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9章 朝中老臣辞官!侯君集成了监军!

作品:《大唐之最强皇子

    “殿下你”长孙无忌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当场就结巴了

    李恪一点不给长孙无忌面子,严词呵斥道“你什么你”

    “你身为吏部尚书,理应管理好天下的官员,自己的门生却公然在岭南胡作非为”

    “你是朝中大臣,却无法尽职尽责,本王暂且不论可是现在,吐蕃进犯大唐的边疆”

    “他们侵犯大唐的国土杀害大唐的子民诋毁大唐的军队”

    “你明明知道朝廷已经很难派出大量的军队征伐吐蕃,却对那些为了大唐的荣耀,付出宝贵生命和心血的岭南将士满是曲解和鄙夷”

    说着,李恪愤慨地指向岭南军队所驻扎的西南方向,吼道“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就算真的有错但也不是错在自身行为”

    “而是错在那些居心叵测的文臣眼中”

    好了,此话一出,李恪算是把朝中的文臣都得罪了。

    他们大多数是太子党,就是看不惯李恪出风头,就是看不惯李恪把岭南经营得有声有色的。

    他们就是妒忌、就是羡慕,就是居心叵测

    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秘密阿

    而你李恪一个皇子,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我们文臣不要脸面的么

    李恪的话一出,文臣说不出话了,只能哭

    谁说一哭二闹三上吊,是女人的专利

    文臣也会哭,也懂得哭

    他们先是掩面抽搐,然后嗷嗷大哭,最后拥抱痛哭。

    哭泣中,有人就喊道“微臣为朝廷鞠躬尽瘁,最后竟得到殿下如此评价不甘、不甘啊”

    “老臣在朝为官多年,所作所为自问问心无愧殿下今日之言,真是寒了我们老臣的心呀”

    “既然如此老臣愿主动辞官,告老还乡”

    “臣附议”

    “臣附议”

    告老还乡

    好呀好呀

    李世民当然愿意了

    怕的就是你功高盖主

    怕的就是你自恃功高,在朝堂上结党营私

    怕的就是你年迈昏庸,不支持新政

    君臣关系,不是朋友关系,是利益关系

    到了一定程度,君臣关系还会是敌对关系

    所以,自从明清开始,统治者们都在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制、巩固皇权。

    李世民眉头一皱,心一狠,“好朕也觉得对你们这些老臣实在太亏待了”

    “朕的朝堂实在太小,容不下各位劳苦功高的老臣们了”

    “既然尔等主动提出辞官,要告老还乡没问题,朕现在就批准了”

    “即日起,你们收拾好东西,便可随时回乡国有危难时,也不会再续用尔等”

    李世民的旨令一出,那些老臣们哭得更惨烈了

    说出这些话的老臣,一般都是官职不怎么高的,在朝廷上的分量也比较低的

    他们还以为此事是一个很好地攀龙附凤的机会,只要帮着太子,不留余力地打压李恪就好

    可是他们完全失策了

    平日和和气气、宽容大量的陛下,居然同意他们这些辅助他夺得天下的老臣,辞官

    而长孙无忌、高士廉,还有太子李承乾,此时却是一个屁不放。

    还有太子党其他高官们,此时却都是正低耸着头,故作一副非常前辈的模样

    好吧

    只有他们当了先锋军,当了炮灰

    在阵阵哀嚎声中,这些老臣们只能接受现实,退出了朝堂。

    李恪站在群臣之前,回首一望

    太子党的官员都低着头,力捧自己的武将们,却是一个个挺胸抬头,非常气派

    此时此刻此景,要是可以,李恪还真想要呐喊“还有谁”

    “还有谁是对本王有不满的”

    “赶紧的本王就站在这里你们弹劾啊你们继续抨击呀”

    李世民作为最高决策者,当然高兴自己看重的李恪大获全胜,但又不希望他赢得太彻底。

    他说道“恪儿。朕前些日子看过尔等岭南军队了“

    ”他们一个个雄姿英发、气宇轩昂,不亏是岭南狼兵,大唐好男儿啊”

    “但是,他们还是太年轻。上阵杀敌当然没问题,可是在谋划方面,必然有所欠缺。”

    “这样吧朕打算综合一下,安排一名经验老道的武将,以监军的身份,辅助尔等,如何呀”

    李恪笑道“儿臣愿遵父皇旨意”

    侯君集也跟着乐了,紧接着道“微臣是武将出身,自愿跟随贤王殿下,前往庭州”

    李世民道“恪儿,你意下如何啊”

    李恪笑道“儿臣无异议”

    李恪当然非常乐意啦

    若不然。

    兵强马壮、威风凛凛、物质丰富的岭南军队,显摆给谁看秀给谁看打谁的脸咧

    李恪巴不得侯君集、长孙无忌、高士廉,还有李承乾和太子党的官员们,全部跟过来,本王挨个打脸

    不过没太可能。

    毕竟一个比一个怕死。

    他们明明呆在朝堂上,只能够打嘴炮,浑水摸鱼地过日子,但是也对俸禄很满足呀

    同样,侯君集很愿意跟李恪及其队伍前行。

    倒不是因为他不怕死,或者是太爱大唐,太想要立功了,而只是单纯的想要看李恪笑话而已

    亏你李恪还被人说英明,你也自称贤王。

    拿三千人,去打五万人,只有傻子才干得出来。

    庭州是什么地方呀

    草原

    没有岭南的高山、丛林,也没有岭南丰富的水源,气候干燥、冬天极寒

    只有傻蛋才会动用南方的士兵,在冬天到来之前,傻不溜秋地去庭州打仗咧

    到时候,恐怕连吐蕃的五万贼军都没有见到,你这娇生惯养、没有一点生活常识的皇子,估计就要哭着喊着回长安找你爸爸了

    至于那三千名岭南将士

    哎

    留在那极寒之地,一望无际的平原,要对付吐蕃的五万骑兵跟坐着等死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你们要是敢撤退,那就是有辱大唐的军威,回到大唐也是死路一条

    李恪也算是会做人。

    提前将这三千名的军饷发了,然后让他们安心赴死

    至于自己的安危

    呵呵

    经过无数次战场洗礼的侯君集,对此非常有经验。

    只要不上到第一线,跟吐蕃将士正面厮杀,躲在后方、见到局势不妙,赶紧跑,肯定逃得掉

    反正,侯君集认为自己是监军,不是参与作战的人员。

    只要自己不瞎指挥,日后陛下怪罪下来,也绝对不会怪在自己头上

    下朝后,侯君集心情美滋滋地回到府上,让下人置办了些物资,自己便吃完晚饭,早早睡下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