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6章泥胚也要技术基础

作品:《汉末第一兵法家

    屯田要具有五,一是锄头,二是煮饭用的陶瓮或陶罐,三是房屋,四是睡觉的床铺。

    要支撑起万余流民出涿州屯田,刘备根基毕竟薄弱,钱财粮草全凭其义弟张飞支应,若非最值钱的粮草,李孟羲从豪强那里骗来一大堆,最要命的麻烦解决了,不然,纵是招抚两万之众的黄巾,养不了这么多人,等于白费功夫。

    锄头也不够,要按万人屯丁人手一把锄头来算,需锄头万柄。

    黄巾起义,百姓操着农具就造反了,流民带来不少锄头,但只能满足大概三分之一数量。

    张飞已遣人四出买锄头去了,以期早日补完所缺。

    锄头属于铁器,汉代盐铁私营,买锄头又是一大笔让张飞肉痛的支出。

    盖房屋最基础的,最省钱的,是盖茅草屋,再好一点,是土胚房。

    李孟羲选的是土胚房。

    大建土胚房黄土麦秸都好弄,要多少有多少。

    原材料不是问题,做土胚的模具反而不够。

    模具也得做,幸好土胚模具简单,四个木条一嵌就成了。

    若是出去建立屯田基地,一个基地百人,盖小屋子,最少三十间。

    那么,平均才三人盖一间屋,已经够慢了,要是模具不够,还得更慢,尽耽误事。

    要想有效率,做土胚的模具,少说也得几千。

    义军的物资之中,显然找不到那么多。

    有人手出去到处买锄头的同时,流民中的木匠们也到处找木头,开始做砖模。

    一到做模具,好嘛,还缺东西。

    缺很多锯子,缺很多凿子刨子。

    张飞找了半天,木工用具,才找了锯子三二

    十把。

    工具有限,做模具的速度就不会太快,模具产量提不上去,即将展开的屯田,房屋修建速度就快不了,屯田基地因此建立的速度就很漫长。

    当涉及到实务,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哪里都是问题。

    直到发现任何一个东西都极度缺乏时,李孟羲才切实体会到古代生产力低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土胚够简单了,技术含量够低吧

    可就这么原始的一个东西,想大规模生产,得大量模具,要短时间做大量模具,得大量木匠,木匠手艺不说多好吧,至少得会刨个平木板吧,处理木头,还得刨子锯子凿子等。

    弄到最后,李孟羲无奈的发现,连他喵的土胚砖也是一条科技线来的。

    一环有问题,整体就受影响。

    木工用具这一块,死死卡住了。

    流民之中,能瞬间找来少说两三百个熟手木匠,木工用具却就那么三十套,弄了半天,就那么三二十个木工的生产效率。

    李孟羲嫌随便搭的茅草屋太原始太简陋,如果屯田基地一堆茅草屋,李孟羲觉得寒酸,因此,他觉得,最低得是土胚房吧

    刘备也认可了李孟羲的想法,并鼎立支持。

    李孟羲却自个打退堂鼓了,不成,给一万流民建三千间土胚房,他喵的工程量的跟建个小城差不多了。

    本以为简单呢,在李孟羲操持屯田事务几天之后,他发现实在太难了。

    不得已,李孟羲再次降低住宅标准,先搭茅草屋,先把屯田所建起来,土胚房让各屯田所自己慢慢建也行。

    盖茅草屋需要的物资只两样,一些木杠,很多麦秸。

    甚至连绳子都不需要,麦秸本身即可以当防雨和御

    寒的遮蔽物资,麦秸一遍,也可以编成绳子用。

    在这个时代,茅草屋是唯一可以短时间内大规模搭建的了。

    民生所需,衣食住行,屯田的流民,不需要出行,需要的是食物,不远的水源地,住所,生活工具,生产工具,仅这五样。

    住所,已然解决。

    工具,只锄头,别的没有,张飞已派人买去了。

    生活工具,又是亟待解决的事。

    生活工具只有两种,煮粥的陶瓮或者瓦罐,盛粥的碗。

    甚至勺子都不用做,吃饭的时候,直接凑着瓮倒了。

    按之前李孟羲的构想,对流民来说,没地方住,或者有人霸道,把好地方住了之类的矛盾,都算是小矛盾。

    屯田所稳定不稳定,核心利害只有一个粮食分配公平与否。

    为使公平,李孟羲就认为,流民一个人有一个能煮饭的陶瓮,单人开伙,不与他人共餐,这一点尤为重要。

    这天,六月二十五日。

    刘备就为解决陶瓮的事带着李孟羲去拜访了一家做陶瓦器具的人家。

    涿州城近郊,有一个小村落。

    入村,沿着村里小路走。

    年景不好,连村口的大黄狗都瘦的干巴的如同骷髅,人来了,黄狗躺在石磨盘上,有气无力的晃起来,低声朝刘备和李孟羲两人呜咽吼叫。

    李孟羲经过时,不由得多瞅了黄狗一眼,他惊讶,这狗能瘦出骷髅模样。

    刘备要找的陶匠,留在村东头。

    到了,几间茅屋,没院子,茅屋前一个大坑,边上码着很多做好的瓦一摞一摞的灰黑色的瓦。

    刘备和李孟羲来的时候,没见大人,只有一个手脸上

    都是泥的泥娃娃蹲在泥坑边,用几个破瓦当盛泥的工具,在那捏泥巴玩儿。

    人来了,小孩儿也不怕生,也不说话,抬头看了刘备两人一眼,又低头去捏泥巴去了。

    李孟羲因为弟弟也是小朋友的关系,李孟羲比较喜欢小朋友。

    “小弟,你家大人呢”李孟羲过去问。

    小孩儿没说话,手里的泥巴拿起,手臂一甩,啪的一声,手中黄泥团糊在了泥坑里。

    然后手脸上糊的都是泥的小孩儿,爬了起来,朝几间茅屋西边的那间推门跑了进去。

    “外爷,有人找咱们。”

    小孩儿稚嫩的声音在屋里响起。

    然后,刘备和李孟羲就看到了一个老人家推门走了出来。

    见到老人,李孟羲惊讶,这老人是熟人,就是之前张飞请来帮忙做蒸酒器的老人家。

    “嗨,老叔”李孟羲挥手,热络,和老人打招呼。

    老人家瞅见李孟羲,脸上也有了笑意。

    “小哥,恁俩咋找到这来了”老人走来,就请刘备和李孟羲往屋里聊。

    “老人家,有活计要麻烦您呢”刘备笑着,说了场面话。

    老人一听,开心的哈哈笑了,“有活好嘛就盼着来活儿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