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五十一章

作品:《升官发财在宋朝

    茶楼这边窗户被关上的那一瞬, 任谁都能清晰听见,自对面传来的、那汇作一起的娇娇叹息声。

    不知为何,陆辞的脑海中竟浮现出了几年以前, 从张亢那张乌鸦嘴里冒出来的一句话“保不准要叫吐蕃贵女掳走作夫君”

    即使颇不自在,他仍是耐心地等伙计们将所点的茶点端上,又不急不慢地做了品尝。

    之后,为防在这人生地不熟处多生是非,他决定不多做逗留,而是就此离开了。

    当他下到一楼时,一眼就能看出, 原本还空空荡荡的大堂里,已悄然多了数桌在东张西望的女客。

    她们来此的意图,显是不言而喻的。

    陆辞若无其事地移开了视线, 对她们骤然静下来的突兀举止宛若未觉, 将帷帽重新戴上, 在茫然无知的店家处将账一结,便从容淡定地自大门走了。

    而他后脚刚离开, 刚刚还故作淑女姿态、围坐在一起的那几桌贵女们, 就着急地起了身, 不顾店家傻眼的挽留,让下人前去结账, 自己则偷偷地跟了上去。

    亦有矜持地未去尾随,而依然留在原先饭店中的几人,却也未闲着, 而是派了下仆下去,把那位极俊美的宋人郎君的身份打听清楚。

    虽只是惊鸿一瞥,但凭她们利眼,还是能轻易瞧出对方身份非富即贵,来历多半不俗。

    如若只是商贾人家精养出来的

    那她们可就要不客气了。

    陆辞尽管已经戴好了帷帽,行走在道路上,却还是因身后不远不近缀着的一条尾巴,而颇受众人好奇的目光洗礼。

    他亦能感觉出身后的灼热目光,不自觉地就加快了几分脚步。

    到底是有过被人榜下捉婿的经历在对吐蕃女性的婚配习俗了解不多的情况下,他可不想以身犯险,去验证她们会否似宋女般讲道理。

    就在他距驿馆尚有一街之遥时,迎面而来的几位宋人郎君,恰巧就是较他早溜出来闲逛的几位友人。

    他们正说说笑笑,还是柳七眼尖,离颇远时就看见了戴帷帽的陆辞“噢怎么摅羽也出来了”

    闻言,晏殊与欧阳修同时一愣,旋即跟着笑了,也加快步子走了上来。

    晏殊埋怨道“方才邀你一起,你偏不肯来,这会儿你倒自己独逛起来了。”

    他们几人的出现,一下将贵女们的凝视分薄不少,陆辞的心微微一松,随口扯谎“临时改了主意,未能寻着你们,才自己随便在附近走了一阵。”

    对陆辞的解释,三人未起疑心,倒是柳七没忍住调侃了连在异邦也不忘遮掩面容的陆辞一句天生丽质,挨来脑门一敲后,也就消停了。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走远,不远处的贵女们则从中品出了来头不小的味道,不由对视一眼,就默默地各自打道回府去了。

    等大宋使节们逛够了吐蕃集市,过足了新鲜瘾,回到驿馆歇下时,关于青唐城里忽然来了个极俊俏的宋人郎君的消息,已在吐蕃贵族中不胫而走。

    还没到前半夜,有心人就已经把他们的身份打听了个清楚,更问清楚为首那使臣的名号了。

    陆辞,陆摅羽,不过二十有六,便已在宋廷官阶位列从二品。人是性情温和,翩翩儒雅,可谓百年难逢的青年才俊。

    最最要紧的,还是他至今仍是孑然一身,未曾婚配

    这消息刚一流出,最早没坐住的,便是之前自诩身份,未去凑热闹的那几名贵女。

    她们中不乏已年过二十者,因家世不凡,十分受宠,而多少有些心高气傲,一直不愿屈就,才拖到至今未嫁。

    如今一看,那令她们眼前一亮的俊美郎君,竟还是前程远大的堂堂上国使者,且后院空虚,实在是天降良缘。

    她们赶忙同爹爹一说,一些个早看出赞普有意交好宋廷的心思的老狐狸们,也觉正中下怀。

    为免夜长梦多,还有两家想着先下手为强,索性赶在夜里进殿,向赞普请求。

    乍一听清这两家诉求时,唃厮啰还以为是自己理政过疲,以至于脑子发昏,耳朵也不太好使了。

    他迟疑片刻,方疑惑地询道“婚事同陆使节的”

