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1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作品:《七零之这个婚我不离了

    这次回家过年, 白承志也开心,走路都带着风。

    知道他有对象之后,爸妈也不会再催促他出去相亲了。

    要知道, 过年这几天,可是相亲的黄金日子, 各家的闺女、儿子,都会趁着放假互相相看。

    白承志窃喜,他总算熬过去了。

    以往他最烦的就是相亲,两个陌生人大眼瞪小眼,作为男同志他还要更主动,每次相亲都像受罪一样。

    白承志哼着革命歌曲, 在院子里绕圈。

    廊下,金溪月摇头,和旁边的白映元抱怨“咱俩性格都挺稳重的, 不知怎么的,生出这样一个儿子出来。”

    白映元满脑子是刚才的棋局,敷衍了两句“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呢,不缺胳膊不少腿就行了。”

    金溪月“”

    这叫什么话

    转念一想,金溪月踏实了。

    儿子处了对象,言语间对对方十分满意, 还在了解阶段, 以后肯定要带回家来。

    看来过不了多久,结婚生孩子就顺理成章了, 她望着田馨的肚子, 也羡慕的很,自己何时能当上奶奶呢

    儿子不合心意,她的心思都放在了女儿身上。

    好歹是书香门第, 亭亭最起码得是一个大学生吧,不要求她能考上京大,最起码也也得是个首都的本科。

    亭亭这孩子虽然贪玩,但是聪慧敏捷,比儿子强不少,是学习的那块料

    金溪月趁着儿子高兴,又透露了几句话,问了问人家姑娘的情况。

    不是首都本地人,还在上学,多余的信息,儿子不肯再说。

    是不是本地人不重要,结婚后,凭借婚姻状况,可以把女方的户口迁到首都来,和普通的首都居民一样领供应。

    既然还在上学,最起码也是个大学生,学历方面倒是不错。

    金溪月暗自点头,这一点她很满意。

    读书使人知礼,这两年的大学生含金量很高,涵养不会差的。

    在厨房忙活的间隙,金溪月和旁边摘菜的田馨说“你表哥说,他对象是个大学生,我一下子就高兴了,大学生好啊 。”

    田馨不动声色,没多说什么。

    既然表哥和争一都暂时不想透露这段关系,不能从田馨嘴里漏出去。

    她顺着舅妈的话茬“嗯,这年头能上大学的不会差。”

    金溪月也同意“可不吗这话我也就跟你提提,其实我更中意争一,她来给亭亭补课,这么长时间我观察着,那是个好孩子,苦出身,家庭条件不好,但是踏实上进,很有拼劲,人品也好,每次我留饭都三推四挡,给她带点吃食也拦着,不贪便宜,是个有规矩的争一啊,骨子了有股劲,她这种性格,能把你哥拿捏的死死的,拽着他往正道走,可惜啊,她俩没缘分,要是争一能当我儿媳妇,我得高兴死了。”

    舅妈的话,让田馨心中踏实不少。

    舅妈对争一的印象好,赢了这个婆婆的首肯,婆媳关系和顺,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差。

    “舅妈,感情讲究缘分,也不能强求,既然是表哥喜欢的人,也不会差。”

    “你说得对,只要你表哥喜欢,我们父母也没意见,反正日子是他自己过,再者说,争一是京大的高材生,论门第是我们家高一截,但论个人条件,人家争一也不差。”

    金溪月还是更属意争一,本来还想找机会撮合撮合,没成想,儿子这么快就处对象了。

    要说没遗憾是假的,这么好的姑娘,就错失了机会,金溪月后悔没早点提。

    可话说回来,她喜欢没用,得看儿子的想法。

    中午金溪月准备了八个菜,另外还有一道白菜豆腐汤。

    过年这几天吃的荤腥多,白菜豆腐能解解腻。

    饭桌上,白映元提起了研究生的事。

    “馨馨,你有继续深造的打算吗”

    国家现在招生硕士、博士生,京大有一些学生有继续升学的打算。

    白映元打听过,考研的在大学生总数里,还是少数,大部分学生还是会选择毕业工作。

    如今毕业的大学生很吃香,学校直接管分配工作的,比如京大这些学生,都能安排到首都比较好的单位里。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上完四年本科工作是实惠的选择。

    一直上学就得一直花钱,大部分人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而已。

    白映元这种高校老师,对学历比较痴迷,总觉得学历越高越好,社会地位相应也高,赚钱这种事,差不多够花就行,家里不缺钱。

    他自然希望田馨可以继续深造下来,不过还得看田馨自己的想法。

    关于毕业后的打算,田馨确实也考虑过。

    她没有考研的想法。

    田馨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学校里课本学习的知识只是打基础,还得参加工作靠实践来积累工作经验。

