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4章 这样的百姓,众志成城!(第6更)

作品:《大秦:开局秦始皇流落仙岛

    汉中郡,上庸县。

    古闩和牛山二人将村寨内数百户人家全部召集而来。

    丑夫也在。

    现在苦酒也怀孕了,大冬天的他其实应该在家里好好照顾苦酒才是。

    但是,他得到了君上的消息。

    二话不说,直接将此事通知到各个乡里内。

    这件事情关系重大

    他必须得亲自负责

    “各位乡亲,我丑夫今日召集大家过来,是有事要和诸位商量。”

    丑夫现在在十里八乡里头绝对是出了名的俊后生

    他是直接效力于君上

    记住网址oqiu

    他们能过上好日子,可全都是靠着君上。

    再加上丑夫为人憨厚诚恳,对他们也是好的没话说。

    所以,他们对丑夫还是相当尊敬的。

    大冬天的,光在外面站一会儿就冷的不行。

    但是,没人有意见的。

    “诸位,现在冷不冷”

    “冷啊”

    “丑夫到底有啥事,赶紧说。”

    “是啊,大冬天的还是在炕头上舒坦。”

    丑夫顿了顿,缓缓开口道“今年闹了雪灾。咱们汉中有君上照料,所以没多大事情。可是别的郡城老百姓全都遭了难”

    “君上宅心仁厚,所以找陛下做了笔买卖”

    “咱们用土豆这些祥瑞,一斤可以换两斤粟米”

    “一斤咱们自己留着,剩下一斤咱们捐赠给受难的百姓。”

    听到这话,当即有脾气暴躁的关中汉子站出来。

    “君上这是瞧不起咱们”

    “咱们能有今天这日子,全都是君上给的。活了这么多年,也就今年活的像个人。咱们不能光顾着自己过潇洒日子,我铁头给明年留个种。再给我留点吃的粟米,其他的我全捐了多给我一斤,那就是瞧不起我”

    听到这话,丑夫只觉得鼻子有些发酸。

    他知道,这些百姓都会同意的。

    其余老百姓也都是好面子的主。

    反正家里头有不少腌菜,还攒了不少钱。

    他们过惯了苦日子,早就已经习惯。

    今年是灾年,各种天灾不断。

    汉中是君山的封地,君上砸锅卖铁给了他们活路。

    现在别人没活路了,君上要找他们帮忙,他们要是不帮的话还是人吗

    勒紧裤腰带,留下来年的种子和足够的粮食。

    剩下的粟米全t捐了

    不光如此,有个老汉直接把一头猪给牵了出来。

    “老汉家里头粮食不多,不能给咱们村里丢脸。”

    “这猪本来打算寒衣节杀的,我孙女不让杀。后来想着开春后再卖个好价钱,现在捐了”

    老赵统一六国后,下令全国统一实行建亥为正,即夏历的十月作为正月。

    这就导致秦朝在相当于现在的十月一日就过年,也就是寒衣节也叫腊祭。

    老汉带来的这头猪最起码重700斤

    要是卖出去的话,一千钱绰绰有余。

    “还有,这是老汉家里头今年的余钱,四百五十钱。”

    有钱的捐钱,有粮的捐粮。

    有的拿着满满一篮子的鸡蛋,还有的把家里头腌制的咸肉咸鱼都拿了出来。

    这些放平时他们自己可都舍不得吃,现在拿出来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君上对他们不薄,那他们就得报答君上。

