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4章车轴要用槐木

作品:《汉末第一兵法家

    关于猪的阉割技术,传说中,东汉末年,也就是现在,名医华佗说给曹操开颅治病,曹操怀疑华佗杀他,一怒把华佗关入大牢。

    临被处斩前,华佗把一生心血所著的青囊医书赠给了狱卒。

    随后,华佗死,狱卒把青囊书揣回家,夜里灯下看,狱卒妻子恐招来祸端,夺过青囊书丟到了火里。

    狱卒赶忙就去火里捡,可惜,青囊书已被烧的只剩最后两三页,只剩些阉猪阉羊之术。

    也就从这儿,阉猪阉羊之术才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

    传说是这样的。

    而据李孟羲所知,农村阉猪和阉羊手法还不一样呢。

    小时候,看人家杀猪,阉猪就是拿刀割的,阉羊少见,小学的时候,爷爷养的小羊羔,羊羔长到半大的,阉的时候,是拿绳子把羊蛋绑着,然后拿铁锤把羊睾丸砸碎,就等于把羊阉了。

    阉猪和阉羊的不同点,就在这里。

    至于为何手法不同,可能是猪和羊的生理构造不同的,阉割难度也不同。

    李孟羲考虑好了,等傍晚扎营,就把猪腌了。

    行军继续,猪还在哼哼。

    小孩子玩个什么东西,耐心是不长久的。

    小砖死抱着猪玩了一会儿,他就不想玩了,小猪不老实,乱拱,四脚踢腾,小砖很快就支捂不住了。

    终于,一个不留神,猪从小砖怀里跑出去了,小砖嘴一撇,哭了。

    李孟羲又好气又好笑。

    车夫老铁把车停下,还没准备下去逮猪,小猪哼唧一声,后边有人把猪帮忙抓过来了。

    李孟羲谢过好心的战兵,双手抓着小猪的腿接过。

    “你看看你,要拿过来玩。”李孟羲教训弟弟,“现在咋办猪放哪”

    已经考虑好猪不杀了,太久,做肠缝合术,小猪扛不住,就算杀了吃肉,小猪也没二两肉,已经决定养

    着了,猪养在哪,还是个问题。

    李孟羲想到了木工营,木工营等于是现在军中工厂,缺啥了找木工营看看能不能做出来,就对了。

    于是,李孟羲把猪仔儿拿到了木匠营去,交待鲁犁,看能不能做个养猪的笼子,还有木的猪食槽。

    鲁犁接过小猪,如同接了个炸弹,拿着都不知该怎么放好了。

    李孟羲把猪留下就走了。

    同是木匠营的匠人们,看着鲁犁手足无措的样子,就觉得好笑。

    小猪的到来,给木匠营添了点乐趣。

    虽说军中肉食缺乏,这小猪也没匠营的份,但吃不了猪肉,能看到猪跑,听到猪哼哼,也能解解眼馋。

    李孟羲把活儿撂下就不管了,一堆木匠,工具木头都放在车上,跟着车走,比别人轻闲的多,他们正无聊,便边走边开始七嘴八舌的商量说,猪笼咋做。

    “拿竹批子编一个得了。”

    “木竹子照哪找”

    “那拿几节棍,对一个,猪也不大,笼也要不了多大。”

    拿边角料木棍做一个小笼子,这个方法,得到了木匠们普遍的认可。

    笼子是有了,还得猪食槽。

    匠人们三言两语商量的方法是,拿截树干,掏一个得了。

    活轻巧简单的很,有木匠无聊的不行,叫住前边拉车的同营人,“嗨,停车,让我上去。”

    吭吭哧哧拉车的人并不听,回头看了一眼,骂道,“狗日的车沉死了,你往上爬干球”

    “你管我干球”说话间,木匠手一扒拉,翻车上去。

    这是一辆装了半车杂七杂八东西的车,车上大多是木匠们各自的铺盖和行囊,除此之外,则是一少部分工具,和一少部分半加工好的木料,比如做车轮用的方木,刮车辐条用的细木条等。