    连他都得等明日正式接待宋使臣的宴席上,才能真正一会那名素未谋面、却令他好奇甚久的郎君。

    怎大臣们反而抢先一步,不仅把陆辞的身家背景都给调查了个遍,还异想天开地要让他拉线做媒来了

    等难得一头雾水的唃厮啰从大臣口中了解了来龙去脉后,只剩哭笑不得。

    “怕是要让你们希望落空了。”唃厮啰不乏遗憾道“这位陆郎君深受宋主信重,此番更是肩负主使重任出使。若换做旁人,许还能说上一说,但对于他可真是无人勉强得了。”

    无需细想也知,以陆辞受重用的程度,如果他有意婚娶,那怕是赵氏宗族女早都任他挑去,高门大族里也绝不缺少愿以婚事招揽这位乘龙快婿的,民间更有无数绝色愿投怀送抱,哪里会容他孤身至今

    而目前仍是孤身一人,足证陆辞不知为何,暂且并无此意,且也无人强迫得了他了。

    此话一出,那两名大臣自是明白,赞普是完全拒绝了他们关于做媒的请求了。

    虽颇不甘心,但继续留下去,也无多用。

    怀抱着同样目的、也同样铩羽而归的他们充满敌意地对视一眼,悄然退下。

    他们走后,原还因忙碌了整整一日,而困意十足的唃厮啰,倒是精神起来了。

    等他离了议事处,回了寝殿,由新娶不久的乔氏温柔小意地伺候着更衣洗漱时,还忍不住提起陆辞此人“这位陆使臣可不得了,初来半日不到,也不曾亮出身份来,就让几家人先争起嫁女结亲的事了。”

    乔氏虽对政事了解寥寥,更不识得陆辞其人,但她却敏锐听出,赞普说方才那句时充满笑意,心思微微一转,便知晓该如何附和了。

    她眉眼弯弯,柔声提议道“赞普何不亲自走上一趟,见见其人”

    “不必多此一举。”唃厮啰摇头道“明日将设宴席款待宋使,陆辞必然到场,何须折腾一番,就为早这个半日”

    乔氏却听出他口吻里的些许意动,便道“赞普此言固然有理,只是陆辞在赞普前的模样,却不一定是在旁人前的模样了。”

    唃厮啰陷入了沉吟。

    对茶楼露面所引起的后续余波,陆辞自是不得而知的。

    他只吸取教训,打定主意,直到夜里进宫赴宴,都无事不出门了。

    对于学生欧阳修,他倒无拘着对方的打算。

    原本他带人千里迢迢地走这么一趟,便是为了让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要是将人拘在驿馆中做题,可不就成了本末倒置。

    见柳七和晏殊闲不住,白日里也要出去走走,陆辞干脆让他们带着欧阳修也出去了。

    晏殊见陆辞悠然品茶,俨然不动如山的模样,不由奇道“摅羽平日可不是个愿在家中呆坐的,怎到这吐蕃,倒成足不出户的模样了”

    柳七虽对昨晚之事一无所知,却不妨碍他调侃陆辞,当场不怀好意地笑道“摅羽不似我等,生得花容月貌,若是”

    柳七浑然不知自己正好戳到陆辞痛处,当即挨了陆辞面无表情踢出的一脚。

    吵吵嚷嚷的好友们一走,驿馆里顿时安静下来。

    陆辞饮完一整壶茶后,听着外头清晰传来的热闹人声,还是有些忍耐不住。

    他不出门,却上了二楼,将窗户推开些许,忽就听见外头的声响猛然大了许多,也变得混乱起来,不由循声看去。

    原来这会儿街道上之所以尤为喧闹,是因一行贵族打扮的年轻男子骑着高头大马,在闹市中判若无人地蛮横穿行,惹得商贩行人们狼狈避让,虽未伤及人,却也打翻了不少商品,惹得一地狼狈。

