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99 发行报纸需要多少钱

作品:《大明疯皇

    文震孟负手站在船头,看着远处不断靠近的港口,脑海里却还在想着新马城那边的事情。

    说实话,他真不知道皇上为什么突然间召他来巴尹亚。

    这段时间他着实很忙,因为那亚马逊丛林里的人是不断的往出拉,他得安排人去教人家说大明官话,乃至教人家大明文化啊。

    他带过来的那点礼部官员早就不够用了,这会儿他甚至在招收北美印第安部族的青壮作为初期的蒙学教授了。

    北美印第安部族青壮里面还是有很多勤奋好学的,这些人一开始学的也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蒙学教材。

    很多人对这些蒙学教材那都是倒背如流了,教一下这边原始部落的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问题就是这些原始部落的人是一拨一拨的出来,而且这些人还在一拨一拨的往北美大陆和西殷都群岛迁徙,迁徙过去之后人家还会分散去种地,不会聚集在一起。

    这就使得他安排起人手来更费劲了。

    他正在考虑是不是让北美二十个属国各自都选拔一批蒙学学得好的青壮过来帮忙呢,渐渐靠近的码头上却浮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

    我的天,是皇上

    皇上怎么跑码头上亲自迎接他来了

    他连忙跑到悬梯口等着,悬梯刚一放下来,他便疾步走上去拱手躬身道“微臣参加皇上。”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欣慰的道“文起,你总算是来了,朕都望眼欲穿了,怎么样,凋版的老师傅和印刷用的东西都带过来没”

    文震孟连忙拱手道“回皇上,都带过来了。”

    很好。

    泰昌毫不犹豫的道“子如,安排人带他们去收拾好的临时作坊,准备凋版印刷,文起,走,朕带你去看个好东西。“

    说罢,他便抬脚往帝王号走去。

    文震孟连忙疾步跟上。

    他这会儿着实懵的不行了。

    皇上到底要给他们看什么重要的东西呢,这么急不可待的。

    很快,他们便来到帝王号顶层一个会议室中。

    这会儿张之极、徐允贞和德谢拉及其手下几个亲信正趴会议桌上不停的写写画画呢。

    文震孟忍不住伸长脖子凑近一看。

    呃,这些人写的还都是葡萄牙文,他压根就看不懂啊

    礼部是管着所有通事翻译没错,不过,他也只知道这符号般的文字是葡萄牙文,具体这些符号什么意思,他可不知道。

    这一下,文震孟更懵了。

    泰昌却是拿出一叠两尺宽一尺长的稿纸,兴冲冲的介绍道“文起,朕这次找你过来就想让礼部牵头办这样一份报纸。”

    报纸

    文震孟不由低头一看。

    还世界报

    这报纸上自然没有具体的内容,泰昌也只是简单的排了一下版,将报纸的版面划分成一个个小方块,然后在每个小方块里面写上大致涉及的内容。

    文震孟仔细翻看了一阵,这才小心的问道“皇上,您这是想刊行大一点的邸报吗”

    邸报

    对啊

    报纸其实就是大一点的邸报。

    邸报这东西其实唐宋时期就有了,明朝更是发展到天天都有刊行。

    不过,大明的邸报一般都是张贴在六部衙门街口的通告牌上,又或者抄送各地方承宣布政使司一级,很少会直接传到各州府县。

    这会儿民间甚至还有那种专门靠抄录邸报,印刷成邸抄牟利的小作坊,

    不过邸报上大多都是朝廷的政令和皇帝的谕旨什么的,并没有其他东西。

    泰昌微微点头道“对,这报纸可以说就是大一点的邸报,不过,报纸的内容与邸报不一样。

    邸报基本上是给官员看的,而报纸则是给所有人看的。

    所以,这报纸的内容得丰富一点,你们得想办法让所有人都想看这报纸上的东西。“

    呃,这个。

    文震孟有些莫名道“皇上,这些好像是通政司专门负责的吧”