    痞赖木匠爬上了车,时不时跟拉车的人骂上两句,骂的你来我往,热闹

    的不行。

    边跟人骂着,这个木匠在车上翻找着,翻出来几根木头,比量着长短。

    木头都不够长。

    拉车的人又骂了,木匠还口回骂几句。

    跟在一旁走的鲁犁看不下去了,鲁犁劝道,“你还是下来自己走。”

    要是一般人,听劝就下来了。

    可这个不怎么守规矩的痞赖木匠,脸皮比较厚,这个痞里痞气的木匠朝车头拉车的同队骂了一句,“我说石头,老子坐下车,把你急球里。老子一会儿也拉你不就成了。”

    说完,此木匠立刻变了一副笑脸,朝下看来,“你说对吧,营副,俺在车上,又不是歇着,俺还能削两根辐条不是”

    说着,这木匠还真的拿起木辐条,拿镰刀装模作样削了起来。

    鲁犁嘴巴张了张,不好说什么。

    说他懒吧,可他也在干活,说他对吧,可是匠营的人,换着拉车,没有谁爬车上坐着不走的规矩。

    鲁犁感觉不爽,至于哪里不爽,也想不明白。

    正要再说他两句时,车上痞赖木匠,削两下辐条,不削了。

    “哎,我说营副,”痞赖木匠丢了手里的镰刀和木条,侧过身体,转头向鲁黎说到,“营副,咱车要是多了,空车要是够。咱们一个人个车,车上再坐个人。

    坐车上,大活儿干不了,小活儿不也能干”

    “省的一走一天,啥都干不了。”

    说罢,痞赖木匠灵光一动,眼睛顿时睁大,朝看过来,直直的看向鲁犁,“哎,营副,俺这个想法,是个想法不”

    鲁犁水平有限,为人又木讷,脑子又不甚聪明,想法不想法,鲁犁判断不出来。

    其实,鲁犁什么想法都不知道有没有用。

    李孟羲交代,木匠们说了啥想法,让鲁犁记着之后,汇报上去。

    鲁犁就记住这一点了。

    鲁犁点了点头,“我给你

    问问。”

    说罢,看着痞赖木匠啥活儿不干了,坐车上背靠着车栏悠哉起来了。

    “你给我下来”鲁犁不满训斥。

    痞赖木匠尴尬笑了笑,咚的一声。翻身下车。

    此时是下午。

    游骑商队自组建之后,又快又好。

    商队就两队,每队是三个骑士,加一辆空马车。

    沿大军行进方向,两个游骑队,左右散开离大道深入数里,去寻找村落。

    义军在快速成长,所有人,方方面面都在成长。

    李孟羲越来越熟悉各项事务,他在飞速进步,拿游骑商队来说,游骑队也在稳步成长。

    一个商队,四个人,三骑一车,其中,采买的整个流程,包括遇到路人该怎么交涉,去村里采买该怎么交涉,有一整个流程。

    游骑商队八人,渐渐熟悉起了采购流程,做采购的事,越做越顺手。

    采购,本质上是花钱。在手上百贯钱可随意花销,这是份好差事。

    游骑商队左路那队,路上又遇路人。

    那是一对爷孙俩,世道不宁,背柴的老人手里还拿着跟人高的削尖的竹子以为防身,当游骑商队远远过来,路上烟尘起,老人脸色一变,拉着孙子就要翻沟跑路。

    “吁”为首骑士,一粗豪汉子,立刻勒缰驻马。

    “你们在这儿等着。”朝后吩咐一句,骑兵队长翻身下马,缰绳交给别人。

    “老人家,等等”骑兵队长扬手招呼。

    那对要逃跑神色惶惶的爷俩,猛的被叫住,顿时吓的止步,害怕的回过头看。

    当看到骑兵是下了马,有个领头模样的人徒步走过来,身背柴捆的老人不由得的就放心了不少。

    走近,话未先说,骑兵首领就把腰间钱袋子解下,也不看,随意掏了一把钱,笑着看了缩在老人怀里,一脸害怕的小娃娃,看着脏兮兮的小娃娃,骑兵首领

    就想到自己家军师了。

    不由分说,把钱塞进了小娃娃手里。

    老人都愣了,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

    “老人家,我等是涿郡义军,讨伐黄巾路过此地,军中物资不足,想就地采买,这附近可有村落”

