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9章诛9族

作品:《我要做太孙

    朱元璋一把就将朱允熥抱了起来,赶紧就把他放在偏殿的床榻上。

    此时太医也已经赶到,朱元璋立刻揪住太医把他摁到朱允的身边,“快快给熥儿诊治出了事咱要你的脑袋”

    “是是是,微臣遵命”太医急忙上前查看。

    又赶紧拿出银针,手法极为老到的扎在人中穴、内关穴、合谷穴、太冲穴等。

    太医查完了穴位,头上已经冒出了紧张的汗水。

    朱元璋在旁边急得直跺脚,可是也毫无办法,又害怕打扰太医,只好紧紧的闭上嘴巴,又增添了心中的焦急难耐。

    “怎么样,吴王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大碍”见太医扎完了穴位,朱元璋急忙问到。

    太医喘了口气,又赶紧回答说道“回禀陛下,殿下这是悲伤过度导致神志不清,这才晕阙的,应该是情志突然收到巨大的刺激,

    因此造成造成肝失去疏泄条达,肝郁气滞、气机升降失常,从而肝阳上冲于头,导致气血逆乱,出现突然神昏”

    朱元璋不耐烦的说道“咱是问你吴王现在病的重不重”

    太医回答说道“目前来看还不算严重,休息一会儿应该就能够苏醒了,陛下毋需太过担心。”

    朱元璋点了点头,不过神色依然有些担忧,这可是自己选定的太孙啊

    太医又嘱咐说道“陛下,吴王殿下不能再受到刺激了,否则病情只会加重,那就比较危险了

    因为暴怒或过悲,将会造成肝阳暴张,上扰清窍,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要是出现神志不清的中风病,那就”

    朱元璋吸了一口凉气,眼神之中也越发冷峻起来

    中风看似是一个比较现代

    的名字,其实在黄帝内经里面早就已经有了,到了明清时候,中风病已经与今天所说的脑卒中非常相似。

    内经首先提出中风病位在脑。

    素问调经论篇“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中风

    那可是大病啊

    一旦中风,就会有耳朵失聪,视觉缺损,耳听不鸣,行走困难。

    严重的还会瘫痪

    吕氏,咱恨不得剥了你的皮

    太医又说道“微臣开一些安神醒脑的汤药,可以请殿下服用。”

    朱元璋面带怒气,一张脸上爬满了阴郁,挥了挥手,太医便知趣地离开了。

    “皇爷爷”

    朱元璋一惊,赶紧来到朱允熥的床榻边上,“咱在呢,咱在这儿呢,允熥,你觉得怎么样可有什么不适”

    “皇爷爷,孙儿不孝啊”

    此时朱允熥终于睁开了眼睛,看到朱元璋便声音虚弱的说道。

    装晕也是要有个限度的,轻度的昏厥一般很快就会醒来。

    而且,经验老道的太医又是扎针又是揉搓,再不醒过来那就说不过去了。

    咱总得尊重一下博大精深,奥妙高超中医嘛

    演的太过,用力过猛,那就太假了

    当朱允熥听到外面流传自己不孝的消息,就必须要表现出来悲痛伤心

    甚至悲痛欲绝的模样

    哪怕是演,也要演给人看

    尽管朱元璋知道事情的真相,知道自己孝敬,尽管可以使用皇帝的权威,尽管可以出面澄清,b

    可是作为流言攻击的对象,你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一点儿伤心难过的样子都不表现出来

    如果坦然自若,或者不予理睬,那在别人看来就等于默认

    而且孝道是没有办法称量计算的,达到什么级别才算孝敬

    所以当别人指责你不孝的时候,只能表现出来痛苦伤心的样子。

    而且表现的越伤心越痛苦,也越显示自己的孝心。

    之后再运用手段,或者是由别人澄清都都行。

    所以伤痛是必须的,眼泪是必须要挤出来的,昏过去也是需要的。

    而且自己演得越好,演得越伤心,朱元璋才会越愤怒啊

    要知道即便是皇帝,也害怕流言蜚语

    要不然皇帝就没有那么多美化自己的举动,也没必要篡改历史了。

    朱棣在历史上,算得上好皇帝了吧

    可他登基称帝之后,还不是各种诋毁朱标,就是为了让后人知道,朱元璋其实喜欢的是他

    号称为大明续命一百年的首辅大臣张居正,在自己的孝道破产之后,因为知道在历史上,自己留不下好名声了,索性就破罐破摔了。

    就算朱元璋把自己立为太孙,可只要大明的百姓认为自己不孝,那就是一个大大的麻烦

    尽管是假的,可如果所有人都认为你是个恶人,还怎么君临天下

    所以朱允熥绝对不容许这盆脏水泼到自己身上

    吕氏,你这是要作死啊

    要是还让你活着,简直天理不容

    无论如何,这次你都得死

    朱元璋抓住他的手,安慰说道“不许胡说那是毒妇恶贼的阴谋诡计

    这是要离间皇家亲情啊,你可不能当了真”

