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二章 屠城

作品:《三国之谋伐

    董卓那边自然不知道徐荣遇到了陈暮,就好像老鼠碰到了猫,一记投石车老拳就把他打得找不着北。

    在头天会议以争吵结束后的第二天,徐荣关于对关东军迁移人口的请示又抵达了长安。

    这就又把昨天搁置的提案放回到了桌案上,让董卓不得不重新议事。

    只是董卓发现吕布胡轸这些人头脑还是太简单了些,而且容易引发矛盾,不足为用,于是找来李儒阎忠,三个人私底下拿主意,不再询问其他将领的意见。

    未央宫前殿,如今董卓已经堂而皇之地住进了皇宫里,根本不在意天子与皇后的感受,反正他在洛阳不是没有做过,无所谓。

    坐在前殿主位之上,董卓看向李儒阎忠二人,开口说道“徐荣从前线来的战报,他也知道了消息。”

    牛辅的战报肯定是第一时间给长安,所以长安要提前一天知道消息,徐荣则慢一天。

    李儒还是知道徐荣有些东西的,便问道“徐荣是什么意见”

    “他的建议是让我们打。”

    董卓摇摇头“可是我军兵力不足,恐难以维系。”

    李儒沉吟道“然此事事关重大,若不破局,则关东军后勤实力大增,对我军殊为不利,这是长久利益,明公还是不能忽视将来的危害。”

    “难道真的要奉先出战”

    董卓一时间迟疑,吕布要是走了,他身边就没保镖了。

    李儒劝说道“明公,黄帝四经曾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呀。要是此时犹豫不决,等关中人口全被关东军迁走,明年洛阳产粮,则我军危矣。”

    董卓的脸色一时阴晴不定,不断变幻,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殿内一时间无比安静,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阎忠不说,是因为他很清楚李儒说的是事实,即便是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出来。

    而李儒不说,则是在等待董卓做最后的决定。

    足足过了近半刻钟,董卓才诡异莫名地看了二人一眼,忽然开口说道“文优,诚汉。我想知道,这些人口对于关东军是不是很重要”

    “自然十分重要。”

    李儒说道“故土难离,安土重迁,是汉人自古以来的传统。从洛阳来的人口,无不想要回去,只要关东军能帮他们,将来必然感恩戴德,耕种粮草之后,无不踊跃捐献纳税,则关东军粮草充实,再无远虑。”

    董卓便又道“那这些人口,对于我们来说,又有什么用处”

    对于我们有什么用处

    李儒细细思索着他的话,片刻后摇摇头道“毫无用处,关中的田地都已有主,长安的人口加上周围郡县已经达到百万之巨,即便关中田地要耕作,我们也不需要这么多人。”

    董卓的眼中闪烁出一丝嗜血的红光,如恶魔般的嗓音桀桀怪笑道“嘿嘿嘿嘿嘿,既然我们用不着那么多人,那为什么要留给关东军呢”

    他一笑,阎忠浑身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再细细品味了一下董卓刚才说的话,眼中顿时露出骇然的神色。

    关东军要人。

    董卓不要。

    双方既然敌对,那就破坏你的计划。

    怎么破坏呢

    阎忠略微颤抖地问道“明公的意思是”

    “屠城”

    董卓的嘴里,只蹦出了两个字。

    却让包括李儒在内,都只觉得毛骨悚然,一身冷汗。

    屠城

    董卓这个人,怕是连丧尽天良,都已经没法形容他了。

    新丰城外,此时的陈暮还并不知道董卓要做什么。

    在安排了投石车对城中进行轰炸之后,陈暮就派赵云率领斥候队分散绕过新丰,往西而去。

    斥候的作用自然是查探地形,观察各地城池,记录乡、道及敌军分布状况。

    特别是有时候大军相隔数十公里对峙的时候,往往这数十公里的地方,到处都有可能铺满双方斥候探马的尸体。

    近千斥候如撒落的鱼苗,分布在了长安以东数县各地,侦查敌情,与敌人后方城池中的探马交锋。

    陈暮可能不算一个合格的主公,因为他没有当主公的领袖气质与敢于不怕死的勇气。

    但独领一军,当一个合格的统帅,还是有这样的把握。

    像诸葛亮、司马懿、周瑜这些人,其实远远不能把他们当做谋士来看待,而是应该把他们看作战略家。

    人不是天生就会打仗,很多东西都是要慢慢学习,慢慢摸索,最后才能够总结成经验。

    陈暮的学习能力就不错,当初跟着卢植学了很多东西,现在就是用武之地。

    数万大军聚集于城下,斥候骑队出动,观察着周边环境。

    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临近傍晚,关东军依旧好似没有撤兵的意思,继续围堵着新丰县的大门。

