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9章 指鹿为马?我的规矩!

作品:《我要做太孙

    天才本站地址

    ,我要做太孙

    朱棣反问说道“现在你我双方地域分界线无棋可下,已然是终局了,皇太孙殿下莫非还能变出另外可下之处不成”

    朱允熥笑了笑,根本就没有回应他,而是转向晋王朱罡,“三叔,你说这棋盘上如何判定胜负”

    朱棡一愣,他也没有想到朱允熥竟然会找上他。

    只好照着规则说道“棋盘共有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在统计胜负的时候,需要先将双方的死棋给拿掉,再分别计算黑白棋子围住的交叉点有多少,

    看谁围的地方多就算谁赢,所以在对弈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对方的活棋之间的交叉点占完,就可以收官结束这盘棋。”

    死棋就是一方棋子围了一块空地,棋子虽然本身没有占据这些交叉点,但是对方棋子也不能下在这些交叉点,如果下了,就可以吃掉对方。

    又转向朱棣问道“王叔,你也同意这种判定输赢的方法吗”

    “三叔还真是知识渊博呀”

    活棋就是一方棋子本身占据了这个交叉点,且是活棋,对方无论如何也吃不掉。

    “唐宋后的数目法,现在还有人用单方数子法,那么我倒要请教王叔,你所说的规矩是哪一种规矩”

    首发网址26

    众人看看朱允和燕王,再看看棋盘,也都满脸迷惑,百思不得其解

    朱棣回答说道“那是当然,这是对弈的规矩。”

    朱允熥却说道“王叔,根据敦煌棋经和忘忧清乐集中的记载,最早的弈棋胜负判定用的是数子法,到了唐宋时期演变为数空法。”

    因为从棋盘上的分布来看,按照哪种方法,都无法判定殿下赢啊

    朱棣不知道他在卖什么关子,心中有些生气的说道“皇太孙殿下喜欢用什么规矩判定都好”

    用哪种方式判定输赢虽然有些影响,毕竟标准不同,判定的方法也就不同。

    但是众人左看右看,仍然没有看出任何端倪

    “那就按我的规矩来”

    说着,伸手拿起装棋子的棋盒,在于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将里面所有的黑子缓缓的倒在了棋盘之上

    “要的就是王叔这话”

    朱允熥此时就像得胜凯旋的元帅,威风凛凛,不容侵犯

    朱棣的脸上瞬间被憋得满面通红

    一双眼睛瞪得很大,盯着朱允熥,满带恼怒之色

    “怎会有这种规矩”

    朱允熥盯着燕王,杀气腾腾的说道“我说是什么规矩就是什么规矩这里我说了算王叔所能做的就是遵从二字”

    燕王朱棣的手拢在衣袖里面,紧紧的握住,因为用力过猛,甚至骨节都能够感觉到疼痛

    也正是这疼痛,让他的头脑瞬间清醒许多

    朱允熥毫不相让,死死的凝视着他

    围观的众人也都心惊肉跳,此时就连打算隔岸观火的晋王朱棡,也满脸担忧

    可是现在不同,他可不再是躲在太子后面的小家伙了

    而是大明朝的皇太孙

    现在不是和皇太孙置气的时候

    如果是在以往,自己就算是把他揍一顿那也没什么,顶多受点责罚

    这个时候自己如果敢有任何举动,哪怕说几句气话,就会被怀疑有不臣之心

    而且朱元璋根本就不会管到底是因为什么,也不会过问是谁的过错

    未来的皇帝

    而且马上就要举行册封大典了

    朱棣明白,如果硬碰硬,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所以尽管心中十分憋屈,万分窝火,他也只能忍下

    他就会严厉的责罚自己

    作为皇帝,他哪怕知道自己委屈,必须要保证储君的威严不容侵犯

    坐在椅子上轻轻拂了拂衣袖,似乎是在拂去一些灰尘而已。

    “规矩已经立下了,你们就来评判输赢吧”

    所以朱棣慢慢收回了目光,不再与他对视,眼睛盯着大堂外面

    看到朱棣服软,朱允熥的目光也渐渐变得柔和了起来

    历史上赵高之所以指鹿为马,并不是单单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做一件没意义有意义的事情。

    赵高之所以那么做的,就是想要看看在朝中自己的威望

    大堂之中瞬间鸦雀无声

    朱允熥这是在指鹿为马

    一个指鹿为马,看似是反派的操作,可是在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君王都用过类似的招数

