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3章 这招子,狠呐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百官神色异样。

    难道是说,繁昌侯规劝失败了

    要知道,那小子在对待佃农的问题上可是有着一定手段,连那小子都败了,朝堂这边岂不是制不住佃农了

    弘治皇帝也是一阵侧目,暗暗惊心。

    问题,可能麻烦了。

    一旦那小子失败了,他这边唯一能采用的办法便是那小人之路了。

    悄然沉了口气,他严声道“宣进来。”

    不多时,宁远赶至奉天殿“启禀陛下,臣前去安抚诸多佃农,未能奏效。”

    失败了

    这结果,令人意外。

    但仔细想想,倒也可以理解。

    无论繁昌侯如何有本事,是那诸多佃农的恩人,巧舌如簧,但奈何诸多佃农铁了心要告御状啊。

    人家,已经不在乎所谓的点滴恩情了。

    就是要闹事,就是要给朝廷找麻烦

    你能怎样

    “报十万余佃农已至城南百丈处,皆跪,请告御状”

    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令人心惊的声音再度传来。

    佃农来了。

    就在城外

    正跪在地上,请告御状

    大殿的气氛渐渐紧张起来。

    坐在宝座之上的弘治皇帝踟蹰着,眸光绽着冷气。

    若是任那诸多佃农继续跪下去,他这个君王只会颜面全无。

    再加上情况紧急,别无他法,那么,他这个君王,也就只能当一次小人了

    大概等了一刻多钟,见百官仍旧无动于衷,弘治皇帝便准备下旨。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忽而想起“启禀陛下,臣愿前去安抚诸多佃农。”

    弘治皇帝抬头看去,眼瞳一收。

    这人,竟是户部尚书周经

    很快,他会意过来。

    方才,周经也跟着觐见了,听到了一些事情,知晓这所谓的规劝的关键。

    于是,主动出来背黑锅。

    “周爱卿要去安抚佃农吗”

    弘治皇帝思考一般,旋即缓缓道“既如此,就劳烦周爱卿走上一遭,规劝诸多佃农吧”

    让这周经背黑锅,总比他这个君王直接下令胁迫佃农好一些啊。

    得了令,周经便准备离开。

    大殿之中,其余百官基本都垂着头。

    作为朝廷命官,尤其是文官,可以说,每个人都注重清白,爱惜羽毛。

    周经站出来给自己招黑,做的事虽脏,却是能为朝廷解决一个大麻烦,倒也壮烈。

    没办法,佃农正在告状,事情,总是要解决的啊

    那就得有人站出来背黑锅。

    除此之外,已没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没看到一贯在百姓中声誉不错的宁远都失败了嘛

    百官暗自戚戚然。

    周经离开了,并且换了一身便装,准备以普通人的身份与诸多告状佃农磋商。

    而此刻,在城外。

    诸多佃农已经跪了将近两刻钟,许多人的身体已十分冰凉。

    冰天雪地的,再加上北风吹袭,一动不动的跪着,是个人都遭受不住啊。

    噗通通

    几乎同一时间,有几个佃农冻的晕倒过去。

    顿时,下跪的众人一阵骚乱。

    有人趁此对着那带头中年人小声道“先撤吧,再跪下去,只会有更多的人冻死的。”

    “是啊,老哥,那皇帝装聋作哑,不理会大家,大家就算跪倒天黑也未必有用。”

    “先行撤退,明日再来告便是。”

    闻言,那带头之人自也明白其中道理。

    尤其是先前那宁远说了一番话,又要记录在册,又要日后清算的,吓到了许多人,使得大家伙告状的意志松动了。

    “好,大家伙,先退,咱们,明日再来。”带头男子朗声开口。

    跟着,十余万人纷纷起身,转身而去。

    城头守将见了,正要命人去通报消息,却是碰见了刚刚赶至的周经。

    “什么撤退了”

    周经一愣。

    他这边还没来得及劝说呢,就撤退了

    跟着那守将便将数个佃农冻晕之事说道了一番。

    “原来如此。”周经会意过来。

    感情是被冻着了,不得不离开,却没放弃告御状。

    很快,带着这个消息,周经回到了奉天殿。

    百官闻言,皆悄然松了口气。

    不管怎样,佃农暂时撤走,也算是好事。

    要不然十余万人跪在哪里,朝廷这边只得如那鸵鸟一般将头埋入沙子之中,无法处置,这脸面还要不要了

    “陛下,臣以为,臣或可私下里与佃农协商一番。”周经开口道。

    佃农撤了,但没完全撤走。

    朝廷这边还得继续“安抚”。

    弘治皇帝当然也知道其中的问题所在,非是这十余万佃农,在四方的路上,可还有数百股、数十万的佃农正在赶来呢。

    他暗暗叹了口气,随口道“准了。”

    紧急危机处置完毕,弘治皇帝正准备命百官离开。

    而就在此时,忽然出现一道声音。

    “启禀陛下,臣以为,要解决佃农告御状的问题,应自根源处置”

    百官纷纷看去。

    是宁远。

    跟着,许多人不由得怪异起来。

    根源

    佃农四起的根源是什么

    说到底,是有推手在背后推着,若不然,这诸多佃农怎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先后联合起来

    那么,宁远这意思是寻找推手吗

    问题是不好找啊。

    锦衣卫、东厂都行动起来,这么久过去了,愣是一个推手都没找到。

    宝座之上,弘治皇帝瞬间会意。

    但他还是顺着宁远的意思,问道“根源,是什么啊又当如何入手”

    宁远朗声道“根源乃是诸多佃农以为不公,告御状,也是为了寻求一个公平,故,朝廷应尽量给他们一个公平。”

    声音落下,百官都快傻眼了。

    什么意思

    尽量给那些佃农一个公平

    难道是要将乡绅手里的地,抢回来,然后,再均分给所有佃农百姓

    开什么玩笑

    但凡朝廷敢那么干,这江山说不得都会被诸多乡绅给推翻。

    弘治皇帝也是沉着脸,严声道“如何在最大限度给他们一个公平啊”

    宁远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深深的吸了口气,跟着,朗声开口。

    “很简单,臣听传闻,在民间,有着许多乡绅私藏土地。”

    “土地私藏起来,也就无需向朝廷缴税了。”

    “臣以为,这些乡绅目无王法,违法乱纪,朝廷,自应将这些被私藏的土地收回,再行均分个百姓。”

    声音落下,大殿之中,一阵寂然。

    一些人面色怪异,暗自不解。

    原因很简单,即便民间有私藏土地的情况,那地,又能有多少呢

    大费周章,只找出些许田地,实在没必要啊。

    但也有一些人,眼中骤然闪过寒芒,心底更是有九天惊雷落下,心湖炸裂。

    这招子,狠呐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