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39、损益

作品:《德昭大宋

    完颜跋海找过来的时间,比赵德昭预想的要早很多。

    收拾好母亲尸体的次日,他便带着几名女真部的头领们一起来求见赵德昭了。

    在几名卫兵的看护下,完颜跋海一行人被送入了河间府城,赵德昭办公的府衙里。

    也差不多是忙碌了一夜的赵德昭都没来得及睡个回笼觉,撑着有些困倦的眼皮接见了他们。

    赵德昭感觉,不过是一夜未见而已,完颜跋海的脸上就有了些许的沧桑。

    或许就像后世的那句话说的一样

    失去才会让人长大。

    只不过,完颜跋海的这种成长对于赵德昭而言,并非是什么好事。

    赵德昭能感觉的到,完颜汐虽然死了,可她的某一部分却永远的刻在了完颜跋海的精神里。

    这样一来,对于这些女真人的处理方式,就必须要多做些考量了。

    接下来,赵德昭和完颜跋海之间的谈话显得非常无趣。

    左右不过是些讨价还价的扯皮罢了。

    完颜跋海已经开始真正的契合进一个部族领导的身份之中了,哪怕现在情况对于自己这群败者极为不利,他也依旧在寻找着各种可以推脱的借口。

    以期能够更好的维护自己部族那仅有的一些体面。

    而这种细致活从来都不是赵德昭的强项,再加上他现在也实在是累的不行。

    所以赵德昭最终强势的暂停了这一次谈判,让完颜跋海下次再来。

    对此,完颜跋海很是无奈。

    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过来和赵德昭谈,为的就是趁着赵德昭现在手上一团乱麻的时候,从对方手中争取到更多的空间。

    只不过赵德昭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胜利就是真理。

    盘算落空的完颜跋海带着一脸的委屈和不甘,就这么离开了。

    姗姗来迟的常孟看着赵德昭的表情,忍不住提醒道

    “我没猜错的话,这完颜跋海走之前的表情应当是故意表露出来的为的是”

    “我知道。”

    赵德昭打断了常孟的话头。

    “你先看着点,把城外该处理的事情都处理一下。”

    “我,去睡一会儿。”

    说完,赵德昭便直接去了后院,呼呼大睡起来。

    一觉醒来,已经是次日早上了。

    简单吃了些早点之后,赵德昭便召集了手下们,开始整理归纳目前的情况。

    前夜的那一场突袭行动,可以说是直接击溃了辽国那看似无可阻挡的攻势。

    三十万大军直接溃散奔逃,散落在北方的广阔大地上。

    只不过因为赵德昭这边军力有限,所以对于这些规模庞大的溃军,他们并没有什么余力去追击了。

    更别提什么反攻的事情。

    真正算起来,俘敌最多的反而是赵德昭。

    他一个人便将近万人的女真部战士都给俘虏了,其他人抓到的俘虏加在一起都没有这么多。

    虽说俘虏并没有收获多少,但是城外辽国营地里留下来的粮草军备,可真的就是多的数都数不过来了。

    常孟派出的统计人员们忙碌了一天,都还没能够给出一个大概的数字。

    别问,问就是缴获无算。

    原本按照辽国的惯例,是不该有如此之多的后勤物资的。

    毕竟他们都习惯了走到哪抢到哪。

    只不过,这一次南征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三十万人哪怕只是准备上几天的粮草,堆在一起都是一座山一样了。

    再加上耶律贤等人为求稳妥,大军行伍紧凑,负责后勤物资的部队就跟在一起行动。

    以至于一夜混乱溃逃之后,这一笔天文数字般的物资就这么被丢在了原地。

    白白便宜了赵德昭。

    既然入账还没算清,赵德昭便问起了己方的损失。

    这个还是很好统计的。

    之前在战场上,赵德昭就大概问了一下死伤情况,心里大概有了个数。

    只不过现在看着详细的死伤名单的时候,赵德昭还是忍不住有些心疼。

    自己手底下这数千人,他可都是花了大心思来培养的。

    军事、文化、科学几方面的知识,赵德昭都对他们进行过基础教学,还从中选出了不少好苗子深入培养。

    甚至于就连思想方面,赵德昭都开始有限的对他们进行普及。

    可以说,这些人,是赵德昭自十二生肖之后,洒下的第二批种子。

    随便牺牲哪一个,都会让赵德昭难过很久。

    更别提现在这一下就死了数百人之多。

    “把他们的名字都记好,该给的抚恤,后续一定要跟进好。”

    常孟认真的点了点头,他们都很清楚赵德昭对于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看重。

    在赵德昭的治下,战死沙场的抚恤和荣誉,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虽然这一份抚恤是赵德昭私人出的,荣誉也是仅有赵德昭体系内认可的那一个古怪勋章。

    根本不被大宋朝堂所认可。

    但是以周俊为首的文官们对此却还是表示出了极大的不满。

    虽说现在这一系列的福利还都只是仅限于赵德昭的私人体系,可谁都清楚,照目前的趋势,赵德昭成为大宋下一任皇帝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待到将来赵德昭登基之后,他会不会把这些东西正式的纳入大宋的制度体系内呢

    赵德昭如此重视武人的举动,让他们十分担心,中原会不会又遇上一个穷兵黩武的君主。

    只可惜,在赵德昭的体系内,他们这些人的话语权并没有多少,他们那些劝谏的话赵德昭也是置之不理。

    让他们好生郁闷。

    说回当下,在赵德昭看完了人员的死伤报告之后,常孟又拿出了一份物资损耗的报告。

    “根据统计,这一次咱们可以说是把前面攒下来的那些家当全给用光了,如果殿下想要再战的话,就只能继续用刀枪了。”

    赵德昭看着手上只有简单几页的报告,了然的点了点头。

    随着火药的投入,战争对于后勤的考验也就变得更加严峻。

    不同于刀枪,甚至是弓箭这种做好了就能用很久,甚至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冷兵器。

    火药一次就没了的。

    而且现阶段黑火药的生产繁琐,产能低下不说,保存起来也很困难。

    以目前赵德昭手下的火药工坊的生产力,再想要像前天晚上那样放开了炸的话,最起码也得等上两三个月。

    除非,赵德昭放开了来收集物资,扩大化生产。

    赵德昭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这东西还是能保密多久算多久吧,这样还能在短期内为自己争取到极大的战略优势。

    看完了自己这边的大致情况,赵德昭便放心了不少。

    接下来,就看赵匡胤那边准备怎么做了。

    是守成呢

    还是乘胜追击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