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杀人计划

作品:《我要做太孙

    朱允熥吩咐道“王忠,你立刻出宫前去我舅舅府上,请三舅常森前来,我找他有事相商。

    然后不必回宫,在京城各处散布大明太子的仁德,如何为民做主,如何善待百姓,如何因百姓与奸佞之臣詹徽相斗,夸大一点无所谓,可务必也要有三分真”

    “谨遵王爷吩咐”王忠领命说道。

    朱允熥看了看李福,说道“你入宫多年,官场之事你比我清楚,詹徽身为吏部尚书,如此高管厚位,提拔谁不提拔谁,得人称赞的同时也必然会失去一部分人心

    觊觎他权位都有谁,与他不和的有谁,务必捋清关系,但是到时候这些都是我们的盟友”

    “是,奴婢领命”李福也应声答道。

    朱允熥目光狠辣的盯着远处,眼睛渐渐深邃。

    在历史上,詹徽是死于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明年蓝玉谋反案爆发的时候。

    据说是朱允炆指示蓝玉攀咬詹徽,估计蓝玉也想为外甥太子报仇,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可是朱允熥等不到明年

    杀父不共戴天

    这可是孔圣人的教诲

    父仇,得自己这个嫡子报

    也算是对前世父母的怀念吧。

    孩儿回不去,不能再你们面前尽孝,可谁敢欺辱父母,孩儿就让他死

    为朱标报仇,就是朱允熥复仇方式

    这也是他的执念。

    文华殿乃是东宫的主殿,是太子处理政务,接受教导的地方,简单的说就是工作的地方。

    文华殿并非是单独的一座宫殿,乃是由几个大殿组成。

    文华殿东边是本仁殿,西边是集义殿,取仁义之意。有工字廊与后殿相通,到后面的主敬殿。

    文华殿作为太子工作学习的地方,春和殿是太子的寝宫,二者加起来就是太子东宫。

    可是东宫并非印象中的红墙金瓦,乃是绿色瓦当,房顶屋脊都呈现深绿色。

    朱允熥要见常森,自然也能在春和殿,可是毕竟不方便,于是就来到了文华殿东边的配殿,本仁殿。

    “臣拜见”

    “舅舅,你终于来了”

    朱允熥不等常森行礼,就赶紧将他扶住,眼圈一红,险些流下泪来。

    天大地大,娘舅最大

    一看到常森,就勾起了对母亲的回忆。

    尽管自己出生第二天母亲就死了,可是从画像上,朱允熥幻想了无数次母亲的音容笑貌。

    常森中等身材,面容发黑,配上一身锦服,多少有点别扭,若是配上一身戎装倒是妥帖。

    这一声舅舅可把常森给感动坏了,这是姐姐唯一留下的苦命儿子啊。

    “允熥,你这是怎么了是谁欺负你了是不是你那个母妃吕氏还是那个庶子哥哥你只管跟我说,舅舅替你出气”

    朱允熥泪水就顺着脸庞流了下来,这就是割不断的亲情啊。

    “舅舅,我从小就没了母亲,甚至连母亲长什么样子都时常记不起来,连母亲的声音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外甥不孝啊”

    朱允熥这么一哭,也勾起来常森的伤心处,不由眼睛红润,满含泪水。

    “傻瓜,那时候你才刚生下来,怎么会记得姐姐的声音,姐姐,唉,苦命的孩子啊”

    朱允熥一抹眼泪,继续哭道“舅舅,是不是我是不祥之人,克死生母,克死亲兄长”

    “不许这样说当年姐姐为了生你而死,可见姐姐有多疼爱你,她死的时候也最舍不得你”

    “母亲

    死了,现在父亲也生命垂危,时日不多,外甥还没有来得及对父母尽一天孝,外甥心中有愧呀”

    在路上的时候,王忠已经把太子病危的消息告诉了常森,经过震惊之后,他也已经缓过劲来。

    劝解说道“你别太过伤心,太子吉人天相,一定会没事的,你别再哭了,太医一定会有办法的。”

    “舅舅,外甥不能对母亲尽孝,若是还不能对父亲尽孝的话,那与猪狗畜生何异舅舅,生不能尽孝,母亲也不会安心啊我一定要詹徽死”

    常森吓了一跳,泪水也止住了,赶紧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又扯到詹徽身上了”

    朱允熥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抽泣着讲述清楚了,最后坚定的说道“舅舅詹徽必须得死否则外甥无颜面见母亲了,也会令母亲蒙羞啊”

    常森为难的说道“可詹徽是吏部尚书,深得皇上器重,自古文官就比武将尊贵,舅舅我也是有心无力啊”

    朱允熥要的就是他这句话

    有心就好

    于是赶紧说道“舅舅有心为父亲为母亲报仇就好”

