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7章 明王

作品:《小兵活下去

    皇城,御书房

    年节将近,又到了帝皇封趣阁的日子。

    各重臣静静地候在下面。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长兴帝批完最后一封奏折,反手把朱趣阁递给旁边的大太监长禄。

    “各位卿家,”他揉了揉发涨的额头,朝着龙案上好几叠折子示了示意, “这些折子里面的事项关系重大。开年后立即执行,不得拖延。”

    “遵旨。”老惯例了,御书房的各个人一点也不意外。

    长禄立即过来把折子送到相应的尚书手里。

    事毕后,一些尚书比如户部礼部行礼后转身离开,而工部尚书罗垦及兵部尚书关邑却是留在了后面。

    长兴帝皱眉“两位卿家还有何事”

    他都已经封了趣阁,正准备过年松口气, 这两还站着不走。

    真不会看眼色

    俩位尚书相视一眼, 关邑上前一步。

    “陛下, 兵部刚收到百济方面的捷报。平倭将军萧正率领部下奋勇作战,一连击退倭寇十三次大规模登陆,杀敌过万。”

    “倭寇方面见久攻不下,只好丢下大批尸体狼狈退去。”

    长兴帝点头。

    这样的战报兵部已经收到好几次,每次的内容都大同小异。

    萧正写着不腻,他看得都腻了。

    区区倭寇而已,要不是他们的海盗屡次上岸掠压。长兴帝都懒得看这些小岛蛮夷一眼。

    “陛下,”工部尚书罗垦上前行礼“忠勇伯屡次击退倭寇扬我云垂国威,确实是件大喜事。”

    “而同在百济的齐王殿下向来心思如发。他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些不对劲,似乎倭寇正在谋划着什么大事。”

    老三

    长兴帝不由多了几分兴趣。

    萧正发回来的战报里屡次提到陈修竹亲自带兵冲阵。

    战报上白纸黑字写着齐王爷身先士率勇猛无比,每场仗都杀得浑身是血所向无敌,恍如战神下凡一般。

    倭寇见了他,无不望风而逃

    萧正的字里行间,隐隐都在感叹齐王爷颇有云垂开国太祖之风范。

    儿子有能耐,老子脸上也有光。

    长兴帝不由问“老三发现了什么”

    罗垦便这么这么地说了一番。

    “陛下,百济乃云垂东边的屏障,缺之不可。而倭寇最是贪婪, 只要他们在半岛站稳脚跟,就绝不会停下扩张的脚步。”

    他看了一眼旁边的兵部尚书,“老臣和关尚书经过商量,觉得我云垂有必要提高警惕。最好是设战场于境外,继续大力派兵支援百济驱逐倭寇方为上策。”

    最开始长兴帝还耐着性子听下去。

    然而罗垦一说要继续派兵,长兴帝脑袋就浮现户部尚书钱良咬牙切齿的模样。

    “两位卿家说得有道理。只是朕已封趣阁准备过年”他顿了顿,“这样吧,两位爱卿先回去拟好折子,开年再呈上来讨论吧。”

    说完,长兴帝准备起身离开。

    关邑连忙开口“陛下,除了百济外西边要塞”

    “开年再说,开年再说。”长兴帝不分由说地带着长禄出了御书房。

    边走他边摇头嘀咕“这关邑是越来越糊涂了。”

    早些时候东西线的驿路已经重新打通,各种支援和供给也送到了要塞。现在西边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要拿来烦他。

    这兵部尚书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关邑吃了个憋,只好默默地把“镇国公府又有四位少将军战死”的消息给吞了回去。

    回到尚书府。

    府砥里里外外披红花彩,所有人喜气洋洋。

    关邑视而不见,直径进了书屋。

    关好门窗,严令任何人靠近后他才打开长兴帝封趣阁时发下来的折子。

    云垂帝国地方备守兵改制方法

    这一看标题, 关邑深深地皱起眉。

    云垂三十郡,每郡都有独立的郡尉和地方备守军。

    不少地方备守人员臃肿, 战力平平, 可以说除了吃皇粮外一无是处。

    比如迷雾郡,这次的民乱里,地方备守兵几乎没起过任何作用。郡守和郡尉府第一时间就被乱民攻破。甚至两人还被吊死在大门外

    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长兴帝早就对此不满,有意撤销其中一部分。甚至他还好几次跟兵部商量过改制的具休方法。

    如今西部四郡已经重新平复,封趣阁之前长兴帝干脆直接将自己的想法拿了出来,根本不给大臣们商量的余地。

    可谓简单粗暴。

    但也说明了他改制的决心。

    打开折子。

    关邑抬眼望去,目之所至全是一堆“撤销”字样。

    很快他看到了重点。

    原有的三十支地方备守军撤的撤裁的裁,最后重新整合成十支新的备守军。所管辖的郡域也重新划分并扩大。

    至于新郡尉的名字,关邑眉头跳了跳。

    百花蒋天厚、汐语吴晨光、沧澜莫沧海、定西夏邦为、平海

    越看关邑心里越是腻歪。

    他一向看不惯星落这些独立于兵部之外的军团,可惜始终拿它们没办法。

    而这些新郡尉几乎都和星落军团并肩作战过。

    新年很快到来。

    平民百姓们眉开眼笑,舞龙舞狮逛庙会;王公子弟们谈生风生,梨园花船听小曲。

    可以说除了永安胡同的镇国公府又挂出了白色的招魂幡外,整座星纪城一片祥和欢乐,到处是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

    皇后紧挑慢挑,前些时候终于给七皇子陈修坚重新挑了个名门闺秀作正妻。

    大年初二正是大喜的日子。

    迎亲接亲,红妆十里。

    陈修坚刚把新娘子送进洞房,又被匆匆喊出来接旨。

    “这时候接什么旨”他问自己的长史。

    老长史摇头,“殿下恕罪,天使来得突然,老臣还打听不到具体的消息。”

    “不过。”他左右看了看,“据老臣推断,陛下极有可能要升殿下的爵。”

    只是不知道是郡王还是亲王。

    “只要升爵就行。”陈修坚一听更是红光满面。

    到了前院,正厅里不知何时挤满了围观的宾客。

    陈修坚扫了一眼。

    除了人在百济的齐王外,他的几位兄弟全在人群中,各个神色莫名地望着他。

    眼里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妒忌。

    陈修坚的心更是大定。

    果然,太监取出明黄色的圣旨,尖着嗓子一番宣读后,在满堂宾客们一片双喜临门的恭贺声中,陈修坚成了第四位亲王。

    明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