    而朱允熥制定自己的规矩,也是要让他们知道,这里是谁说了算

    也借此机会试试,有哪些大臣是站在他这一边的,是唯他马首是瞻的

    同时这也是一道选择题,一个让人站队的选择题

    所有人都要适应,也要接受皇太孙的规矩,在这上面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作为大明朝的储君,他有资格,也有地位制定“规矩”。

    现在众人明白了,这不仅仅是一盘棋而已

    刑部尚书杨靖不明所以,“为何要上请罪的折子”

    常茹眉头微皱,有些不悦的说道“我们所谈论的那是国家大事,而且事关东南沿海的倭寇问题,堂堂正正”

    “杨尚书,常尚书,回去之后我们就给点一下上请罪的折子吧。”

    出了户部的大门,礼部侍郎任亨泰就叹息着说道。

    也都能感受得到皇太孙殿下确实不悦

    可常茹说的也没错。

    “难道就是因为皇太孙殿下有些不高兴,咱们就得请罪这是何道理”

    在最后朱允熥和燕王朱棣对峙的时候,众人都能够感觉到其中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而作为六部的尚书,位高权重,在朝廷和天下百姓面前分量极重。

    就算因为政务惹皇帝不高兴,他们也会坚持

    如果大臣讨论政务,哪怕是和皇帝的观点相左,就要上折子请罪,那谁还敢做事

    即便是朱元璋,也能够容得下不同的意见,何况一个太孙

    “你是说我们和三位亲王一同拜见”

    杨靖似乎有些明悟,不由得问道。

    文人也有风骨

    任亨泰摇摇头说道“两位部堂大人,我们的错不在政务上,即便我们的意见和皇太孙殿下的意见不同,想必殿下也不会生气,这中间只有公事,没有私人恩怨,可我们却不能忘了避嫌”

    “他们只会觉得我们跟随的乃是亲王并且方才燕王殿下和皇太孙殿下有些分歧,我们的观点刚好和燕王一致,二位部堂大人,一旦传出去别人会怎么想”

    “他们就会觉得我们所支持的乃是亲王,这是再联合起来向皇太孙殿下施压,甚至逼宫啊”

    常茹依旧眉头紧锁,“可我们跟三位亲王并不是一同的,只不过是从宫里面出来,一前一后碰上罢了”

    任亨泰说道“不是我们商量好的,可是在别人看来,我们和三位亲王是一同求见,一同进入户部,那他们会怎么想会怎么认为”

    “该说可说的不是时候错就错在不该当真三位亲王的面说这样殿下怎么想我们是谁的臣子”

    “老夫问心无愧这个请罪的折子是不会上的,告辞”

    听到这话,刑部尚书杨靖也是满脸的愁绪和懊悔。

    常茹却说道“还是那句话,我们所谈论的乃是朝廷大事,与私人无关,难道这些话不该说吗”

    任亨泰摇摇头说道“下官是礼部侍郎,却在这点上犯了忌讳,实在是不应该”

    兵部尚书常茹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去。

    杨靖安慰说道“多谢任大人提醒,老常就是这脾气,你不要放在心上。”

    朱樉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说道“这回知道了吧今天要不是你在其中挑拨,怎么会有这档子事儿你可长点记性吧”

    朱棡摇摇头,自言自语的说道“老四刚才可是被震住了,一句话也不敢说,这招指鹿为马真tnd霸道”

    “允熥真是长大了啊,行事这么霸道,真有老爷子的风采”

    坐在秦王朱樉的马车里面,晋王朱棡不由得感叹说道“怪不得老爷子会选他做太孙,外甥随舅,孙子像祖和老爷子活脱脱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也感慨的说道“君子之泽,十世而斩,以后的事情谁说的清楚啊。”

    朱棡当然明白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中的句子。

    “二哥,大哥性格仁慈,活着的时候没少护着咱们,现在这么霸道的侄子做了太孙,咱们以后的日子会好过吗”

    听他这么一问,秦王朱樉心中也不由得忧虑了起来

    如果是藩国和中央朝廷之间的关系,根本不需要十世

    藩国在老皇帝活着的时候,还会有恩荣,毕竟能够被封为藩国的都是自己的儿子。

    意思是一个品行高尚,能力出众的君子,辛辛苦苦成就了非常恢宏的事业。

    可是他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经过几代人就会消耗殆尽了。

    可是过了几代人之后,藩国和皇帝的关系就会变得非常疏远,不会得到特别的眷顾。

    所以在朝廷的眼中,一旦藩国对朝廷有丝毫的负面影响,那么迎来的就会是除国

    严重一点儿,连性命都会丢掉

    所以有些藩王就只能寄情于山水,或者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自污名声,以求让皇帝放心。

    可即便是这样,也并不能保证安全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