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

作品:《汉世祖

    自开年以来,刘旸与刘皇帝碰面的次数便很少,哪怕在元夕当日的乾元御宴上,交流也不多,究其原因,还是刘旸不想多刺激刘皇帝。

    如今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只能用暧昧复杂来形容了,其间分寸,就是刘旸都有种难以把握的感觉,不得不谨慎行事。

    再度踏入垂拱殿,刘旸心中难免带着少许喟叹,当见到皇父时,情绪便更加复杂了。至少从外表看来,刘皇帝的状态并不佳,御案依旧高高在上,但却几乎全部笼罩在阴影中,让人看不清面庞,又仿佛在隐藏伤口与破绽。

    近前,则能明显看到,老皇帝那一脸的疲倦,凌乱的花白胡须,浓重的黑眼圈,裂缝一般的皱纹,整个已经彻底陷入一种迟暮的状态中。

    孤高的身影,让刘旸心中不由涌现出少许唏嘘。不过,迅速稳定心神,刘旸表现一如既往,平和地向刘皇帝行礼“臣刘旸奉诏觐见”

    刘皇帝像个雕塑般坐在那儿,少顷,方才有了动静,冲刘旸摆手道“平身赐座”

    “谢陛下”

    “你病养得如何了”刘旸落座,刘皇帝便问道。

    刘旸此前是托病向刘皇帝告假的,近来也一直待在东宫,安心“养病”,当然,刘旸也确实需要休养,毕竟也是不惑之年的人了,不再年轻了。

    而刘旸二三十岁间的作为,几乎是刘皇帝当年的翻版,勤恳勤政,略无懈怠,只是比起刘皇帝没有因为东奔西走落下一些病根,但身体总是不堪其负的。别的不提,就这月余的休养,刘旸的气色看起来要明显好很多。

    因此,刘旸回答得也很坦然“多谢陛下关怀经这段时间的静养,臣身体已然好转许多,精神倍增”

    “过去这些年,你辛苦了”刘皇帝平静地点了点头,叹道“为江山社稷,家国天下,要多保重你的身体”

    这话,实在是让人刘旸大感意外,甚至有种不真实之感,上一次刘皇帝关心刘旸身体时,是十年前,还是二十年前

    但不管如何,但老皇帝说出这番关怀之语时,刘旸心中还是油然而生感动,毕竟太难得,赶忙道谢应付着。

    不过,一点温情仿佛只是错觉,紧跟着,刘皇帝又冷幽幽地问道“张逊、吕蒙正那些人,你以为如何”

    对这个转折,刘旸心里明显是有准备的,并不意外,稍作思忖,道“以臣此前与二人共事经验来看,二人甚是忠勉”

    “他们勾结那一干朝臣,打造声势,一起向朕逼宫,要求处置王继恩,如此行径,你又有何看法”刘皇帝语气冷冽,盯着刘旸道。

    闻问,刘旸心下凛然,不敢大意,沉声应道“陛下言重了以臣之见,他们还没有这个胆量,只是有所谋求罢了”

    “所求者何”刘皇帝声音立刻拔高了几分,阴恻恻地道“一个王继恩,值得他们如此结党串连听听京城那些流言吧,好个二十八贤臣,你又如何看”

    刘旸顿了下,拱手道来“小民庸贱,愚昧无知,只是谣传,人云亦云罢了”

    “确是人云亦云,那又是何人先开始散播的谁在背后推波助澜”刘皇帝老眼中泛着凶光“狗屁的二十八贤臣,逆臣而已他们若是君子贤臣,那朕是什么昏君暴君”

    “陛下息怒”见刘皇帝突然发作,刘旸立刻起身跪下,伏拜道。

    俯视着刘旸雌伏在地的模样,刘皇帝沉默少许,冷冰冰地问道“听你话里话外,都有为张、吕开脱之意,你觉得,张逊、吕蒙正等人不该死吗”