    陆辞蹙了蹙眉。

    若是在汴京的话,哪怕是再跋扈的权贵之子,也会因惧刑罚之厉,不敢在闹市街上如此纵马的。

    等那行极霸道的人纷纷远去,落得一身尘土的摊贩们才一边小声抱怨着,一边急急忙忙地收拾起被刚刚的骚乱弄得一团乱遭的摊子。

    而从他们的对话之中,捕捉到只言片语的陆辞,也很快弄清楚了刚刚的领头人的身份。

    难怪会公然如此嚣张,原来为首之人,正是赞普长子瞎毡。

    瞎毡是从哪儿回来的

    陆辞略一沉吟,很快便有了答案。

    从刚那伙人忽然出现的方向来看,对应的是城西门。城西门往外去,不远处便是廓州。

    若他所记不岔,在唃厮啰迎娶乔氏之后,为获取乔氏家族的全心支持,也是为防备李立遵遗族的怀恨在心,而在不久前勒令原夫人李氏出家为尼,安置在廓州居住。

    在唃厮啰看来,恐怕他肯留当初逼迫他至深的李立遵之女一条性命,已是看在其曾为自己生育二子的情面上了。

    但在李氏家族看来,这种过河拆桥、连曾养育二子的夫人也要扫地出门的耻辱,又岂是一种宽容

    若李氏与她所出的瞎毡和磨毡角二子母子感情不睦,也就罢了。

    偏偏从瞎毡匆匆返程的举动来看,应是为探望生母而去

    陆辞玩味地挑了挑眉。

    对李氏如此不留情面,对李氏所出二子,却不曾有所限制。

    这究竟是唃厮啰心狠手辣、有意斩草除根下的欲擒故纵,还是傲慢下的疏忽大意,将埋下日后的偌大隐患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历史上这的确是唃厮啰的一次翻车。

    关于唃厮啰统治时期青唐吐蕃政权的历史考察

    确厮哆的前两个妻子都是李立遵的女儿 , 随着李立遵的失势及与李氏集团的分裂, 确厮哆与前两个妻子的关系必然会出现裂缝。加之后娶乔家族之女乔氏 , 既有美色 , 又有实力 , 且是一个极为精明强千的女人。这徉,李氏的失宠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确厮哆命李氏出家为尼 ,将她安置在廓州居住。 这必然引起 李氏集团的强烈不满 “ 其子瞎毡 、 磨毡角结母党李巴全窃载其母奔宗哥一 ” 〔确厮 哆的 长子同次子 与喃厮哆反目 , 瞎毡居河州完谷 , 磨毡角居宗哥城一确厮哆家族内部的 分 裂 , 给 党项 集 团 有 隙可乘 , “元吴阿厮哆二 子怨其父, 因以重路间之 , 且阴诱诸豪 。 ”

    在攻占河西瓜 、 沙 、 肃三州后 , 并兵南下 , 击败兰州地区的吐苦部落, 该地拥有五万户的禹藏族首领花麻降附元昊, 并成为夏国女婿。 党项集团北面控制了凉州 , 东面扼制了兰州 , 宗哥重镇掌握在与确厮哆为熬的李氏集团手中 , 邀川重镇掌握在拥众万余且与确厮呷 “ 结为世仇”的温邪成俞龙手声价 黄河南部被确厮哆无法控制的兄长扎实庸咙掌握 , 河州地区则被背叛晚厮哆的瞎毡掌握。 确厮哆的王城青唐完全处于他的敌人和背叛者的三面 包围之中 , 不得不暂时放弃青唐而西徙乔氏 的根据地 历精城自保 。

    这种局面一直维持了大约二十余年 , 至宋仁宗嘉枯三年。 , 瞎毡 、磨毡角死后 , 局势才发生一些变化。,,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