    城内,听着外面轰隆隆的投石车砸城的声音,徐荣心急如焚。

    “人派出去了没有”

    这是他第四次询问身边的亲卫。

    亲卫无奈地答道“将军,关东军的斥候封锁了南北西三个城门,我们的斥候根本出不去。”

    “再派,继续派”

    徐荣焦急地说道“一定要给李才下死命令,千万不能出寨。”

    “知道了。”

    亲卫只得急匆匆地出去继续调派人手。

    徐荣坐立不安地在府邸之中,脸色十分焦虑,站在厅中来回走了半天,心情一刻都停不下来。

    他明白,陈暮忽然这么大动作,先是出动投石机砸门,然后又派斥候封锁其它城门,不让他的探马出去,其实就是要将他短时间困住,让新丰变成一座孤城。

    那么陈暮让新丰变成一座孤城的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要有所行动。

    关东军主力大军都在城外,所以绝不可能是绕过新丰去攻击后方的灞桥。

    而且这在兵家也是大忌,容易被前后夹攻,陈暮不会犯这种错误。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要将徐荣埋伏在洪庆山的钉子拔掉。

    不管是派小股部队进山袭扰,还是引诱他们下山,徐荣觉得,陈暮一定会设计他的诡计。

    现在城里的命令传递不出去,那么就意味着李才的那一部人马,就成了孤军。

    如果探马再不能出去,至于他们会如何行动,就只能看天意了。

    唉,就希望李才可以稳住吧。

    徐荣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他没有千里传音的能力,便只能盼望着李才面对诱惑不为所动了。

    现在李才在做什么

    他带着所有兵马,浩浩荡荡地下山,准备去焚烧关东军的营寨。

    其实做这个决定,李才也是纠结了一整天。

    按理来说,那么大一座营寨,营盘足有七八座,光帐篷就连绵数里,一直延续到渭河边上,寨中不可能不留守兵马。

    但让李才诧异的是,他派下山的所有士兵都回报,营中空无一人,像是被彻底弃守了一样。

    犹豫许久,一直等到接近傍晚,李才终于按捺不住,决定下山。

    磨磨蹭蹭,试探了许久才正式入营。

    也许有人说,焚烧营寨,派几个人去不就好了吗

    为什么要那么多人

    然而冬季纵火,前几日又是大雨,你派几个人去,累死都不一定能烧掉一座营盘。

    要知道营寨并不是说圈一块地,所有人的帐篷放里面那么简单。

    首先是营寨必须全都分割开,并非全都挤在一起。

    几乎每一部,一校的兵马,都各自有一个营盘,由这一部一校的军司马、校尉统领,然后数个营盘又组成一军,由一军之将统领。

    而这些营盘会在营寨内部错落分布,互为犄角,中间都有栅栏各自隔开,形成一个个星罗棋布的独立营地。

    这么安排的目的也很简单,假如敌人从正面进攻,如果营寨是一个整体,直接就被人一锅端。

    唯有全都分开,才能够体现出营寨的最大作用。

    毕竟敌人一旦进攻,顶多就是攻破外围,无法威胁到里面。大家还可以依靠属于自己的营寨继续反攻,甚至将敌人分割,获得反败为胜的机会。

    所以哪怕李才准备鱼膏油脂去放火,也得一座一座营盘去点火,而且光凭他这几千人,都有可能造成不了太大损害。

    因此当李才带着人马来到空荡荡的营寨里时,才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犹豫那么久。

    如果他早点来的话,也许造成的战果会更大。

    “点火”

    李才一声令下,一列列士兵举着火把开始冲向营寨里的帐篷。

    帐篷是重要物资,特别是冬季,如果野外作战没有了帐篷,对于关东军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兴许这一战,直接就将关东军打退都说不定。

    到时候自己立下大功,就有可能升为校尉,升官发财,以后再也不用这样出生入死,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了。

    想到这里,李才就更加兴奋起来。

    但他却不知道,此时此刻,在他脚下的地里,一道道黑影,早已经悄然潜伏,正在准备骤然出击。

    张辽与高顺,早在昨夜,就已经挖了地道,静静等待着他们。

    营盘实在是太大了。

    李才仅仅是派人在各处营寨之中巡视了一番,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在靠近洪庆山的营盘内部,地底已经被挖出了数条通道,足以埋伏数千人马。

    现在的陕西可不是后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时候,作为秦国的龙兴之地,此时的关中水土富饶,青山绿水相依,土地十分结实。

    所以在地底挖洞穴,如果只是通道,且不太深的话,坍塌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延安的窑洞,山西的煤矿都是如此。

    张辽跟高顺二人,就潜伏在地道里,如隐藏于洞穴之中的毒蛇,正在悄然等待着猎物上钩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