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3章 霸王项羽,毒计!(第1更)

作品:《大秦:开局秦始皇流落仙岛

    楚君脸色顿时变了。

    这封帛书若是落在老赵手里,怕是连带着他都得倒霉

    好死不死的,他偏偏也姓楚

    “送这帛书的人呢”

    “跑了,身手很快。公输仇出去追了”

    楚君眉头紧锁。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话,在后世编排后成了某种预言。

    其实并非如此。

    早在百余年前,伊阙之战,秦将白起大胜,取楚国郢都。

    于是乎,就有了这话。

    记住网址oqiu

    这话,其实类似于在自己被敌人吊打、碾压、按在地上摩擦而毫无反抗之力的时候,人往往会发下一些毒誓,用夸张的、自己完全没有能力实现的愿望,来表现对敌人的仇恨。

    更像是某种口号,比方说老子这次一定要过四级,不过就直播日五档电风扇。

    给这封帛书的,楚君只能想到一个历史上的名人。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为楚国大将项燕之后。

    关于秦楚两国的恩恩怨怨,说都说不完。

    真要说,那得从秦穆公时期开始说起。

    秦国也并非一直是虎狼之国,也曾有为盟友两肋插刀、肝胆相照之时,对楚国更有救亡续存的大恩。

    总而言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各国征伐。

    最终,秦以举国之力灭楚。

    老赵说是暴君,但他并未将六国权贵悉数杀了。

    而是暗中看管,但还是有不少漏网之鱼出来。

    比如说项羽,张良这些。

    再往后巨鹿之战,项羽大破章邯和王离统帅的秦军主力。

    而后,攻入咸阳。

    项羽为了断绝秦国如六国一般的死灰复燃可能,尽灭秦国王室宗族,摧毁其贵族世家,重创其国族意识

    屠灭三秦、火焚阿房,终令秦国永久消失于927历史舞台。

    坑杀数十万降卒

    这事也彻底点燃了老秦人的怒火

    项羽将刘邦发配到汉中,原本刘邦手里有十万精锐,被项羽整的只有三万。

    老秦人为给父兄子弟报仇,踊跃支持刘邦去和项羽的争夺天下。

    加上萧何此前收集的秦人户籍、图册等资料,更令刘邦的汉军在短短时间里,继承了旧日秦国的军国体制和动员力。

    最终,刘邦在北路军韩信军团的夹攻下,得以逆推反杀项羽,彻底灭了复国的楚国。

    而最后的乌江之战,将率八百骑突围的项羽逼上绝路的,也正是一群老秦人组成的汉军将校。

    秦楚自春秋穆公开始,联姻背叛暗算

    恩恩怨怨,说都说不完。

    直到最后项羽死后,才算是画上了休止符。

    虽然说汉承秦制,但楚输了,秦也输了。

    倒在历史的滚滚铁轮下,化作一段历史。

    不过,有些事情却很有趣。

    不杀功臣,不杀六国权贵的秦始皇,被渲染成了暴君。

    坑杀降卒,灭尽大秦皇室权贵,最后将天下藏书一把火烧尽的项羽却成了霸王,成了英雄。

    因为项羽的这一把火,多少先秦典籍因此付之一炬

    没人关心。

    只因为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所以对这位霸王充满了怜悯。

    成王败寇,其实大可不用给自己扯上一面大旗。

    只是后世某些史学家双标的评判,令楚君觉得很可笑。

    老赵焚书坑儒,被戳着脊梁骨喷了两千多年。

    其实,压根就和儒家没多少关系。

    坑杀的主要是术士方士。

    焚烧书籍是有bg,是为了六国文字一统所为。

    其实,都留有备份。

    结果倒好,被项羽一把火烧的是一干二净

    连他自己楚国的传承,也因此彻底断了。

    有勇无谋,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刘邦能打败项羽,那绝对是项羽自己作没了。

    手底下的谋士武将不去珍惜,恃才傲物,小觑这天下人。

    国士无双韩信,陈平,汉朝开国元勋王陵。

    哦,对了,还有个汉初三大名将的英布,本来也是跟着项羽混的。

    刘邦这个人一身流氓习气,不择手段,但是知人善任。

    项羽豪气冲天,战神无双,但是刚愎自用,嗜杀成性

    就说王陵,他本是沛县豪族,看不起刘邦,不肯跟着刘邦打天下,自己占据南阳混日子。

    王陵是个大孝子,结果他老娘身陷项羽营中,绝然之际伏剑自杀,为楚军所烹煮。

    就这笔血海深仇在,王陵不跟着刘邦干死项羽,那王陵还是人吗

    可以说,项羽一步步走向自刎之路,是他咎由自取。

    怪不得他人。

    他本可以得到这天下,却自己亲手将其葬送

    在楚君思索之时,公输仇回来了。

    脸色苍白,摇了摇头。

    没追到

    看的出来,对方身手也不差。

    烛火摇曳。

    蒙皓和公输仇皆是沉默不语。

    而楚君脸上则是弥漫着一股阴霾。

    之前在岛上,他闲着无聊和老赵说了很多事情。

    其中,就提到了楚汉之争。

    包括项羽和刘邦的事迹

