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5章 存钱生崽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自是不难。

    只需大明通商银行这边吸收足够储银,再稍微些利息,放贷出去,继而刺激工商业大发展。

    工商业的发展是需要人手的,如此便会有许多百姓挣到银子,继而缓解通货膨胀问题

    只是吸储目前看来,似乎有些困难。

    这么久以来,大明四方,数十家银行分行,拢共才吸储十万余两,这点钱于放贷而言连塞牙缝都不足。

    宁远不由得撮牙花子,旋即计上心头,清了清嗓子道“陛下,解决通胀问题或不难,只不过”

    “臣眼下有点小麻烦,还请陛下与朝廷大力支持”

    麻烦

    弘治皇帝有些诧异。

    他虽是不懂宁远弄出那所谓的大明通商银行到底要做什么,可本着对宁远的信任,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掏出了八十万两银子。

    眼下,宁远遇到麻烦,他自是不能置之不理。

    三位阁老也是纷纷表态“能让繁昌侯你都觉得麻烦的事情,想必是十分困难的吧说说看吧。”

    “难道是不难,就是有点”

    宁远有些尴尬的样子,旋即也不掩饰,直接道“陛下,三位师傅,你们手里还有银子吗”

    嗯

    三位阁老愕然。

    好小子,还要银子

    先前,朝廷这边以及皇帝陛下可是拢共拿出了一百八十万两银子啊

    还敢要

    遏制那所谓的通货膨胀便是这般的无底洞吗

    宁远见状,忙解释道“不不不,三位师傅误会了,下官的意思是你们家里,还有余钱吗”

    三位阁老面面相觑,眯眼之间,会意过来。

    原来如此

    这小子,竟是打上了他们家产的主意,教他们把银子存入那所谓的通商银行。

    “若只是存银子的话,老夫不敢多说,五千两还是拿的出来的”

    刘健缓缓开口“只是繁昌侯啊,老夫很是担忧啊”

    “莫说老夫,便是满朝文武都将家里的余钱拿出来,存入银行,又能有多少呢”

    “真正有钱的,是那些富商,你若无法教诸多富商将钱财拿出来,这银行,怕仍旧是办不下去啊”

    话音落下,李东阳与谢迁纷纷认同。

    诸多富商,定是不愿意将家里余钱拿出来的。

    原因很简单财不外露啊

    为了那区区几厘、一分的利,将钱财拿出来存入银行,岂不就暴露家产的数量了

    而这些富商不拿银子出来,单纯靠朝廷百官的“救济”,怎会有效果呢

    谢迁顿了顿,眯着眼道“繁昌侯,难道你不知道民间的借贷情况吗”

    宁远没有作声。

    关于民间借贷的情况,他当然清楚。

    大明律有规定,凡民间典当、拆借,月息不得超过三分。

    无论借多久,到最后,利息不得超过本金

    月息三分,这已经是极为恐怖的利息了,相当于一个月的利息便占了本金的百分之三十。

    拆借三个月下来,利息便快赶上本金了。

    而这,还只是朝廷的规定,在民间,有着无数不法之人,一度偷偷将利息增加至五分,大肆敛财,极为恐怖。

    在这种情况下,于工商业的发展,相当的不利。

    所以,考虑诸多原因,他才会开设这银行。

    然后便出现了吸储的难题

    有问题,自当克服

    宁远一本认真道“三位师傅、陛下尽管号召百官存储银两,臣,自有办法解决此难题”

    弘治皇帝颔首“既如此朕便存一年十万两”

    年利是一分,一年之后,十万两便可得到十一万两。

    说来,这利息虽是不如民间的利率高,却也几位可观了。

    因为银子放在内帑之中,便等若是死在哪里,又怎会多出一万两的利息呢

    随即,三位阁老纷纷表态,愿意将各家的余钱存入通商银行之中。

    “驸马”

    弘治皇帝再度开口道“那王守仁去南赣汀漳一带剿匪,已是许久了,可有成果啊”

    言语之间,竟是有些揶揄。

    要知道,先前可是宁远力荐王守仁去平匪患的。

    而那匪患,总数,足有几十万。

    仅仅靠数万大军或者是自各地调遣的兵马,或有不足。

    所以弘治皇帝才有些担忧“不弱朝廷这边派出五万兵马吧”

