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五章 大有朝议

作品:《慕容氏崛起

    大有皇朝圣龙天城皇宫,朝堂大门外。迎着初升的太阳,值班太监大声道“朝阳初升,众臣早朝。燕王休,丞相领朝。上殿议政”

    殿上台阶下,所有大臣。开始整理衣冠,依次列队拾阶而上。

    众臣进殿,分分而站。众臣开始议论,主题就是燕王府昨夜发的求救信号

    “丞相大人燕王这次遇刺,咱们这朝局会不会有大的震动啊”一位文官小声的问道。

    “不知道这要看太后的意思,太后说什么就是什么。燕王那次不是妥协,这次我看也就是那样太后不会灭了自己弟弟的,燕王本部又不能南下。所以打不起来,你就放心吧”丞相微笑的说道。

    “也是燕王气性在大,不还得听太后的。”某大人点头道。

    “赵大人你昨天收到的信息,是真的吗”又一位大臣问向赵大人。

    “唉信息是收到了,可是不敢确定。今早上我给我儿子传信过去了,让他核实此事。最快也得明天才有结果,还有各监军没有发信回来。等等看吧”赵大人说道。

    众臣议论纷纷,值班太监耳朵动了动。上前一步,扯开嗓音道“皇上临朝太后垂帘众臣静跪迎接皇上、太后”

    众臣依次跪下,俯身扣头道“恭迎皇上恭迎太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小皇帝一改往日的沉闷,奔奔跳跳的坐在皇位上。高兴的说道“都起来吧慕容天伟不在,朕很高兴。今日议政,不许提他。还有和他有关的事,也不许提。开始吧”

    “皇儿不得无礼,朝堂议事万事皆议。众臣开始吧”太后坐在帘后,温柔的说道。

    “是”众臣应是起身。

    “禀皇上,太后燕王昨夜禁府,臣派出的人员没能进府办案。请皇上太后示下”刑部官员出列,向皇上太后禀告道。

    小皇帝无聊的玩着自己的衣襟,无趣的说道“人家不让进,你们进去干嘛不进去不就行了,下一议题”

    “皇儿”太后叫道。见儿子不在说话,太后接着说道“刑部带哀家懿旨,再去燕王府。一并带上太医院太医,以及哀家送给燕王的药物。”

    “是臣现在就去”刑部官员说道。

    “不必早朝过后再去,万一还要卿家要办的事物。”太后说道。

    “是”刑部官员应是,并入班列。

    “臣有本奏臣奏燕王恃宠而骄,小小伤害罢绝上朝。此行为藐视群臣,藐视朝纲。更加无视皇上、太后,按大有律法当斩”一个言官不怕死的站出来,慷慨激昂的说道。

    “来人写诏书,就按这位大人的意思写。有这位大人前去传旨,朕就喜欢这样的大臣。”儿皇帝一下这来了兴趣,坐在皇位上高兴的说道。

    “皇儿坐下”太后再次大声呵斥道。见小皇帝再次坐下,太后再次说道“燕王按律当斩哀家不认为,言官退下吧下朝后,你就到燕王府。就说哀家说的,命你做燕王的常随。”

    “太后臣直言进谏忠心耿耿啊太后您不能啊”本来听了皇上的话挺开心的,但听见太后的话。吓的赶忙跪下了,苦着脸哀求的说道。

    “燕王府什么情况现在还不明了,尔等就敢在朝堂上大发厥词。小小伤害那好你就到燕王身边伺候着吧”太后干脆的决定道。

    “众爱卿可还有要参燕王,不上朝的”太后威严的说道。

    “臣等不敢”众臣回应道。

    “朝中可还有其它事”太后问道。

    “臣有本臣今日所议之事,为东三州收复之事。靖王犯上作乱多年,昨夜派人行刺燕王。致使我朝朝局不稳,人心晃晃。臣愿领兵出征,收复东三州。已报皇恩”一员武将出列,抱拳致礼道。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朝臣不敢发现。都低着头,也没人迎合。

    太后气的直咬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但想了想也是,准得有所表示吧邪笑的说道“这位将军你是那个大营的你本部多少人马”

    “回太后臣曹莽老军营正营使主将我本部现有老军士不足七万,退役老战马三百六十九匹。”曹莽如实的回答道。

    “那好曹将军既然愿意出征,收复东三州之地。哀家命你为东征大将军,率本部兵马东征。曹将军收复东三州之时,便是哀家分封将军军侯之时。国库紧张,将军粮草自足。可效仿当年燕山侯,封侯之举。同样限期三个月,将军可有异议”太后沉声的说道。

