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7章 征伐西夏

作品:《夏商之际革个命

    等老头坐定了,商汤再拜稽首:“老神仙,现在予一人遇到的困难想必您都知道了,到底怎么回事呢是闹瘟疫吗”

    “呵呵,不是不是,不是瘟疫,”老头捋着白胡子说:“其实这病很简单的,就是水土不服。你们商人从东方千里迁徙到西亳这里,许多人水土不服,就病倒了,并非是瘟疫。当然啦,如果不及时救治,死人太多,可真会造成瘟疫了。”

    “水土不服”商汤开始恍然大悟了:“天啊,予一人怎么没想到唉唉,其实巫医们也没想到。该怎么办呢”

    锡则子说:“这个也很好办,小老儿先给君上一个药方,让病人们先按照这个服药,可以缓解水土不服的症状,防止再死人;然后您派快车回景亳去,从那里多取些水和土来,把这里的水打来之后,在里面放些景亳的水和土,静放几日,再拿来烧开饮用,适应些时日,就可以克服水土不服之病了。”

    商汤急忙让寝宰奠去召巫医们,很快巫竞等人就到了,锡则子口述药方,还分成人和儿童两个方子,让巫医们按照方子配药,或作药粉或熬制汤剂,赶快给病人服用。同时派人带着上百辆轻车回景亳去取水土。

    病人们服了锡则子的药方之后,有的很快就痊愈,即使是没痊愈,病情都大大减轻,至少死不了人了,商汤松了口气。

    一个多月后,从景亳取水土的人回来,按照锡则子的办法用之,果然有效,病人们大多都康复。

    商汤的水土不服好了,可是疥疮还是不好,肯求锡则子也给想想办法。

    老头说:“呵呵,这个好治,君上找个浴鑑来,老朽自有用度。”

    纴巟夫人急忙让人搬来个浴鑑,又称浴盘,也就是洗澡盆,盛满热水。

    锡则子拿出一包丹药来撒在水里,然后用手指在水里指指画画,嘴里念念有词,念完了,让商汤到浴鑑里沐浴。

    到浴鑑里泡了不到半个时辰,商汤就觉得通体舒泰,身上也不疼不痒了,疥疮竟然豁然而愈,一身轻松,就象获得了新生一般。

    从浴鑑里出来,商汤看到水里隐隐有光,附身定睛细看,水中出现了几个文字画,那几个字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商汤觉得这几个字很有启发教育意义,他下令匠人用青铜重新给自己铸造了一个新的浴盘,就把这几个字铸造在上面,一直流传到后世,称为“汤之盘铭”,就是商汤浴盘上铸造的铭文。

    “汤之盘铭”是在礼记大学里记着,说铭文是神仙锡则子传授的是在老子八十一化图里记着,不过,据今世学者研究,其实是古人误读了古文字。

    那个所谓的商汤的盘其实不是商汤的洗澡盆,而是古人为了祭祀祖先时铸造的祭器,根据惯例要把祖先的日名铸造在上面,所以那上面铸造的应该是“兄日辛,且祖日辛,父日辛”,就是兄、祖、父的日名都是“辛”,其中“且祖”的地位最高,铸造在中间;父比天,天道尚左,“父”就铸造在“祖”的左边;子比地,地道尚右,“兄”就铸造在“祖”的右边,而古人读书是从右往左读,顺序就是“兄日辛,且祖日辛,父日辛”,因为“兄”与“苟”形近,“且”与“日”形近,“父”与“又”形近,“辛”、“新”音同通假,结果都读错了,反而读成了一篇名言。

    总之,在锡则子的努力下,不仅治好了商汤的病,连国人的病也都治愈了。商汤大喜过望,他请锡则子先别走,一定要给大家讲讲长生不老之道。

    锡则子也没推辞,就在莽宫大室开了十天的“养生长寿大讲堂”,主要是讲养生长寿之道,所谓“太一九转金液长生之道”,商汤带着伊尹等群臣当听众。

    史官们把锡则子的讲课内容记录下来,经过历代的传授、增补、整理,最后形成一本书,就是道家的重要文献之一的长生经一说即道藏中收录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锡则子认为,人要想悟道、要想长生不老,“清净”是根本,后来老子里说的“清静为天下正”就是这个意思。

