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1章 恐怖时刻到来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时时价格

    几个字,简单易懂。

    什么意思呢

    米粮的价格,是时刻变动的

    这一下,简直打破了所有人对交易的认知。

    售价增长、下降倒是正常,可是时时变动,是不是太快了些

    却听刘五开口解释“诸位稍安勿躁。”

    “相信大家伙也都知道,大家在交易的时候,价格是不同的。”

    “如此一来,便会有的人买的亏了,有的人卖的亏了。”

    “这时时价格,为的,便是给大家在交易的时候,有个参考。”

    “比如,前一次交易的成交价是七两银子,当大家伙觉得此价合适,自然可以与人协商买卖。”

    “而假如有人觉得米粮价格应该是八两,想要卖出粮票,却没人买,怎么办呢”

    “也简单,可以挂单”

    “挂单后,当有人愿意出钱买,自然就成交了。”

    众人闻言,愣了愣,片刻之间,便转惊为喜。

    这是大好事啊

    好处太多了。

    因为有前面的成交价格作为参考,大家伙再行交易,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交易价格公平合理。

    如先前,有的人买的贵了,有的人卖的便宜了,有了这交易所后,此等情况将再也不会出现。

    而且交易所本身作保,又能防止无赖泼皮。

    这简直就是完全为大家伙考虑的啊

    “还有”

    刘五继续朗声道“自今以后,余家米铺的售价,将与粮票交易所的价格挂钩,同样是时时价格。”

    众人面色各异。

    这是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好的是,以后米粮价格如何,完全不是余家米铺自己说了算了。

    坏的呢

    假若交易所这边的价格下跌,可想而知,余家米铺价格也会跟着下降,到时候盈亏可就不好说了。

    这时,刘三上前开口道“有了这些好处,那么,试问,为了保证交易所运行下去,每笔交易收大家伙千分之五的费用,既交易一两银子,收五文钱,多吗”

    众人倒是半点不意外,甚至理所当然。

    好处太多了。

    单凭保障大家安全交易,就值这个钱了。

    消息与规则公布完毕,交易所正式开业。

    有一些好奇之人走了进去。

    此刻,已有十多名“交易员”坐在案后,穿着统一的衣着。

    其中,甚至还有两名中年女子。

    虽说女子抛头露面影响不好,可此一刻,已然没人关心那些事了。

    有两个商议好价格之人走到案前,开口道“我们要交易,价格是七两一钱。”

    交易员当即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文书,填上价格与双方的名字。

    买卖双方按手印画押之后,一分为二,各留一份。

    一次交易,就此完成。

    简单方便又直接。

    无需去找什么作保之人,也无需害怕事后对方扯皮耍赖。

    而在这笔交易过后,后面,硕大的木板之上,有小厮用毛笔点上了一个小圆点。

    小圆点左侧,是一条竖线,从下而上,清楚的标明了价格。

    与那小圆点对齐的方向,赫然就是七两银子的价格。

    而随着接下来的几笔交易,已然有几个小圆点出现在木板之上。

    旋即,那小厮用更细的笔触,将几个小圆点连接起来。

    一副折线图跃然而出,价格走向清晰明确而直观。

    众人见了,惊喜万分。

    这交易所的人也太厉害了吧

    竟是连这等办法都想得到

    有了这折线图,大家只要看一眼,就能大抵明确先前的交易价格,太棒了

    接着,交易所内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

    不过区区一上午,就产生了数百笔的交易。

    其他诸多米铺本还在商议之中,可看到这交易所如此火爆,彻底坐不住了。

    这交易所,堪称是神来之笔啊。

    将所有买卖粮票之人笼络住了

    大家伙学都学不来。

    中午时分,刘五再次被宴请到聚贤楼,一个个铺子掌柜皆是巴结奉承不已。

    酒过三巡后。

    时机大概成熟,便有人开口道“刘掌柜,您看哈,而今这米粮也不是米粮了,价格飞涨,大家伙可就只能指望您喽。”

    “有道是独木难支,刘掌柜,咱们大家要报团取暖啊,您可不能吃独食。”

    “是啊,刘掌柜,您帮帮大家伙吧。”

    意思已然显露无疑。

    刘五却还是不解似的问“大家伙严重了,只是咱怎么才能帮大家伙呢”

    有人苦笑道“当然是把大家伙的粮,拿到余家米铺售卖呀。”

    这也是无奈之举。

    但凡还有些希望,没人想祈求刘五。

    颜面没了不说,以后可就会处处受到余家米铺的钳制了。

    可就在所有人期盼不已的时候,刘五笑了。

    他小酌一口酒,道“诸位,尔等各个都是米粮大户,哪个没有几十万石米我余家米铺,能卖得过来吗”

    众人会意。

    虽说而今米粮的价格已然完全脱离了根本,完全由粮票决定。

    可当米粮数量太大之时,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然后有人小心的问“刘掌柜,那么,您可否帮大家伙少卖一些米粮呢一家两三万石,不多不少,如何”

    “可以。”

    刘五言简意赅“但我有一个要求。”

    “您请讲。”

    “其一,余家米铺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总不能白白帮诸位卖粮吧”

    刘五道“其二,为了保证米粮价格稳定,诸位的粮食运送至粮库之后十日,方可拿取粮票公开售卖。”

    众人也都明白。

    当大家伙拿着大批量粮票售卖,价格肯定会下降的。

    至于费用,自是无可厚非。

    故而,这两点要求倒也算是合理。

    在众人应下之后,一车车的粮食开始运往西山附近的粮库。

    用这些粮食换取余家米铺的粮票。

    当然,要推迟十日才能拿到粮票。

    诸多米铺掌柜以及其身后的老爷们,皆是开始期待起来。

    那粮票实在太值钱了,暴利

    只要大家卖掉各自两三万石的粮票,完全可以顶的上一年的盈利。

    宁府。

    宁远没去当值,正独自饮茶。

    到得此时,布局大抵完成。

    收割,开始

    真正恐怖的时刻,到来了

    他挥了挥手,沈三忙走了进来。

    “吩咐下去,从即刻起,开始回收粮票,抬价”

    于是,就在当日,粮票交易所内,米粮的价格,开始逐步的攀升。

    到了晚上截止之时,价格更是如发疯了似的,一路长虹。

    八两五钱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