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6章 大捷在望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宣府

    总兵官阮兴已经不怕了。

    宁合雍带着两卫的驰援已经到来,再加上宣府的一万多人,共两万五六千人。

    打那鞑靼六千大军,完全没有问题。

    可问题是,在这几日内,明明那鞑靼佯做攻城两次,宁合雍却只龟缩于城中,完全没按照繁昌伯宁远所说,主动率军主动出击。

    “这文安侯,卑下就不懂了。”

    阮兴无奈开口道“明明时机合适,人数也占据绝对优势,为何还不出城啊”

    宁合雍老神在在,随口道“前提就错了,时机还没到只等时机一到,我等便出城,杀他个片甲不留”

    阮兴问“什么时候时机才能合适啊”

    宁合雍只回复了一个字“等”

    阮兴直嘬牙花子,无奈啊。

    朝廷有旨意,以宁合雍为尊,他即便有所不满,也得忍着。

    想了想,他忍不住道“还有一事,繁昌伯所说我等有兵马三万余目前也才两万多”

    宁合雍抬手打断“等”

    阮兴干脆喝闷酒。

    然而,就在当晚,随着一队整齐的人马临近,阮兴彻底瞪大了眼睛。

    这些人的着装十分老旧,皆是官军用久的,或者有损的。

    可此刻,却穿在了眼前万余人的身上。

    再看那些人的神色、面貌,哪里是什么官军,分明就是先前的灾民啊

    灾民,变成了官军

    阮兴顿时明白过来,欣喜不已。

    这招,不简单啊

    且不管这些灾民战力如何,两万官军加上这一万余灾民官军,首先在气势上就已经胜了大半了

    厉害,够狠

    阮兴当即找到了宁合雍,正要开口,却见宁合雍手持一物,正在眺望远处。

    过了一会,宁合雍回身过来,面目十分的严峻。

    “朝廷已经失利两次,折损兵马无数,正需一大胜”

    宁合雍缓缓开口“阮大人,下令,整顿军马,即刻出城战”

    阮兴来不及多问,急忙跑了下去。

    立功的机会,终于来了

    尤其是朝廷先后打了两次败仗,他们这一胜仗,意义太大了

    当夜,三万余大军,悄然出城。

    数里之外的鞑靼六千大军正在休憩,甚至连防守之人,也才堪堪几十人而已。

    “明军不堪一击。”

    营帐之内,主将冷笑道“就算借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贸然出城出击,故而,我等尽情吃喝,找合适的时机骚扰一下,为我大军创造机会即可,来,喝喝喝”

    话音还未落下,忽而有探子来报。

    “将军,不好啦,明军出击了,率军三万余,近四万,正朝我方营地奔袭而来。”

    “什么”

    那主将当即一个激灵“你说什么三万余人明庭已然得知我主部攻占大同的消息,还敢派兵三万怎么可能”

    说着,那主将立刻冲了出去。

    放眼看去,一片黑暗。

    可就在这暗黑之中,远处,有着一阵律动,整整齐齐,听那声音,最少有两万人以上。

    “撤,快撤粮草不要了”那主将疯了似的喊叫着。

    “杀啊”

    “杀杀杀”

    嘶吼声自远处传来,六千大军直接慌了神,有些人仓皇之下,顾不得方向,疯狂的跑动着。

    而在后面,宁合雍率领三万大军,吹毛饮血似的,急速追击。

    一场表面上的大捷,已然到手。

    紫禁城中。

    弘治皇帝仍旧与三位阁老静坐。

    与先前不同的是,明军败了,而且还是三日内,接连败了两仗,折损人马两三千。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敌军之强大。

    不好打啊

    弘治皇帝头疼不已,呢喃似的道“难道,此战,我大明要输吗”

    大学时刘健摇头“陛下,臣以为,此番我军之所以输,原因在于以少对多,再等上几日,三军回合,可有一战之力。”

    弘治皇帝沉默不语。

    实在是心里没底。

    那鞑靼大军没朝京师方向来,固然是好事,可说到底,那也是侵扰了大明的疆土。

    真要大张旗鼓,派出更多的人马,对朝廷的颜面也有损啊

    这个时候,李东阳沉声开口“陛下,臣听闻在大同广灵附近,出现了一名朱将军,说是奉旨平剿敌虏。”

    朱将军

    弘治皇帝略微诧异。

    他在第一时间,本能的就将那将军与朱厚照联系到一起。

    因为,当今的天家,除了太子朱厚照,没人能干出这种事。

    又坐了一会,他实在是忍不住,快速来到后宫。

    “而今,太子所在何处”弘治皇帝问。

    “太子”

    张皇后也是诧异“想来,应该在东宫读书的,昨日清早去给太皇太后问了安。”

    呼

    弘治皇帝稍稍安心。

    从时间点上来看,那所谓的朱将军肯定不是太子了。

    因为奏报是今日早上才传来的,当日之内,太子不可能跑到四五百里外广灵的。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命人去叫朱厚照。

    很快,一身儒衫的朱厚照赶来,冲着皇帝行了一个儒家之礼,彬彬有礼道“父皇叫儿臣,可有事”

    弘治皇帝上下打量朱厚照,看了半天才彻底放心,随口道“皇儿最近忙什么呢”

    朱厚照道“儿臣在读书,时至今日,儿臣总算明白父皇与诸位师傅的苦心,儿臣拜谢父皇”

    说着,干脆的跪了下去。

    弘治皇帝见了,暗暗感动着。

    太子,竟是变了,大变样。

    人还是那个人,只是性子,已是越发的规矩有度。

    太子,终于长大了啊

    “不错,皇儿要再接再厉,父皇,老了,累了,日后这大明江山,还要靠你的”弘治皇帝感慨道。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朱厚照老老实实。

    弘治皇帝越发的轻松了。

    无论如何,只要太子奋发向上,这大明才有明天啊

    他侧头过去,转而问道“近来,秀荣都在做什么啊”

    张皇后有些尴尬,小声道“上次,那丫头不懂事,臣妾打了她一巴掌,可能至今还无法释怀,独自幽居寝宫之中,不肯出来。”

    弘治皇帝点头,也未在意,随口道“秀荣这丫头无论是心性、品性都是极好的,皇后你打她,那定是她犯了大错,她要面壁思过是吧那就罚她一个月不准出寝宫。”

    旁边,朱厚照眼睛缓缓睁大。

    这还可以这样

    只要犯了错,面壁思过,就没人看管了

    好事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