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4章初次战略层面的交锋

作品:《汉末第一兵法家

    二十八日,义军拔军进发。

    张飞领斥候前驱,关羽战兵在前,刘备在中,客将卢钟在后。

    俘虏两万人夹在战兵队列之中,民夫则夹着淄重队前后。

    行军之时,于妇孺营中, 漫长紧凑的车队里,有些车上有一群活泼的小孩子叽叽喳喳的,间或有一些怕生的小孩子。

    叽叽喳喳的小孩子活泼胆大,衣服干净,且面色红润,观之康健,这是义军中的小孩子。

    胆小的小孩子则衣衫破烂, 面色晦暗,且大多干瘦,这明显是新从俘虏中过来的。

    义军物资优先供应的是两处,一处是伤兵营,一处就是妇孺营了。

    军中小灶,也只在伤兵营和妇孺营开。

    军中旧有的小孩子们,一段时间吃饱喝足,身体都健康了不少。

    俘虏营中的老弱妇孺是不需要招抚的,直接安排到妇孺营就好。

    小孩子,老人,这些群体怎么可能会暴动作乱。

    俘虏中的小孩子们到来这里,很拘谨,跟着的大人也一样拘谨。

    只一点,单单自家孩子能上车上坐着歇脚,无数跟来的大人此刻已经收心。

    后边,刘玄德骑着马来,抱来许多布匹,马也不停, 布一车上丢一匹, 让妇人们把布剪开, 看谁家娃娃没衣服,给缝一件。

    妇人们拿过布,真就帮着剪布缝布,不两刻,就凑合成了一身衣服。汉服形制真的方便容易制作,很少需要缝。

    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子,妇人把衣服穿给小孩子时,边上跟着的大人,眼中一热,想给人些钱,可手里一文钱也没有,只能不住的说好话。

    车上一农妇笑着道,指着车上众多小孩子,“看这些娃娃,身上本就没个好衣服,是来咱义军,人给做的。”

    一搭话, 两下就熟了。

    一聊, 新来的人惊讶, “任们也

    是黄巾”

    本以为, 妇孺营中那么多大人小孩儿,是刘备军的家卷或者什么,但万万没想到,竟会是黄巾,竟也是俘虏。

    妇孺营只是一角。

    于民夫队伍中,有时路边若是有长草,民夫们会过去把草拔走。行军途中,民夫队伍中不少人腋下夹着麦秸,边走边编鞋。这些采草编鞋之人,不少是新民夫。

    就如之前一样,收草鞋的时候,虽然收百双就不收了,但却意外调动了民夫们的主动性和生产积极性。明知鞋已经不收了,民夫们还是采草,采集一切有用物资。

    俘虏营,俘虏营按两千人一营划分,共十营,俘虏营是行军走的最快的一部分,队伍拖的又长,走的又慢,边上跟着的游骑得时不时催促。

    俘虏本该就是这个样子。

    从而或就从侧面显示出了义军招抚之效的成功。

    俘虏有多乱,多慢,民夫又快又紧凑,比较就越明显。

    自二十八日,义军先是西南行军,再东到鸡泽,广平,曲周,再前,便是广宗。

    一日,斥候突然来报,说前有黄巾大队人马。

    义军人少的时候,反应倒还能快,现在庞然五万余众,前边有战事,游骑急往奔走传令。

    李孟羲正在车厢里闭着眼睛假寐,小砖不在,小砖跟其他小孩子一起上课去了,忽然听得游骑呼喊着朝后面跑,李孟羲一骨碌爬了起来,忙推开窗户往外看。

    怎么了怎么了李孟羲伸长了脖子瞅,满心疑问。

    好一会儿,刘玄德过来。

    李孟羲远远叫住刘备,问发生了什么事。

    刘备说前遇黄巾大部人马。

    也就是,要有战事了,李孟羲立刻来了精神,“我也去”

    他想跟着去看打仗。

    刘备便带着李孟羲一同往前军去了。

    关羽刘备李孟羲,领骑队并数

    百士卒离军前驱,二里地处,大道正中撞见一队人马。

    离远看,黄巾旌旗招展,少见黄巾有如此多的旗号。

    上书“天公将军”杏黄大旗之下,隐约可见一身穿宽大道袍道人模样的人。

    义军人马停住,对面立刻冲出一骑。

    “对面听着听着天公将军在此快快投降”

