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1章 废墟中的光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宁远点头。

    他确实警醒过乔燃将地震征兆告知百姓,却没想到,真的起了效果。

    这令他松了口气。

    感觉就像一个厨子做的菜,得到客人赞口不绝褒奖的成就感。

    想了想,他沉声道“王老爷子,你家应该有不少余粮吧”

    却见王希霸收敛情绪,变得傲娇起来。

    “有还不少”

    “咱都将那些粮食分下去了,不仅如此,地崩后,咱还带头救人了嘞,救了近万人。”

    “不瞒您说,而今蔚县南边基本救治完毕,咱听闻您来了,在救灾,就赶了来。”

    “哦,还带了粮,就在后面呢,马上就到”

    他得意的摇头晃脑。

    宁远有些意外。

    好家伙,自生死关头走过一趟的人,就是不一样。

    这也正是他想看到的。

    灾难中,所有人摒弃前嫌,万众一心,相互救治,众志成城,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粮出粮。

    “不错,你们,做的很好”宁远表示认同。

    “一切皆仰赖宁大人啊,若不是您,大家伙早没了。”

    肥胖的刘员外开口,其余乡绅皆点头,看着宁远,一脸的感激之情。

    而有了诸多乡绅的带头,修桥补路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人多力量大,不足两日,便将四方道路修建完毕。

    跟着是伤损人员的统计。

    一个沉重的事情。

    亡者近五千,伤者两万余。

    可以说,相当惨重。

    但,这等严重的大地震,将伤亡人数控制在这个程度,已然很不容易了。

    要知道,在未来五十年后,陕西那边将会发生一场史上最惨烈的大地震,也就是华县大地震。

    “其声如雷,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

    由于地震发生在深夜,以及陕西那边地形的缘故,死亡人数达到了惊人的八十三万。

    而这,还只是在册人口的伤亡数。

    如按照而今的黑户人口隐匿比例计算不可想象。

    “嗡”

    大地又开始震动起来,是余震。

    相较于第一次的猛烈地震,百姓们很镇定,仿若这余震似家常便饭似的。

    震吧,反正大家伙都在空旷处,反正也没什么房屋可倒塌的了。

    不多时,刘员外匆忙赶至。

    “宁大人,不好啦,那葫芦河的水,涨上来啦,嗖嗖的涨,马上就会漫过河堤”刘员外很着急。

    “嗯,莫慌”

    宁远很平静。

    他已然命乔燃准备了一些袋子,装上土沙砸住低洼处就是。

    “父老乡亲们,大水若漫过来,我等将无处可去。”

    “现在,尔等老幼妇先回去原住址,试着寻找一些麻袋、亦或是较宽大的布料。”

    “其余壮丁,随我去河边增筑河堤,护我家乡”

    宁远朗声开口。

    诸多百姓闻言,也是自伤痛中短暂走出,神情振奋

    “增筑河堤,护我家乡”

    “增筑河堤,护我家乡”

    一众人高呼口号,纷纷行动起来。

    很快,葫芦河的两岸,数万男丁挥着各种工具,铲土、装袋、抬袋,将一个个沙袋砸在堤坝的低洼处。

    河水的上涨速度很快,可诸多百姓的动作也不慢,在这初春时节,挥动臂膀,忙的热火朝天。

    “老张老张,快,我这里决堤了,快,先把人带我这边来。”

    “老刘,你那边咋样,还坚持得住不,什么,快决堤了等我,马上就到。”

    “呼哈呼”

    绵延几十里的河堤两岸,热火腾腾,众多百姓喊着不同的口号,奋力的劳作着。

    而在城外,诸多老弱妇,甚至包括一些孩童,也在忙着。

    他们快速行动,自各个废墟中穿梭,寻找袋子、布料,遇到完整的,便送至河堤两岸,可更多的袋子、布料在地震之中已然破损。

    怎么办

    也简单,补

    诸多妇人们都有一手精良的针线活,平日里就需要缝缝补补,缝补袋子、布料自是不在话下。

    于是,城外便出现了以万人为单位妇人,以几乎一致的缝纫手法,不断的穿针引线,小至半个手掌大小的布料、袋子都被利用起来。

    此一刻,蔚县,这个废墟的城池,除了不能动的人,都在忙着。

    他们,自死寂走来,在这被地震毁的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团结一心,心向光明

    “骨碌碌”

    一排车队自也远处而来。

    带头之人是老将王越。

    他来送粮草、药物。

    一路走来,他经历了许多凶险,有一次余震,险些将他给砸了,亏得左右手疾眼快,救了他一命。

    就这,一条手臂都受了伤,活动不便。

    地崩,太可怕了。

    尤其是接近蔚县地界,所见之下,触目惊心

    房屋都倒塌了,几十里路,竟是见不到半点人烟

    这个蔚县仿佛成了一片死地,如冤魂无数的死城

    “这得死多少人啊”

    王越头皮发麻,心脏不受控制的颤着。

    那繁昌侯不是说局面平和嘛

    就是这种平和

    人都死绝了

    十不存一

    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很快,他发现了人烟,还不是一个两个,是一群,是数万人。

    诸多男丁,竟是在修建河堤

    再看,数万的妇幼老弱,竟都在行动着,在四方奔波,寻找。

    震撼人心

    活了六七十岁的王越,也还是第一次见这等团结一心的场面。

    就好像所有人都在努力奋斗,为了这片土地坚强的活着

    “那小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王越震惊不已。

    虽是有书信传到朝廷,此地安稳平和,可当下这境况哪里是平和那么简单,如此景象那是废墟中的光

    大概忙络到天黑,各个河段终于堵住了。

    十余万人,凭借着自己的体力,避免了一场水灾。

    夜晚,安静下来。

    废墟中的城外不再火热,百姓们大多安安静静,昏黄的灯光给这片大地蒙上了一层伤感的意境。

    王越感慨万千“宁小子,不得不说,你属这个”

    他竖起一个大拇指。

    京城那边,只是被地崩牵连,便闹的人心惶惶。

    而在这地崩的源头,百姓们竟能这般安稳且团结的生活,相比起来,他们这些文武百官实在不堪

    宁远笑了笑道“灾难给蔚县的百姓带来很大的伤害,人是救完了,可真正的麻烦也随之而来,灾后重建,需要许多银子啊。”

    王越深点头。

    确实,这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没有几个月、一年半载的时间,蔚县诸多百姓心中的伤痛是无法消磨掉的。

    “我准备再做点事。”

    宁远忽然说道“朝廷固然会继续赈济受灾百姓,力度却未必够,所以我准备筹一些银子。”

    蔚县地震,首先受灾是百姓,其次,是朝廷。

    那一条条高速公路不知道坏多少,清道、修葺都要许多银两,还要拿银子赈济蔚县的百姓重新修房、田地的种子、各种农作具等等。

    这是一笔不可想象的支出。

    所以,得筹集银子啊

    “如何筹集啊”王越问。

    “百善公益。”

    宁远缓缓吐出四个字。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