    通货膨胀的问题严重,可剿匪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啊。

    过去这么久,仍旧没有动静,足以说明王守仁在南赣汀漳一带吃瘪了。

    故,朝廷这边,理当派出大军剿匪。

    宁远闻言,却是笑了笑道“陛下,臣以为王守仁能力出众,或可剿匪”

    嗯

    弘治皇帝便有些不悦。

    先前,他也是与宁远稚气。

    南赣汀张一带,匪患相当的严重,剿而不绝,而今声势壮大,已成为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无论如何,都应严行处之

    于是他大手一挥道“驸马,你不用多说了,朕,自有处置”

    然而,这边话音刚刚落下,便有奏报传来。

    刘健展开一看,当即愣住了。

    弘治皇帝也有些意外“怎么了,刘师傅,可是出事了”

    刘健没有作声,却是将奏疏递给弘治皇帝。

    “这”

    弘治皇帝看了之后,也是双眼睁大,震撼不已。

    南赣汀漳的四大匪徒,竟是平定了一个

    这动作,未免太快了吧

    按照先前的预判,王守仁抵达南赣之后,本应立即着手调查,随后与匪徒交战,获得一场大胜,奏报朝廷。

    事实上,先前历来的剿匪也都如此。

    打一仗,打赢了,向朝廷表功,跟着再提及剿匪之困难,进入丛林,无法追捕。

    最后,剿匪之事,大抵只能不了了之。

    这是惯例。

    因为朝廷这边对于善于丛林作战是匪徒,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

    而眼下呢

    王守仁只一出兵,竟是将四大匪患之一的詹师富,直接给平叛了

    赶尽杀绝啊

    好小子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如此狠厉,锋芒毕露啊

    “不错,不错啊”

    弘治皇帝感慨着。

    那王守仁固然善战,可他没指望王守仁不费朝廷之变的一兵一卒,便匪患平定。

    可此一刻,这明晃晃的战绩与功劳,却是刺激了他

    南赣汀漳一带的匪患,或可因那王守仁,彻底平叛啊

    “命那王守仁,继续剿匪”

    弘治皇帝直接道“至于奏疏上面提及的设立新县,一切,以由王爱卿一人处之,便宜行事,无需禀报朝廷”

    这也是赋予了相当大的权利

    设立新县,可是关乎朝政的大事,岂又是你想设立及设立的

    但弘治皇帝还是赋予了王守仁这个特权

    因为相比于设立新县,评定南赣汀漳一带的匪患,更为重要。

    匪患平定,一些个黑户的百姓又需要安置,设立新县,那也是理所当然啊

    总不能什么事情都禀报朝廷,待朝廷定夺之后再施行吧

    这一来一回,黄花菜都凉了

    同时,弘治皇帝也严肃开口“驸马,通货膨胀之难,甚于匪患也,你务必也要尽快遏制此事啊”

    “臣,遵旨”

    宁远果决应下。

    接下来,通商银行这边开始大力的宣扬吸储示意。

    只是,大部分人听闻,都抱着看戏的态度,似乎,对此事有些动心,本能的又抗拒

    宁远也未在意。

    这通商银行的好处,不日便会显现出来。

    又过了两日,原本平静的通商银行的店铺跟前,渐渐多了一些人。

    这些人,大多是平民百姓,而看其衣着,很像西山那边的工人

    “掌柜的,咱存八两银子,存一年的”

    “俺这里只有五两银子,可以存吗”

    “小的倒是多一些,有十五两银子,存两年的”

    诸多西山的百姓,秩序争气,纷纷将银子存入通商银行。

    有好事者忍不住道“银子可是大家的性命,你们,就不担心被坑”

    有西山百姓笑着摇头“大恩人若想要坑害大家伙,根本无需如此,直接不给大家伙发银子就是”

    “又如眼下,道理亦然大家伙,愿意相信大恩人”

    “反正银子放在手里也是放着,不如放在这银行,一年到头,还能生个崽不是”

    此番言语,引起了许多西山百姓的共鸣。

    跟着,除了西山百姓之外,又有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参与进来。

    而也是这一日,朝廷这边,诸多大员在弘治皇帝的建议下,也是将一些余钱拿出来,存入通商银行。

    一日之间,总吸储数额,竟是达到了八十余万两

    京城,又是陷入一片轰动之中。

    没人能想到,通商银行一个看似幌子一般的吸储,竟有如此之多的人认同且上当。

    那些人,脑子都有问题吗

    且不说天底下是否有此等好事,那些人存入的无数银两,你拿出去放贷,他不更香吗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