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3章 神奇的煤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三位阁老吓坏了。

    宁远这小子,竟是要在内阁之中燃烧煤炭,这跟谋害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要知道,煤是有毒的。

    莫说是他们,便是寻常百姓也知道,这煤,不可轻易点燃,一个不小心便会被毒死。

    传言之中,煤的毒,甚是猛烈。

    有着一股独特的臭味,只要人闻了,极容易丧命。

    “繁昌侯,你这开的是什么玩笑”

    刘健稳重下来,严声道“撤了,快将此煤撤了”

    也是这时,弘治皇帝赶来。

    眼见火盆之中的蜂窝煤片刻之间燃烧起来,也是吓了一跳。

    可很快,他想到什么似的,有些惊骇的看向宁远“驸马,这是何故啊”

    宁远解释道“臣刚做的蜂窝煤,这不特意赶来,给三位阁老展示一番嘛。”

    弘治皇帝点头,却是笑了出来“朕看,你这是要谋害三位师傅吧想要谋朝篡位吗”

    宁远无奈的摊手。

    弘治皇帝倒是平和的开口“三位师傅,这小子诡计多端,说不得当真有办法可以使得煤无毒,不若试试”

    三位阁老面面相觑。

    从外表来看,眼前这煤,似乎确实经过了的一定的处理,与寻常的煤块的形态,大有不同。

    难道当真将其中的毒,给除去了

    若当真可以的话,大明疆内,煤矿无数,尤其是当下木炭价格暴涨,若以煤炭取代木炭岂不是可以令无数百姓免于冻伤

    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

    刘健严肃起来,顿了顿道“试试倒是无妨,不过臣觉得,臣一人试用便可,陛下、谢公、李公理应退避。”

    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虽说宁远的品行无需质疑,可万一这玩意真有毒这大明的皇帝、以及三个阁老,直接被一窝端了啊

    李东阳和谢迁闻言,皆是摇头“陛下、刘公,还是臣等来试用吧。”

    互相谦让,到得后面,竟是争执起来,谁也不愿离开。

    于是乎,三人索性一同留下。

    弘治皇帝见了,也跟着大摇大摆坐下,道“三位爱卿不必劝朕,朕相信繁昌侯的,便一同试用吧。”

    很快,被端出去的火盆,再度端了进来。

    一开始,还是开着门窗的,弘治皇帝侧目道“既是试用,理应按照百姓们日常使用而来,关闭门窗。”

    门窗关闭,内阁之中,气氛在无形之间紧张了几分。

    大家伙可都是拿着小命在试用啊

    几人皆是不约而同的盯着那火盆看,火盆,很安静。

    其中的蜂窝煤引燃之后,逐渐变得红通通的,尤其是那一个个窝眼之间,红的刺眼,却是没有明火出现。

    几人不由得瞪大眼。

    其中刘健还向前凑了凑,轻轻抽了抽鼻子,怪异道“竟是没有臭味。”

    李东阳和谢迁也纷纷上前,仔细观察,鼻子轻嗅“确实没有臭味。”

    “非但如此,这煤燃烧之际,竟只有轻微的烟气,徐徐升腾,甚是神奇啊”

    三人惊奇不已。

    要知道,普通的煤块燃烧之时,会产生大量的浓烟,而且,那烟还带有臭气,亦可能带有毒气。

    可眼下,通过宁远的处理,竟是将两大缺点给除掉了。

    这就厉害了

    且只提减少浓烟,这便使得此煤有了实用性啊。

    若不然,即便是煤块没有度,在火盆中燃烧,浓烟滚滚,呛也呛死了

    而现在,非但没有浓烟、臭味也没了,唯独需要验证的便是此煤是否有毒

    足足等了半刻钟,是否有毒还不清楚,可是坐在附近的三位阁老皆是热的大汗淋漓,不得不将厚重的袄子脱下。

    “不得不说,这煤的供热,丝毫不比木炭差啊”刘健感叹。

    “岂止是不差,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谢迁也是慨叹。

    这,又是一个优点。

    火力较旺盛,同时都燃烧这么久了,这煤,似乎并没有多少变化。

    耐燃啊

    又过了一会,当蜂窝煤燃烧了足足一刻钟之后,三位阁老终于是抬起头。

    已然过去这么久,他们的身体出了暖之外没有任何的异样。

    这便足以说明,此煤无毒

    无烟、无臭味、无毒、火力旺、又耐燃。

    这普天之下,还有比这煤更适合作为取暖之物了吗

    当即,刘健看向一直淡然的宁远“繁昌侯,此煤经过处理,造价几何工艺可否繁杂又可否将处理之法推广来开”

    连珠般问了诸多问题。

    宁远笑了笑,命人取来水壶,架在了火盆的上面。

    跟着又取来几个茶杯,掏出一个小包,取了茶,放入其中。

    “这是宋茶,也有人称之为乌龙茶。”

    宁远手下动作不紧不慢,倒也有几分恬淡、清幽的意味。

    “此茶采自于潮州一带,当地人将其命名为单枞,又经过臣的炒制,口感甚是清冽。”

    说着,半壶水已是有了沸腾的迹象。

    取水洗茶之后,茶身开始逐渐舒展开来,顿时,阵阵香气自茶壶飘荡开来。

    随即,宁远将彻底沸腾的水倒入茶壶,撇去浮沫,直接将茶水倒入茶杯之中。

    而后,他摊了摊手,示意弘治皇帝几人品茶。

    弘治皇帝提起茶杯,先是轻嗅,顿感一股馨香扑鼻而来。

    他小酌一口,令茶水在口齿间回荡,跟着咽下,细细回味,点头道“确实是好茶,味道与其他的茶,截然不同。”

    刘健也跟着道“茶是好茶,只是,繁昌侯,这茶与煤炭,又有什么关系呢”

    宁远笑了笑道“并无直接关系。”

    刘健“”

    大家伙坐在这里,那是商量大事的。

    结果等来等去,你告诉我这所谓的乌龙茶没关系

    没关系你不早说

    刘健有些不悦,正要再度询问。

    却听宁远随口道“刘公以为,此茶,价值几何”

    刘健按捺着,想了想道“茶虽是好茶,却有替代品,故,一斤最多不过十两银子。”

    一斤十两银子,也已经是天价了。

    要知道,普通的茶,才堪堪数百钱,即便是先前与鞑靼、瓦刺茶马互市,也才二三两一斤。

    宁远又道“若无下官炒茶,刘公可否喝得此茶”

    这话便有些意思了。

    刘健深深的看着宁远。

    茶的品质如何,与炒茶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

    没有宁远炒茶,他自是喝不到此等品质的茶。

    这里面,强调的是一个手艺、工艺。

    于是他略微皱眉“所以,你并不愿意将此工艺方法推广开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