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6章 燕王请归京(求订阅求月票)

作品:《我要做太孙

    天才本站地址

    “马和,准备车驾,到燕王府。”

    午睡之后,朱允熥又在文华殿处理政务,朱元璋既然把工部交给自己,那自己就得担起这份责任。

    对于朝堂上的滚滚诸公而言,工部就是一个踏踏实实做事的地方,除了营造皇家的宫殿,修缮城墙之外,

    还负责天下的水利工程,和田地的开垦改造,所以工部如果做得好,那将会有利于天下

    朱允熥必须熟悉天下所有的工程,以及工部能够发动的力量,才可以考虑今后如何做事。

    “是,奴婢遵命。”

    马和领命,躬身退下,准备车驾去了。

    在一旁服侍的王忠看了看天色,询问说道“殿下,太阳快落山了,殿下在何处用膳”

    朱允熥放下手中的册子,活动活动手腕,舒缓着身体说道“那就在燕王府吧。”

    “是,奴婢这就吩咐下去,好让燕王有个准备。”

    作为一个储君,去臣子家中吃饭并不那么简单。

    记住网址26ks

    首先护卫就要先进入臣子的家中,所有无关人等都要聚集到一处,看管起来,以防有人借机行刺。

    就算是能够到身旁服侍的婢女,也要经过仔细的搜身检查。

    制作膳食所用的各种材料,哪怕是清水餐具,都要经过严格检查。

    而臣子家中的厨师,也要在严密的监视之下制作菜肴,不能有一丁一点的疏漏。

    燕王在接到宫中命令之后,也微微有些差异。。

    皇太孙亲自前来,如果对于其他人肯定是殊荣无比,可是对于自己

    燕王可是知道自己被太孙敲打,现在心中还有膈应,只不过没有撕破脸皮罢了

    皇太孙此次前来,很有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意思啊

    “臣,燕王朱棣,拜见皇太孙殿下”

    黄昏的时候,在燕王府门前,燕王朱棣带着家眷早已等候多时了。

    见朱允熥从马车里面出来,便恭恭敬敬地参拜行礼。

    “哎呀,王叔真是客气了怎能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朱允熥笑容满面,赶紧上去把朱棣扶起来,“王叔的大礼,侄儿受之有愧呀,王叔近来可好”

    朱棣客气的说道“多谢殿下记挂,臣一切都好。”

    “嗯,那侄儿就放心了。”

    看到还跪在地上的众人,便说道“都起来吧,今日是亲人相见,叙的是亲情人伦,都不必拘礼。”

    “是,多谢皇太孙殿下。”

    在燕王的引导之下,一路来到王府大堂。

    朱棣请他坐在首位上,婢女赶紧送上热茶,招呼的极为周到。

    一阵寒暄过后,朱允熥问道“王叔,为何不见三位兄弟呀”

    朱棣便让人把三个儿子带来,对他们说道“还不快拜见皇太孙殿下”

    “拜见皇太孙殿下”

    朱高炽兄弟三人恭恭敬敬的行礼,三人的身高就像楼梯一般,排列的非常整齐。

    朱允熥笑着对面前的胖子说道“你就是高炽吧按照年龄我还得称呼你一声堂兄呢。”

    朱高炽肥头大耳,身材臃肿,一脸憨厚的模样,行礼说道“殿下客气,臣不敢”

    按照年龄,朱高炽是八月出生的,而朱允熥是十一月,所以比他大了几个月。

    看了看他的身材,朱允熥嘱咐说道“堂兄是個有福之人啊,心宽体胖,一脸的福相,好生令人羡慕”

    朱高炽听到这话,心中不由的有些欣喜,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

    毕竟无论是他父亲,还是兄弟,总是嘲笑自己太过肥胖,殿下这话听着真是悦耳啊

    眼神不由得飘向朱棣,只见自己的父亲正恶狠狠的盯着自己,朱高炽不由得心中一沉,笑容也僵在脸上了

    朱棣狠狠的瞪了自己的儿子一眼,拱手说道“此子不成器,骑不得马,挽不得弓,让殿下见笑了”

    朱允熥却说道“王叔这么说就不对了,世子有世子的福气,弯弓射箭、骑马打仗,那是将军的事,王叔不必苛责。”

    老二朱高燧撇了撇自己的兄长一眼,眼睛一翻,一副嫌弃的模样。

    他的动作虽小,朱允熥却尽收眼底。

    难怪在历史上,老二总是要和老大争储君之位,就是老大做了皇帝,他还不服气,甚至还想着造侄子的反。

    原来这俩兄弟天生就不对付啊

    “你是堂弟高燧吧”