    朱允熥满脸痛苦的说道“皇爷爷,即便是有人心怀恶意,可孙儿也没有脸面对世人啊,求皇爷爷恩准孙儿出家为僧吧也免得被人非议”

    朱元璋紧紧抓着他的手,愤恨的说道“你不要多想,只管安心静养便是,你放心吧,所有心中恶毒逆贼咱一个不留通通把他们给宰了”

    “绝不让他们一个逃脱也不让他们一个好活以后看谁还敢乱来他们敢败坏你的名声,就得准备好把命赔上”

    朱元璋身手扶着朱允熥的额头说道“你不要忧思太过,也不要害怕流言蜚语,咱是大明的皇帝,一些跳梁小丑罢了,很容易平息下来,你只管养好身体,等着做太孙吧”

    朱允熥一副感动的模样,说道“孙儿多谢皇爷爷关爱”

    朱元璋见他挣扎着要坐起来,赶紧说道“你躺着好好歇歇吧,不要起来。”

    朱允熥摇头说道“孙儿已经醒了,不能再引人非议”

    “唉”

    朱元璋叹了口气,没有再拦着。

    而是扶着自己的孙儿坐直了身子,又拿枕头给他垫在背后,让他斜靠在床边。

    朱元璋扭过头去,对站立在远处的蒋欢说道“立刻派遣锦衣卫先去吕家,他们乃是胡惟庸乱党余孽,也是本次科举主谋

    吕氏一族公然诋毁大明皇孙,妖言惑众,迷惑百姓,将他们立即拘捕记住,全家老小一个都不许乱漏网”

    果然,谋反案还是最好用啊。

    不过频繁使用,这脸都不要了啊

    不过做皇帝的嘛,要脸干什么

    “抓捕之后立即押往刑部大牢

    ,告诉杨靖,吕氏一族暂时由锦衣卫看守审问任何人不得过问”

    朱元璋愤恨的说道“咱要诛杀他们的九族”

    “皇爷爷,何故如此啊”

    朱允熥不等蒋欢答话,就明知故问说道。

    因为朱元璋让锦衣卫出面,所有的审讯过程都是锦衣卫在做的,

    罪名也肯定会按照朱元璋的意思,把太子妃家里吕氏一族打成谋逆叛乱

    要知道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而刑部只是在明面上摆在台前而已,事情是锦衣卫做的,可公文还是要由刑部来出的。

    因为刑部审理的案件,才真正的具有法律的效应,广大百姓和文武百官才会认同。

    如果这事让锦衣卫定罪的话,别人也不会信服,毕竟锦衣卫是什么勾当大家都知道。

    也会让人怀疑这其中有什么阴谋,或者栽赃陷害。

    可刑部就不一样,刑部代表的乃是大明律法,是正经的朝廷衙门。

    朱元璋这是要把吕氏一族名正言顺的整死了

    朱元璋对蒋瓛说道“把锦衣卫的奏报给吴王看看。”

    “是属下遵命”

    蒋瓛便从怀中掏出一份奏章,躬身走上两步,递到了朱允熥面前。

    “皇爷爷”朱允熥犹豫着没有接。

    朱元璋伸手接过了奏章,一边塞到朱允熥的手中,一边说道“都是要做太孙的人了,怕什么”

    听到这话,朱允熥这才接过了奏章,只见上面写的,就是天花之病的前因后果。

    锦衣卫察觉到货郎有问题,于是赶紧对他展开严厉的审问,这才明白。

    是有人派遣心腹,找到了天花病人

    用过并且沾满了脓疮污血的棉花,然后混合着干净的棉花藏到了那件红夹袄里面。

    这才在入宫的时候没有被检查出来,毕竟检查的宫女和太监也不能把人家的棉袄一点一点的全部拆开吧。

    而那团染了天花病的棉花,也得以蒙混过关进入东宫。

    尽管奏报上没有写明,可朱允熥也知道那件红夹袄肯定被吕氏拿到了

    那么做这件事的人吕氏是主谋他的弟弟吕明昌就是天花病具体执行的人

    要不然吕氏一个在深宫里面的人,怎么会能够命令宫外的人。

    而且还有流言的散布和传播,这也需要有人执行,所以整个吕家都逃不了干系

    朱允熥眉头微皱,担忧的说道“皇爷爷,吕氏一族毕竟是兄长的舅父家,如此处置的话会不会皇爷爷,兄长也会伤心吧”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