    商汤倒是想清净来着,可刚有这种打算,北边就来事儿了。

    崇国和黎国传来急报,淳维的西夏军队打来了,来势汹汹,希望君上赶快想办法应对。

    原来,淳维到了西北之后,在今天的山西安邑一带建立了都城,仍自号“下土方”,简称“下方”,也就是“夏方”。淳维坐玉斗、执金椎,自号“夏后”,号令有夏诸国。

    有仍的夏邑被攻克,夏朝灭亡,大量的夏朝所属方国就都向西北迁徙,逃避商人的统治,前后投奔西北的方国、部族八百有余,同时又收拢、兼并了一些西北原始的方国部族,不到十年就壮大起来,方国、部族超过了千数。

    这次淳维就调动了四万兵力,开始向东南进攻,他的目的是杀回故土,夺回夏朝的天下。

    商汤闻报,勃然大怒,发誓要灭了淳维这个夏人的余孽。

    首先他颁布命令,那个所谓的“下土方”以后不许这么叫,因为“下夏”在我大商这里已经没有了,就称他们为“土方”;也不许叫“夏后淳维”,而要称“土伯淳维”。

    然后下令,调集六万兵马,自己亲自带队,准备北征,一定要把淳维干掉。商邑西亳这里的一切事务全交给伊尹、臣扈、咎单、莱朱搭理,同时负责调集援兵和军需。

    为了便于军事行动,商汤征调役夫,在西亳东北十二里的洛水北岸重新建了一座城,南北长二里,东西宽一里半,用来调集军队和粮草军需,因为商人把调集人员称为“登人”或“同人”,所以这里就叫“同邑”,后来写了通假字作“桐邑”。

    在这里作了行宫、府库,在城西北到北边建了数十个储粮的巨大仓囷,每个仓囷可储存粮食数万石。

    为了便于武装军队,还特地在这里建造了冶铸作坊,把负责冶铸的百工都搬到这里来制造兵器,后来人们把这里称为“桐宫”。因为这里是调集兵马用的,由大司马主管,后人也称之为“上司马城”,也把这个地方称为“上司马”

    商师在商汤的率领下,除了留守西亳的官员之外,其他的群臣众将都参战了,包括雪狐姬率领的南北二皋的野蛮人军队,倾尽国力,和土方的战争整整打了三年多。

    开始土伯淳维率领的土师势头迅猛,向东南一直打到封方又称封父,今河南新乡附近,离原来的西夏已经很近了。但是,西夏军却犯了个严重的错误。

    本来,一些已经归附大商的虞夏旧国是很想重新恢复有夏江山社稷的,西夏军南征,他们开始都欢欣鼓舞,做好了迎接反水的准备。如果淳维能好好拉拢、利用这些旧势力,还真有复辟的可能。

    可谁成想,西夏军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收编的西北野蛮土著的士兵,所到之处,烧杀掳掠,凶狠残忍赛过虎狼,其他士兵也跟着一起搞,只要不是他们当下的盟国或势力范围内的属国,无论是旧国新邦都不放过,九隅无遗、扫荡一空,就象蝗虫一般。

    西夏军的暴行自然遭到了所有方国的仇视,连原来想重新归附他们的国家都转了轴子,铁了心地帮助商人了。

    就这样,淳维的西夏南征军很快就陷入了大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商师和各方国部族军队的联合打击下,连连失利,被打得步步后退。

    商汤十二年秋七月的时候,双方在崇石原会战,经过一个多月的十多次激战,土师最终大败亏输,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淳维的三弟司马堪离战死,淳维的异母兄弟损失了11人,大臣将领和属国的首领更是伤亡无数,自己也中箭受了伤。

    土师仓皇撤退,商汤不依不饶,带着商师一路追杀,直逼土邑。

    也就在这一年,商朝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大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