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0章 报纸的重要性,以舆论控制百家!(第3更,求全订自订)

作品:《大秦:开局秦始皇流落仙岛

    吧嗒

    王贲手里的麻将掉在了地上。

    瞪大双眼,满脸不可思议的望着楚君。

    沃日

    他爹今年都快七十了,还纳妾

    想啥呢

    老赵更是直接一口水喷出来。

    王翦气的是脸色涨红,猛地一掌排在了桌子上,“你你”

    “老夫只觉得此女能研制出千里镜,感到诧异。”

    “岂是如此不堪”

    楚君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oqiu

    他就是故意逗逗王翦而已。

    一次偶然的机会,楚君看到了公输瑶的面孔。

    不说惊为天人,也是在他见过的女子中排的上号的。

    再加上那曲线玲珑的身材,啧啧

    10分楚君可以给95分

    王若淑和公输瑶一比,简直就是对a和王炸的区别

    倒不是说长得不好看,就身材差了点。

    毕竟,王若淑现在年纪还小。

    现在也就十六周岁,还处在发育阶段。

    “这报纸,的确是相当有趣。”老赵打断二人,笑呵呵道“朕无事便会翻阅,上面的内容非常新颖。”

    “儿臣也看了,上面的内容都非常实用。土豆种植“八六零”之法,还有解蛇毒之法。”

    扶苏忍不住插嘴。

    老赵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太好看。

    解蛇毒之法,可是拿他举的例子。

    楚君笑了起来,淡淡道“这只是第一份报纸。过些天将会发放第二份,此外等大军出征归来,还会印发份特刊”

    “特刊”

    王翦不解询问。

    这件事情现在也就只有楚君和老赵知晓。

    “哦,特别刊印。”楚君解释道“大秦百姓不光会知晓此战结果,甚至还能知道这一战的过程”

    “大秦铁骑是多么勇猛曾经蛮横的匈奴,现在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士卒一战斩敌多少,不再是冰冷的一串数字。而是一场恢弘的史诗战事,横扫河套匈奴,足以载入史册,千古留名”

    事实证明,的确是千古留名。

    留的是秦始皇和蒙恬等人的名字。

    至于士卒

    大部分连名字都没有,还留什么名

    王翦被楚君说的也是热血沸腾

    “报纸将会传遍大秦”

    “让所有百姓为这场战斗而感到振奋为是大秦子民而感到自豪让躲藏在暗处的六国余孽感到胆寒”

    渔轮的力量太重要了。

    楚君创办报纸,为的就是引导渔轮,防止六国贵胄复辟

    比如说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楚君记得,萧何是沛县的县令,还是刘邦的上级。

    若是可能的话,他很想将这三人招揽入麾下。

    萧何和韩信简单,张良难度就比较大了。

    通过报纸掌控渔轮,让六国贵胄无从下手。

    然后,再想办法将他们降服。

    大秦现在其实面临一个困境。

    国内可用的谋士武将很少

    老一辈的人下来了,新鲜的血液不足。

    文臣只要还是靠着李斯,冯去疾,蒙毅等人撑着。

    武将随着王翦和王贲退下,现在手里能堪大用的就只有个蒙恬。

    结果蒙恬还得戍守边疆,李信不稳,章邯屠雎赵佗还不足以挑起大梁。

    而楚君对后世的走向了若指掌,他知道什么人可以栽培。

    改变了走向后,他们的能力或许可以被更早的开发出来。

    比如说韩信,这家伙其实也是个六国贵胄之后,属于和张良差不多的水平。

    而韩信则是凭借着卓越的军事韬略和用兵智谋,为后世兵家所推崇,他所创造的卓著业绩和经典战例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

    刘邦能得天下,离不开韩信的辅佐。

    也正是功高震主这个道理,再加上韩信后期的一些做法,所以被刘邦砍了。

    牵一发动全身

    有了报纸,楚君便能控制出渔轮,让六国贵胄有力使不出

    而后,他再出面招揽。

    不说全都归顺于他,只要把后世的名人招揽一半。

    大秦西征的人选就有了。

    当然,这是建立在他们足够忠诚的前提。

    王翦张了张嘴,有些匪夷所思道“想不到这小小的一份报纸,竟然隐藏了如此多的门道。”

    “嘿嘿”

    楚君顿时笑了起来。

    “报纸的用处,可要比老将军想象中多的多咸阳城内,如今百家门徒众多,他们都想为陛下献策,为国效力。而报纸给了他们这个舞台”

    “这次百家概论板块为墨家,下次便可能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各抒己见”

