贤指了指峒民排列的两条长队,“峒民入汉籍、取汉名,恐怕要耽搁不少时间,今日能登记结束就算难得了,明日还要划分土地,土地有肥瘦、远近之分,我们都去了,罗台老爹恐怕应付不来,”顿了一顿,又道“思明州那边,亦有不少事情,今日如能登记完毕,我让开泰和一半营兵留下,我们和另外一半营兵,押着粮食先回去”

    峒民登记为汉籍,开始的时候有不少人心中抗拒,该登记的时候,因为犹豫不决,自动出列,重新站到队尾,但随着登记的峒民越来越多,犹豫的人逐渐减少。

    至午饭后,已经有过半峒民登记为汉籍。

    上午犹豫不决的峒民,有不少改变了主意。

    峒民不能完全知道登记为汉籍的好处,但大抵都有从众的心思。

    日落时分,只有八户峒民尚未入籍。

    罗台决定不等了,他冲着逡巡不定的八户峒民道“你们可以不入汉籍,我不会强迫你们,不过,我丑化说在前头,按照官府的规定,明日划分土地的时候,你们就不用去了”

    “那我们原先的土地”

    “你们的土地”罗台冷笑,“土地啥时是你的是你的吗我看,是租种阿准家的吧”

    “租种又如何罗山峒谁不是租种阿准家的土地”

    “我说你脑袋被驴踢了不是”罗台狠狠瞪了一眼,“原先租种阿准的土地,每年土地上的产出,至少要上交五成,现在呢只要入了汉籍,田租便是十五税一,你每年多留下多少粮食,你算过么”他叹了口气,微微闭上双目摇了摇头,“算了,你个榆木脑袋,说了也是白费功夫”

    “阿台老爹,我不是不明白”

    两名登记员开始收拾登记名册,忙了一日,双腿双脚都有些酸麻,他们捏着胳膊捶着大腿,“终于可以歇歇了”

    罗台却是心中一动,“既然你们明白,为何不肯归入汉籍”

    “阿台老爹,我们就是不明白,圣教和官府,若是帮助我们,那就直接将土地划分给我们,为何非要逼着我们归入汉籍阿台老爹,你我原本都是僮人,为何一定要入汉籍”

    “僮人汉人,本就是一家,只是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久不曾交往,语言发生了些许变化,”罗台用手指着自己的脸,“譬如这双眼,当初先祖若是命名为鼻子,现在岂不就是鼻子哎,僮人汉人,亦是如此,生活在北方的,习惯上叫汉人,生活在南方山区的,习惯上叫僮人,只是一种称呼而已,为何纠结于称谓的不同”

    “这”

    “他们比你们看得透,”罗台指着陆陆续续回家的峒民,道“名分都是虚的,得到实惠才是最重要的,圣教千亲万苦为你们挣得十五税一的田租,你们却不知感恩”

    “阿台老爹,我们不是不知进退的人,可是”

    罗台气得只翻白眼,“你们不肯归入汉籍,不肯皈依圣教,难不成还想着叛逆不成阿准一家已经灰飞烟灭你们以为官兵都是吃闲饭的”

    “不,不,我们绝对没有这样的想法”

    “谁知道你们是什么心思”罗台顿了一顿,又道“便是我相信你们没有叛逆之心,可是,官府呢,圣教呢官府和圣教都死了人,正愁着找不到出气的人呢”

    “啊我们”

    “算了,我忙了一日,也该回去歇歇了,”罗台起身,“你们自己没有眼光,怨不得别人”

    为首的峒民眼球转了两转,终于道“阿台老爹,我们幡然醒悟,现在愿意归入汉籍,也愿意皈依圣教,还行吗”

    “我叫罗台,”罗台白了他一眼,“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你们这种驴脾气哎”

    那峒民陪着笑脸,嘿嘿干笑两声,向登记的人员的努努嘴,“罗台老爹,他们尚未离开,你去和他们说说”

    罗台用白眼瞪回去,随后长叹一声,“谁让我见不得峒民贫苦不过,话我说在前头,再要出现反复,休怪我不讲情面”

    “是,是,老爹教训的是,是我们有眼无珠”

    罗台恭恭敬敬地走到一名登记员面前,躬着身小声说了几句,那登记员看了剩余的峒民一眼,脸上似乎有不悦,但在罗台老爹的反复请求下,方才勉强打开登记名册,为八个峒民登记。

    天黑之后,罗山峒归于宁静,峒民们为了不惹上麻烦,早早熄了等上床睡觉。

    秦开泰将营兵分做四拨,每拨五个五人队,其中三拨轮流值夜,巡视罗山峒,重点是最后入籍的那八户峒民。

    另外一拨营兵和亲兵,则在阿准家的院里休息,但不能卸甲,随时准备应付意外。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