    “臣臣臣无异议”曹莽赶忙跪下,俯首说道。起身后又说道“臣要就带走营中所有物品,望太后批准。”

    “可以你同样可以效仿燕山侯,到乡间募捐军资。明日天明启程,哀家为你送行”太后微笑的说道。

    “那老臣恳请太后、皇上张榜,以便我军募捐军资。”曹莽再次恳请道。

    “可以御史写告示,张榜全城。并通传至天城以东至东三州交界,以便曹将军募捐。还有要写清楚,曹将军征兵不算大有士卒。所有军资,全靠自给自足。曹将军大军只能募捐,不可强征军资。”太后将曹将军最后的退路也堵死了。

    “是”御史应是,开始提笔就写。共写了八份,交给了太监。然后低头接着写,还有城外的其他州县还没写。

    太监拿着告示,来到太后面前。太后拿起来看了看,放下示意宫女加盖印玺。看着曹将军道“城中八门,一共八张。曹将军一会儿带走,准备明日出征吧愿将军早日凯旋,分封军侯之位。”

    “是臣领命”曹莽出着汗领命道。

    掌印宫女将盖好印信的告示给太后看,太后看也没看抬手示意道“去交给曹将军,让曹将军准备去吧”

    宫女送出珠帘,太监接过转身下台。

    曹将军接过托盘,再次拜下道“谢太后谢皇上臣告辞”

    “去吧早去早回”太后说道。

    曹将军再次拜下,起身退身而去。

    丞相看着退出的曹将军,哎的一声摇了摇头。

    “怎么丞相对哀家安排不满意为何叹气摇头”太后威严的问道。

    “臣不敢”丞相赶忙上前一步,俯身致礼道“只是曹将军乃是臣内弟,自幼固执。自夫人病故,我另立夫人。曹莽怨恨于臣,两家便不再往来。内弟自幼随燕山侯出征,多次登门燕王府。臣也多次劝阻,可他不听臣言。固执的拿剑要砍臣,臣也是无奈啊”丞相感慨的说道,然后拱手道“至于太后决定,臣佩服曹将军亲燕王,太后安排其攻靖王。一可;安慰燕王,二可;肃清军机。而刚刚的哪位言官,是靖王昔日之门客。太后安排其燕王府,大有制衡燕王之意。臣佩服太后明断”

    “哦难道丞相不怪哀家心狠,至你内弟生死不顾”太后之意的问道

    “臣不敢也不会内弟性格使然,臣也说不动。他执意如此,由他去吧”丞相无奈的说道。

    “那就好丞相今日可还有什么提议或者说什么事值得协商”太后顺手丢出话题,就看丞相能不能接的上。要是能接的上,而且所提之事值得廷议。太后会将丞相高看一眼,相反便将丞相划为无能。同时也要看看这当朝丞相,到底是站那一边。是靖王那边,还是燕王这边。亦或者踩两家,而抬高自己朝野地位。又或者还有其他私心,还没有显露。

    丞相看了一眼太后,俯身道“在今日早朝前,赵大人说;燕王二弟慕容天琪造反,已经控制幽州城。臣想不论信息是否正确,今日廷议当以此事为主,防范于未然。如果东北六部及永颜部族联合大军,已经进入燕山关。臣担心,这个慕容天琪控制不住。万一七部联合苍龙南下,我大有皇朝有灭亡之危险。太后得知此信息,还能稳坐朝堂。证明太后大致有了解决的办法,臣想先听听太后的安排。”

    “哀家女流之辈,只是垂帘听政。今日丞相领政,望丞相指点迷经”太后有将水包丢了回来。

    “这”丞相看了看太后,俯身接着说道“是臣就先妄言了,太后您且听听。如有不对之处,还望太后指点。”

    “丞相说吧哀家及朝臣都听着”太后的声音从帘后传出。

    “是臣领命”丞相说完,起身看着赵大人道“赵大人先将你收到的信息,说于大家听听”

    赵大人出列,向皇上太后致礼。得到丞相的首肯,开始讲述他得到的信息。

    赵大人讲完,丞相接过话茬。沉声的问道“各位大人,有何见解”

    丞相问出,群臣小议。细耳听来,武将主战者居多。而文臣这边,依然以诏安为主。丞相看着群臣,静待群臣正式发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