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5章:倒霉的李承乾

作品:《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隋朝真正的灭亡原因。

    除得罪了陇西世家集团外。

    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隋炀帝实在太好战了。

    隋炀帝当了十四年皇帝,却连续对外征战八次之多。

    征吐谷浑,征林邑,征契丹,征琉求以及对高句丽的三次征战。

    这一场场战争接连不断,使得民怨沸腾,最终导致隋朝被推翻。

    而现在大唐,从最早的征梁师都,又到征北漠突厥,两年内已经历经两场大战。

    若现在再度开战,连李世民都不敢保证,最后会引发什么样的结果。

    这也是让李世民在面对吐谷浑的入侵时,只是无能狂怒,却不敢直接调集兵马打回去的原因所在。

    “去年才刚刚结束与北漠突厥的战争,若是今年再度与吐谷浑开战。”

    李世民叹息一声道“朕岂不也要沦为与隋炀帝一般的暴君了”

    “怎么您就成暴君了呢”

    李承乾挑着眉看着李世民。

    “隋炀帝打高句丽,固然有一份想要扩张版图的雄心壮志。”

    “但这三次征讨高句丽,皆是在错误的时机,发动了错误的战争。”

    “再者说,这事儿可与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不一样。”

    “如今是吐谷浑先入侵我们,这怎么看都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又不是我们主动挑衅。”

    听闻这番话,李世民顿觉眼前一亮。

    华夏乱的太久了。

    就算一统天下的隋朝也不过几十年就土崩瓦解。

    李世民是真的害怕大唐步隋朝的后尘。

    若非如此,他也不能这般着急,甚至忽略了现在他们才是被入侵的哪一个的事儿。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问道“那你觉得,我军该如何反击”

    李承乾思索了下,随后抬头望向李世民道“此次之战,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我军不得动用府兵。”

    众所周知,唐初采用的是府兵制。

    全国共有六百三十四个府,均由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分领,每府府兵归折冲都尉管辖。

    并有明文规定,在设府的地方人民就有充当府兵的义务,服役年龄是二十至六十岁。

    而充当府兵的人,平日务农,农闲教练,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

    这实际上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

    证调服役的人,定期宿卫京师或戍边。

    战时出征,战事完毕,即“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这种制度虽然看起来很好,属于全民皆兵。

    但实则有很大的弊端,若是偶尔打一仗,谁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可若是连年征战,势必会引起百姓大规模死亡。

    甚至出现炀帝第三次出征高句丽时,许多士卒逃跑的情况。

    因此,李承乾才提出不得动用府兵这一项。

    但李世民很是不解,他有些疑惑的望着李承乾。

    “若不用府兵,那谁还能去征战”

    “您的亲军。”

    李承乾直直的望着李世民道“您的亲军立于大唐的军制体系之外,他们都是职业军人。”

    “动用职业军人,就已经让战争与百姓完全脱离。”

    “这样一来,也势必不会引发连年动用府兵导致的民怨来。”

    “而且您的亲军战力强悍,当今天下无人能敌。”

    “不说您亲自领军出马,只需派遣一位指挥能力超高的统帅,定能用最快时间平息战争。”

    “届时,就算父皇想要反攻吐谷浑,也不会有人说出什么来。”

    听闻李承乾这一番话。

    李世民顿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如此一来,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变得简单许多。

    李世民沉思了一下问道“那你觉得,此次主帅人选谁最合适”

    “程伯伯,段伯伯,两者去一即可。”

    “若父皇不放心,还可加孩儿的老师。”

    实际上,在大唐初期的这些武将当中,几乎都是能独当一面的。

    但想要求稳,势必要派出三大统帅之一。

    唐初三大统帅,无外乎是李靖、李勣、李道宗,并称三李也无妨。

    听见这几个人选后,李世民沉吟了一下道“若是我将这三人外带神武军、龙武军一同派出呢”

    “这绝对不行。”

    李承乾连忙道“神武军,龙武军派其一便可,若是皆派出去,那父皇身边可只剩一个羽林军能用了。”

    “若到时候出现什么变故,想要抽身都极难。”

    闻言,李世民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这次便派出龙武军,由李勣、段志玄来统帅。”

    “而上次征讨突厥时,陇右道的府兵一支都没有动用。”

    “如今既是陇右道遭受敌人袭扰,那陇右道的府兵也该活动活动了。”

    李承乾一躬到底“父皇英明。”

    “儿臣对父皇的敬佩之情,简直如滔滔江水。”

    见他这模样,李世民白了他一眼。

    “行了,别在这拍我马屁了,你也回去收拾收拾,这次你便跟着你老师一同出发。”

    李承乾刚想应是跑路。

    可猛然间觉察到不对劲。

    什么鬼

    又让自己去战场

    李承乾满脸诧异的看着李世民“父皇,您刚才说什么”

    “让你与李勣一同去战场。”

    “难道是朕吐字不清吗”

    李世民的表情似笑非笑。

    毅然带着一股子阴谋得逞的意味。

    李承乾的脑袋里,顿时多出仨字儿。

    上当了

    很明显,在让李世民想开了之后。

    李世民的脑袋瓜里就有了做将领的人选。

    李勣、段志玄是肯定要有的,而在这之上还得加个李承乾才行。

    别的不为,只为让李承乾能多在李勣哪里学习一些兵法战策。

    对此,李承乾满心无奈。

    我的父皇呀

    你这是坑儿子呀

    他可没有那股子好战的热血。

    他只想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没事儿再进皇宫调戏调戏未婚妻,不香吗

    怎么就非得让自己上战场呢

    可也没办法,李世民的话都说出来了。

    他也只能照办。

    于是在队伍出发之日。

    李承乾就顺理成章的出现在了队伍当中。

    于是乎,这次出征的队伍,在陇右道府兵、龙武军之上又加上一个乾字营。

    但不论怎么看,乾字营都像是来搞笑的。

    毕竟只有这千余人,而且大多数都是新卒。

    他们上战场能干嘛

    顶多就是跟李承乾一起在军阵后大喊加油了。

    对此,李承乾也只能叹息一声。

    我有什么办法

    我也不想的呀。

    如果有机会,我宁愿在家当咸鱼。

    谁没事儿闲的愿意去战场

    真是天坑地坑也没自家老子坑。

    谁叫他有李世民这样一个老子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