    敌将嚣张,并且来叫阵,关羽怒了,拍马出阵。

    众人正准备看关羽大展神威,却不想,敌将狡诈,突然丢枪拿弓,对着关羽就射。

    两下距离远,这边关羽刚冲出去,那边敌将就换弓了。

    李孟羲看的一个紧张,其实敌将仓促远射,射不到人,太远了。

    果然,敌将嗖的一箭射完,箭偏了有二里地,歪歪斜斜钉在边上。

    敌将一箭仓促射完,弓也不要了,顺手把弓丢了,急忙拨马回阵。

    敌将此做派,却把关羽气的不轻。

    眼见敌将回阵,关羽只能忍下怒火,也打马回阵。

    冲了半截就退了回来,关羽憋屈无比。

    然后,关羽令骑队出动,左一队百人,右一队百人,准备左右冲击敌军。

    然而敌军变化比义军这边还快。

    关羽还在安排冲阵队形,那边,见黄巾一阵旌旗晃动,黄巾不打招呼,直接扭头跑了

    这让李孟羲意外。

    一想正常,对面张角见我军中全是甲士,自然吓得逃窜。

    敌军逃窜,关羽自然立刻趁势追赶。关羽领骑队撵着黄巾溃兵追去,后边步阵紧随,喊杀震天。

    然而没追出多远,李孟羲又看到,追前的关羽骑队忽然一个急停不追了,眼睁睁的看着黄巾溃兵逃远。

    心知有异,李孟羲和刘备赶紧过去。

    却说到底是为何,关羽会突然骤停。

    挤到前边,李孟羲瞅见,关羽站在一道横路深沟前。

    见李孟羲来,关

    羽指了指深沟道,“看,陷马坑。”

    李孟羲往所谓的陷马坑里一看,不过是一道很深的沟,沟里插着许多尖利的木桩。

    这便是陷马坑,万一骑兵冲的勐,一个不慎,战马一脚踏空,就掉下去扎死了。

    李孟羲想起来了,古代战争,是有这玩意儿来的。

    关羽往道路尽头看去,黄巾溃兵的尾巴,越逃越远。

    关羽眉头皱起,目视黄巾溃兵逃遁的方向良久。

    关羽隐约觉得不对。

    “羲儿,你看这陷马坑,浮土没有一点堆在路上,且这坑又宽又深,我且问你,你熟知匠力,如此深坑,我与你两百人,锄锹齐备,半日之久,你能不能挖出如此深沟”

    李孟羲就蹲在沟边,探头往里瞅。

    边上刘备怕他掉下去,伸手一把拽住。

    李孟羲看着沟,宽丈余,深则一丈多不止。

    如此深沟,横了半条路,长丈之长。

    莫说两百人,挖沟的时候,人再多,没用,人多凑不到前边,使不上力。

    挖沟也就同时几十人的活计而已。

    如此深沟,显然花费了不少功夫,非一时能为。

    李孟羲站起,抬头看向关羽,道,“此陷马坑非仓促可为。”

    关羽点了点头,“这便是有疑之处。张角如何知我等要来又如何料定我军必走此路,早早做下这许多准备”

    关羽声问,李孟羲一想也是,再结合片刻前黄巾不战而退的异常之举,越想越觉得,黄巾是有什么阴谋诡计。

    这么一想,李孟羲觉得也对,方才杏黄大旗之上,写天公将军,旗下一身穿道袍之人,此人应是张角。

    能把大汉搅的一团乱糟,张角应该有点本事。

    这就对上了,诈败,诱敌深入,陷马坑,刚才追击正勐,要是新手骑兵,警惕性不够,马术不好,刹不住车,直接撞沟里去了

    。

    黄巾不大一会儿,逃的没影了。

    李孟羲往道路尽头看,道路尽头,烟尘滚滚未落。

    “往前是何处”李孟羲皱眉问。

    “乃广宗也。”关羽道。

    广宗

    一听此地地名,李孟羲便心有了然,广宗,未来张角不就是病死在这里吗然后张角主力也是在广宗覆灭。

    想到此节,李孟羲有了考量,他目视尘烟渐息的远道,点头道,“既张角在前,广宗又近,管他张角如何,我大军倾轧而去,以堂堂之势压之,料想他不能耐我如何。”

    刘备关羽二人听到李孟羲建议,觉得如此也好。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