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7章工欲善其事

作品:《汉末第一兵法家

    八月二日这天,这一天李孟羲关于行军,关于战争最大的一点感悟就是,在古代的后勤背景下,需要随军带一些木匠的,以便随时维修坏掉的车辆。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孟羲不停的问关羽,问刘备,问说咋个不带木匠呢,咋能不想着带木匠呢。

    关羽被问的脸上挂不住了,他咳了一声,悠悠说道。

    “出军在外,车马皆齐,然木工未带,此谋事不备,某之失也”关羽无奈的承认了自己的失误。

    毕竟,这就是他的失误啊。

    粮草车马这些事务,李孟羲都没管过,也没插手,怎么也不该是李孟羲的问题。

    “那咱们看看后边遇到了有村落,就召点木匠这走这么远了,再拐回去,也来不及了。”李孟羲作为义军的一员,尤其是作为军师,认真的想着办法。

    听了李孟羲的建议,关羽沉声,眉头一挑,“不必去找,我军中就能寻到木匠。”

    “啊”李孟羲惊讶了,一时摸不着头脑。

    这什么叫军中就能找到木匠。

    原来是这样的。

    李孟羲毕竟不是汉代人,他对当时的社会状态根本不了解。

    在李孟羲想来,发现缺木匠,就看遇到什么城镇之类的地方就可以招募木匠。

    而实际上是,当关羽也发现忘带木匠,此时缺木匠,关羽立刻就想到在乡勇们中找。

    为什么是这样

    因为木匠这个行当,属于很普遍的手艺,义军千余人,在这么大的人数基数下,肯定能找出来几个会木工活儿的乡勇。

    这是常识,木匠不说遍地是吧,至少不少见。

    因为常识不足,对汉末社会

    环境不了解的缘故,因此,涉及到细节之时,李孟羲就显得有些生疏和笨拙。

    他能想到去招木匠,却不能想到,乡勇们其实就可能有很多木匠。

    李孟羲一听军中就有匠人,他坐不住了,立刻就爬起来去找。

    看李孟羲风风火火的样子,刘备关羽都笑了。

    刘备和关羽说,到底是个孩子,劲头足。

    李孟羲去找木匠了,乡勇们那么多,李孟羲相熟的却不多。

    也就只有那两什人比较熟。

    一什,是车夫老铁所在的那一什,因为老铁的关系,李孟羲跟着过去蹭了两顿饭,因此和这一什的人熟了。老铁这一什的什长也就是狗子,因为被李孟羲点明了前途,在训练时分外卖力的那个。

    而另一什,同样也是因为和某人相熟,李孟羲才和他们熟悉的。

    另一什就是猴儿那一什。

    要找人,李孟羲自然要先从熟悉的地方开始找。

    第一站,狗子一什。

    夜里,乡勇们十人一什,十人一堆火,各自谈的火热。

    在没开始教乡勇们学字之前,晚上乡勇们谈天说地的各种吹牛,但从几日前,开始让乡勇们学数字之后,每到晚上,学风渐浓。

    由各什长向自己什里的人传授傍晚学到的知识。

    人和人的差距还是有的。

    再怎么说,李孟羲前世则是受过正统教育的,他能比较清楚的高效率的教会什长们学字,但是,什长们领悟了之后,因为沟通能力等问题,向下教的时候,质量一言难尽。

    远比不上李孟羲亲自教的质量。

    这不,当李孟羲来的时候。

    什长狗子怀里抱着个木盾,拿着树

    枝,啪啪的在盾上牌,一副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我不是将说这是他妈的零蛋,这是九,带个衣巴尾巴的这是九,木衣巴的是零蛋”

    李孟羲听到有趣,想笑。

    他走来。

    听见了脚步声,乡勇们都抬头来看。

    “吆”狗子见了李孟羲,忙把盾放下,作势就要起身。

    “坐莫起。”李孟羲笑着,说话间就过来,挤在了人堆里。

    “咋样,大家学着还行吧”李孟羲看了一圈,好奇的问。

    不问还好,一问,狗子的表情就变得一言难尽了。

    “哎呀一个二个死笨”

    狗子这家伙,他才学了几个字啊,不就比别人先学了一步吗,就得瑟上了。

    李孟羲忍不住笑了。

    “好了,打搅你们了。我是来找木匠的,你们这儿有人会木工活不”

    狗子一听,“这儿”立刻就指着什里一个人,“耿豪小豪哥儿。他就会木匠”

    那个被叫小豪哥儿的乡勇,是个腼腆木讷的年轻人,在狗子这一什,他几乎是木讷了。

    李孟羲跟狗子一什人接触时间不短了,但这个小豪哥儿,愣是没主动说过一句话,极没有存在感。

    李孟羲看向木匠小哥时,木匠小哥也不说话,朝李孟羲咧嘴笑了一下。

    “那走,咱们去找关将军”

    李孟羲离开没多大一会儿,就领着人回来了。

    “关将军,我找到木匠了”

    人未至,声先至了。

    篝火暗淡的光影中,出现了李孟羲小小的身影,和李孟羲一张洋溢着振奋的小脸。

    “咱能修车了吧。”李孟羲开心的说着,他看着关羽。

    此时,那个木匠小兵跟过来,有些拘束,刘备不因小兵身份卑微而疏忽半分,面带笑意和煦的跟小兵搭了两句话。

    不过是吃了吧晚上不冷吧

    就这些平常的话。

    “木匠有了,一次车再坏了,就不用扔车了。”

    李孟羲宣布着。

    关羽呵呵一笑,他看着天真的李孟羲,笑着摇头,“羲儿,这车怕还是修不了。”

    “木匠是有了,可我军中,锯子凿子等物,可是一件无有”关羽无奈的摊了摊手。

    啊这

    李孟羲面色一囧。

    原来还得找木工用具啊。

    刘备哈哈大笑。

    笑完,刘备安慰李孟羲还有跟李孟羲一路来的木匠小兵,说等明日,就令游骑多转转,看哪里有村落,就去把斧头锯子啥的,买他一通。

    说罢,刘备起身,正色朝李孟羲身旁侧后的木匠小兵正色抱拳一礼,“小兄弟,即通木工技艺,我军中车马,就摆脱小兄弟了”

    木匠小兵立刻激动的手足无措的,笨手笨脚的动作很大的朝刘备躬身抱拳回礼。

    此情,李孟羲全然看在眼里。

    要说,刘备的确是有点水平的。

    刘备礼数做的多足,李孟羲敢确定,这个木匠小哥此时心中必然是有种肝脑涂地无以为报的激昂。

    八月二日,李孟羲把这在一天之中学到的东西,在睡前写下了。

    一是,行军之时,车马易坏。

    二是,军中当备木匠。

    三是,木匠较为普遍,容易找到

    。

    四是,不仅要备有木匠,还应准备好木工用具。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五是,看到晚上什长狗子教麾下乡勇学字的时候,进度堪忧。或者,可以采取评比的方法来促进教学。

    比如,抽查各什的学习情况,若是一什之人,全部都把学到的知识掌握了,那么,说明什长教的用心,什长有能力。可以适当奖赏。

    反之,可罚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