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3、人情

作品:《德昭大宋

    对于海州城里的百姓们而言,今天热闹的有些不太寻常。

    先是一队士兵在城里穿街过巷的,带起一路的鸡飞狗跳。

    然后过了一阵子,动静更大了,老百姓们看着一列列的军士就这么从城外的军营开了进来。

    看阵势怎么着也得有个上千人的样子。

    这下,城里的家家户户都赶忙关门关窗,大街上的行人们也都跟被疯狗撵着一样的往家里赶。

    要知道这么些年下来,还能活着的百姓们对于军队的恐惧已经深深的刻印到了骨子里面。

    虽然说他们头顶上的这位刺史自打上任以来,对于平民百姓们都不算严苛。

    可是看到军队开进城来,大家心里还是不可避免的惴惴不安。

    将军打马走在空荡而凌乱的大街上,眉宇间是散不开的愤怒和疑惑。

    自己已经很努力的照着义父的方式去做事了,为什么这帮人就是不买账呢

    自己要怎么样才能做到像义父那样呢

    将军就这么边走边思考人生,很快就到了怡红楼门口。

    比起安都头带来的百来号人,将军这上千名军士的阵仗就大太多了,把周围店面的人都给惊动了。

    隐娘也是一番打扮过后,对着将军二人迎了上来。

    作为怡红楼老板娘的隐娘自然是和将军以及他的那位义弟认识的,她上前招呼道

    “李刺史,您可好久没来我们这儿了啊,锦姑娘可一直都念着您呢。”

    李刺史听到这话,第一反应是看向了身边的义弟,脸色不善。

    义弟愣了一下,随后陪笑道

    “这不是最近没事吗,我就,偶尔才来,不常来,真的。”

    隐娘笑着接话道

    “是是是,李团练确实不常来,呵呵”

    李刺史也没去深究,对着李团练点了点头

    “先办正事。”

    “是。”

    作为义弟的李团练直接就带着亲卫们,朝着赵德昭所在的小院去了。

    李团练吸取了安都头的教训,直接就站在门口,和赵德昭的饭桌隔了十多步的距离。

    入目所见的,是吃完东西正在一脸闲适的剔牙的那几个陌生人,以及安然无恙的安都头。

    看到这么一位打扮明显与众不同的人过来,赵德昭猜着这应该是自己等的正主到了。

    于是他对着李团练说道

    “这位将军,该如何称呼啊”

    看着赵德昭有了动静,门口堵着的二十来号军士立刻万分警惕的把李团练给围了起来。

    倒是把李团练刚起头的话给堵了回去。

    “问别人名号之前,是不是先该介绍一下自己”

    李团练在人群里重新把这话说出来的时候,总感觉自己的气势都弱了几分。

    分明是自己这边人多,但这种如临大敌的气氛却让他们更像是弱势的一方。

    “我是谁你们不是都查清楚了吗还有啥可介绍的,但你是谁我还不知道呢。”

    李团练看着赵德昭那一脸的波澜不惊,眉头皱了皱,随后还是说道

    “我乃海州团练使李威,我问你,你为何要扣留我军中将士”

    赵德昭看了李威一眼,摇头道

    “李团练,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就不和你绕弯子了。你们想要黑吃黑,这个我还是能理解的,毕竟现在世道就这个样子,对吧”

    李团练一下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还没等他辩解,赵德昭又继续说道

    “那个什么,本来碰上这种事呢,我们应当对你们这种地头蛇退避三舍,能跑就跑的。”

    “但是呢,前些日子我们那边出了点事,所以这个局面就有了点变化,我就想着趁这个机会和李团练说开。”

    李威被赵德昭说的都湖涂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你们出了什么事要和我说开什么”

    赵德昭拿出了一封书信,随手丢到了李威脚边,开口道

    “前些日子,二皇子到来州赴任,觉得我黄家做的不错,便决定大力支持,这是二皇子特意为我们开具的文书,还请李团练过目。”

    李威听到二皇子之后,明显愣了一下,随后迟疑的看着脚边的信件。

    身边的亲卫很有眼力的捡起了信封,站到一旁打开看了看,随后对着李威点了点头,表示没发现什么问题。

    然后李威就看了看亲卫手上展开的信件,越看眉头就锁得越紧。

    “你先等着。”

    说完,李威就让亲卫带着信和自己一起找李刺史去了。

    “怎么了”

    李刺史看着匆匆忙赶来的李威,开口问道。

    “义兄,你看这个。”

    李威让亲卫将信件展开给李刺史看了看。

    “看起来,咱们养的猪,让别人给圈起来了,这怎么办,还宰不宰”

    李刺史看了看信件,尤其是着重看了看落款出赵德昭的印鉴之后,脸上略作一番纠结便释然道

    “让人都撤了吧,这笔生意继续做。”

    李威不解的问道

    “就这么算了他就算是个皇子,但也是来州那边的,隔着咱们几百里地,至于这么卖他面子吗”

    李刺史一巴掌拍在了李威头上,说道

    “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要知道没这位二皇子,义父还不知道得在淄州待多久呢,人家还救过阿隆的性命,你好意思对人家下手”

    “还有这回事你怎么也没和我说过啊”

    李刺史又是一巴掌拍了过去,怒道

    “你天天往怡红楼跑,有时间听我说吗”

    李威自知理亏,讪讪的退下安排人撤退去了。

    李刺史则是整理了一下仪容,带着人走进了那间小院。

    看着这位新来的将军,赵德昭明白,自己赌对了。

    从隐娘给出的情报上,赵德昭发现海州的这位刺史李献以及团练使李威都是李处耘的义子。

    当初李继隆手底下的那些淮南军里,就有一部分是从海州这边抽调走的。

    当初在蜀地的时候,赵德昭就和李继隆的关系不错。

    回了开封之后,赵德昭听说李处耘因为得罪了慕容延钊而被流放到了淄州做刺史,就顺口在赵匡胤面前求了几句情。

    赵匡胤自然也清楚自己流放李处耘纯粹是为了安抚慕容延钊罢了,而非是李处耘犯了什么大错。

    所以赵匡胤也就同意了赵德昭的求情,准备把李处耘调回。

    这个中关节,则是被赵匡胤找了个风口透给了李处耘。

    李处耘自然不是知恩不报的,听到了口风之后很快就把这件事说与了身边人听,让大家把这个人情记下。

    这些事,都被记录在了武德司的情报之中。

    于是赵德昭便决定利用一下,现在看来效果还真不错。看来自己的商路又打通了一大截。

    “再来点酒菜,咱们边吃边聊”

    赵德昭笑着问了一句。

    李刺史点了点头

    “可以。”

    ------题外话------

    打瞌睡。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