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4章 万世之功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养心殿,弘治皇帝正一脸愁云。

    不安生啊

    如果将以前的大明比作一个小胖子的话,那么,而今便长大了,格外的高大,却是饥肠辘辘的瘦子,急需食物。

    南边出事了,无形之间将大明的海上危机体现出来。

    这又要发展水师、稳固四海,又要继续防备着北边,又要想着天下无数百姓的饭碗,又要顾着朝堂,愁人呐

    莫说其他,就说粮食。

    土豆已然在快速培育了,却也还要一两年才能普及开来,短时间内未必能填饱百姓们的肚子。

    若是再碰上不好的年景,大灾大旱等等,肯定又要出大问题。

    大明日益强盛,人口必定会逐渐增多,届时,百姓们手里可能也有了些银子,却未必能买到粮。

    因为地是有数的啊

    “也亏得有土豆,交趾那边又好事频传,一年稻谷可熟三次”

    弘治皇帝自语一般,无奈沉了口气。

    就在此间,有小太监传报。

    “贺喜给朕贺喜喜从何来啊”

    闻言,弘治皇帝侧目,点头道“叫进来吧。”

    很快,宁远和朱厚照进入大殿,高兴的见礼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隆恩浩荡,泽被四方,在陛下的治理下,天下向兴,百姓安居乐业,此乃史所未有之盛世也,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治皇帝“”

    他愣了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平日里,这小子是极少拍马匹的,就算拍,那只是三言两语,而眼前这家伙

    他不禁侧目,看向了朱厚照。

    朱厚照也有点懵。

    半路之上,宁远接到了一封书信,便匆匆赶来,他倒是问了什么喜事,结果,这家伙没说,还是一脸神秘的样子。

    于是便暗自摊了摊手。

    弘治皇帝见状,微微侧目,呼吸却是微微颤着。

    能让这小子如此拍马屁的,绝非寻常事宜,而且绝对是好事。

    是什么好事

    “哪里的事北边,南边”弘治皇帝问。

    “北边。”宁远仍旧绷着。

    弘治皇帝讶异。

    北边,已经安定了啊。

    还有好事

    来不及多想,他忙是冲着旁边的萧敬事宜“去,叫三位阁老叫来,还有六部九卿也一道。”

    而后大殿便陷入了一阵沉寂。

    弘治皇帝一阵思索,开始推测北边可能发生的诸多事宜,却没有直接问。

    不多时,三位阁老还有六部九卿等人赶来,有些茫然。

    因为通过传话小太监的意思,似乎有大事发生。

    而今,可能出现的最大问题,也就在南边,与诸多出海的行商有关,除此之外,哪里还有大事啊

    “驸马,你说”弘治皇帝沉声开口。

    “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隆恩浩荡”宁远再度拍马屁,章口就来,想都不带想的。

    “”

    诸多大员闻言,几乎快傻了。

    这什么情况啊

    是大事,还是好事大喜事

    跟着,便见宁远将一份书信递送上去。

    弘治皇帝秉着呼吸,缓缓展开,入目之后,眼底猛然一亮。

    直至看完,他才抬起头来,浑然不顾君王形象,激动之意流露无遗。

    他看着宁远,微微张口,想要说什么,一时间却是不知说什么是好。

    诸多大员更懵了。

    这怎么个情况啊

    好端端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好”

    弘治皇帝猛然出声,声音浑厚,吓的诸多大员一阵激灵。

    却见弘治皇帝霍然起身,朗声道“取堪舆图来”

    很快有两个小太监取来地图,各自持着一端,展开来看。

    弘治皇帝目光定定,集中在北边的地盘上,认真钻研许久后,大笑出来“喜事也,当普天同庆”

    诸多大员“”

    几乎都快麻了,一时间脑子转不过来。

    弘治皇帝背着手,朗声道“诸位爱卿可知,北方的土地,产量如何啊”

    诸多大员一定。

    这喜事跟北边土地的产量有关

    只是北方皆贫瘠,传言之中,就算是上等地,一亩地也产不出半石粮。

    对此,刘健感同身受。

    因为当初去广灵鼓励百姓迁移北方的时候,有许多人问过他这个问题,当时,他没敢乱说。

    那么,当下,陛下如此高兴,难道是北方的地产量极高

    “陛下,臣以为,一亩地若能产一石粮,足是我大明之天幸也”刘健颤颤道。

    其余大员也都望向弘治皇帝,等待一个答案。

    弘治皇帝缓缓道“北边的土豆刚收完,平均算下来,一亩地产土豆十石”

    轰

    话音落下,诸多大员齐齐一震。

    十石

    要知道,土豆这玩意固然高产,却也与地的好坏有关。

    先前,经过宁远在玻璃大棚里精心培育,一亩地最高产出十五石的粮。

    而事实上,与一般的上等地而言,一亩地能产十二三石就已然很不错了,中等地,则十石左右,下等地,便要降到七八石。

    现在,北边呢

    众所周知的贫瘠之地,尤其到了冬天,十分寒冷。

    就是如此,一亩地竟是产出了十石粮

    那可是十石啊

    无数人所知的贫瘠之地,竟不逊色于大明其他地方的中等地

    这还是均算下来

    说明所耕种的所有的地,都有这个产量

    “图,堪舆图”

    刘健双股颤颤,忙的走到地图跟前,认真审视一番后已是老泪纵横。

    多

    地,太多了

    而且都是产量极好的地啊

    若是将这些地都种起来,每一年,大明最少可以增产三成的粮食

    天下百姓,不用挨饿啦

    噗通

    他跪在地上,直接叩首“臣恭贺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余大员也纷纷扣地,高呼万岁

    这事可是大了去了,若操作得当,说是万世之功也不为过。

    历朝历代,即便在最强盛之际,也只能保证大部分人生活安定,却终究有一部分人是吃不饱的,其中原因众多,比如土地兼并,百姓没地,只能在乡绅手下苟延残喘。

    而现在,粮食足足多了三成,甚至更多。

    有了这些粮食,在这弘治一朝,极可能实现天下百姓都吃饱饭

    此乃前所未有之壮举

    “壮哉”

    弘治皇帝龙颜大悦“传下去,明日,百官休沐三日。”

    跟着,他看向了宁远,暗暗激动。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