    朱允熥走上前去,颇为欣赏的捏了捏他的肩膀,

    朱高燧知道殿下这是有意考较,立刻暗自用劲儿,把身体肌肉绷的非常紧实。

    所以入手就是强健的肌肉,“不错,面色刚毅,身体结实,一看就是武将胚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朱高燧闻言大喜,立即行礼道“多谢殿下夸赞”

    朱允熥又仔细看了看他的面相,惊喜的说道“四叔,朱高燧长得和四叔真像啊都是勇武果敢

    四叔真得好好培养培养,照之而看来完全可以继承四叔的志向”

    朱高燧越发激动,脸上也渐渐泛红,身体挺立得笔直,想要把自己的优点完全展现出来。

    朱棣看了二子一眼,客气的说道“老二有些喜欢刀枪棍棒,也是非常平庸的,当不得殿下如此称赞。”

    “四叔这话说的太谦虚了”

    接下来又对朱高煦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他今年才十岁,尚且懵懂无知,听到夸奖的话就觉得非常开心。

    天色渐渐的暗下来,晚宴也就开始了。

    虽然是亲人,但也君臣有别,所以仍然采取分餐制,一人一案。

    在王府中能够作陪的,也只有燕王朱棣一人,其他人还没资格与储君用膳。

    等酒菜上齐,朱棣礼让说道“府中不比宫里,没什么好东西,委屈殿下了。”

    朱允熥看着面前满桌子的美味佳肴,点点头说道“这可比我的宫里吃的好多了,让四叔破费了。”

    “殿下客气了,请殿下用膳。”

    直到朱允熥拿起筷子,夹菜放入口中,朱棣这才动筷。

    吃着吃着,朱允熥突然问道“四叔,听皇爷爷说你将要返回北平了”

    朱棣停下了筷子,抬眼看了他一下,不明白他这么问的意思,

    只好缓缓说道“回禀殿下,臣回到京城已经有些时日了,按照日子确实该走了”

    吸了一口气,好像下了什么决定一样,行礼说道“殿下,这些年来臣屡次和蒙古人交战,有时需要风餐露宿、马背颠簸,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

    所以臣想向殿下求个恩典,容许臣留在京城养病,不知殿下能否应允”

    “什么”

    朱允熥脸上满是惊讶,关切的问道“四叔莫非身体有痒这怎么能行得赶紧让太医诊治啊瞿陶快快传令,让太医”

    “殿下,殿下”

    朱棣急忙将他拦住,“殿下不必焦急,臣的身体倒是没什么大碍,只是想要静养罢了”

    朱允熥满是疑惑的问道“四叔当真无事”

    “没有大碍,多谢殿下关心”

    朱棣又鼓足了勇气说道“殿下,臣在北平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生怕蒙古人又来寇边,时常思虑万千,寝食难安,

    还请殿下体谅臣的难处,容许臣归养京城吧”

    想要留在京城

    那怎么能行

    如果按照清朝鞑子的传统,会把所有的王公贵族都圈养在京城里面,恨不得他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做一个大家闺秀

    那样的话,就不用担心有人作乱生事,威胁皇权了

    清朝皇室被禁锢在北京地区,使得清朝在接近三百年的统治中,几乎没有出现藩王叛乱的情况,所消耗的中央资源也很少。

    毕竟是养猪嘛,费点饲料就是了

    但是时间长的养猪,也形成了“八旗子弟”的颓废。

    想要报国,却被上面的人忌惮,因此就算你再有才能,也只能搁置一旁

    所以他们每天没有事干,就只能飞鹰走狗,也不会穷死,也饿不着。

    久而久之,八旗兵失去了战斗力,最后还是被外国列强所欺辱。

    所以清朝所采用的圈养方式,起码在维护皇权上是正确的。

    可要知道明朝,尤其是洪武年间,和清朝的情况不一样啊

    “四叔,北平地区有来四叔坐镇,才让蒙古人无计可施,如果四处离开,那就是给了他们机会,必然频频寇边,肆意猖狂啊”

    “也唯有四叔镇守北平,朝廷和天下百姓才能够安稳”

    朱元璋之所以采取分封制度,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都城在南京

    因为明朝的都城在应天府,距离九边太远了,而蒙古人又是大明最长大的敌人,

    所以边关必须有非常多的大军,才可以拱卫大明,将敌人拒之于外。

    距离太远,皇帝根本没有办法很好的管控军队。

    既然有大军,那就要有大将。

    那么多的军队,交给谁朱元璋才能放心

    要知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并不全是骄兵悍将你也找出来的,而是实际的情况

    军营里面上上下下,只知道效忠将军,不知道皇帝,那还得了

    要知道一旦所托非人,边关大军全部挥师南下,那么推翻大明朝不在话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