    君上现在扛不住了,需要他们捐赠,那他们就不能给君上丢脸。

    抠抠索索的成何体统

    留下自己吃的,剩下的全都捐了

    总而言之,就没有人给乡里头丢脸的。

    就连半大的稚童都知道将自己珍藏的果脯拿了出来。

    丑夫不要,他们就急的哇哇大哭。

    丑夫这七尺多高的汉子也哭了。

    事情比他所想的要顺利的多。

    这些百姓没有一个丢脸的。

    根本就不需要他多说什么,自己主动过来捐赠的。

    甚至,还有的把准备的新衣服都拿出来捐了。

    旧衣服自己穿,新的全都捐了。

    这些百姓就是这么缺心眼

    汉中郡的百姓都是好样的,捐赠的物资比他们想象中要多的多

    土豆,红薯,玉米,花生

    足足一千多万石

    这些祥瑞他们只留下了做种的,其余的全部都捐了。

    索要的陈年粟米也不多,两三百石足够他们吃的就行。

    他们支持楚君,愿意换取陈年粟米再捐赠给其余受难的百姓。

    其余的物资更是无法计算

    各种腌肉咸鱼,还有大量的鸡蛋牲畜布帛

    光是捐赠的钱财,就超过了三百万钱

    总而言之,该捐的全都捐了

    不该捐的,也捐了

    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苦日子。

    就算是全都捐了,来年等开了春各种工坊运作起来,他们的日子照样潇洒的很。

    现在这日子比之前不知道强多少。

    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不能光顾着自己,丢了良心

    汉中作为大户,所以老赵是专门调动大秦水师前来运送物资。

    沉甸甸的粮食源源不绝的运送至楼船上。

    有专门的水师负责搬运。

    汉中的粮食太多了

    光靠水师运送远远不够,所以各大商贾也都调动了楼船。

    这里面自然就包括了范羽和河夫在内。

    河夫本来是大秦水师的一员,后来因为水师作用不大,他就退伍干起了水上的买卖。

    现在大雪封路,最好走的就是水路

    天气虽然冷,却没有冷到连汉水这种大河都会冰封的地步。

    就算是真的遇到了结冰的地方,也会有专门的士卒以锤子这些工具直接破冰而行。

    河夫看着他们玩了命的搬运粮食,心中只有无尽的感慨。

    他的儿子河阳已经放假回到了家,现在忙着照顾家里的事情。

    河阳现在可是秦北大学的高材生

    成绩是数一数二的级别

    光是一个学期拿到的奖学金,就超过了两千钱

    听到君上的号召后,他二话不说便直接动身。

    这次范羽等人也是大出血,捐赠了大量的物资不说,还得调动楼船。

    所以,河夫等人也都做出了让步。

    不要工钱

    0 0 0

    只要能管顿饭就成

    甚至,还有人因为家里余钱比较多,主动捐钱的。

    按照他们的意思就是,“汉中老百姓都捐了这么多,咱们南阳老百姓绝对不能被比下去了”

    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有粮食的捐粮食

    南阳种植的最多的就两种作物。

    一种是甘蔗,一种是水稻。

    水稻的亩产比不得土豆红薯这些,胜在水稻可以替代成主粮。

    因为减免了一层赋税的缘故,其实他们手里剩下来的水稻非常多。

    南阳本身就四面环水,未来大秦的港口城市。

    正好适合大力推广连机碓,发展水利工程。

    靠着连机碓直接脱壳,轻松就能获得白花花的大米。

    甘蔗除了给他们做种外,早就被官府收购上去准备提炼成蔗糖。

    只不过这段时间忙忘记了,所以楚君没处理而已。

    至于水稻则是缴纳一成的赋税,剩下的全都是他们自己的。

    有的卖了,有的自己留着。

    而这次,他们也全都捐赠出来,用来和官府换陈米。

    整个大秦粮仓积压的粟米数量相当的惊人

    哪怕各地募捐上来的粮食全部用作兑换,也根本消耗不光。

    河夫遥遥的看向远处郡城,感慨万千。

    这次的雪灾为历年之最。

    各大郡城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

    陇西郡城是最惨的,因为还受到了羌人的袭击。

    但是,现在是倾举国之力帮他们

    抽调的民夫达四十万人

    调动大军近六十万

    众志成城,何愁不能度过这次的灾难

    这张写了好几次都不满意但还是六更了希望大家能喜欢吧亡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