    好吧,邸报以前的确是由通政司负责的。

    不过,这会儿却不行了。

    通政司那点人根本就不够。

    泰昌微微摇头道“通政司其实也就负责抄录和刊行邸报,他们并不负责编辑邸报的内容。

    这报纸上的内容很多,得号召大明所有读书人都来写,而且还是绞尽脑汁,想办法来写。

    你们礼部得负责审核读书人写出来的文章,符合要求的才能登报。

    报纸编辑好之后,你们还得负责把报纸翻译成各国的文字,然后组织排版刊印。

    这些印出来的报纸还得用最快的方式发送到世界各国去,散布开来。“

    我的天,这得花多少钱

    文震孟不由咋舌道“皇上,这个世界报也要跟邸报一样天天刊行吗”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是的,这个得天天刊行。”

    文震孟又小心的问道“那这个每天刊印多少份呢”

    泰昌细细解释道“这得看各国能看懂报纸的人有多少。

    比如,我们大明本土,人口足有上亿,而且,读书识字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能看懂报纸的估计最少也有两千万了。

    那么,我们每天就要用大明文字印刷两百万份。

    对了,如果算上属国和海外的州府,还有美洲这边,这个数量最少要翻一倍。

    而且,这个还只是现在的数量,等读书识字的人多了,报纸的刊印数量也要相应的增加。”

    这么算下来,每天岂不是要印上千万份

    就这,还只是现在的,以后估计一天两三千万份都有可能。

    这是多少钱

    文震孟大致估算了一下,随即小心的道“皇上,如果印这么多的报纸,那所耗费的钱恐怕会相当的惊人。

    如果按现在的纸价来算,这么大一张,哪怕是最便宜的印刷纸一两银子最多也就能买五千张。

    而且您这还要求四版八开,两面印刷,排版和印刷的工钱也要比单面的高。

    这么算起来,刻字,排版,印刷的人工及其材料的费用加起来恐怕都跟纸张的价格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我们印五千份报纸光是四开两万张纸那就得四两银子,其他材料和人工加起来也得四两银子。

    一万份就是八两,一千万份就是八千两啊

    一年三百多天如果天天这么印,那耗费的银子最少也得两百多万两“

    一年两百多万两算什么

    泰昌毫不犹豫的道“两百多万两就两百多万两,这钱礼部直接从内库支取就行了。”

    哪有这么简单啊,我这才光算刊印这么多报纸的成本呢。

    文震孟想了想,随即又小心的道“皇上,这报纸翻译、转运、散发还得招不少人呢。

    不说别的,就这一千万份报纸发一千万人手里,那最少也得几千号人去发啊

    这么算下来,这些人的工钱恐怕也得几十万两银子一年。”

    几十万两那是小钱。

    泰昌还是毫不犹豫的道“你只管招人就行了,需要多少人就招多少人,这些人的工钱也由内库来承担。”

    唉,还不止这些啊

    文震孟又小心的提醒道“皇上,微臣斗胆问一句,您想过这纸张上哪儿去买没

    大明读书人是有上千万,识字的估计两千万都不止。

    问题,这些人并不是天天用纸啊,而且,纸也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

    这一千万份报纸就是四千万张两尺长一尺宽的大纸啊

    而且这种最便宜的印刷纸利润太薄,根本就没多少人做。

    微臣估摸着,恐怕把大明所有便宜的印刷纸全收购一空,也不够印几天的。

    而且,就算让人家全力开工去做,材料和人工也跟不上这巨大的需求。”

    呃,这个问题,泰昌着实没考虑过。

    这印报纸消耗的纸的确堪称恐怖,一天四千万张两尺长一尺宽的大纸是什么概念

    光算重量那都吓死个人。

    这么大的纸,一百张那最少也有两斤重,一千张就是二十斤,一千万张就是二十万斤,四千万张那就是八十万斤

    谁无聊的一天造这么多便宜的纸出来。

    如果卖不出去,那不亏死

    好吧,这个纸张问题的确得想办法解决。

    问题,这个造纸行业他压根就不懂啊

    泰昌想了想,干脆问道“文起,你有办法让人造出这么多纸没”