    朱允熥详细解释道“我已经命人在京城散布大明太子的仁德,让百姓知道大明有一位圣太子”

    “若是父亲安然无恙那还到罢了,只要父亲百姓就会知道是詹徽害死了爱民如子的大明继承人”

    “到时候形成民怨,御史自然不会无动于衷詹徽身为吏部尚书,自然要整顿吏治,到时候只有一条消息就可以让他骑虎难下,墙倒众人推百官一起弹劾”

    常森说道“可是这些事情都是捕风捉影,纵然能够赢取人心,但是想扳倒一位六部尚书,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是不行的,詹徽老奸巨猾,是不会留下把柄的”

    “证据就在舅舅身上”

    “我”

    常森疑惑的问道“我有什么证据”

    朱允熥凑近常森耳语几句,常森眼中一亮,不由说道“还能这么搞那扳倒詹徽还真有可能”

    又担心的说道“可是詹徽毕竟是皇上所器重的,若是皇上要保他”

    “皇爷爷也保不住他”

    朱允熥面露果敢刚毅的说道“到时候民怨沸腾,百官弹劾,证据确凿,詹徽身败名裂,谁都保不住他”

    常森看着这个已经和自己一般高的外甥,一时有些恍惚。

    老常家的外甥,果然有种

    出了皇城,常森越走越兴奋,顺脚踢飞一块石子。

    想想外甥今日的杀气腾腾,霸气外露,常森就不由觉得畅快

    这才是姐姐的儿子

    凭借着这份心机和腹黑狠辣,就不会容人欺辱

    姐姐,你可以安心了。

    说书,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曲艺,大约形成于宋代,如宋朝的讲史,元朝的评话。

    而作为一般的说书艺人,除了说一些评书之外,还会为了迎合观众,说一些喜闻乐见的趣事。

    出了宫的王忠充分的发挥了他的精明,找到一个瞎眼说书的,又通过他找到了一群说书艺人。

    为了不引人注意,就包下一座简陋的酒肆款待他们,对酒肆掌柜就说是他们这群说书人在一起喝酒聚聚。

    毕竟各行各业都有同行,同行相聚乐呵乐呵,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酒足饭饱之后,王忠捋着粘在嘴边的两撇胡子,摸摸贴在太阳穴上的狗皮膏药,活脱脱一副狗腿子的形象。

    一个说书人问道“这位老爷,您把我们招来又什么吩咐”

    王忠捻着胡子,流里流气

    的说道“实话告诉你们,老爷我可是官府的人,今天找上你们那是你们的造化”

    一听他是官府的人,说书人立刻恭敬起来,赶紧笑脸相迎。

    说道“原来是官老爷,失敬失敬官老爷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只要我们能办得到的,绝不推辞”

    王忠说道“实话告诉你们,我们家老爷想往上头升一升,那找的可是当今太子爷的门路”

    “可是太子爷真是大明圣太子,做了那么多为国为民的好事,愣是不显山不露水,不为自己扬名”

    “这怎么能行我们老百姓也是知道感恩的,所以我家老爷就想为太子爷扬扬名,祈福祈福,好让老天保佑太子康健,保佑大明安康”

    “哦”

    这些说书的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是一位官爷想巴结太子,因此想要为太子扬名,借此攀高枝啊。

    其实这种事情见怪不怪。

    遇到有权势的或者家中资财颇丰的,有时候也会请他们编上一段,让自己获得好名声。

    还有的家中祭祖或者娶亲,也会请他们充当宾相,也就是主持人。

    说的当然就是赞美奉承的话。

    所以对于王忠要他们去宣扬当今太子的仁德,根本就毫无压力,毕竟这帮人卖的就是嘴皮子功夫。

    王忠又嘱咐说道“这些年朝廷的告示,发生了什么大事你们都明白,就照着这些颂扬,可不许出现一句诋毁的话,否则老爷我活刮了你们不可”

    说书人赶紧说道“老爷,瞧您说的,小人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诋毁太子啊”

    王忠饮了一口茶,接着说道“我们老爷仁义大方,每天五钱银子,每人先付十天,每人五两,咱可说好了,老爷我眼巴巴的跑来跑去,没个茶水钱不合适

    吧”

    “咱话说在明处,老爷我抽两成,十天四两银子,愿意的来领银子”

    十天就能够赚到四两银子,这对于说书人来讲简直油水太丰厚了

    中人抽佣也是行业常态。

    所以一个个欢天喜地的领了银子,抱在怀中暖了又暖。

    王忠最后说道,“你们也别想着拿了银子不干活,老爷我随时就会在城里转悠,谁要是没来,谁要是说的不好,下次你就不用来了”

    这些说书人本来还有些人抱着白赚银子的想法,说不说还不由他们自己

    可是一听还有下次赚银子的机会,立刻就来了精神

    所以人人暗下决心,一定要说的勤说的好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