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0章屯田七策下

作品:《汉末第一兵法家

    屯田远出在外,安定为第一要务。

    安定与否,非在屋舍暖寒与否,非在有无蚊虫蛇蚁,而只在口粮。

    若,众人同食一灶,分粮若不均,身强力壮的持强临弱,冲突必生。

    彼时,殴斗厮杀并乱火起,一处屯田基业,瞬间乌有。

    故,分发小瓮,一瓮恰足一人日食,瓮小,又省柴薪,两全其美。

    即屯丁各食各灶,分食当无有冲突,屯田所于是安稳。

    地尺地尺只除量地块所用,不必常备,一处挟地尺一把,足用。

    界砖因凡屯田处,荒土乱滩,无有醒目标识,初分地块,屯丁旦日或忘,不能再识其地。

    故,地亩即分,立置界砖于地头为界,上书编号,再令取一竹片,再书编号。

    编号竹与砖同,人与地连,当无有错乱。

    屋舍搭屋建舍,为屯田首要,胚房难盖,而茅屋易成。

    每至屯田之地,可遣人四出收集树枝竹杆等物,再就近于乡人处买得麦秸茅草等,茅屋不消三人可成。

    再分泥胚模具数具留于屯田处,闲时活泥做胚筑墙垒屋,数月后,至冬日,胚房足成。

    床褥稿席被褥,急切间实难凑齐。

    故,可使屯丁编秸为稿,覆秸为被,足以御冬寒。

    屯田第三策,为法纪。

    立屯垦军法五则。

    一,屯丁昼出耕作,暮时归营,不得轻出。

    二,屯田之地杂处乡野,左临左右临村,乡人仇外,必多以提防。平日相交,不得与之冲突。

    三,屯丁之间,不得相欺。

    四,禁食生水。

    五,谨

    慎用火。

    共计五策。

    屯田第四策,为管制。

    自乡勇中,抽调精干伍长,升任百夫长,充为各屯田之所管制之官。

    再者,粮食补给,另立人手,自涿州城至各屯田所,月补一次。

    盐巴等物,按月供给。

    屯田第五策,为卫戍。

    一为,自戍。各屯田之所,百人分矛二十根,弓五张,箭一百,足震慑豺狼猛兽,及窥觑之人。

    二为,巡守。募青壮三百人以为兵,编习战阵,授其战法,兵甲戈矛弓弩其备,更严其军纪。

    而后,此部巡守之兵,往来各处,以屯田各地声势,人见我数百兵士,断不敢相欺,屯田之所于是安稳无扰。

    屯田第六策,为防疫。

    屯田之所无医无药,可派医官挟药循期往治,不使屯丁有病无医,亦不使生疫。

    屯田第七策,为牧畜鱼猎等副业。

    屯田非一时之功,一年半载亦难见收成。

    而屯垦之地,人均不过亩,月余垦毕,余下无所事事。

    可于屯田处左近村落,寻够鸡鸭羊鹅等禽畜,贷于屯丁,约时收回。

    或贷一只鸡,还一百蛋,或贷一只鸡,还两鸡,类此种种不等。

    此一者,更尽人力之用;二者,屯丁能得蛋肉补用;三者,我军贷出一鸡,可得两鸡,为生财之道,亦能稍补军粮之缺。

    此七策,为屯田详备。

    待有后补,再录。

    毕。

    洋洋洒洒,用纸十几张,雄文近千,策略七陈,条条在目。

    刘备把李孟羲写的屯田详策,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看的

    目露微笑,连连点头。

    事无巨细,皆在其中。

    有此屯田详策,屯田一事,无忧也

    到此,屯田才算圆满了。

    屯田说起来简单,要想施展起来,实则也简单。

    最简单的,一人发点粮食,给赶到屯田地去,管他死活。

    房屋啥的,让民夫自己看着办。

    这样也能屯田。

    但是,屯丁们没东西做饭,没法升火,只能干嚼干粮,用不了几天,就有人吃坏肚子然减员。

    再者,黄巾流民比普通百姓野多了,别的不说,见多了生死,甚至好多人杀过人,早就生死淡看了。

    要是不严厉约束,屯丁们跑出去投老乡家的鸡,或是挑衅路过的小娘子,把当地百姓惹怒了,人家人多势众,一下就把屯田所扬了。

    屯田所没了倒罢了,要是屯田所武力强劲,欺负的百姓敢怒不敢言,这麻烦了。

    因为屯田,把各处百姓搅扰的鸡犬不宁,好嘛,这样以来,刘玄德的名声立刻就被败坏殆尽了。

    得了区区万人黄巾的民心,若因为屯田之事,换来的,是涿郡四境几十万百姓指着刘备鼻子骂,那太得不偿失了。

    若屯田所粗放管理,不严格约束纪律,就必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同理,若是不派医官四时巡视,屯丁得病没地儿治,月月死人。

    而人力意味着什么一个人力,可把三亩荒滩开垦成三亩细土。

    又可以,在闲暇时,放羊三四只羊。

    人力珍贵,哪能浪费。

    屯田简单,但屯田与屯田也是不同的,下限和上限的差距,天与地的差别。

    而李孟羲和刘关张三人洽谈

    数日方才完成的屯田策,便是让屯田一事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屯田只是一个好想法。

    而积众人之言众人之智成熟起来的屯田七策,才真的堪称社稷重器。

    整个七月,义军全为屯田忙碌。

    二十日,关羽回来了,近八千屯丁,立屯所七十二处。

    代表着刘备义军的“刘”字大旗,已遍插涿郡境内一十县。

    刘备不甚放心,李孟羲也不甚放心,众人便一道,先把各屯田基地先巡视一遍再说。

    十几骑快马出涿州,涿州以南,阳谷县。

    阳谷县有七处屯田地。

    刘关张三人带着李孟羲来到第一处。

    只见,一大湖,湖东有村,湖西都是沼泽,在沼泽更后,大片开阔的野草地。

    一杆刘字大旗高高飘扬着,屯丁们用麦秸搭的简陋草屋一座座,小小的,矮矮的。

    来时,当地分配的百夫长,身批甲,背负弓,手持长枪迎来。

    此人便是之前随关羽征讨黄巾残部时,因功升任的什长,因为屯田地缺人管理,便委派此人,任此地百夫长。

    屯田实则,是指军事化屯垦,要用军事话的手段来管理。

    屯丁们捡来小的树枝,把屯田所四周围了一圈,就像一道小小的城墙,把寨子和之外的空间,区分了开来。

    寨子内部,大大小小的草屋不下三十个,错落有致。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