    文震孟闻言,竟然满脸古怪道“这个燕如和伯正凑巧还跟微臣提过。

    因为这边适合造纸的木材也有不少,不说那腰粗腿粗的圆木,也不说那胳膊粗的烧炭柴火,哪怕光是捡些几寸大小的细树枝,那一天最少也能捡个几百万斤。

    如果能用这些来造纸的话,那一天造上亿张便宜的的印刷纸都没问题。

    而且,造纸的成本还能节省很多。

    毕竟,这边的细树枝等于是不要钱的,碾碎制浆也很简单。

    不过,当初微臣考虑到造这么多纸出来根本就用不完,所以就没把这个当回事。”

    还有这等好事

    这不就行了吗。

    泰昌不假思索道“很好,就在新马城建个大型造纸厂,专门造印刷报纸用的纸。”

    好吧,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文震孟又小心的问道“皇上,您说让天下所有读书人都来做文章,交上来让礼部审核。

    这个如果只是一回两回估计还没什么问题,要是天天这么搞,读书人估计都受不了。

    毕竟,他们要读书,要养家湖口,不能天天给我们做文章啊“

    这个还不简单吗

    泰昌还是不假思索道“这个我们可是给钱的,一篇文章,但凡被选上了,我们给人家付十两银子的稿费。

    这样一来,是不是很多读书人都会挖空心思来给我们的报纸写文章啊”

    好吧,这四开八张最少几十篇文章。

    这一天又是几百两,一年又是几十万两

    文震孟颇有些不解道“皇上,微臣斗胆,再问一句,我们为什么要投这么多钱,消耗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来刊行这报纸呢”

    你总算问道点子上了。

    泰昌立马解释道“武人之刀,文士之笔,皆杀人之具也。

    这句话不知道你听说过没。

    我们如果能让这世界报真的散布到全世界,那足抵百万大军”

    这个

    文震孟闻言,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他可是状元郎,而且博览群书,见识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这操控舆论对敌,他自然能想明白。

    他只是沉思了一阵,便拱手躬身道“皇上英明。”

    这家伙肯定是想明白了,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

    泰昌不由微微笑道“其实,办报纸不但不会耗钱,办的好了还能大把大把的赚钱。

    不过,现在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舆论,以笔为刀来收拾敌人。

    这赚钱的事情,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这东西还能赚钱

    文震孟不由好奇道“皇上,您是说我们直接卖报吗

    这个好像不行啊

    如果我们要赚钱,那一份报纸最少也要卖到两文钱一份才行。

    这年头恐怕没多少人愿意每天花两文钱来买报纸看,到时候我们印出来的报纸恐怕一半都卖不出去。”

    谁跟你说靠卖报纸赚钱。

    泰昌微微摇头道“卖报纸是赚不到钱的,我们可以靠打广告赚钱。”

    打广告

    文震孟不由好奇道“皇上,请恕微臣愚钝,这打广告是何意”

    泰昌不假思索道“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啊,你想想,如果我们把这报纸散布到全世界去了,那是多大的知名度

    商户如果出钱让我们把他产品的介绍刊印在报纸上,那就全世界闻名了,到时候是多大的利润

    我们就收一百两银子一天,没问题吧

    他能上一天报纸那基本上就全世界闻名了啊。

    我们甚至还可以把报纸增加版面,每天印它几百个广告上去,那是不是就能赚钱赚到手抽筋“

    呃,好吧,这么搞的话的确很赚钱。

    大明的商户可不是一般的多,而且这些商户的生意基本都是越做越大,一百两银子对很多商户来说都不算什么了。

    如果这点钱就能让他们售卖的东西世界闻名,估计大把人抢着来打广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