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5章 三贺皇帝陛下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弘治皇帝极其严肃,看不出半点波澜。

    可也觉得十分怪异。

    此一刻的大明,天下承平,哪里有什么喜事

    “宁爱卿,说说吧,是什么喜事。”

    弘治皇帝沉声开口。

    态度,冷漠而生硬。

    不知为何,最近,莫说是见到这小子,便是听旁人提及,都觉得有些厌烦。

    宁远却是半点不在意,笑道“臣恭贺陛下,这喜事啊,有三”

    三件喜事

    三位阁老皆是讶异的抬起头,惊疑不定的看着宁远。

    好小子,当真敢口无遮拦啊。

    莫说是三件喜事,便是一件,那也非同寻常了。

    因为,眼下的大明并无事端,更没有什么瑞祥,又有什么事,能算得上喜事呢

    “喜事有三不错,说说吧。”

    弘治皇帝略微侧目,跟着又是一沉“假若你所言之事,并非喜事,就别怪朕治你个欺君之罪”

    说到后面,高高在上的君王气概流露无遗。

    宁远闻言,仍旧平静,淡淡道“这一喜,乃是大明接连大胜,天威浩荡,威震四方,四方诸国,莫有不从者这一切,皆因陛下勤政爱民,圣德唯贤。”

    说的是蓟州和大同两场大捷的问题。

    因为大明更加强盛了,四方诸国才齐齐来朝拜。

    这固然是事实,可几乎人尽皆知了,也能轮到你宁远拿来说事

    弘治皇帝眼眸一沉。

    所谓的第一喜,就是来拍马屁的吗

    他有些不耐烦的摆手,道“余下那两喜事,若同样如此的话,你就无需多言了。”

    宁远只是报之一笑。

    他缓缓从袖口掏出一封普通的书信,双手奉上。

    萧敬见了,倒是上前两步,接过书信,递给弘治皇帝。

    这时,却听宁远继续道“这第二喜,乃是陛下文治武功,有雄韬伟略,盖世之贤能,故而,此番鞑靼大军侵扰我大明才会铩羽而归,损兵折将不计其数。”

    很怪异的一番话。

    三位阁老面面相觑。

    这小子,又旧事重提,拿大同大捷说事吗

    大同一战,确实是有明以来都少见的大捷,可跟你宁远有什么关系

    又是拍马屁

    弘治皇帝也是极为不悦,暗自压着火气,缓缓展开书信。

    只搭了一眼,他便不由得眉目挑起,悄然抽了口凉气。

    这不是什么奏报,就是一封再普通不过的书信。

    “敬禀吾师,远隔千里,弟子甚是思念吾师”

    是弟子写给老师的,乍看起来,十分的肉麻。

    再向下看,弘治皇帝差点气的将书信丢掉。

    写的都是为什么玩意啊

    师傅,弟子不能时刻侍奉在您身边,心尤不安,但弟子深知此事重大,所以必须要全心全力的做好。

    师傅,您吃了吗

    师傅,弟子又有困惑了,那心即理,与当今的学问略有不同,弟子应如何是好呢

    叨叨絮絮,看了一大半后,弘治皇帝也失去了几分耐心,快速向后扫。

    终于,他看到了几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字眼。

    偏头关设伏以火炮对之小王子仓皇逃窜诛敌两万三千九百二十一,战马等

    “嘶”

    弘治皇帝极为严肃,深深的吸气。

    这又是一场大捷啊

    三位阁老也发现了一样,不由得扭头看了过去。

    弘治皇帝抬手“三位师傅看看吧。”

    萧敬将书信递了过去。

    与弘治皇帝大抵一致,三位阁老也是不禁眉毛跳动,一直看到后面,神色终于变了。

    诛敌两万三千多

    虽说与大同大捷比起来差一些,可是,那鞑靼一共也才六万大军左右,岂不是说这一战,几乎打的鞑靼全军覆没了

    并不是诛敌人数少,而是鞑靼大抵只剩下这么多人了。

    这太强了

    三位见惯了诸多风浪的阁老此刻皆是颇为骇然。

    回头来看,此番对战鞑靼,大同那边的大军一人未损啊。

    而鞑靼呢

    六万大军,几乎全没了

    这是何等强盛何等的恐怖

    换作以往,那是想都不敢想。

    可这一刻,却生生的出现在眼前。

    这也就能理解那小王子为何会如此火急火燎的赶至京师了。

    被打怕啦

    跑来京师低头啦

    “此番大捷,着实是大喜啊”

    刘健感慨着。

    主要是来的太及时了。

    那小王子固然主动充当鞑靼使臣,向大明低头了。

    可在同时,也想争回几分颜面。

    于是恳请与大明比试骑射。

    而一旦比试,大明这边几乎是必输无疑的,届时便会失去几分颜面。

    但有了这偏头关大捷,一切又有不同了。

    因为大明,太强了

    打的鞑靼六万大军覆没,再回头看,所谓的区区骑射比试,也就无关紧要了。

    输了又如何呢

    如果将大明与鞑靼的大战比作大人打仗的话,那么骑射比试,就当于小孩子过家家。

    即便输了,也不过是玩笑一场,算不得什么。

    沉寂片刻,刘健开口道“繁昌伯,你那弟子是王守仁”

    宁远点头。

    刘健长声一叹“不错,不错的啊”

    那王守仁的功劳虽说比不得“大明战神”,可也是锦上添花了,让大明的威势徒增三分。

    “宁远,你说有三喜,还有一喜呢”弘治皇帝严声道。

    在略微震撼之后,他很快又恢复了平常。

    宁远则再度拜下“这第三喜,臣恭喜陛下再得神器,有此神器,臣不敢多言,但最起码在百年之内,大明将再无半点忧愁,四方不敢来犯。”

    嘶

    内阁都仿佛被抽空了一般。

    静

    静的落针可闻。

    弘治皇帝眼瞳骤然收缩,动也不动的盯着宁远。

    三位阁老也是一样。

    在这一刻,几人的心跳都仿佛停跳数次一般,神情大震。

    终于还是来了

    那神器是什么

    要么是火炮,要么是炮弹

    因为这是制胜鞑靼的关键法宝。

    可这法宝到底如何,长得怎么样,除了亲历者,朝廷这边,几乎没有任何消息。

    没人去查,也没人去问。

    甚至包括弘治皇帝,在朱秀荣归来之后,对于此事都只字未提。

    就仿佛所有人对此事都讳莫如深一般。

    宁远见了,继续道“此神器,乃是我大明征西大将军所制,臣将此物命为开花弹。”

    “此物不同于先前的铁球弹,在发射之后,仍旧会爆炸开来。”

    “一枚炮弹所波及范围,约有两丈左右。”

    “依照大同一战来看,一弹约可伤三十余人。”

    三十余人

    三位阁老皆是侧目。

    不对劲啊

    这威力,相较于以往的铁弹确实强劲太多了,可要诛杀数万人,那得多少炮弹

    换弹,是需要时间的。

    火炮射程也才两三百步。

    在这么短的距离之下,鞑靼骑兵顷刻之间就能冲过来,区区五十门火炮,又能发射多少炮弹呢

    两百枚

    三百枚

    这样便可诛杀敌人近三万

    未免有些儿戏了吧

    虽是心下怀疑着,内阁之中,却是无人出声。。

    宁远自也感受到气氛有些怪异,凝了一口气,严肃开口。

    “陛下,臣请演武”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