    她觉得,大学毕业后,去一家好的单位积累经验会更加实际。

    田馨清醒的知道时代是如何发展的,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是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期。

    这个时间段,刚好是田馨毕业后,能够赶上行业的高速积累扩张。

    正因为如此,田馨没有继续深造的打算。

    对她而言,学历是一个敲门砖,必须要有,和留在学校继续上学相比,她的爱好是赚钱,赚好多好多的钱。

    田馨表明了自己的想法,白映元有些失望。

    这个外甥女的看法一向和自己大相径庭,他倒没觉得意外。

    白映元叹口气“行,你自己拿主意,要是想考研了,就来找我,争取考个重点大学。”

    田馨笑道“谢谢舅舅。”

    白承志扒拉一口饭“馨馨,你别听我爸的,他劝谁都是这套话,好好学习,学无止境,反正就是惟有读书高。”

    回家路上,田馨琢磨这件事。

    想来想去,她觉得自己还是不适合读研究生。

    田馨不是技术人才、也不是搞学术的,再读几年意义也不大,说起来俗套,她毕业以后还是跟做生意打交道,只是换了一个方式而已。

    现在学历越来越受到重视,能考到本科的就已经凤毛麟角了,最起码十几年内,田馨这个学历是够用的。

    田馨摸摸肚子,感慨道“唉,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两个孩子顺顺利利的生下来,等毕业的时候,一手拿着毕业证,另一只手牵着孩子,两不耽误。”

    苏蔚冬笑意越浓“两个孩子,你一只手牵不过来,我帮你牵一个。”

    田馨冷哼一声“以后生完孩子,你多哄着点,别想甩手不管。”

    苏蔚冬轻轻搂住田馨,低声说“你们三个,我都管,你最打紧。”

    望着苏蔚冬温情脉脉的眼,田馨想起一件事来,这点情浓蜜意的氛围瞬间消散了。

    田馨发愁道“等咱们生了孩子,谁给带呢,妈最多能伺候月子,她还得上班,省城那边脱不开手,蔚秋还小呢,我要上学,你得上班,两个孩子怎么办”

    这件事苏蔚冬也想过。

    “咱俩肯定没时间管孩子,还得找专人照顾才行,我妈也只能暂时帮忙,长久的话,还得雇人。”

    现在生孩子的家庭,无非是两种模式,第一种,夫妻双方是双职工没时间带孩子,就请家里的父母帮忙哄孩子,等孩子大一些送去托儿所、育红班,还有一种,女方没工作的,就在家里照顾孩子。

    田馨还没听说谁家雇人照看孩子的,哪怕是首都,也不时兴这个。

    田馨叹口气“雇人看孩子,哪那么容易啊知根知底的就不好寻,咱们整日不在家,要不是靠谱的人,哪敢让她哄孩子”

    赵桂芬要上班脱不开身,至于李梅花,她都不识字,来首都人生地不熟肯定不适应,岁数也大了,不能折腾她。

    思前想后,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苏蔚冬道“我打听过,有那种托儿所,六个月以上的孩子就能送过去,实在不行送去那里。”

    田馨摇摇头,六个月的宝宝太小了,托儿所孩子多,肯定看顾不过来,还是专门照顾着比较安全。

    田馨道“最好是知根知底的首都本地人,有时间我找钱姨打听打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能白天替咱们照顾孩子的,哪怕工资给高点就行,如果是附近的街坊就更好了。”

    这个是比较好的办法了,苏蔚冬也同意“咱们到时候提前找着,别手忙脚乱的。”

    对于田馨来说,这件是大事。

    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孩子的照顾问题,成了难题。

    没过几天,田馨就去找了钱姨。

    钱姨在居委会上班,人脉广,附近街坊的情况她都了解。

    听了田馨的话,钱姨犹豫“找人哄孩子以前真没听说过。”

    不过她转念一想,小夫妻俩是外地来的,本地亲戚朋友都少,确实没人能搭把手,肚子里还是双胎,照顾起来确实难。

    田馨给的工资可不低,她没说具体的数,说是不会低于三十五块钱。

    三十五啊普通职工每个月的工资也就这个数,照顾俩孩子赶上一个劳力了。

    田馨舍得花钱,说不准真有人乐意干

    钱姨一口答应下来“成,咱们街坊里,有几个闲着在家的,我去帮你问问”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前四十发小红包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