    于是乎,还是泗水亭长的刘邦没了。

    直接被定了个莫须有的罪名,然后就被砍了。

    这个事情楚君还是通过樊哙才知道的。

    老赵对自己的皇权和大秦,看的比任何事情都要重

    知道刘邦会建立汉朝,他不可能会置之不理。

    老赵没有告诉他。

    或许对老赵来说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现在大秦同名同姓的有,就比如秦昭王时期就有个叫王陵的名将。

    现在,也有。

    可泗水亭长刘邦,那可就只有这么一个人了。

    加上刘邦本身就游手好闲,疏于治理。

    老赵要杀他,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老赵早晚都会这么干。

    随着楚君展现出的能力越强,老赵就会越忌惮

    楚君曾在岛上说的种种预言,都可能会成真

    为了让大秦绵延万世,老赵必须得去做。

    此前,楚君能想的是尽量招揽这些人。

    大秦人少。

    未来开疆辟土,攻伐各国需要大量的士卒和武将。

    死一个都是亏的

    项羽这人做不了大事,但军事作战能力没话说。

    楚君想的是尽量平息这份怒火,故意跳大神忽悠张良。

    就是要让他知道大秦为天命所归,他们挡不住的

    可有些仇恨,很难平息。

    张良还好说,首先张良是个聪明人,他和秦国的仇恨比起项羽是要小点的。

    项羽的爷爷项燕,死在了王翦手里。

    加上他性格暴躁耿直,宁死都不会归顺投降。

    他若是投降了,那他也就不是项羽了。

    对很多古人来说,气节要比性命还重要。

    特别是很多武将

    宁可战死,也不会委曲求全,投降归顺。

    韩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但能做到韩信这样的也没几个。

    他可以给项羽机会。

    但如果他不珍惜的话,那楚君为了大秦,也为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面,只能杀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没人关心百姓的死活。

    大秦覆灭至汉朝建立,死了一千万人以上

    泱泱中原大国,最后被个匈奴吊起来打。

    就连刘邦都差点被搞死

    为什么

    不就是因为自己人打自己人,打到后面没人了吗

    楚君不想杀人,但有些人不杀,便会轮到自己头上

    他是大秦的武安君,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

    于情于理,他都要阻止项羽这些六国权贵复辟

    “蒙皓即刻通知下去,让秦北大学的守卫这些天严加看管任何人进出,全都需要调令“

    “另外,这些天府邸内看严实了”

    “喏”

    蒙皓躬身行礼。

    其实,项羽会提前谋逆,根源还是在于楚君这。

    楚君上次在博浪沙遭遇刺杀,彻底激怒了老赵

    于是乎,老赵把刘邦给砍了。

    大秦,也再无刘邦。

    同时张贴告示,通缉六国余孽

    项羽,项梁,项伯,项庄等楚国项家人。

    项家绝对是楚国的豪门望族

    项燕,楚国大将,打败了李信和蒙恬的大军,最后被王翦干死。

    项梁,项伯都是项羽的叔伯。

    前者后来死在了章邯之手。

    而项伯和张良的关系极好,是项羽最小的叔叔。早年曾杀了人,跟随张良在下邳躲避。

    后来背叛项羽,归顺了刘邦。

    项庄就不用说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说的就是他。

    他是项羽的弟弟。

    老赵不允许任何不安分的因素在自己眼前蹦跶。

    楚君考虑过,项羽不太可能对付他。

    他有什么本事,张良肯定告诉过项羽。

    那么,项羽的目标是哪里

    秦北大学

    为了照顾很多穷苦的书生,大学其实看管的不是很严苛。

    只要通过验传,便可自由出入。

    百家归顺大秦,为大秦栽培人才,彻底打乱了六国余孽的布局。

    加上这里面的学生有不少都是咸阳权贵之子,就连公子公主都有

    如果项羽趁着夜色,美滋滋的进去掳走几个公子公主。

    那可就完了

    楚君肯定没事,但是他可以肯定,暴怒的老赵会让秦北大学很多人为此而陪葬

    玄武卫,咸阳卫士

    一个都跑不掉

    他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稳定局面,也会因此被打破

    这种事情,楚君绝对不允许

    就算杀了项羽,覆灭项氏一族也在所不惜

    关于对项羽的描述,作者菌觉得还算符合史料上的内容。看到有人说杀了项羽可惜,作者菌也觉得。但是项羽和张良不同,他宁可投降死都不过乌江,就注定了他不会放下这股仇恨。作者菌始终觉得,能为自己所用的就留,不能为自己所用的就杀。大家有不同意见的话,也可以各抒己见哈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