    老人很警惕,推脱说自己不是这附近的人,是走远路路过的。

    任凭骑兵首领如何问,老人就是说不知道。

    无奈之下,骑兵首领大气的抱拳一礼,“那罢了,老叔,再会”

    说完,骑兵首领潇洒的走了。

    背柴老人拉着孙子,就站在路边,看着三个骑兵和一辆马车从眼前走过。

    人影都走远了。

    “爷,你看这。”小孙儿拉拉爷爷的手。

    老人低头一看,看到孙儿手里一把的当十好钱,少说,大几十文。

    老人这才反应过来,刚过去的军爷说帮忙带路买东西,人给的钱忘还回去了。

    骑兵速度很快,空马车颠颠的跑的也极快,人影更远了。

    老人呆看了片刻,“哎”老人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朝骑兵背影高喊了一声。

    骑兵没听见,没听。

    人没听见就算了,老人说。

    就要走,却看到前边的骑兵停住了。

    骑兵队长回来,听说老人愿意带路,大喜过望。

    “老叔,恁就坐车上,快一点。”说着,就把那个小娃娃抱起来,放到马车上。

    小朋友开心的咯咯笑。

    有老者带路,游骑商队在乡间小路,七拐八拐,找到了一个荒凉的小村落。

    匆匆买得,麦秸半车,板车一辆。

    好木头,村人们伐下来沉在水沟里沤着的木头,买了两根。

    余下的,锄头两柄,镰刀收了十几把。

    然后,游骑商队匆匆走了。

    游骑商队来的快,走的也快,风卷残云的匆匆买了点东

    西,一刻都不留。

    其他村人听说有收东西的人来,等赶来的时候,人却走了。

    卖了东西的村人,看着手中满满一捧钱,犹如梦里。

    “栓叔,这人你哪遇上哩”赚了好大一笔的钱的村人,满脸笑意的问把人领来的栓叔。

    看着骑兵们离去方向的老栓收回目光,看了村人一眼,“路上遇住里,人说涿郡义军。涿郡是哪,俺也不着。”

    旁人便好奇,“栓叔,你把人领来,那伙出手阔利,俺们都卖东西,你咋个不卖”

    这一问,把老栓子问住了。

    老栓子脸上皱纹抖动,“恁娘”老栓子瞪大了眼,“恁娘”他嘴唇哆嗦骂了一句。

    老栓子一拍大腿,“老子光顾着喊你们发财了,自个儿忘了”

    肠子都要悔青了的老栓子,看了一眼旁边地上,拿钱当玩意儿玩的孙子一眼,“瓦儿,钱拿回家,给你爹,白弄木nier了。”

    瓦儿擦了擦鼻子,把在地上轱辘来轱辘去的钱一个个捡起来。

    虽说热心好义,遇到一伙好买家,只顾着叫左邻右舍,把自己忘了,但好人好报,老栓子也得到了好处。

    什么都没来得及卖的老栓子,白得当十钱八枚。

    总得来说,义军外出采买,花的钱是比较浪费的,给的价钱是平常物价的两倍或三倍不止。

    但区区一点钱,多花是有意义的。

    钱放在军中,又沉又不能吃,带着还要浪费运力,花出去则能换来急缺物资。

    李孟羲给了游骑商队完全的独断权,一大篓子钱,先花完有功。就区区两个商队,总共就八个人,两个马车,就这,只要多于一个,李孟羲就能让商队竞争起来,这激赏之法,他算是玩的熟透了。

    因此,游骑商队出手才那般大方。出手阔利,又正符合经商策略。

    义军商队如风来,如风又去,给

    又一个无名村落,留下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谈资。

    要说那伙儿人可真怪,车马到村里来,村口的俩人说着不进来,也不下马。

    再说,买东西买的也怪。

    那烂木头,买他干啥麦秸你就恁稀罕,能买半车。

    与骑士们交流不多,村人只依稀记得,村口骑士,拿着一杆刘字大旗。

    姓刘的是谁,村人不知道,也不清楚。

    第三百二十三章 成长中的义军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