    楚君微笑躬身,“臣会筛选出合适的,再交由陛下。若是陛下看到有用的概论,是否会想要将其招揽至麾下,让其发展所长,为大秦效力”

    秦始皇点点头。

    之前楚君就提到过。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集百家之所长

    大秦文事可兴

    百家争鸣,思想碰撞,会浮现出多少牛人

    “后续还会开办更多的板块。比如说,论辩板块。任何有学识之人,皆可对上面的言论进行论辩。并且,将会刊载在上面。”

    “还可以记载关于民间的各种发现,比如说山葡萄和茶树。臣也会将有价值的东西发表出来,那么知道的百姓便会去采摘。他们再卖给臣,他们便有了钱”

    大秦现在就这独一份报纸。

    垄断能带来多少好处

    楚君喝了口水,继续道“再比如说,此次南阳诸多商贾可都砸锅卖铁支持大秦,为大秦打造装备。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值得表彰吗臣会在特刊上将他们的所作所为,全都刊登在上面。”

    后世不少商家为了打广告可是费劲脑汁,几千万几亿往里面砸

    这些商贾这次也不容易,几乎可以说是倾家荡产。

    楚君也相当于变相的用这种方式帮他们一把。

    也算是做个测试,让这些人知道广告的好处。

    等以后再想上广告,那肯定得掏钱了。

    谁给的钱多,谁上。

    而楚君也可以借此大规模的敛财,然后再投入下去。

    收购各种物资,增加生产力。

    “这报纸于国,的确是有大用”

    秦始皇望着楚君。

    现在算是明白了

    难怪楚君说过,每次报纸的刊登印刷都会交由他来决定

    秦始皇对楚君很信任,所以便没放在心上,刚开始还让楚君自己决定,等印刷好了后再给他一份看看便是。

    现在听楚君这么一说,他心里大概都已经明白了。

    楚君这是将问题抛给了他

    他觉得有问题,那就改。

    这份力量太恐怖了

    楚君知道老赵是个很看重权利的人。

    所以,李斯为他设立了三公九卿郡县制。

    大到丞相,小到里长,老赵都可一言而断。

    老赵之所以是肝帝,其实就是要将所有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老夫今日也是大开眼界。”

    王翦感慨不已。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楚君不光是只会种地,在治国之策上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小小的一份报纸,竟然对大秦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楚君的想法很多。

    利用报纸将百家绑定,然后再安排其中有学识之人开办私塾。

    钱财方面不用担心。

    创建私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昂贵,汉中郡已经正在试行阶段。

    私塾先生选择的便是咸阳百家门徒。

    楚君优先挑的便是汉中郡门徒,知根知底的也好控制。

    给他们一笔不菲的薪酬,同时每半年都会有考试。

    谁的学生表现好,谁就可以获得额外奖赏。

    甚至可以得到楚君的引荐,入朝出仕。

    钱财方面倒是其次,这份引荐书可是意义非凡

    楚君在朝中的地位一目了然。

    他引荐的人,必定会受到大用

    有几个门徒干脆说了,不要钱,就只求楚君给他们个机会。

    因为是实验阶段,所以楚君就挑了十个人。

    建立十所私塾。

    启蒙读物是三字经,还得学算学。

    嗯,外语就不用学了。

    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学点别的东西。

    比如说农家医家和墨家。

    种田,医术,物理化学。

    虽然比较浅显,但却能够筛选10出有资质的学生。

    然后,楚君可以亲自教导。

    将他自己的学识,传授给他们。

    百花齐放,才是真正的盛世。

    酒足饭饱,捞了老王十万钱,楚君就跑路了。

    再继续打下去,估摸着王翦得要拿刀和他真人k了。

    王翦这家伙不太地道,为了避免真的激怒他,楚君想着还是赶紧走。

    才出宫门,楚君舒爽的伸了个懒腰。

    接着,就听到不怀好意的笑容在身后响起。

    “呵呵楚教授,你这脚步倒是挺快的。”

    楚君猛地转过身来。

    玛德

    王翦这老杀才是真的阴魂不散

    而王若淑则是站在边上,欠身行礼,羞涩开口,“若淑,见过楚教授。”

    “贲儿,回去把钱拿上,直接送到汉中侯府上”

    “我们今天晚上便到汉中侯府做客。”

    楚君

    王翦摆明了就是想把钱给吃回来

    老杀才,我辛辛苦苦赚点钱容易吗

    王若淑来就行了,你来当什么电灯泡

    呸

    第3更送到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