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2章 修典起乱

作品:《夏商之际革个命

    此后,事情一切归于正常和平静,照旧是伊尹和湟里且辅助商至料理国政,而以伊尹为主,大部分政务都直接由伊尹说了,实际上他已经成了商王朝的执政大臣,许多事可以跳过商至直接做决定,不用汇报。

    实话实说,从商至即位后这三年,大商的日子过得并不是很好,虽然万国来朝,积极贡献,可大商的日子照旧过得紧紧巴巴的,因为开支浩大,损耗得厉害。

    这事儿商王至就亲自体会到了,他即位的第二年,纴巟就张罗着给他操办婚事,找了几个大国的女子,不是年龄大就是年龄小,或者辈分不合适,都没成,小国的又不能考虑,为难。

    商汤有个姬妾叫黾风,有仍氏人,是仍侯由的小妹妹。黾风告诉纴巟,仍侯由有个孙女叫女姎,也是自己的侄孙女,已经成年,容颜美丽、德行贤淑,可以考虑一下。

    有仍是个大国,而且和有莘一样,该国的美女也是古今闻名,这个前文书也说过了。

    于是,纴巟就派人到有仍去考察了一番,果然如黾风所说,非常满意,就为商王至迎娶了这位仍国的女公子女姎。

    因为任国是太昊之后的风姓,所以叫姎风即殷墟卜辞中大甲的配偶妣辛,成为大商的元妃,而纴巟就成为皇太妃。

    商至年龄小可有心眼,他专门让人在后宫专门修建了一座舒适华丽的宫殿,取名叫“颐寿宫”,给祖母养老的,以表孝心,之后纴巟就一直住在那里,很开心。

    在给商至操办婚礼的时候,因为商王室财政紧张,许多本来该很豪华铺张的场面都被从简,弄得商至在万国诸侯和群臣面前很没面子。

    商至小小年纪,可非常敏感,就对大商的财政开销不满,并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派人查了一下,大商的财政支出主要有“戎”、“祀”两方面:

    一方面是西北对于西夏的防御,修建城池等防御体系,组建戍守的军队,还得资助那里的方国,让他们联合守御,这个需要花很多钱财。

    一方面是祭祀。商人的祭祀分为三项:一项是对天地百神的祭祀,从上帝高祖帝喾到日月星辰、山川诸神,多至百数。

    一项是对祖先的祭祀,从玄王契到王恒,作为先公祭祀;从上甲微到商汤作为先王祭祀,其中对先王的祭祀形成了一套“周祭”制度,所有的先王都要祭祀,而且最为隆重,使用的牺牲最多。

    一项是对旧臣的祭祀,一些有功于社稷的大臣,都要进入旧臣祀典予以祭祀。

    这三项祭祀要全部弄完大概得历时一年,耗费最为巨大,可以说商朝的贵族们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而大量的财富也都损耗在这上面。

    因此,有许多大臣也曾经提出来:西北防御西夏是必要的,花多少财富都值得;但是如此繁多庞杂的祭祀则殊无必要,希望能改革祭祀制度,重修祀典,把一些不必要的祭祀对象从祀典剔除,节省开支。要是再这么继续下去,大商朝早晚自己把自己耗死。

    这个建议非常符合商至的想法,可被伊尹一口否决了。

    他认为大商的祀典是先王成汤亲自制定的,现在商汤驾崩才三年,就改先王成法,这是对先王的大不敬,也是对上帝百神、先公先王和旧臣的大不敬,坚决不能这么做。

    商至和群臣都不敢违拗他,只能默默无语。

    而事情并不象伊尹想的那么简单,就在商王至三年秋分日大朝的时候,商王至临朝。

    群臣参拜完毕,商至在朝堂上突然宣布:“予一人已经年满十八岁了,从今天起,予一人要亲政,凡国家大事,都必须由予一人来裁决处理,臣属可以进谏建议,但不可做出裁决”

    群臣大惊失色,面面相觑,可谁也不敢吭声,然后都看着伊尹。

    这事儿来得太突然,伊尹有点措手不及。

    本来他以为至少要等到商至到了20岁,加冠成人之后才有可能提出来亲政,没想到他现在就突然提出来了,这大出他的意料,同时也明白是商至想从自己这里把政权捞回去这小孩子的聪明和果敢也是他没有想到的。

    农村有句俗语说“人太能了招人嫌”,就是人太聪明了就容易招人嫌弃,商至就是如此,伊尹心里对商至一阵厌恶,同时也有点火了。

    “君上要亲政,臣等也没有意见。不过,”伊尹说:“君上现在才刚满十八岁,尚未加冠成人,现在提出来亲政,臣以为恐怕不是时候。”

    商至哼了一声说:“右相大人,予一人听说当年帝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十二而冠,十六而登帝位,而予一人都十八岁了,难道还不能亲政吗”

    “唔、这”伊尹一时语塞,竟无言以对。

    这时,三老之首的咎单说话了:“君上自幼聪慧,敏疾徇齐,不输帝颛顼啊,十八岁亲政,老臣以为倒也合适。”

    益杭也说:“司空大人所言极是。”

    臣扈附议:“只要群臣同心同德,忠心为君,协力辅佐,君上年龄如何本也不是问题。”

    伊尹突然明白过来,商至要亲政的想法,一定是三老在背后撺掇的。三老之中,臣扈、益杭是商王室同宗,咎单是老辈姻亲,是不想看到自己这个新兴起的外戚专政下去,所以暗中鼓动商至提出亲政。

    想了想,在坐席上再拜稽首:“既然君上决心亲政,那么臣等自当奉命”

    商至很满意地点点头:“希望右相、左相两位大人率领群臣,继续辅佐予一人,把我有商的天下治理好。”

    伊尹等群臣一齐再拜稽首:“臣等誓死效忠大商,敢不从命”

    商至亲政之后,重新划定了右相、左相的分工,这么一划分,就是在政务上伊尹、湟里且各管一摊,虽然大部分政务还是由伊尹搭理,可这等于大大削弱了伊尹的权力范围,这更让伊尹心里暗暗窝火。

    没多久,商至和伊尹之间就爆发了更大的、直接的矛盾冲突。

    到了年底,赶上冬至日大朝,这天首先要举行本年最后的祭祀,然后开始筹划下一年的国祭。

    商至亲自主祭,祭祀完毕之后上朝,就在朝堂上宣布:要重修祀典

    他让小宗伯巫恬宣布了重修祀典的原因和具体内容:

    以前的祀典浩繁,上帝百神过多过滥,有淫祠之嫌,耗费太多;先公先王祭祀也太多,耗费尤其巨大,国家财政已经无力支撑,因此祀典必须修改,删减祭祀对象。

    第一,将百神祀典中的八十余神祇移出祀典,分派给所在各方国城邑村聚负责祭祀,国家不再祭祀。

    第二,将先公、先王中的旁系从周祭中剔除,别列小宗祫祭,缩减牺牲用量,一次祭祀完毕,不再和直系先公先王一起祭祀。

    第三,旧臣祀典中凡有名无实、事迹不可考者一律剔出祀典,不再予以祭祀。

    根据这个计划,原来祀典中的四成祭祀对象要被去掉,能节省将近一半的开支。

    这个措施是个好措施,可商至到底年轻,他不知道他的这个举措会得罪多少同族和大臣。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