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9章 定个小目标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陈朝皇子陈开山

    闻言,十余名大员皆是面色怪异。

    那陈朝都亡了近百年了,先是被胡朝篡位,又被大明收复,最终,到得此时的黎朝,这么久过去了,那陈朝皇子还觐见作甚

    许多人讶异。

    很快,想到什么似的,刘健等三位阁老面面相觑起来。

    这陈朝皇子来的太巧了。

    云贵那边,在英国公张懋与王越的劝说之下,陛下动了收复安南的心思。

    结果在,这边刚刚廷议结束,陈朝皇子便来了。

    巧的如刚刚困了,便有枕头递上来啊

    做什么

    当真要打啊

    当真,要借着这陈朝皇子的名义,收复安南

    一时间,大殿之中,气氛怪异极了。

    疯了,彻底疯了。

    明知不可打还要打,这历来稳重的陛下,怎会变得这般疯狂啊。

    众多大员皆是极坏了。

    倒是朱厚照,想了想道“既然是陈朝皇子,理当见上一见,宣进来吧。”

    不多时,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老老实实行叩拜大礼“臣,陈开山,见过上国太子殿下。”

    朱厚照道“起来吧,陈开山,你有何事啊”

    “哇”

    顿时,陈开山哭了出来。

    他痛心疾首道“殿下,安南人苦啊”

    “尤其而今安南国王黎铮,肆逞凶暴,虐于一国,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徵,剥削不已。”

    “臣恳请上国发兵,吊民伐罪,收复安南,以救安南百姓于水火”

    这哭声极大,听起来又十分真诚。

    片刻之间,使得整个养心殿鸦雀无声。

    刘健等人面若老道,就那般站着,无悲无喜,似乎半点情绪。

    朱厚照张了张口,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了。

    太难了。

    这所谓的储君,所谓的监国,累啊

    早知如此,还不如跟随老宁一起去打那安南了。

    最鸡贼的是那皇帝老子,打着亲征米鲁的名义跑了,还说什么叫他这个太子熟悉一番国事,历练一番。

    这哪里是历练啊

    简直就是活受罪。

    他们在南边逍遥快活,却要他一人顶着这百官的压力啊。

    “唔那个嗯”

    朱厚照张口结舌,只得敷衍道“此事事关重大,孤要严肃审视一番,哦,对了,你说你是陈朝皇子,有何为证啊”

    闻言,十余大员这才望向那陈开山。

    这是最关键之处。

    假若这人当真是陈朝后人的话却是不大好办了,足以说明皇帝陛下动了心思,铁定收复安南。

    被问及,陈开山早就准备好一般,缓缓拿出一枚玉玺以及一份族谱。

    刘瑾忙是去了物证,递了上去。

    一番验证之后,朱厚照面色凝重道“是真的”

    唰

    大殿之中,再度安静下来。

    过了许久之后,刘健一声叹息,喃喃一般道“殿下,大明朝廷,出了奸佞之人啊,如此下去,国不将国,社稷不保,老臣见此,心有不忍,亦有心无力,臣请乞骸骨。”

    朱厚照吓坏了。

    刘公,要致仕啊

    这可是大事。

    同时他也十分理解。

    那皇帝老子没跟群臣商议,直接饶了过去,擅自独断,收复安南,百官自是有异议的。

    说白些,您这皇帝想做什么做什么,要我们这些臣子有什么用呢干脆不干了。

    他忙是开口道“刘师傅才学匪浅,才望老成,岂可轻易致仕,您若是乏了的话,不若休沐几日”

    刘健倒也没说什么。

    紧跟着,第二日,李东阳恳请致仕,第三日,谢迁也要乞骸骨。

    朝野之间,俨然乱套了。

    朱厚照这边只得一一安抚,局面倒也还算稳定。

    可这三日下来,内阁之中不知道积累了多少奏疏,朱厚照看的头都大了,便请三位阁老回来。

    三位阁老自也知轻重缓急,便回了内阁。

    然后,三人又愁了起来。

    “那安南虽偏居一隅,为蕞尔小国,可其实力,却是不容忽视的。”刘健说道。

    “是啊。”

    李东阳接着道“传言,安南足有二十万大军,米鲁又有大军十五万,若是联合起来,陛下率领那二十万大军,未必打得过啊。”

    而今,朝廷的兵马固然强了,可也没强到一打二的地步。

    谢迁一声叹息“收复安南,难在米鲁啊。”

    这话,另有深意。

    安南大军,与米鲁叛军,有牵连。

    安南,肆意的侵入大明了啊。

    再加上安南关起门来自当皇帝,安南使臣又这般嚣张跋扈。

    这诸多种种,完全无视了大明的天威。

    大明若一再忍让下去,他们这些身为臣子的若继续反对收复安南,与那尸位素餐,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在气过之后,他们也就回来了。

    “等等看吧,只希望陛下能先平叛米鲁。”刘健忧心道。

    另外一边,富宁。

    安南那边先前承诺的派出一千大军,到了。

    与米鲁简单的交锋之后,不消片刻,便仓皇逃窜,败的一塌糊涂。

    “陛下,陛下,您都看到了吧。”

    行宫之中,使臣阮二晓哭诉道“非是我安南不肯出兵,而是根本打不过啊”

    弘治皇帝一阵恶心。

    根据探子传来的消息,那安南派来的千人兵马,都是老弱病残。

    用宁远的话说,这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他当即摆手道“十日已过,明日,朕将率领大军,入安南,平米鲁”

    阮二晓便退了下去。

    弘治皇帝微微眯着眼,冷声道“那安南国王黎铮,当真嚣张,丝毫不担心我等大军一路南上啊。”

    宁远点头。

    确实够嚣张。

    那意味,就好像巴不得大明的平叛大军进入安南一般,丝毫不惧,同时也吃定了大明不敢对其下手。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啊

    宁远沉了口气,缓缓道“陛下,臣以为,可兵分两路行进。”

    嗯

    闻言,弘治皇帝定了那么一下。

    而后他忙命人取来堪舆图,仔细看了一番,不知觉间,竟是有些激动,面上泛着些许润红。

    “好,好啊,理应如此”

    他喃喃着。

    这所谓的兵分两路,并非只为打米鲁,另外一边,也要着手准备,自水路进攻。

    安南北部山脉连绵,朝廷大军自陆路抵达安南王都,要很长的时间。

    可自水路走,便不一样了。

    自龙江至升龙,沿江而下,一路顺流,一个时辰可行进数十里,最多都无需两日,便可抵达升龙。

    而他之所以暗暗激动,是因为,当年,他的先祖,文皇帝收复安南之时,走的,便是这条水路。

    眼下,他将再走一遍,以这种方式,清洗当年之耻辱

    “卿以为,何时出征较为合适”弘治皇帝问。

    “平了米鲁之后,起檄文,传告天下,水路行军较快,可先拿下升龙,再行接引陆路大军,安南当收”宁远说道。

    只有发了檄文,朝廷才能正式打安南,所以这水路大军还要再等一等。

    弘治皇帝会意道“既如此,朕封你为左参将,自水路行进,多少兵马可破升龙”

    宁远道“三万足以,但要皆精锐。”

    倒不是他狂,而是米鲁投降之后,安南势必会派出大量兵马来抵挡三十余万兵马,升龙城空虚,莫说三万,两万军都可以生擒安南王黎铮。

    而沿着水路一路而下,不出意外的话嗯,定个小目标。

    一日收安南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