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艰苦创业

作品:《重生如歌岁月

    话说许亮这家伙找到他老外婆,还给了外婆50块钱,讨外婆的欢心。

    老人家看见他干正事儿了,心里本来就很高兴,现在又看在钱的份上,便答应陪他跑一趟。

    当他们坐车来到市里,找到了小舅公的家,刚巧这天小舅公休息,正在家里面看报纸。

    听见有人敲门,直接出来开门,看见是自家老姐,还有侄外孙,那是又高兴又惊喜呀。

    “老姐,你怎么来了今天是什么日子呀”

    贵为市长的刘飞宇边开玩笑,边请他们进屋坐,跟他们泡了好茶。

    “小舅公,首先祝贺你高升了,我跟外婆今天来,其实是求你的。”

    许亮不变,拖拖拉拉的,所以直接开门见山,然后把自己带来的一些土特产放到了他们家里门角下。

    “你们来看我就这样来就行了嘛,带什么东西呀”刘飞宇虽然话这么说,但知道自家老姐的脾气,他也没有推辞。

    “就是一些土特产,都是自家种的,不值钱,小玩意儿。”

    徐亮外婆望着自家兄弟说“最近几年见得少了,发现你身体还那么好,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人呀。”

    “哪里呀老姐没有你当然辛苦赚钱让我读书,就没有小弟的今天,我知道之前我们姐弟两有些误会,再说我也对不起你。

    所以这回既然你带着小外甥过来找我帮忙,需要帮什么忙就说吧,如果能帮上的,我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刘飞宇说话还算爽快,毕竟自家老姐都亲自出马了,之前就因为误会,老姐已经几年没有上门来过了。

    到她家去,她也不能不热的,甚至还冷嘲热讽,这张这位大人物心里很不是滋味,每天忙也没顾及上,这回人家找上门来,他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小事情。

    “那就哇,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什么工程需要搞建设的我和朋友成立了一个建筑施工队,可以承包一些小工程,我们工程队虽然刚刚成立没多久,但实力还是比较强的,质量方面小舅公不必担心。”

    “哦,你是说要包工程呀这个”听说是这方面的问题,刘飞宇有些牙疼。

    毕竟这种玩意儿一般都是肥肉,谁也不想放过,无论跟谁都不会没有好处的,就是不用开口,对方也很知趣。

    因为他拿了第一次,肯定还想拿第二次工程,渐渐的就成为了一种惯性。

    这位那么大一个地方,建筑工程肯定是有的,况且,他要的也是小工程。

    目前来说,小工程很多,环保部门的栽花,种树,搞一些公路和路边工程的维修,排水道的清理等等。

    于是他想了想说“工程师有,只要你不嫌弃,大小也不想起,有点儿脏,或者说为什么技术含量,我可以给你介绍一点。”

    “真是太好了,谢谢小舅公,如果工程拿下,等我们赚到钱了,一定会孝敬小舅公的。”

    许亮这家伙不会很小就在江湖上混,对这里面的道道很清楚,他知道就算是亲戚也不能例外,人家帮了你的忙,再怎么说,也不能无动于衷。

    就这样,因为有亲戚关系,加上这小子嘴巴很甜,明里暗里的暗示,又有老外婆出马。

    最后拿下了一个几十万的路边工程和绿化,下水道维修等小工程,对方还说,如果完成的质量达标,能够保质保量,后面工程还会有,总之只要干的好,不愁没活儿干。

    听到对方这么说,许亮这家伙简直是喜出望外呀,连声向小菊工表示感谢。

    对方哈哈一笑,摆了摆手“感谢就不用了,带着兄弟们好好干,以后赚到钱了,多孝敬你外婆。”

    就这样,许亮顺利的拿下了工程。

    当天他还陪着外婆在小舅公家吃了饭,对一些工程的细节进行了商讨方面谈。

    两天后,他就带着于春华到有关单位签订了工程的合同,还领到了预付款,于是招兵买马,工程队正式成立。

    都说有人好办事,两个人决定当包工头,到现在正式实施,也就一个星期的时间。

    不过由于时间仓促,别人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如何,加上两个家伙跟着你的印象也不是很好,所以一时间要招那么多人,还真有点儿困难。

    不过两个家伙都会想办法,脑袋瓜特别的灵活,因为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会干活儿,健康状态好就行。

    所以他们找不到男的,竟然招一些妇女,甚至是老人,四五十岁的都可以,只要能干活儿就行。

    而刚好他们开干的时候,已经是秋后了,农村闲劳力比较多,一个生产队就能找几十个。

    所以人手的问题很快就解决,剩下来的就是租一辆工程车,一两挖掘机,每天拉泥巴,其他的都是人工干,三个月之内完成,完成之后刚好差不多过年。

    所以时间段非常好,在当年不缺劳动力的情况下,很快人就着急了,而且开的工资还比较低。

    两个家伙凭着这个工程赚到一笔,不过确保生产队的叔叔阿姨们得罪了。

    毕竟每天活儿逼的太紧,而工钱又开的少,两个家伙走的路线,跟徐小强完全不同。

    他们是尽量挤压工人的剩余价值,多赚一块是一块,完全没有长期打算的战略。

    而徐小强走的路线是童叟无欺,无论是谁,都会开出公平合理的工资,他的底线和标准,就是要比别的工地同类型的工人工资越高10左右。

    有了这种待遇,只要徐小强手下需要人,都不用怎么找人,很多工人自己就找上门来了。

    而且来了就不想走,所以他第一部不愁不到人,第二工人很稳定,技术力量是越积累越雄厚,有了雄厚的施工实力,他能拿下更大,更难有难度的工程。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儿,加上又遇上贵人,所以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就已经从一个小大小闹的工程队,变成了颇具实力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可以和一般的建筑工程队伍一较高低。

    当然,这些对于徐小强和来说,还只是一个开始,现在的他,连本地区的首富都算不上,最多算是村里的首富,所以路还很长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