    至此,刘旸的表情方才真正凝重起来,依他的想法,当然是不能把那二十八人都杀了,本就罪不至死,贸然杀之,后患太大,影响太广。

    但是,面对此时的老皇帝,能直陈意见吗老皇帝究竟是什么想法,当真想杀张、吕二十八臣自己又当如何作答

    刹那间的功夫,刘旸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同时,徐士廉适才在弘德殿的进言也仿佛重新响在耳边,若依其言,顺着老皇帝的心思回答,才是最保险的。

    然而,老皇帝当真动了杀心吗应该是的,那蒋穆已经是个很明确的信号了

    见刘旸那犹豫不定表现,刘皇帝语气中带上了一些不耐烦的情绪,道“朕这个问题,让你很为难吗”

    经过这简短的盘算,刘旸心中也定了计较,迎着刘皇帝那审视的目光,刘旸起身,郑重道“回陛下,张、吕等人,固有以直取忠之嫌,但依朝制,的确罪不该死”

    此言罢,刘皇帝表情明显更加阴沉了,目光也更加犀利,甚至带着些威胁的意味,直勾勾地盯着刘旸。如此情形下,刘旸自然也是压力山大,老皇帝的目光让他有种芒刺在背的感觉,但不敢

    有丝毫异动,只是竭力保持着镇静。

    就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对峙,过了好一会儿,刘皇帝绷直的身体往下一塌,朝后靠在御座背面上,像是收起了獠牙一般,以一种平缓的语气问道“那王继恩呢”

    感受到老皇帝语气的变化,刘旸不由松了口气,有种度过一道危险难关的感觉。面对新问题,稍一思索,即拱手道“王继恩尽忠陛下四十载,或有些许差错疏漏,便要处置,也只当听从陛下意旨,外臣无权干预”

    刘皇帝没有表态,紧跟着又追问道“皇城司呢”

    “天子岂能自废耳目”刘旸的回答更加干脆了,简洁有力地回答道。

    刘皇帝老脸上的表情慢慢松弛了下来,看着御前的刘旸,悠悠然道“你并非毫无认识,为何仍要为张、吕那一干人等说情”

    对此,刘旸思忖了下,方才镇定地答道“张、吕毕竟是朝廷干臣,吕蒙正更是陛下一手提拔至今,朝廷如今虽然人才济济,但如此级别的大臣,还是难得的,因此,臣心生不忍,斗胆为之开言一二”

    听其解释,刘皇帝好一会儿没有作话,老眼中甚至露出少许迷茫之色,良久,方淡漠地说道“对于这些恃宠生骄、居心叵测之臣,朕本是打算处以极刑的,不过,你既然求情,那便从轻发落吧”

    事实上,虽然怒火攻心,但刘皇帝脑子还没被烧坏的,他心里又何尝不清楚若是直接将张、吕那二十八臣杀掉的严重后果。

    然若不加惩戒,又何以震慑那些官僚大臣,另一方面,此前气势已经做足了,若是高举轻放,也只会让人觉得自己是外强中干,让那些官僚愈加轻视自己年老。

    于是,经太子求情劝谏,刘皇帝再酌情开恩,免其一死,便成为了一个平稳落地的办法。当然,刘皇帝也有二手打算,倘若太子不求情,那杀也就杀了,他们要忠名贤名,就成全他们。

    “将那一干人,悉数贬到西北任职”刘皇帝做出最后的决定,但很快意识到不对,旋即改口,冷冰冰地道“在朝中就敢如此肆无忌惮,串连生事,若到了地方,还将之放在一起,岂不再给其兴风作浪之机会分散安排,你来处置”

    刘皇帝那一副猜疑的表现,还是让人喘不过气来,但所幸命是保住了,刘旸也只能郑重地应一声“是”

    “你歇了许久了,若身体无虞了,便回政事堂理政吧,免得时间久了,臣子说你这个太子懈怠”刘皇帝又把注意力放到刘旸身上,平静地看着他,悠悠道。

    显然,对太子的态度,刘皇帝已然恢复正常了,至于嘴上所言,只是找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让父子都有台阶下。

    离开垂拱殿,刘旸在高高的殿檐下仰望天空,竟也有种脱离牢笼的感觉,后背凉凉的,适才殿中,重重压力之下,还是忍不住夹背生汗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